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

合集下载

馈线的射频参数

馈线的射频参数

馈线的射频参数馈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馈线的射频参数是指馈线在传输射频信号过程中的性能指标,包括传输损耗、驻波比、带宽等。

首先,传输损耗是馈线的一个重要射频参数。

传输损耗是指信号在馈线中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馈线的传输损耗与馈线的材料、长度、频率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传输损耗越小,馈线的传输效率越高。

因此,在设计无线通信系统时,需要选择低传输损耗的馈线,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其次,驻波比是馈线的另一个重要射频参数。

驻波比是指馈线中反射波与正向波之间的比值。

驻波比越小,表示馈线中的反射波越小,传输效果越好。

驻波比的大小与馈线的阻抗匹配有关。

当馈线的阻抗与系统的输入输出端口的阻抗匹配良好时,驻波比会较小。

因此,在设计无线通信系统时,需要选择阻抗匹配良好的馈线,以减小驻波比,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

此外,带宽也是馈线的一个重要射频参数。

带宽是指馈线能够传输的频率范围。

馈线的带宽越宽,表示馈线能够传输更高频率的信号。

带宽的大小与馈线的结构和材料有关。

一般来说,同样长度的同一种类型的馈线,直径越大,带宽越宽。

因此,在设计无线通信系统时,需要选择带宽适当的馈线,以满足系统对频率范围的需求。

除了传输损耗、驻波比和带宽,馈线的射频参数还包括插入损耗、相位稳定性、功率容量等。

插入损耗是指信号通过馈线时的能量损失,相位稳定性是指信号通过馈线时的相位变化情况,功率容量是指馈线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

这些射频参数都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馈线的射频参数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无线通信系统时,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馈线,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馈线的安装和维护,以确保馈线的射频参数能够长期保持在理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馈线知识全掌握,教您辨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馈线

馈线知识全掌握,教您辨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馈线

馈线知识全掌握,教您辨别如何选择适合⾃⼰的馈线馈线知识全掌握,教您辨别如何选择适合⾃⼰的馈线⼀、实⼼聚⼄烯和发泡聚⼄烯到底有什么却别?市场上各种馈线种类繁多,下⾯具体说⼀下实⼼聚⼄烯和发泡聚⼄烯的区别,两种电缆的特性。

实⼼聚⼄烯编号SYV发泡聚⼄烯编号SYWV(或者SYFV)1、绝缘层物理特性不同:SYV是100%聚⼄烯填充,介电常数ε=2.2-2.4左右;⽽SYWV也是聚⼄烯填充,但充有80%的氮⽓⽓泡,聚⼄烯只含有20%,宏观平均介电常数ε=1.4左右;ε=εˊ+jε",其中,ε"为损耗项,空⽓的ε"基本为“0”,这⼀⼯艺成就于90年代,它有效降低了同轴电缆的介电损耗;2、芯线直径不同:以50-5为例,由于-5电缆结构标准规定,绝缘层外径(即屏蔽层内径)是4.8mm,不能改变,为了保证50Ω的特性阻抗,⽽特性阻抗只与内外导体直径⽐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ε⼤⼩有关,ε⼤芯线细,ε⼩芯线粗,芯线直径:SYWV是1.66mm;⽽SYV 只有1.37mm。

3. 上述两项根本区别,决定了两种电缆的传输特性——传输衰减不同,SYV电缆是最早期的同轴电缆,在⼏⼗上百年时间⾥⼀直⽤它传输,包括传输射频信号;但后来当SYWV出现后,射频以上波段就很少应⽤SYV了。

