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典型疾病治疗机理分析(上)

合集下载

自学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实践体会(转帖)

自学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实践体会(转帖)

自学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实践体会(转帖)余姚市沈德昌我炼真气运行法至今已近8年。

8年炼功,使我的身体从一个久病不愈的病体转换到了基本康复的体质。

这一铁的事实,为我坚持真法修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进一步走向更新、更深、更高的层次树立了信心和企盼。

俗话讲得好:“万事开头难,而选准要干的事更难。

”那么,我是怎样选择学炼真法的呢?这就得从我的身体状况说起。

在炼真法之前,我的体质可以说差到了极点。

而我身体差的主要原因是,在人尚未成熟时,就过早地(15岁)参加了笨重的体力劳动,而到中年(30岁出头)又从体力劳动转为脑力劳动,走上了企业经营管理之路,这180度的大转弯,使人很不适应,伤了脑筋,费尽了心血。

因此,使我的多个脏器过早地(40出头)暴露出多种慢性虚衰性疾病,经医院和疗养院诊断的有:左半身神经麻痹、劲椎骨质增生和轻度弯曲移位、心脏病(偶发早搏,伴随房颤ST-T改变)、胃病(萎缩性胃炎、胃窦炎、溃疡)、胆管炎、咽喉炎、肛端炎、肩周炎、十二指肠溃疡、左足趾骨畸形、支气管咯血等十余种病。

这些疾病自84年发生胃出血起到炼功收效前,从未间断过医治调养,服用中西药,但最终未见有一处根除。

不少关心我的人见我医治无效,就建议我炼气功,但我仍感到十分为难,因为白天坚持上班工作已显得很困难,再抽出一定的业余时间花在气功上,真正可以休息的时间就更少了,这样做,是否适得其反;又想到,目前先进的医疗条件尚难治我身上的多种慢性病,仅* 气功能对治病健身有用处?在这种种认识的支配下,一拖就是好几年。

直至90年,我的多种疾病好转的可能性实属渺茫,尤其是一些病症的发作日趋频繁,病情加重,有些病菌在气候转换过程中更为痛苦。

就在这时,我的一位亲戚尚小平带着一本中国流行气功选的书来说明服我做气功,书中有近二十种功法,他指名道姓的要我选学真法五步功。

我认真研读了李老的真法五步功的全部内容,在基本掌握功理、功法和注意要点的前提下,走上自学真法漫长的探索道路。

真气运行五步功

真气运行五步功

真氣運行五步功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方法:姿勢採取坐式爲主,可因情而異選取坐凳式或盤膝式。

盤漆坐:盤膝坐於床上或席地盤坐練功。

自然盤膝式:臀部著墊,兩小腿交叉壓在大腿之下盤坐。

足掌向后、外。

頭頸軀干端,臀部稍向后,以適於含胸,頸部肌肉放鬆,頭微前傾,兩眼輕閉,兩上肢自然下垂,兩手四指上下互握,也可將一手置於另一只手的手心上,放在小腹前的大腿上。

單盤膝式:雙腿盤坐,左小腿置於右小腿上,左足背貼在大腿上,足心朝上,或右小腿置於左小腿上,左足背貼在大腿上,足心朝上。

雙盤膝式:雙腿盤坐,兩小腿交叉,右足置於左大腿上,左足置於右大腿上,兩足心朝上。

坐凳式:身體端正穩坐凳上,頭微前俯,軀體端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輕放於大腿膝部,兩腿自然分開,與肩等寬,兩膝關節彎曲成90度,兩小腿平行而垂直於地面,兩腳底踏實地面(如凳的高低不合適,可在凳上墊毛毯或腳下放踏板。

如凳腿有調節裝備,則可調節之)。

兩肘關節自然彎曲、放鬆。

輔以行式和站式。

就坐安身後,行自然呼吸,並主動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已的呼氣,使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心窩部指胸骨劍突下之凹陷處,相當於任脈巨闕穴的所在部位。

