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ppt详解5

合集下载

《落日》ppt课件

《落日》ppt课件
的语言表达,包括用词、句式和修辞手 法等。
结构美
理解文章的布局和结构,包括段落、层次和过渡 等。
意境美
感受文章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理解其情感和思 想内涵。
感悟与思考
1 2
主题思考
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探讨其对社会和人生的 启示。
人生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3
促进二战历史研究
该课件提供了大量关于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历史资料,为学者和研究者
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促进了二战历史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当代评价
内容详实
该课件内容详实,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充分展示 了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历史场景,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制作精良
该课件制作精良,采用了高质量的图片和动画效果,使得历史事件 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观众理解,受到了广泛赞誉。
《落日》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落日》的创作背景 • 《落日》的主题内容 • 《落日》的艺术特色 • 《落日》的影响与评价 • 《落日》的阅读与欣赏
01
《落日》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与地点
创作时间:1945年 创作地点:日本东京
创作灵感来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 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
教育意义
该课件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通过展示真实的历史事件,能够增强观 众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05
《落日》的阅读与欣赏
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
通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 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细读
对文章进行逐句、逐段的 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用 词、句式和表达方式。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0《落日》|浙美版(共15张PPT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0《落日》|浙美版(共15张PPT

大家来试一试
•尝试画一画落日的色彩 •画在小纸上 •音乐声停即结束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色
•唐 王勃《滕王阁序》
落日时的色彩变化
雷诺阿 作品
画 家 作 品
梵高 作品
莫奈 作品
透纳 作品
作业
用水粉等绘画工具画一画心中最美的落日风景
温馨提示: 1、在大纸上作画。 2、自己确定在合适的场景中来表现落日。 3、要求构图有变化、色调鲜明、有一定的意境美感。
课外拓展
• 课外去观察一下日出和日落时分的不同色彩变化 。
• 尝试用其他工具来表现落日(水墨、版画、油画 、综合材料等)。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1
3
落日
2
•1
•2
•3
•4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 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 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 ,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 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 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 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 没见过的颜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大家来试一试?尝试画一画落日的色彩?画在小纸上?音乐声停即结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落日时的色彩变化雷诺阿作品莫奈作品梵高作品画家作品透纳作品作业用水粉等绘画工具画一画心中最美的落日风景温馨提示

《落日》ppt课件

《落日》ppt课件

日本侵华年表


Leabharlann 1871年 日本要求仿效西方列强,与中国签 订不平等条约,被中国拒绝。 1874年 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害为借口, 出兵台湾。签订《北京条约》。 1875年 日本占领琉球。 1880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琉球“分岛改约方 案”。 1885年 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



《落日》



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燕 京大学高才生。1945年9月2日,在“密 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 字仪式中,朱启平他亲眼目睹中、英、法 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 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朱启平是其中的 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 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 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


1894—1895年 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 关条约》。 1896年 中日签订《通商行船条约》、《通 商口岸日本租界条约》。 1900—1901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 丑条约》签订。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 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 岛。
思考:
1、通讯以“落日”为题,潜藏着 哪些含义和情愫? 2、《落日》有一组小标题,主标 题和小标题各有什么特点?小标题 有什么作用?

虽然签字投降发生在上午,但这里 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 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 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以 太阳旗为其标志,插遍了东南亚国家的 土地,今天,它终于“坠落”,向世界 人民投降。 情愫:辛酸,快慰;又含对侵略者 嘲讽之意。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 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 平洋战争爆发。 1945年 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落日-PPT课件

