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变化总结

合集下载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一.《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教材总体变化
1.增加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主要类型。 2.人与环境一章,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原属于选修3的生态工程整 合安排 3.生态工程由原选修3的一章精简为一节,内容大大简化。
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章 改变: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改为年龄结构和 性别比例
现代进化理论不再是以蓝色标题出现 增加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探究实践活动 共同进化改为协同进化
《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变化
第一章
融合遗传由问题探讨变成开篇正文 豌豆七对相对性状中的种皮的颜色换成 了花的颜色。 旁栏思考题提到了归纳法 表现型又可以叫表型 增加了杂交 育种专题
第二章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改为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
蓝藻:更名为蓝细菌
水是细胞内良好溶剂的原因 以及水的比热容较高的原因
脂肪:增加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内容,生产生活实际相关;脂肪的检测删掉苏丹Ⅳ 和匀浆法。
氨基酸: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1种,这里有 两个变化:一是没有强调婴儿是9种,二是 给出了8种必需氨基酸的名字。
第一章变化部分:血浆成分表 血浆缓冲物质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材料有变化 第二节标题由“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改为“内环境的稳态”
增加:缓冲对、尿毒症
第二章 增加了外周神经系统并附一图片 新增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脑神经,脊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 交感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递质受体复合物 神经递质的降解和回收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变化——马老师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变化——马老师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变化编撰:马琪翔时间:2019年12月4日目录一.教材知识框架分析 (3)二.情景式话术 (4)三.具体内容更替 (4)四.内容更替说明 (7)1.蓝细菌的表述更加准确 (7)2.肽键的准确表示方法 (7)3.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8)4.内质网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 (9)5.水有两种运输方式 (9)6.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统称转运蛋白 (9)7.ATP的表述及作用方式 (10)8.NADPH也能提供能量 (10)9.细胞全能性的定义 (11)10.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11)11.着丝点改为着丝粒 (11)12.胞吞胞吐的范畴相关变化 (12)13.格式相关变化 (12)14.增加的知识点 (12)15.实验探究的改变 (13)16.章节和顺序的改变 (13)附表一: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对旧试题的影响统计表 (14)附表二: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对知识树的影响统计表 (14)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内容变化新教材是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修订而来,修订的主要依据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在修订过程中,吸收了高中生物实验教材的优点,在继承的基础提升了教材价值。

一.教材知识框架分析总体上看必修一新旧教材思路没有变化,以前的内容基本都可以使用,只有部分内容略微调整(下图为新旧教材知识框架),总体上来说是“三删一改一增加”删除3 个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材料不容易得到,效果不理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需要耗费大量的实验材料,实验的价值也不高)。

其中“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改为“思维训练运用模型作解释”,保留了该实验的思维训练价值。

更改了一个实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调整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可行性更强了。

高中生物必修一 新旧教材对比(整理详细)

高中生物必修一  新旧教材对比(整理详细)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旧教材新教材结构框架不变,微公学变为内加科“虎克”改为“罗伯的细题的改为基本的生命系统”“资”教生命系统结更“思考与讨旁栏增加增加了“知有步大肠杆菌图“蓝藻”改”“念珠由“与社考式加本章小结内容核罗减少的旁支知识点的干扰,增加了“发展,明确每养题材中干将旧教材中合对格图正文内容有将“思考与更改为旁验丹“方法二”科材是细胞内良好溶剂,养废变为量子讨论增加删减了旁栏中“食盐加碘”“细胞中化合量的问删减了“与删减了“技增加了旁栏更改正文内使得无机盐言精炼准有又增加了探删减二糖中的增加了“拟的改变了“植体子旁栏增加了“批判性思维” 正文增加了的相增加了“与讨论”问了的相关更换了海豹删减了旧教“与生活的增加了“磷区旁栏增加了醇“与生活“生物大为骨架”的知识,“糖类转有了能的举“蛋氨基酸正文氨基酸的种改联中非必需氨更“空间结改为意将“氨基酸的改“脱水缩合反应”之后,并以增加了“思“蛋蛋白质的性了“盐析”的所材的“科学前沿”正文第一段“核酸的增加了核酸(删减了DNA察在细胞中的分布”“核苷酸RNA 上 改为饼与组将“核酸的调整到较有利结的丰满了正文将“生物大为的内容调后将旧教材中无一节的最调后增加了“单多意增加了学科题第3章 旧教材新教材题是旧教材细并引入细现,并除制将对细叙史像型第二节“细胞器”部分新老教材对比1.问题探讨:本节问题探讨以我国自行研制C919飞机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研制中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类比细胞中不同结构之间的关系。