此部位不可視爲一點,它是一個以巨闕穴爲中心的一個相當大的區域。

吸氣時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識作爲。

再呼時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

這個方法是排除雜念的好方法,如果還有雜念紛擾,也可用“數息法”。

即呼氣默數一,再呼氣時默數二,這樣一直數到十,再從一到十反複默數,直到雜念不再興起,即可放棄數息法。

因呼氣時兩脅向里收和橫膈膜上升,胸腔容積變小促使真氣下行。

爲了要達到氣沉丹田的目的,所以必須注意呼氣,不要在吸氣上打擾。

思想不能集中是初學的必然現象。

雜念一起,即便打斷,屢起屢斷,不要畏難而退。

堅持一至二周,自然就克服了。

時間:如果想著如期完成這一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真气运行法 五步功夫 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 五步功夫 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练功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1. 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初学者都会有杂念,心不可能完全静下来,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发现有杂念了,就把思想拉回来想着心窝部,)(吸气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实在做不到不想,就吸气想鼻尖。

呼气时想着心窝)2. 时间。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

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能做到一天三次当然好,不过一般早晨没空,中午也够呛,只剩下晚上了,晚上能认真练,效果也不错,如果晚上时间多,可以多练几次,练几十分钟休息下,再练几十分钟,时间多的话,一个晚上可以练三四次)3. 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心窝"就是“中丹田”,是以巨阙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不用太拘泥某一点。

沿胸前正中线,顺着硬硬的胸骨往下摸,骨头结束后再往下一两厘米就是巨阙穴,守这一片软乎乎的胃区就对了)如果第一步练了一两个星期还没有感觉,也是正常的,安娜就练了三个月,但是一般人不愿意坚持这么长,.可以换个姿势,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自然,其它要求不变,呼气想着心容易,吸气啥也不想,比较容易得气.本来,平躺不太适合练功,因为压迫督脉,而且男性练功后来,直气通过下阴时,容易遗精,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练几天,得气后稳定一两天,再恢复坐姿,也没问题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 方法。

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

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第一步练成功的标志,不一定是心窝发热,体质虚寒的人会发凉,有胃病的人可能心窝痛,有心脏病的人会有类似发病的反应,也有人是心窝发胀,发紧,下坠感,都是真气聚集的表现,这些感觉稳定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如果不主动练第二步,一直守心窝,多数情况下,真气也会自行下到下丹田,自动完成第二步)2. 时间。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引言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是一种独特的气功练习方法,通过五个步骤的循环运行,用以调和身心气息,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内外平衡。

这种功法结合传统气功的要点,并融入了现代的运动科学理论,使其更加科学有效。

本文将介绍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具体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站立放松站立放松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开启气血通畅的状态。

具体的步骤如下:1.以自然站立姿势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膝盖。

2.抬头挺胸,放松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3.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重心稳定。

4.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尽量放松身体,调整呼吸,使整个身心进入放松的状态。

步骤二:调息成套调息成套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二步,通过调节呼吸和气息的运行,进一步调和身心的纷扰。

具体的步骤如下:1.保持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膝盖。

2.抬头挺胸,放松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3.用鼻子缓慢吸气,将气息引入丹田(位于脐部下方约三寸处)。

4.慢慢将气息从丹田呼出,同时用意念将气息引导至全身各部位。

5.在呼出的过程中,可以用意念漫游全身,感受自身的气息流动。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通过专注呼吸和气息的运行,使得身心能够更加平静和放松。

步骤三:静坐观心静坐观心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三步,通过放空思绪,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观察,达到调整心态和修炼内气的目的。

具体的步骤如下:1.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背部保持挺直。

2.将目光放松,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凝视前方。

3.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观察每一次呼吸的起伏。

4.注意观察心中的思绪,不要被它们牵引,保持冷静和观察的态度。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用专注的心态观察内心的变化,放松身心,达到平静和专注的状态。