落日-PPT课件
• 1、《落日》这篇通讯报道了什么新闻事 件?(用一句话概括)
• 2、从课文时间线索来看,日本的签字投 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 日”呢?是否文不对题?有独特的含义 吗? • 3、通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通讯的生动性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体 现的。在这篇通讯中,你觉得印象异常 深刻的细节内容是什么?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日 军大将梅津美治郎率领到达密苏里号甲板上进行签 署降书仪式
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在密苏里号甲板 上签署投降文书
拓展延伸,指导写作
• 1、思考: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 2、如何才能写好细节? • [明确] ①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②符合人物的个性; ③精心锤炼词语; ④巧妙运用修辞。
文体介绍
• 1.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 闻体裁。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 ,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 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 物、事件或问题。 • 2.通讯的基本特征:真实性、生动性、评论性 。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朱启平
太仓市沙溪高级中学
作者简介
•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40年 秋加入重庆《大公报》,被派往昆明,采访滇 缅路通车新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 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获悉1945 年9月2日,,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 湾,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他发回的长篇通 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 ”,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他后来在 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必须以一个 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
布置作业
• 1.从当天报纸上选择一篇通讯,针对该 通讯的细节描写进行评价。 • 2.试写一篇关于近期学校活动的通讯,

2024版三亚落日课件

2024版三亚落日课件

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防晒
落日时分紫外线依然强 烈,需涂抹防晒霜、戴
遮阳帽等。
防蚊虫叮咬
在户外活动时,注意防 蚊虫叮咬,可穿长袖长
裤、使用驱蚊液等。
注意安全警示
在观赏地点遵守安全规 定,注意警示标识,确
保人身安全。
保持环境整洁
不乱扔垃圾,保护自然 环境,共同维护美丽的
落日观赏地。
04
落日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加强旅游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工作, 确保游客的安全。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01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
坏。
推行绿色旅游
02
倡导绿色旅游理念,推广环保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游客进行
低碳、环保的旅游消费。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文学作品中的落日描写
落日余晖
在文学作品中,落日常被 描绘为余晖洒满大地,象 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开 始。
落日与情感表达
落日作为自然景象,常被 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变化,如离别、思念等。
落日与诗歌创作
古代诗人常将落日作为诗 歌创作的主题,通过描绘 落日的美丽和壮观来表达 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艺术作品中的落日元素
03
落日观赏技巧与注意事项
观赏时间选择
黄金时刻
日落前后大约20分钟,此时光线柔和,色 彩丰富,是拍摄和观赏的最佳时刻。
VS
蓝调时刻
日落后短暂的一段时间,天空呈现深蓝色 调,适合拍摄剪影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观赏地点推荐0102
03
天涯海角
三亚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拥有宽广的海景和浪漫的 日落景观。

高中语文《落日》 课件(共54张PPT)

高中语文《落日》 课件(共54张PPT)
书裕
1945 8 15



宣年
读 日


投日
降 诏
日 本
1945年9月2日,签字场所——“密苏里”号右侧将 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密苏里” 号 战 舰

密 苏 里 ” 号 水 兵 和 摄 影 师 们
代表到来
“麦 密克 苏阿 里瑟 ”和 号同 的盟 甲国 板受 上降
代 表 肃 立 在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大 将梅津美治郎带领来到密苏里号甲板上
▪ 写作要求:客观叙述

迅速及时

简短概要

生动活泼
文体常识
▪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 新闻体裁。
▪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按照内容、 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 件或问题。
▪ 通讯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 通讯与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
平洋战争爆发。
❖ 1945年 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
❖ 灾难深重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生存与 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八年不屈不 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 神的悲歌。
❖ 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援下,终于让日本 缴械投降。
❖ 这段沉痛无比的血泪史是每一个中国人 都不应该忘记的。
❖ 1900—1901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 丑条约》签订。
❖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 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 岛。
❖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41年 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