其中隐含整体和局部的观念以及对细胞内各组分协调关系的理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2.1科学方法——差速离心法新教材中差速离心法的原理介绍更清楚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即明确差速离心是分级分离的。

现行教材介绍差速离心时过于概括,不利于学生理解。

2.2形态、结构与功能新教材介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时,着重强调各细胞器的功能,而非形态和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章末总结(共6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章末总结(共6章)

新教材·生物必修1第一章知识构建课程内容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1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1.1.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1.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新课程理念导读学科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不同的生物体,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些由很多细胞构成。

能够运用细胞学说解释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认识细胞生命系统。

2.基于细胞学说建立的科学史资料,运用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说明人类在探索细胞的过程中运用的逻辑方法,阐述对科学发展过程和科学本质的理解。

3.针对细胞是否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比不同细胞结构的异同,体会研究细胞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主动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关系,领悟显微观察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生命世界的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典例科学家对细胞结构的认识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而不断深入。

1665年,胡克观察到木栓细胞轮廓(图①);1925年,威尔逊绘制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图②);1961年,布拉舍绘制了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模式图(图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图片中的细胞,放大倍数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际上,图①中的细胞不是完整的细胞结构,只剩下“轮廓”,这是细胞的哪个结构?具有什么功能?(3)图②、图③所示的细胞中能够清楚看到的结构有哪些?根据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能否判断出这两种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说明判断的依据。

(4)施莱登和施旺基于对不同细胞的观察,提出了________,其内容能否为“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③(2)细胞壁。

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变化原创马琪翔徐说生物3天前新教材是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修订而来,修订的主要依据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在修订过程中,吸收了高中生物实验教材的优点,在继承的基础提升了教材价值。

一.教材知识框架分析总体上看必修一新旧教材思路没有变化,以前的内容基本都可以使用,只有部分内容略微调整(下图为新旧教材知识框架),总体上来说是“三删一改一增加”删除3 个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材料不容易得到,效果不理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需要耗费大量的实验材料,实验的价值也不高)。

其中“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改为“思维训练运用模型作解释”,保留了该实验的思维训练价值。

更改了一个实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调整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可行性更强了。

增加了一个实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的实验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该实验可以说明酶的专一性。

新教材必修一知识框架旧教材必修一知识框架二.情景式话术新教材在具体落实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没有采用贴标签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真实情境下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发展核心素养。

第一,注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无论是章首页,还是各节,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都强调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原实验教材中,有些问题情境为虚拟情境,教材修订时都改为真实的问题情境)。

例如,第3 章章首页问题情境为胰岛分泌胰岛素这一真实的问题情境。

第二,强调情境的贯穿性,注意前后呼应。

有些章节,“问题探讨”创设的情境,到教材正文介绍和习题中,还在不断呼应。

例如,第1 章第1 节的“问题探讨”的情境是:大熊猫与它吃的冷箭竹虽然形态迥异,但都是由细胞组成。

从这一情境切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正文内容也呼应这一情境。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变化梳理必修一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变化梳理必修一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变化梳理(必修一)第一章1.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整合进了“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中,书后题中以图片形式介绍了病毒,引导思考病毒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细胞。

2.调整知识顺序,先讲述细胞学说,后讲述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再介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标题改变,放入了思考、讨论中,而不再是资料分析。

4.细胞学说的内容3改变说法: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5.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图片改变。

