北语20新上《管理心理学》作业2答案0
北语201509考试批次《管理心理学》(结课作业) 答案(可直接上传)

北语201509考试批次《管理心理学》(结课作业)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期末试卷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一、学生必须预约才能在学生平台看见相关课程的“结课作业”按钮;二、提交路径:个人平台首页--学习中的课程,点击该课程名称--点击“结课作业”--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要上传的文档后点击“提交作业”即可。
三、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5年8月1日—9月27日. 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四、提交的文档格式必须为word文档,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五、严格按照课程名称提交相应课程结课作业,提交错误的结课作业,按0分处理;小论文写作(请从论文选题范围内,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具体要求如下。
总分100分)领导者如何实现有效授权摘要在任何单位的工作中,不仅有着各项重大任务,而且有许多事务性工作。
有些事情非常紧急,迫在眉睫,必须当机立断,及时去办;有些事情忽然来到,不办不行,必须妥善安排;有些事情必须上下结合,共同去办。
作为领导者,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总揽。
授权也是一样,必须按照急缓程度把工作交由下属去办。
除此之外,还应明确授权的对象和授权的方法、明确授权的目标、不重复授权、将权力与责任相结合并对授权进行监督和控制。
关键字:领导者授权有效方法“授权”这一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绝大多数领导者的认可,经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法。
很多单位或企业在管理中运用“充分授权”这一管理理念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单位或企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单位或企业因为授权而出了问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同样是授权,为什么结果却迥异呢?看来,授权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该如何进行有效授权,是一个令领导者深思的问题。
经过调查总结,我认为领导者实现有效的授权应做到以下方面:一、确定授权的对象和授权的方法在准备授权时,我们首先要确定给什么样的人授权,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授权,授权的范围又是什么。
北京语言大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附标准答案 (1)

D. “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4. “个人能力主义”是下列哪种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A. 美国组织文化
B. 日本组织文化
C. 中国组织文化
D. 澳洲组织文化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A
5. 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是管理心理学应坚持的( )
A. “经济人”假设
B. “复杂人”假设
C. “社会人”假设
D. “自我实现人”假设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1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个体心理
B. 群体心理
C. 组织心理
D. 病理心理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A. 对发展的需要
B. 对享受的需要
C. 对精神的需要
D. 对权力的需要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D
8.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 )
A. 模仿
B. 从众
C. 暗示
D. 顺从
满分:5 分
D. 实属群众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18.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A. 系统管理理论
B. 经验主义理论
C. 权变理论
D. 决策理论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19. 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16. 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心理学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管理心理学》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D
2.B
3. D
4. B
5. B
6.A
7. A
8. C
9. C 10. C
11.A 12.A 13.D 14.A 15.B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区别?
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分为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前者只是信息资源共享、协调性差、个人责任、随机的机能,团体绩效小于或等于个体绩效的总和;团体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两者的区别:目标不同、协调配合不同、责任不同、技能不同。
前者如同田径队;后者如同足球队。
2、简述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主要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发展简史、人性观与管理理论);个体行为(社会认知、个性差异、激励、态度与心理保健等);团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概述、组织理论、组织改革、组织发展);领导行为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学派理论的特点?
古典管理理论即指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全面管理、韦伯的官僚模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采取传统的管理职能、外部激励和专制集权的领导体制;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指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其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职能、满足员工需要的集体奖励制度、参与沟通民主的领导体制.
1。
管理心理学形考2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角色2.假设群体3. 逆反心理4. 虚拟团队5. 选择性6. 服从7. C(child, 儿童)8. 理智讨论9. 班杜拉10. 寻求行为参照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C2. B3. C4. B5. C6. C7. B8. C9. C10.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2.×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群体转移又称群体决策的风险转移现象,有时候又称作群体极化,是指在讨论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或观点的决策心理现象。
2.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
3. 去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时,被群体的行为意识和目标控制,失去大部分的自我意识和评价,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严重下降,从而加入群体中情绪化的、冲动的行为的现象。
4. 团体迷思:是一种与群体规范有关的心理症状,它主要是指群体成员由于受到从众的压力,对那些不寻常的、少数人的观点难以充分表达出来,群体对其又不能作出客观评价的情况。
5. 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是指人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人们对冲突的看法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人们对冲突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有一个变迁的过程,迄今为止,概况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1)传统观点:所有冲突都是消极的、不良的、有害的,是应该避免的。
(2)人际关系观点:对于所有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着。
建议接纳冲突,使它的存在合理化,应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
北语20秋《心理学》作业2【标准答案】