因为⾼频衰减差别太⼤了;慢慢的SYV就基本上主要⽤在监控视频传输上了,也就把这种射频电缆的“元⽼”,改称为“视频电缆”了。

但这绝不等于说:SYV“视频电缆”的视频传输特性⽐SYWV好,实际刚好相反,SYWV的视频传输特性也全⾯优于SYV电缆。

这⽅⾯的误解很普遍,且我国南⽅⽐北⽅的误解要严重,认为传输视频信号,“必须⽤视频电缆”。

实测1000⽶电缆视频传输性能,SYWV75-5/64编电缆:0.5M—5.15db,6M—19.12db;国标优质SYV75-5/96编电缆:0.5M—6.43db,6M—21.76db(相同编⽹结构电缆衰减⽐发泡电缆⼤3db——即⼤1.4倍以上),有⼀个还挺有名的⼚家产品,SYV75-5/128编电缆,6M—25.22db,衰减⽐发泡电缆⼤6db以上——即⼤2倍多);以50Ω电缆为例,标准400MHZ的衰减常数:SYV 50-5 衰减常数为19.21dB/100m , ⽽SYWV 50-5衰减常数为13.9dB/100m;SYV 50-7 衰减常数为15.26dB/100m , ⽽SYWV 50-7衰减常数为9.0dB/100m。

馈线的制作方法

馈线的制作方法

馈线的制作方法引言馈线在电子通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用于将信号传输到不同的设备或系统中。

不同应用领域对馈线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了解馈线的制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馈线的制作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工具和步骤。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够掌握馈线的制作技巧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操作。

所需材料在制作馈线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馈线电缆: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馈线电缆。

常见的馈线电缆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选择合适的电缆必须根据所需传输的信号类型和距离来决定。

2.馈线连接器:根据所选用的馈线电缆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器,常见的连接器有BNC、SMA、N型等。

3.焊锡和焊锡枪:用于焊接馈线连接器和电缆。

4.绝缘剥离工具:用于剥离馈线电缆的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

5.压线钳:用于固定馈线连接器和电缆的连接。

6.水平尺和刻度尺:用于测量馈线电缆的长度和连接器的位置。

制作步骤第一步:测量和剥离外绝缘层1.使用水平尺和刻度尺测量所需的馈线长度,并在馈线电缆上做出标记。

2.使用绝缘剥离工具沿着标记线剥离馈线电缆的外绝缘层。

确保剥离的长度与连接器的长度匹配,并注意不要损坏内绝缘层。

第二步:剥离内绝缘层1.使用绝缘剥离工具剥离馈线电缆内绝缘层。

根据连接器的要求,剥离的长度需要适当调整,一般为连接器长度的一半至三分之二。

第三步:安装馈线连接器1.将剥离后的内绝缘层插入连接器中,并确保连接器与电缆的金属导体紧密接触。

2.使用焊锡和焊锡枪焊接连接器与电缆的金属导体,确保焊点牢固。

3.使用压线钳压紧连接器的外绝缘层,并确保连接器与电缆之间没有松动。

第四步:测试连接质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或其他测试工具测试馈线连接的电阻和连通性。

确保连接质量良好,电阻值接近零,连通性正常。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馈线的制作方法。

制作馈线需要准备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剥离和焊接的技巧,以确保馈线连接质量良好。

5g馈线损耗

5g馈线损耗

5g馈线损耗
5G馈线损耗是指5G网络中馈线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耗。


线损耗取决于馈线的长度、频率、线型和对应的损耗值。

常见的5G馈线包括同轴电缆和光纤。

同轴电缆是最常用的5G馈线,其损耗与频率和线缆长度成正比。

一般来说,3GHz以下的频率对应的损耗值约为0.2dB/m,随着频率增加,损耗值也会增加。

光纤是另一种常见的5G馈线,由于其较低的损耗和高带宽容量,被广泛应用在5G网络中。

光纤的损耗主要来自于光纤本
身的材料和结构,一般在0.3-1.5dB/km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5G网络中除馈线损耗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对
传输信号的衰减产生影响,如连接器、衰减器、天线等设备的损耗。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馈线损耗,提高
5G网络的传输质量。