《落日》公开课课件

《落日》公开课课件

赴朝鲜战地采访,所作通讯享誉海内外。
作品:《落日》《鹰扬大海》《伟大的平凡》等。
二、背景回放 日本投降仪式实录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 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 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
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
4.在童书日益领跑图书市场的当下,海量读物令小读
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者和家长_________
5.天网恢恢,公安人员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抓住了这个 持枪在逃犯。
﹒ ﹒ ﹒ ﹒
(√ )
6.中超7连冠,亚冠2折桂,这是广州恒大不可一世的
辉煌成就。( ×。语境强调成就大,不合语境。 )
﹒ ﹒ ﹒ ﹒
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
【助读链接】 一、作者名片
见证日本投降的中国记者——朱启平
简介: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
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太
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
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 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 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报道日 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 大学新闻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
﹒ ﹒ 桅杆( wéi ) 镶有( xiānɡ ) ﹒ ﹒ 一瘸一拐( qué ) 密密簇簇( cù ) ﹒ ﹒
勋绶( shòu )
﹒ 卸衣( xiè ) ﹒ 厥功甚伟( jué )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拾级( shè )
拾取( shí )

铺着( pū )

落日-朱启平 ppt课件

落日-朱启平  ppt课件


昭和20年8月14日
PPT课件
18
在华的日军俘虏在听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
PPT课件
19
这张唱片灌制的是裕仁向全国广播投降书的“玉音”
PPT课件
20
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
PPT课件
21
BB—63“密苏里”号战列舰,日本 投降签字仪式所在地
PPT课件
22
师“ 等密 待苏 着里 具” 有号 历上 史的 意水 义兵 的和 瞬摄 间影
•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共为东亚解放合作之各盟邦,不得不表示遗憾之意。念及 帝国臣民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而负战伤、 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轸念也。惟今后帝国将受之苦难,固非旬 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耐其难耐,忍其难忍, 以为万世开太平之基。
• 朕于兹得以护持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常与尔等臣民共在。若夫 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失误前途,失信 与世界,朕最戒之。宜念举国一家,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任重而道 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期发扬国体之精华,勿 后于世界之潮流。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 无条件投降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停战诏书
•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 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盖 谋求帝国臣民之安宁,同 享万邦共荣之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 眷眷不忘者。曩者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实亦出于庶几帝国之自存与 东亚之安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5年9月2日上 午9时10分,在停泊 于日本东京湾内的 美国战舰“密苏里” 号上,曾经不可一 世的日本军国主义 代表正式签字,向 中国和其他反法西 斯盟国投降,中华 民族之耻在这一天 得以洗雪。
当时为向世界报道日本 签降这件大事,联合国方 面组织了一个人数受到严 格控制的记者团,中国记 者能够入选登舰的只有 《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和 黎秀石及一位中央社记者。 朱启平发回的长篇通讯 《落日》传诵一时,被公 认为是“状元之作” 。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 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 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 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 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重光葵外相代表天皇裕仁首先为日方签字。他脱 下大礼帽,拿好笔,然后在一份约12×18的投降文件 上用力地签上他的名字。他先小心地签完美国文本, 然后签日本保存的一个副本。接着他签字的是日本帝 国大本营的梅津美治郎将军。他重重地坐下,草草地 签上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样。
作者登上“密苏里”号 作者按规定位置站好 准备工作
签字代表团到
麦克阿瑟将军到
签字仪式开始 小伙子水兵取笑
仪式过程
签字完毕,代表离场
9点18分以后 投降书脏了
仪式余波
作者将每一个时间记录得清清楚 楚,突出了这次投降仪式非同一般, 意义重大,值得记入浩瀚的史册。表 明他对这一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的重 视,希望用最真实的笔触把仪式的全 过程展现给祖国同胞,同时也体现一 种气势,收到庄严肃穆的效果。
关于人物的外貌:①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 他穿著一身洁净的哗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②只
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 短袖、短裤制服,并穿著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 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 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著雨衣,携一根手杖, 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卡叽制服;澳洲代表 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美国记者荷马·比格特同期的通讯)
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斜身入椅,倚杖椅 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 取出一枝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 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 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
朱启平对人物的动作做了详细的描写,通
过人物的行为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日本 代表故作矜持和内心的沉重,更能体现新闻的 客观和真实的特点。荷马·比格特虽然也写了 细节,但是较粗略,尤其不可取的是用自己的 结论代替了对客观细致的描述(“草草地签上 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样”“重光葵焦急地在 旁边瞧着”)。
一轮残日的落下意味着下一轮朝阳的冉冉升起,落 下是那轮沾满鲜血的军国主义法西斯残日,作者也希 望从耻辱中走的中国能如同新一轮的朝阳充满生机, 满带希望的冉冉升起。
旧耻已湔雪 中国应新生
飞天 落日
神舟七号承载新使命星夜起航
新华社 酒泉9月25日电(记者 徐壮志、李宣良、林建杨)
飞天,敦煌壁画中这一凝固中 华民族千载梦想的艺术形象,迎来 她历史性的起飞——2008年9 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 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 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七号承载新使命星夜起航
新华社 酒泉9月25日电(记者 徐壮志、李宣良、林建杨)