多使用的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图片。

6.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中的课本图片改变。

7.蓝藻之名不再用,直接用蓝细菌,蓝藻图片提出“色球藻”。

细菌图片换了,多了鞭毛8.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一节旁栏思考题更有深度。

一一真原核生物的本质,进化角度分析二者。

9.生物科技进展更贴近生物研究的前沿。

10.书后题更偏向于用文字表述去答题,偏向于归纳、分析和知识应用。

要求学会概念图绘制。

第二章1.细胞中的元素添加思考讨论:“比较组成玉米和人体细胞的元素及含量”,用以直观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说明不同生物细胞中元素种类相同,含量不同。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为C。

2.旧教材中元素在细胞鲜重、干重的饼状图删掉了。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删掉表格、大括号图,增加饼状图,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数据有变化,增加了与生活的联系:食物合理搭配。

4.生物组织检测实验:还原糖去掉果糖,只剩下葡萄糖。

脂肪的观察方法减少,只剩下花生子叶临时切片观察,去掉了苏丹四的染色结果。

实验材料有变化,苏丹3染液给出了具体浓度配制。

实验去掉了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增加了三个实验的结果图片,清晰明了。

5.调整知识顺序,细胞中的无机物调整为第二节,糖类和脂质调整为第三节,蛋白质为第四节,核酸为第五节。

按难度进行了调整,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6.细胞中的水:增加了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图,提出了水分子之间靠“氢键”结合。

以“小字”形式增加了水的分子结构,用以说明水为什么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为什么能够维持生命系统稳定性。

(完整版)高中高一人教版生物2019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分章节不同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高一人教版生物2019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分章节不同点总结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1、原标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现标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探讨原“SARS病毒”现“大熊猫和冷箭竹”。

3、①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由原教材第二节改为新教材第一节②增添细胞学说意义③增添科学方法归纳法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分析材料删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只留缩手反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增加植物的结构层次(冷箭竹),动物由乌龟变为熊猫。

6、思考与讨论问题改变。

7、课后练习题增加病毒模式图。

第2节1、蓝藻改名为蓝细菌,蓝球藻改为色球蓝细菌等。

2、增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练习题增加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4、复习提高增加眼虫、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结构图。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顺序改变:原顺序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现在顺序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1节1、本节聚焦问题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改为细胞中的常见元素。

2、增加了一个关于人体细胞与玉米细胞的思考讨论。

3、删除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干鲜重的百分比的文字描述及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干鲜重百分比的饼状图。

4、删除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C是最基本元素。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导图没有了,列表式的含量变为圆饼状,后面增添文字对数据的分析(比如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6、①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中去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②实验材料多了葡糖原浆、白萝卜原浆、鸡蛋清稀释液,少了花生种子匀浆。

③方法步骤中少了记录表格。

④脂肪的检测只有切片显微镜观察法,删除了组织液观察法。

⑤实验多了色彩图,便于了解颜色反应变化。

第2节少了幼儿与老人、水母的图。

增添了水的化学性质介绍,无机盐的例子增加了。

第3节1、问题探讨改为葡萄糖对细胞培养的作用。

2、本届聚焦多了一个对健康生活的帮助。

3、二糖少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4、多糖对了几丁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部分内容变化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部分内容变化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部分内容变化分析寇小永1窦继红2龚大洁1!!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730070 ;2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兰州730070)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新、旧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对新教材在体现“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思想、彰显人文教育和育人价值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教材比较分子与细胞内容变化特点对比分析人教版生物学新、旧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发现新教材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导向,完善、更新内容,凸显育人价值。

1微调章节,凸显大概念教学课程标准强调“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要求通过“分子与细胞”的学习形成2个大概念,大概念1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均分布于新、旧教材前三章,大概念2为“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通过分裂实现增殖”均分布于新、旧教材后三章,2个大概念的章节分布在新旧教材中基本一致。

但比较新旧教材目录发现,新教材适当调整了章节安排,凸显大概念教学的思想。

整体来看,章节内调整较大的为第2、3、4章。

第2章由原来的“有机物)无机物”调整为“无机物)有机物”,且“有机物”三节内容按学习难度由简单到复杂排列,层层递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3、4章中将“细胞膜”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合并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运输方式”合并,即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实例合并在“被动运输”一节的“探究•实践”栏目中,易于学生知识建构,凸显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体现出单元主题设计教学的思想。

