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佳句摘抄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佳句摘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它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俗文化色彩的节日,同时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会走上街头,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品尝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核。
以下是一些形容端午节的好词佳句,用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深情祝福和美好感慨。
1. 热闹非凡: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个日子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赛龙舟、踩高跷、放风筝等等,这些活动让这个节日更加热闹、非凡。
2. 感受浓浓的民俗气息:端午节不仅是一个民俗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体现。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能够深刻感受到黄帝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 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个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内涵,就是纪念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对祖国的忠诚和爱。
4. 祈福平安: 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除了庆祝和纪念,还会为自己的家庭和祖国祈求平安和幸福。
这个祈福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感人因素,也是这个节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5. 品尝美食:端午节和美食也是分不开的。
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品尝到许多美味食品,比如五芳斋的粽子,大闸蟹以及各种美味佳肴,这些都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加强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6. 戏曲扮演:端午节也是一个民间戏曲表演的盛会。
人们在端午节里能够欣赏到京剧、豫剧、评剧等多种戏曲。
这些表演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共鸣和喜爱。
7. 习俗繁多: 在端午节里,人们还会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踩高跷等等。
这些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让端午节更加神秘和有趣。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传统节日,它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能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真谛,品味美食的醇香,让节日的气氛更加热闹、感人。
感谢这个节日,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祖辈的传统文化,激发我们的传承意识,更好地走向未来。
朝花夕拾端午节好词好句好段

朝花夕拾端午节好词好句好段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民俗习俗活动。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历史中的诸多变迁和演变,至今已经被人们所钟爱和传承了千年。
朝花夕拾端午节好词好句好段,带我们品味端午节的文化韵味与风采。
朝花夕拾端午节好词“踏青”。
“踏青”是端午节前后的一个重要活动,人们穿上清爽武装,走到户外去欣赏大自然春天的美景,踏上绿意盎然的草地,享受春天的气息。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最热闹、最有活力的一个项目。
许多人为准备比赛而努力训练,比赛的场面气氛非常热烈。
人们在水中竞逐,并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鼓声与欢呼声,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氛围。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美食之一。
它是用粽叶裹着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最常见的是咸肉和豆沙,也有糖酱、椰子、果脯等多种口味。
吃粽子象征着万物生长的丰收,更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好口语好句“五月五,龙船赛,荷花亭下水波来。
”这是一首探究民俗的古诗,诗句短小却贴切,表述出了端午节最为精彩的景象。
“粽,甜蜜的记忆,留在了嘴角。
”这句话简单明了,却道出了人们对端午节的怀旧情感与美好回忆。
“踏遍千山万水,粽飘香味四溢。
”这句话强调了粽子作为端午节美食的独特性质,并将端午节与旅行、美食相结合,充分表达出端午节的品味。
好段落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说“好天气”,这里的“好天气”是指阳光明媚,气温适宜,正是适合外出踏青、赛龙舟和享受生活的好时光。
这是一个满足欲望的季节,每一个人都可以放下烦恼,享受放纵自然的快乐。
粽子就是端午节的象征之一,它是一种美味的传统食物,象征着丰收和团圆。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家人可以拿着粽子一起坐下来,分享彼此之间的现状和经历,在亲情和友情中分享快乐。
总之,朝花夕拾端午节好词好句好段是我们了解和热爱端午节的一种方式。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传统的节日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并珍惜每一个难忘的时刻!。
关于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汇总

关于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汇总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关于端午节的好词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好句1、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
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
2、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3、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4、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5、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6、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7、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
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
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
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8、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9、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

描写端午的好词好句
一、好词
艾叶飘香:形容端午节时,艾叶发出的浓郁香气。
龙舟竞渡:端午节传统的龙舟比赛活动。
粽叶飘香:端午节时,粽子的香气四溢。
香嫩糯米:形容粽子中糯米的香嫩口感。
屈志从俗:意思是曲意迁就,随从世俗,可以形容端午节时人们遵循传统习俗的情景。
二、好句
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
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
端午赛龙舟,三龙湖上走。
金龙快快游,祝你壮如牛;银龙快快游,祝你财源流;铜龙快快游,祝你没哀愁。
三龙伴随你,天天大丰收。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据说可以去病除邪。
芬芳的祝福织成苇叶,温馨的叮咛碾作白米,诚挚的祈祷晒熟红枣,再以友谊的丝线紧紧缠绕,端午节送你香甜的粽子,愿你永远享受人生的美好!