(单选题)1: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亚里士多德的()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
A: 《灵魂论》
B: 《学记》
C: 《教育心理学》
D: 《理想国》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我国的武术动作教学中,不仅有教练员的动作示范,而且每一个基本动作往往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如: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名称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是()。
A: 便于语言编码
B: 便于动作形象编码
C: 提高学习兴趣
D: 便于言语和形象双重编码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 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
B: 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 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下面说法代表内控特征的是()。
A: “老师出的怪题把我难住了”
B: “我从来不管老师怎样评分”
C: “我准备好了,我能对付考试”
D: “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技能属于( )。
A: 智慧技能
B: 言语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技能
正确答案: D。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2辅导答案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2辅导答案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2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
1.
99.“P-O-X”模式与“A-B-X”模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后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
B. 前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后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
C. 前者注重认知对象,后者注重认知主体
D. 前者注重认知主体,后者注重认知对象
答:B
2.
60.“人重言重,人微言轻”,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A. 认知者
B. 认知对象
C. 认知方法
D. 认知情境
答:B
3.
98.()指被宣传者向着宣传者所主张态度相反的方向变化或仍然保持原有的态度。
A. 逆反心理
B. 反抗心理
C. 对抗情绪
D. 反抗情绪
答:A
4.
176.只进行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沟通属于()。
A. 正式沟通
B. 非正式沟通
C. 单向沟通
D. 双向沟通
答:A
5.
24.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一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 电器实验
B. 梅奥实验
C. 霍桑实验
D. 照明实验
答:C
6.。
北语22秋《管理心理学》作业2-学习答案

北语22秋《管理心理学》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领导者的资格与经历也是产生因素
[A.选项]权威
[B.选项]权力
[C.选项]影响力
本题参考选择是:C
2.根据布雷克管理方格图,下列管理方式中对工作抓的最紧的是( )
[A.选项]8.4
[B.选项]3.7
[C.选项]2.8
[D.选项]9.2
本题参考选择是:D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
[A.选项]个体心理
[B.选项]群体心理
[C.选项]组织心理
[D.选项]病理心理
本题参考选择是:D
4.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最佳的管理方式为( )
[A.选项]9.1型管理方式
[B.选项]1.9型管理方式
[C.选项]1.1型管理方式
[D.选项]9.9型管理方式
本题参考选择是:D
5.企业组织要在适应外界变动和变革中追求一种平衡()
[A.选项]绝对
[B.选项]相对
[C.选项]动态
本题参考选择是:C
6.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称为( )
[A.选项]正式群体
[B.选项]参照群体
[C.选项]实属群体
[D.选项]非正式群体
本题参考选择是:C
7.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中,把研究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称为 ( )。
北语20春《心理学》作业2正确答案

(单选题)1: 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
”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大致相对应。
A: 书本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言语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在心理科学史上()第一次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联想规律。
A: 艾宾浩斯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苛勒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 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反映掌握定义性概念的行为动词是()。
A: 辨别
B: 理解
C: 分类
D: 识别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
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A: 积极的
B: 消极的
C: 对抗的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一位普通上海市民花上1000多元购票看足球赛。
记者问他:“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他说:“值得。
”从行为的动机理论看,其行为宜用()理论解释。
A: 驱力说
B: 强化说
C: 观念冲突论
D: 高层次需要说
正确答案: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 有人把乌鸦的出现看成是不祥的征兆,把喜鹊的出现看成是好兆头,这是常见的归因偏差中的()
A: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 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 涉及群体利益的归因偏差
D: 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A: 小型群体
B: 大型群体
C: 实属群体
D: 参照群体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产生于18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是( )
A: 早期管理理论
B: 传统管理理论
C: 科学管理理论
D: 人际关系理论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口服心不服”的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出于( )
A: 知觉的歪曲
B: 行为的歪曲
C: 判断的歪曲
D: 情感的歪曲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下列不属于个性倾向性内容的是()
A: 兴趣
B: 气质
C: 爱好
D: 需要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士气”一词用在企业中,表示群体的()
A: 工作精神
B: 团结状况
C: 工作效率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提出需要ERG理论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