飞天,敦煌壁画中这一凝固中 华民族千载梦想的艺术形象,迎来 她历史性的起飞——2008年9 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 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 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升空。
与敦煌同一纬度的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 射场。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夜空下 点火起飞,火红的尾焰映红了秋日 的大漠戈壁,构成壮丽的飞天画面。
与敦煌同一纬度的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 射场。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夜空下 点火起飞,火红的尾焰映红了秋日 的大漠戈壁,构成壮丽的飞天画面。
作业:结合影象资料及课文所学知识技 巧尝试将上则简短的新闻消息改写成一 篇题为“飞天”的通讯。
要求:①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②字数在300字左右。
具体的环境描写: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 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11架超级 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 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 机声中, 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 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 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 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
讨论:浏览课文,合作找出课文中其他几 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秒处。
环境、动作、外貌 神态、特殊情况等。
思考: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 目叫“落日”呢?
写完本文,刚好是日落时分,以此为题点出写 作背景和时间。
日本的国旗也称作“太阳旗”,日本的意思是
太阳升起的地方,以此为题表明日本军国主义
的失败。
关于人物的“笑”:①满脸笑容的水兵,往 来互相招呼的军官; ②上层甲板上的人渐渐 多了,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喜, 说说笑笑。③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 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 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④这 时是九时十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 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 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
通讯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 通讯是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用叙述、 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详细地报道人物、 事件或问题。
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
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 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 开情节,注意细节描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常见 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的纵 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 横式结构。
(一语双关)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 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 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 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 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 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 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投降书脏了”:原来是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 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 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的各国 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荷兰代表首先发现这错 误,所以才和麦克阿瑟商量。苏赛兰后来用笔 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 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 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资料: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时55分 21时04分 21时10分 21时12分 21时14分 21时19分 21时21分 21时24分 21时26分
发射塔架打开,火箭飞船全部露出 发射进入5分钟准备 十秒记时,点火!起飞 火箭距地面高度为211米,飞行正常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 二级火箭关机,船箭组合体继续向前滑行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 飞船太阳帆板正常展开
③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
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他头上戴着大礼帽,身穿大礼服,登上上层甲板就把 帽子除了。
关于人物的动作:重光葵挣扎上前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枝 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 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 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发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关于“9点18分”:看表是9点18分。我猛然 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 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 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 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现在14年过去 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 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 其此之谓欤!
本文涉及事件重大,人物很多, 容易写得混乱,作者是怎么做到多而 不乱的?
1、全文按照时间线索来组织材料,每个 时间段都侧重表现某一方面的重点容。 2、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在结构上使文 章眉目清楚,层次分明。
天刚破晓
7点多钟 8点多钟 8点半 8时50分
9时整 9时10分 9点18分
作者等人开始准备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 体裁。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 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 事件或问题。 2.通讯的基本特征:真实性、 生动性、评论性。
落日
朱启平
湖州五中 沈彬
密密簇簇(chù) 咔叽(kǎ) 舷梯 (xián) 哔叽(bì) 勋绶(shòu) 拾级(shè)登梯 翘首(qiáo) 湔雪(jiān)
拾级而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 拾级,逐级登阶。
天理昭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昭彰, 明显。
厥功甚伟:赞美人功劳十分伟大。 厥,其、他的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