记忆中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还要插上菖蒲和艾草,印象中菖蒲如一柄宝剑,挺直峭立,而艾草则象一捆芹菜,枝叶悉悉碎碎的。
又是端午来临,又是一段回忆,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泡着,洗干净码好。
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这些好词好句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节日氛围以及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深厚情感。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摘抄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摘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故事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个重要的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有着许多优美的词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摘抄一些吧。
一、端午之篇“虫鸣泪滴香阁鸣,夏至回文冰清。
长亭碧草连云去,曲水流觞翻卷轻。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歌《端午之篇》,可见他对端午节这个节日的喜爱。
其中“虫鸣泪滴香阁鸣”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这时刻传来的虫鸣之声;“夏至回文冰清”一句,则是描绘了夏至时节的气候特点;“长亭碧草连云去,曲水流觞翻卷轻”一句,则是用诗意描绘了传统端午节活动——赛龙舟。
二、三茅诗“三人将坐,相随而驱。
东家有女,笑兮若禺。
其容烂兮,如花之吹。
素之又红,其貌不改。
行流水随,时维中夜,去去逃逃,或如振振。
三人载怀,俱怙恶哉。
于是乎隔户,而相享”这是南朝宋代陆机写的《三茅诗》,描绘了三位好友相聚在端午节期间玩耍、赏月、品茗的情景。
其中“东家有女,笑兮若禺”这一句形象地表达出一个美丽少女的清秀和风韵,使全诗更加添情趣。
三、龙船“池面平如镜,波含清晖影。
自有巫山种,登高见龙章。
青螺卓文是,紫绶挂冕旁。
更爱双飞燕,分鸣参差韵。
”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纳兰性德写的《龙船》,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行云流水的文笔描绘了精神饱满的人们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其中“青螺卓文是,紫绶挂冕旁”这一句,则是形容龙船的华丽装饰,表现了中国华美的文化底蕴。
四、咏端午“粽叶香浓、香气扑鼻、尤育消夏降温之用,也寄托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追求。
”这是宋代赵师秀的《咏端午》中的一句,表达出人们对于端午节的敬爱和对亲情等人际关系的重视。
在这个节日里,亲戚朋友之间会相互赠送粽子并一起品尝,这也体现了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
五、纪念屈原“愿你有阳光,每天都可喜;愿你有微风,每天都轻盈轻舞;愿你有健康,每天都健康如意,愿你有爱,每天都温馨甜美。
”这是许多人在端午节前后互相送上的祝福、问候、祈愿。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句子(9篇)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句子(9篇)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篇一1、湖光山色景色美,龙舟竞渡鼓声震。
岸边人涌如潮水,呐喊声声远近闻。
五月初五端午节,祭奠屈原佳节成。
家家户户裹粽子,亲热团聚情。
祝你阖家团聚多幸福,快乐生活每一分!2、端午佳节到,“粽”有欢乐愉悦你,心情舒畅;“粽”有吉祥相伴你,好运连连;“粽”有福星环绕你,幸福天天;“粽”有平安保佑你,福寿无边;“粽”有朋友祝福你,心花怒放。
祝端午安康哦!3、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
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如何?4、工作很忙万端绪,别忘小睡在午间。
天热保重多快意,愿你常被欢乐缠。
这是只有我最好的朋友才有福收到,请君看每句倒数第二字!5、拌好甜美如意馅,披挂吉祥好运衣;扎紧健康平安线,放进幸福大蒸笼;出锅开心欢乐粽,散发满堂祥和气。
愿君快乐过端午!6、一条短信息:祝福一串串:端午节到了,祝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轻轻松松;团团园园,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红红火火!7、祝福就是包个小粽子,送给你心中最“粽”要的人。
碧绿的艾叶里,包裹着幽香的粽子。
幽香的粽子里,有丝丝的祝福。
祝福你幸福美丽,快乐如昔,端午节快乐!8、香粽传递世间情,依依问候伴你行;端午节日人欢畅,笑容翩翩乐不停;好运满满福运旺,悲伤往后都清零;一路坦荡一路畅,祝你前途更敞亮!9、因为一筐鸡蛋,所以勾践伐吴了;因为一杯雄黄酒,所以荆轲刺秦了,因为一只龙舟,所以屈原投江了;因为一个粽子,所以我骚扰你了!端午快乐。
10、买了一斗得意米,弄了二两顺心枣,加上三片开心叶,如意粽子为你包,爱心水里泡一泡,幸福锅里煮三遭,愿你尝了直叫妙,撑得嗷嗷叫!端午节愿你过得快乐哦!11、虽然忙碌,真友谊永远不会遗忘;虽然分隔,好情谊永远不会冷落;虽然只是一条短信,但希望给你带去熟悉的温馨。
端午节就到,真诚的祝愿:端午节快乐!12、愿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绳,紧紧的缠住你;愿快乐就像一片片粽叶,团团地围住你;美满就像一阵阵粽香,久久地环绕你。
有关端午节的摘抄好词好句

有关端午节的摘抄好词好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自古就有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叶等诸多习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是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摘抄好词好句,以飨读者。
1.“五月五日天晴明,花香鸟语惹人情。
万里江山谁与比,瑞香瘦腰轻舞蝶。
” ——白居易《凉州词》这首词描写了端午节这一时节的美景,天空晴朗明媚,万物繁荣,蝴蝶翩翩起舞,愉悦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2.“端阳节,龙舟起。
草头绿水软如丝,野菜香醇极乐美。
”——陆游《竞渡行》陆游在此诗中生动地描述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景象,绿茵茵的江面上,漂着龙舟,飞起四溅的水花,场面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3.“艾蒿一束盘龙绕,香火高烧敬神象。
送情换句依依话,故人相见几时到?” ——杨基《端午夜话梅缘》这首诗将端午节的“艾蒿”和“香火”融入其中,描绘了人们在这一节日中向神灵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的场景,表现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4.“端午节,粽子香。
古来龙舟戏水场,诗词歌赋唱起来。
乡村大戏老少欢,欣欣向荣一派春。
” ——朱自清《送吴家农》朱自清用实际的场景来描绘端午节的喜庆场面,拉近了读者与这个节日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同。
5.“腊月廿三蒸糯香,五日端阳艾叶香。
椰枣油盐松子肉,满池荷花一字行。
” ——王安石《题临安邸》王安石在此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美食中的“糯香”、“艾叶香”等,将口感和气味融为一体,展示了端午节的食物文化。
6.“艾香渐重祭帝庙,亲戚盈门问平安。
瞄伊淘一丑君爷,挥手告我点粽囊。
” ——宋·陆游《忆舟中苏州端午夜》陆游在此诗中美好地还原了古时端午节的场景,突出了祭祀神灵和亲友团聚的氛围,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7.“粽子人人吃,龙舟竞唱戏。
飘飘香艳五月,到处闻声扑鼻。
”——清代顾炎武《粽香曲》顾炎武在这首《粽香曲》中生动地描述了端午节的粽子与龙舟竞渡等传统文化,展示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上摘抄的好词好句都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和美好意境。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
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好词礼轻情粽、粽粽有礼粽粽心意、粽心粽意光粽耀祖、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
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
意思:坐一条船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也作“同舟而济”。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
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齐心,同心;协,共同合作。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
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
称赞诗文优美。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
墨客:文人。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
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
原为自夸文章好。
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
比喻文才极高。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