联络线和馈线

联络线和馈线

馈线的正确解释:就是单电源供电的电线,它是和联络线(双向)对应的。

出线中包括馈线和联络线两种。

所谓馈线就是指纯粹的由电源母线分配出去的配电线路,直接到负荷的负荷线。

而出线尽管也是从电源母线分配出去的线路,但是它可能是连接别的电源的联络线,所谓“馈”,含有赠与、给的含义。

与“出”是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说法。

是电力系统常用的技术词汇。

所谓的馈电柜,就是通过该柜子把电能馈出(分配)给不同负荷(用户)的电力配电装置。

馈线就是供电线,馈线是总的说法,出线是对于馈线柜而言的。

若从负载来看,馈线柜的出线也是向它供电的线,也可称为馈线。

馈线柜是将线路重新分配的接线柜。

馈线是指配电网中的负荷线,联络线指连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一般包括联络变压器在内。

因为联络线常常要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网,联络变附近的馈线也常用于改成联络线。

馈线是配电网中的一个术语,它可以指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支路,可以是馈入支路,也可以是馈出支路。

但因为配电网的典型拓扑是辐射型,所以大多馈线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我们可以通过馈线往对端送电,但是如果我们没电了对端也不可能给我们送电。

但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结构变化很复杂,功率的传输也并非绝对是一个方向。

所以粗略地说,配电网中的支路都可称之为馈线。

------------------------------------------------------------------------------------------------------馈线与出线不是一回事,出线可能是馈线,也可能是联络线。

当一条线路两端都存在电源时,那么线路正常运行或故障情况下,潮流方向都基本不变的;如果是联络线,那么正常运行或故障情况下,线路潮流方向有可能发生改变。

所以在线路保护配置中,应该考虑是馈线还是联络线。

220kV联络线保护采用电流比率差动保护和由两段和电流过流保护构成线路充电保护。

220kV馈线的保护采用以分相电流差动和零序电流差动为主体或括以纵联距离和零序方向元件为主体的快速主保护,由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构成的快速Ⅰ段保护,由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多个零序方向过流构成的全套后备保护。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馈线(传输线)的基本概念a) 传输线(天馈线)的基本概念连接天线和基站输出(或输入)端的导线称为传输线或馈线。

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

因此它应能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或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

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或平衡。

当传输线的几何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就叫做长传输线,简称长线。

b) 传输线的种类、阻抗和馈线衰减常数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

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

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

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

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

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

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GSM系统所用天馈为同轴电缆。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Z。

=〔138/√εr〕×log(D/d)欧姆。

通常Z。

=50欧姆/或75欧姆;D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d为其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与导体直径、导体间距和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大小无关。

一般GSM工程上采用的馈线为口径为7/8 inch;在Alcatl系统的双频小区中DCS1800使用13/8 inch口径的馈线。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损耗的大小用衰减常数表示。

单位用分贝(dB)/米或分贝/百米表示。

馈线的应用场景

馈线的应用场景

馈线的应用场景
馈线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信系统:馈线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电广播等。

馈线可以传输信号和数据,并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无线通信基站:馈线在无线通信基站中起到将天线与设备连接的作用。

在基站中,馈线可以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设备,或将设备产生的信号送至天线进行发送。

3. 广播电视系统:馈线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系统中,用于将电视信号或广播信号从发射站传送至接收设备,如电视机、收音机等。

4. 雷达系统:馈线在雷达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传输从雷达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或发送雷达脉冲信号。

5. 电力系统:馈线在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高压电力,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至各个用户或负载点。

馈线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具备很高的输电能力和隔离性。

总而言之,馈线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和电力等领域。

馈线的作用是将信号、数据或电能从一个地方传输至另一个地方,同时需要保证信号或电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馈线的防护措施

馈线的防护措施

馈线的防护措施1. 引言馈线是指用于将信号或能量传输到不同设备之间的电缆或导线。

在各种工业和电子设备中,馈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馈线通常处于开放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功能受到损害。

为了确保馈线的正常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必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馈线防护措施,以及其原理和适用场景。