第6章将“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放在细胞衰老的特征与原因之后,增加“细胞自噬”的内容,删去“细胞的癌变”一节,此整合凸显教学内容“少而精”的原则,利于建构关于生命的历程的概念。

2教材内容的完善与更新2.1节标题的修改第3章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等核心概念作为节标题,不加“系统的边界”等修饰词,直人主题,更加确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六章 • 增加:细胞分化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实验。 • 脐带血干细胞” • 细胞自噬 • 年龄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 改变:着丝点改称为着丝粒。 • 有丝分裂仅指分裂期 • 无丝分裂的知识:改为小字,弱化了这一知识点。 细胞衰老:将“自由基学
说”和“端粒学说”升级为正文内容,显示了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细胞死亡: 明确指出包括凋亡和坏死两种方式。
• 细胞全能性的定义:修改为“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 分化成其它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并明确指出“受精卵也是具有全能性的。 龙胆紫:改称为甲紫溶液。
•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改为“思维训练
• 删减:细胞癌变(调整到了必修二)
一.《遗传和进化》教材总体变化
1增加了部分内容:表观遗传、生物进化的证据 2.删除了原教材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 删减: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 第4章
• 增加: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 变化: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明确水有两种运输方式,更多是协助扩散 胞吞与胞
吐:改为正文,强调其意义。明确胞吞胞吐属于跨膜运输,需要膜蛋白的参
与。
• 删减:删除了流动镶嵌模型,移到到了第三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章变化部分:血浆成分表 • 血浆缓冲物质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材料有变化 • 第二节标题由“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改为“内环境的稳态” • 增加:缓冲对、尿毒症
• 第二章 • 增加了外周神经系统并附一图片 • 新增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脑神经,脊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 • 神经胶质细胞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递质受体复合物 神经递质的降解和回收 •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素、雌激素、雄激素、醛固酮等 • 新增性激素对生殖系统发育的作用实验 •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 协同与拮抗作用 甲亢。
• 删除胸腺激素 • 删除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 • 变化:分级调节概念的提出 • 体液调节中的物质新增组织胺、CO\NO •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不再是小字,各种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等)调
• 有氧呼吸:葡萄糖氧化分解储存在ATP中的能量由1161KJ,改为977.28KJ。 • 光合作用科学史:有增有减 增加关于希尔反应的内容,和阿尔农的实验; • 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不再用【H】这种简化形式表示
NADPH。 • 暗反应:也叫碳反应。小字部分提到了C3和C5的化学本质。 • 光合作用增加了总结 • 化能合成作用的内容:改为小字内容,弱化了这一知识点。
• 第五章 • 增加: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 • 以小字形式补充了细胞呼吸是代谢的枢纽 的一段
义。 • 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思维训练的栏目)。 • 光合作用:新增光谱概念,及阳光穿过三棱镜图。
话,突出细胞呼吸的意
• 变化:ATP:更名为腺苷三磷酸,废除“~代表高能磷酸键”的说法,增加 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机制。
• 第三章: • 增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新增“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概念。
增加了游离核糖体如何参与反应。
• 变化:细胞膜:又称质膜。
糖被: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叫作糖被。
溶酶体: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中不再有溶酶体。
细胞骨架:进入正文。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改为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增加染色体变异的概念,二倍体概念有改变 单倍体育种改为小字
人类遗传病的概念不再是黑体字,基因检测却单 列为黑体字
第六章
• 章节变化太大 • 章节标题的变化 • 新增“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一节 • 调整后续章节
• 现代进化理论不再是以蓝色标题出现 • 增加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探究实践活动 • 共同进化改为协同进化
1.选择性必修跟原有教材相应内容比则有较大变化。原 《稳态与环境》模块被拆为两大模块----《稳态与调节》 和《生物与环境》
2.与原必修三相比,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都由 一节扩充为一章,内容有较多补充。特别是神经调节的内 容,由于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都各安排一节介绍, 内容扩展最多,学时也就增加
蛋白质:肽键更改为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 学键。
以图示的形式增加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二硫键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又称质膜。
糖脂也叫糖蛋白
植物细胞结构图不再出现溶酶体
游离核糖体也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
第4章 细胞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介绍,明确
了协助扩散有两种形式。
第5章 细胞的能量的供应与利用 ATP:更名为腺苷三磷酸,废除“~代表高能磷