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端午节的好句1、粽子香香,引来好一切美好。
龙舟划划,赶走所有烦恼。
大家齐聚,共度欢乐时刻。
快乐日子,祝福多多,愿你端午节快乐,好运粽在身边,幸福满舟围!2、端午就是5+5,朋友10心10意、十万火意送祝福:祝你情人浪漫,十步芳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好词龙舟竞渡屈志从俗食古不化粽子飘香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艾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欢歌笑语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
好句1.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3.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4.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
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5.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
沾点白糖,轻咬一口。
嗯,粽子的味道真好!6.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7.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
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我真喜欢粽子呀!8.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
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
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9.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10.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11.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2.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13.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14.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15.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
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16.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7.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
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8.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19.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甭提多美味了!20、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
21.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22.在这里,人们都用了纪念这组字眼。
但在事实看来,但无论是哪种由来,端午节都本应是一个悼念日。
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节,是一个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喜庆日子。
23.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24.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
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名人美文1.林海音:最富童趣的“缠粽子”女作家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描述了她童年时由各种玩意儿带来的快乐,其中包括端午节前的“缠粽子”,“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
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
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地配各种颜色。
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
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
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
穿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襻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
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
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2.老舍:最以苦为乐的端午诗著名作家老舍抗战初期居重庆,在友人家过端午节时写下这样一首《七律·端午》:“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老舍绝对是个大才子,小说散文戏剧评论诗词样样拿得起。
这首端午诗即写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满纸亲切泥土气息,旧社会文人在端午节的窘迫和苦况隐约浮现纸上,耐人寻味。
3.沈从文:最浪漫的湘西端午沈从文曾在《边城》里记录湘西过端午时热闹欢腾的场景,他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在先生的笔下,端午是充满童趣的,“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名人描写端午的好词好句摘抄名人描写端午的好词好句摘抄。
”当然,在先生的记忆里,赛龙舟才是最值得书写的,“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场面之宏大热闹可见一斑,简直就是人山人海。
最吸引人的当然要数龙舟竞渡的那个场景,“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这段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午日紧张热烈氛。
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
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4.汪曾祺:最有滋味的端午鸭蛋在汪曾祺先生笔下,鸭蛋成了端午节的主角,在《端午的鸭蛋》里先生对家乡鸭蛋的喜爱溢满了字里行间,“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特别是用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对比,先生用了句“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直白而朴素的话语,将先生对家乡鸭蛋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跃然纸上。
故乡的鸭蛋还勾起了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具体到“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更是记忆深刻:“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名人描写端午的好词好句摘抄素材库。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说到底,端午的鸭蛋其实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先生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好段1.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3.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
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4.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5.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
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
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
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7. 菖蒲是我很喜欢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唯有端午看得见,每年端午节那天少不了买几根长得很漂亮的。
挑菖蒲叶片长长、绿得发亮的,根也是干干净净、白中带红的。
和着艾草一起带回家。
挂在门边,有个端午的意思。
8. 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清朝乾隆年间,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
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
9. 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
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10.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