2. 防护措施2.1. 屏蔽屏蔽是一种常见的馈线防护措施,通过将导线外部包裹一层金属屏蔽,可以阻隔外界电磁干扰对馈线的影响。

屏蔽可以分为单层和多层两种类型。

单层屏蔽是将导线外部包裹一层金属网状物料,如铜箔或铝箔。

这种屏蔽方式可以有效地阻挡电磁波的穿过,减少对馈线的干扰。

多层屏蔽是在单层屏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导电绝缘层,再加上一层金属网状物料。

这种屏蔽方式更加具有防护性能,对电磁波的阻挡效果更好。

屏蔽可以有效提高馈线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等对信号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

2.2.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馈线中常用的防护措施之一。

它可以在导线外部形成一层绝缘层,防止电流泄漏和电磁干扰。

绝缘材料可以分为固体绝缘和液体绝缘两种类型。

固体绝缘一般使用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

液体绝缘主要采用油类物质,具有更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

绝缘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行,确保能够有效地提供绝缘保护。

2.3. 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一种常见的馈线防护装置,用于保护馈线免受雷击和过电压的侵害。

避雷装置一般由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放电管等组成。

当外部的雷击或过电压来袭时,避雷装置可以迅速将过电压导向接地,保护馈线不受损坏。

避雷装置广泛应用于受雷电影响较大的设备和场所,如通信基站、电力变电站等。

2.4. 屏蔽接地屏蔽接地是防护馈线常用的手段之一。

它通过将屏蔽层与地面连接,以降低对馈线的电磁干扰。

在屏蔽接地时,需要确保接地电阻足够低,接地线路足够稳定。

否则,馈线的防护性能将大大降低,甚至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馈线2008年07月18日星期五 15:17对电视天线馈线(室外天线到电视机之间的连线)一般的要求是:能有效地传送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畸变小、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馈线与天线之间、与电视机信号输入端之间应有良好的阻抗匹配。

这些要求普通导线不具备。

普通导线对电视信号的高频衰减严重,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外来高频信号的干扰。

同时,普通导线的特性阻抗不定,很难满足阻抗匹配要求,如果用普通导线作为电视机天线馈线,当天线上感应到的信号经普通导线传向电视机时,在电视机输入端因阻抗不匹配将产生反射,被反射回去的信号在普通导线与天线之间又由于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多次反射的结果会使屏幕上图像严重重影,无法正常收看,并对电视接收天线的性能造成一定损害。

常用的电视天线锅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特性阻抗为75欧的同轴电缆馈线,另一种是特性阻抗为300欧的平地扁馈线。

有的电视机没有300/75欧阻抗变换器,使用这两种馈线,一般都能满足天线、馈线、电视机信号输入端阻抗匹配的要求,获得最佳接收效果。

在选拔天线馈线时,一方面要注意观察电视机天线插孔处的阻抗标记,另一方面要考虑天线本身的阻抗特性,使天线具备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吻合。

75欧圆馈线与300欧扁平馈线两者比较,前者因有金属屏蔽层,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损耗小,在需要馈线较长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但价线较贵,不易配接;后者价值虽便宜,但由于无屏蔽作用,抗干扰能力不如前者,容易拾取杂波干扰,影响接收质量,且传输损耗大些,在不需要很长馈线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

馈线是配电网中的一个术语,它可以指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支路,可以是馈入支路,也可以是馈出支路。

但因为配电网的典型拓扑是辐射型,所以大多馈线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但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结构变化很复杂,功率的传输也并非绝对是一个方向。

所以粗略地说,配电网中的支路都可称之为馈线。

一、平板天线结构的揭秘如果我们将平板天线的天线面纵向切开的话,我们就会见到这个天线面是由五层结构组成。

如图一。

二、平板天线及其工作原理卫星直播电视的出现,使频率提高到12GHz,波长变短达到2.5cm,这为平板天线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平板天线是从雷达和通信常用的阵列式天线移植到Ku波段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上来的。