酸键”的说法,增加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机制。
ATP供能机制
光合作用的发现相关实验有增有减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有丝分裂仅仅指分裂期
《分子与细胞》内容变化
• 第1章 • 调整了局部顺序:第二章无机物、糖类内容移到蛋白质之前。 • 删除部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变化内容部分:1细胞学说:并“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提前到第一节,充
有关的育种内容简化后分散到各章节相应内容。 3.生物进化内容有较大变化,这一章的立意不再是介
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而是介绍“生物的进化”,将 “自然选择”内容单独成节,阐述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
成,从而更好凸显“进化与适应观”。 4原必修1的细胞的癌变也移到必修2
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
增加了归纳法;删除了类比推理法
增加了各种免疫器官和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及作用
增加了树突状细胞及胞和树突状细胞,淋巴因子改为细胞因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名称都有所变化
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
第五章
•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更为广泛,作用机理。
• 不同激素的相关性 • 增加第四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光 敏色素、年轮、春化作用等)
《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变化
• 第一章
• 融合遗传由问题探讨变成开篇正文 豌豆七对相对性状中的种皮的颜色换成了花的颜色。 旁栏思考题提到了归纳法 表现型又可以叫表型 增加了杂交育种专题
• 第二章
•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改为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
• 新增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在Y染色体的假设 位于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就是卵细胞改为“在 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将会发育成卵细胞”
• 在减数分裂的意义中提到了“”无性生殖只能继承单亲的遗传物质 提到了位于X隐形遗 传的特点,删除了交叉遗传概念
• 第三章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加了“通常
艾弗里实验处理方式
• 自变量处理中的加法和减法原理
DNA分子改为DNA
• ,五碳糖的碳原子位数已标明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不再是选学内容,给出全保留 示意图 基因工程由选修移到第四节
毒性T细胞 •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改为“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 • 第五章 • 删除了小字内容“影响植物向光性的生长抑制物质” • 增加不同激素的相关性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 增加第四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光敏色素、年轮、春化作用等) • 改变“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更为广泛,作用机理。 • 非极性运输 • 小字“油菜素”改为油菜素内酯
节的作用更为详细 • 激素调节特点由三条变四条,新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点
• 第四章 • 免疫调节单列第四章 • 增加了各种免疫器官和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及作用 • 增加了树突状细胞及作用 抗体的结构图 抗原呈递细胞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 过敏反应的抗体分布、原理, • 改变: 吞噬细胞改为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淋巴因子改为细胞因子 • “免疫防卫、监控、请出”改为“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示意图都有所变化 T细胞改为辅助性T细胞,效应T细胞改为T细胞
• 第四章
• 明确指出RNA聚合酶具有解旋作用 UGA是终止密码子,特殊情况下可编码硒代半胱 氨酸
• mRNA和tRNA的3端和5端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改为课后“生物科学史话” 中心发则移到第一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改为“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 删除了细胞质基因
• 增加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并且提出了表观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一、《分子与细胞》教材总体变化
1.调整了局部顺序:第二章无机物、糖类内容移到蛋白质之前。 2.整合了部分内容: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流动
镶嵌模型 进行了重新整合,由原属于两章不同节的内容整合 成一节 3.细胞癌变这一节移到《遗传与进化》 4.扩展部分内容---第四章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5.删除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调整和增加了一些实验,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淀 粉酶 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 第五章

增加细胞癌变

基因突变的特点由黑体字变成小字

增加染色体变异的概念,二倍体概念有改变

单倍体育种改为小字

人类遗传病的概念不再是黑体字,基因检测却单列为黑体字
• 第六章
• 章节变化太大 现代进化理论不再是以蓝色标题出现
• 增加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探究实践活动
• 共同进化改为协同进化
一.《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教材总体变化
表现型又可以叫表型
新增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在Y染色体的假设
提到了位于X隐形遗传的特点,删除了交叉遗传 概念
第三章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不再 是选学内容,给出全保留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