三、平板天线中半波振子单元的几种等效辐射单元四、辐射单元间的馈电平板天线中的辐射单元的馈电是一个难度较高的技术性问题,必须保证各辐射单元间是同相馈电,才能使平板天线有较高的增益和较强的方向性类别:无线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1385) | 评论 (2)相控阵雷达馈线技术作者:殷连生著ISBN:10位[7118053716]13位[9787118053715]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1-1定价:¥85.00元[编辑本段]内容提要馈线是雷达中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分系统之一,在相控阵雷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除系统复杂外,现有相控阵雷达的许多特有功能,如电扫描、多波束、波束赋形和副瓣电平控制等都由馈线来实现。

本书着重介绍相控阵雷达馈线系统、馈电网络、移相器与控制电路、T/R组件等众多关键部位的特点、功能、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给出相控阵馈线的一些幅相测试方法,有源相控阵天馈线系统的幅相监测与校正的原理和应用。

书中对相控阵馈线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以及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等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的设计性和实用性对从事雷达馈线系统技术研究和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工具书,也是从事雷达装备使用与维护的雷达部队官兵系统学习相控阵馈线知识的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殷连生江苏泰兴人,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电子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享受国务院津贴。

1964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航空航天大学)无线电系,历任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预先研究部天线微波研究室主任,地面雷达研究部主任工程师,江苏省激光、光电子学会会员等。

20世纪60年代参与中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研制,负责其馈线系统设计,攻克高功率微波数字式移相器和微波大系统相移的精确测量等关键技术,20世纪80年代负责中国第一部固态三坐标雷达馈线系统的研制,解决低副瓣天线所需的低损耗、轻重量和差馈电网络一体化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

20世纪90年代负责固态有源低副瓣相控阵雷达阵面研究,解决相控阵雷达系统中雷达天线副瓣引起对敌我识别天线主瓣的穿透等多项关键技术问题。

先后获得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各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编著《空间目标探测相控阵雷达》一书,参与翻译校对《射频与微波手册》一书等。

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与雷达馈线技术;低副瓣有源相控阵天线的馈电系统和T/R组件技术;微波大系统幅相精确测量和校正技术等。

[编辑本段]目录第1章相控阵雷达馈线1.1引言1.2移相器与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电扫描1.3相控阵雷达的馈电方式1.4多波束1.5频扫阵的慢波线1.6有源相控阵雷达馈线参考文献第2章雷达馈线系统的理论基础2.1均匀传输线2.2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正弦稳态解2.3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和电压驻波比2.4均匀传输线的工作状态2.5TEM波传输线的常用公式2.6史密斯圆图的构成及其应用2.7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参考文献第3章雷达馈线常用的传输线3.1引言3.2矩形波导3.3脊波导3.4圆波导3.5同轴线3.6带状线3.7微带线3.8其他形式的微波传输线参考文献第4章并馈网络的设计基础4.1引言4.21/4波长阶梯阻抗变换器4.3简单的功率分配器4.4二路隔离式功率分配器4.5N路隔离式功率分配器4.6径向辐射型功率分配器4.7宽带功率分配器4.8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4.9波导魔T4.10同轴线魔T4.113dB混合环4.12微带魔T参考文献第5章串馈网络的设计基础5.1引言5.2单节耦合传输线定向耦合器5.3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与它的方向性5.4宽带弱耦合同轴线定向耦合器5.5微带线3dB电桥5.6重耦合3dB电桥5.7高功率宽边耦合带状线3dB电桥5.8孔隙耦合定向耦合器5.9波导窄壁耦合裂缝电桥5.10波导宽壁耦合裂缝电桥5.11矩形波导FE10、TEM模电桥5.12微带线和槽线组合构成的定向耦合器5.13串馈功率分配器参考文献第6章机-相扫雷达馈线中的微波旋转接头6.1引言6.2圆波导旋转接头6.3OdB波导旋转接头6.4探针式波导旋转接头6.5门钮式波导旋转接头6.6重入式同轴线谐振腔旋转接头6.7低通滤波器型同轴线宽带旋转接头6.8同轴线扼流式宽带旋转接头6.9双路同轴线旋转接头的隔离度分析6.10旋转接头的扼流结构和轴承的位置参考文献第7章移相器和微波控制电路7.1引言7.2PIN二极管及其等效电路7.3PIN二极管的功率容量7.4PIN二极管的开关时间7.5单路PIN二极管开关7.6PIN二极管电控衰减器7.7微波限幅器7.8PIN二极管移相器7.9变容二极管移相器7.10铁氧体移相器参考文献第8章T/R组件与TR组合单元8.1有源相控阵与T/R组件8.2T/R组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3T/R组件的主要技术要求8.4实用T/R组件举例8.5T/R组件的设计8.6T/R组件与微电子技术8.7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在微波集成电路和相控阵中的应用8.8T/R组件的发展趋势8.9TR组合单元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8.10TR组合单元的主要技术要求8.11TR组合单元的设计8.12功率放大器的幅度均衡和均衡器参考文献第9章微波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9.1引言9.2微波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设计9.3平衡式低噪声放大器9.4微波晶体管功率放大器设计9.5微波晶体管功率放大模块9.6微波晶体管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控制9.7器件的发展促进功率放大组件和固态发射机的进步参考文献第10章相控阵雷达馈线系统的设计10.1引言10.2波束最小跃度与移相器虚位技术10.3馈线系统中的失配引起的驻波副瓣10.4馈电网络设计10.5低副瓣有源相控阵面天线和馈线系统的一体化设计10.6T/R组件与馈电网络的统一设计10.7高可靠性的有源相控阵面的构成参考文献第11章计算机辅助设计11.1引言11.2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11.3电磁场的计算机辅助分析11.4微波电路的最优化设计11.5微波电路的敏感度与公差分析11.6微波CAD软件的应用举例参考文献第12章相控阵雷达馈线的幅相测量、监测与校正12.1引言12.2微波自动网络分析仪简介12.3T/R组件和TR组合单元的自动测试系统12.4调制副载波测相法12.5调制反射波测相法12.6双电缆测相法12.7交叉换位测相法12.8相移测量的自校法12.9阵面近场幅相自动测量与调整12.10阵面校正系数的测量与应用12.11中场幅相测量与校正12.12阵面幅相测量与校正的互耦法12.13相控阵雷达馈线系统的幅相监测参考文献符号表缩略语什么是7/8馈线以及13/8馈线等,是如何命名的?悬赏分:15 - 解决时间:2007-6-26 14:47提问者:flyreely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一、产品简介馈线接地卡适用于天馈系统的接地,接地装置分别设在塔顶中央最接近天线的位置、塔台底部电缆转弯处前面、还有设备屏蔽上,铁塔较高情况需在塔身中部加配接地装置。

安装馈线接地卡后可保护天馈系统和机房通信设备免遭雷电的破坏。

该产品自保护接地母线可防御高达125KVA的雷电袭击,其优质铜结构件可防潮和吸潮,而重型的25mm的柔顺铜接地线引线可带出更高的性能,同时配备3M 胶带组件,安装时不需要额外工具,在方便的基础上缩短了安装时间。

目前馈线接地卡主要有自锁式和环绕式两种结构,其功能与效果基本相似。

自锁式馈线接地卡用于保护天馈线和机房设备防止雷击引起的设备破坏。

可用于馈线的常规接地,施工中只需拨开扳紧簧即可完成定位紧固,操作简便。

根据规范包裹胶带后,防水、防潮、通导等指标完全符合IEC相关标准,是接地卡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所用的胶带采用抗高温、耐低温的材料制成,能在-30℃~60℃范围内正常使用。

二、材质和工艺说明自锁式接地卡卡身采用T2电解铜薄板经冲压加工成型。

表面采用纯化处理,具有可靠的导电性能。

特别是该卡卡身在加工中预弯了半圆R和馈线外径R一致,紧固后有效的增大了接地卡与馈线间的接触面积,扳紧簧则采用了1Cr18Ni9Ti 的冷拉光圆,经模冲后成型,弹性、外观效果好、不生锈。

具体的在下面的网站看看,我不是他们厂家的啊,只是搜到的呵呵参考资料:/op/SellInfoDetail/selinfid/1267001020/index.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