步骤四:运动调节运动调节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四步,通过特定的运动动作,调整气息和身体的状态。

具体的步骤如下:1.站立放松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真气运行法功理

真气运行法功理

真气运行法功理真气运行法共分五步。

这五步是:呼气注意心窝部,意息相随丹田趋,调息凝神守丹田,通督勿忘复勿助,元神蓄力育生机。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育真气,疏通经络,通任督,实现小周天循环。

如果我们用《黄帝内经》、《道德经》、中医养生和道家内丹术的基本理论,对这五步功的功理机制进行一下剖析的话,就会发现,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是最科学、最合理的顺应了真气运行规律的独特功法,是道家与中医传统养生功法中的一支奇葩。

下面我们就从功理机制的角度,对真气运行法五步功进行逐一剖析。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一)为什么要选择注意心窝部?既然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是为了疏通任督二脉,实现小周天循环,那么,首先就要选择一个切入点进入。

从这个切入点开始,用意念聚集真气,来促进和增强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循环,最后实现疏通任督二脉的目的。

那么,从任督二脉上哪一点切入最好呢?应该说,从任督二脉上任意一点切入都不算错误。

因为无论从任督二脉上哪一点切入,都没有离开其经,都会让真气走同样的路线,最终实现真气沿任督二脉的循环。

但是,真气在任督脉的不同点上,其布气量是各有不同的。

任督二脉不是一个均匀一致的简单的环。

这样一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入,就直接关系到练功的效果。

选择一个适合作为切入点的条件,是这个点一定是经脉上真气最容易聚集的地方。

因此,我们不会选择尾闾、夹脊、玉枕这三关作为切入点。

因为这三关是真气最不容易通过的地方,聚集真气很难。

满足真气最容易聚集这个条件的只有上、中、下三丹田。

从古人将这三个部位冠以“丹田”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丹田名副其实是真气最容易聚集之处。

“丹”在这里可以指代真气;“田”则是真气聚集之田地。

一般我们不选择上丹田作为切入点。

因为上丹田为元神之府,初学者意守上丹田会干扰元神主事,同时也会造成头晕目眩,头痛,气滞于头,形成偏差。

那么,中丹田和下丹田就很自然地成为所有通小周天功法最好的切入点了。

真气运行对五脏和疾病的调理

真气运行对五脏和疾病的调理

真气运行对五脏和疾病的调理在真气运行法的锻炼过程中,由于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给机体各组织增加了活力,使各组织器官发挥了它们的本能力量,这是共同现象。

由于特定的呼吸形式,影响各个脏腑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改善了它们之间因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失常而产生的病理现象,因而有助于恢复健康。

一、肺脏肺位于胸中,其位最高,故《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华盖也。

”它的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互为表里。

在体主皮毛,温润肌肤,开窍于鼻而知香臭。

主司呼吸,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肺朝百脉以充全身,辅助心脏运行气血,并能调整人体脏器组织之间的功能联系,保持正常的活动。

《黄帝内经》说“呼**气”,即肺主呼吸的功能。

人自出生后,即不停顿地有节律地进行着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运动。

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加强了肺泡的收缩力,对排出浊气起到促进作用。

肺内存留的气体越少,肺内压就越低,因此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新鲜空气。

这样,才是吐故纳新的正确方法。

《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肺主皮毛,肺呼吸时,皮肤毛窍也在开阖活动,平时感觉不到。

真气运行法练到一定程度,全身皮肤毛窍都在随呼吸而动,感到遍体通调,气机流畅,这对人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把这个呼吸形式叫做体呼吸。

由于内呼吸旺盛了,而外呼吸表现为鼻息微微,若存若无,自然呈现为深、匀、细、长的呼吸形式。

每分钟有4~5次(或更少)的呼吸就够用了,这比每分钟18~20次的呼吸次数减少三分之二多。

肺活动的次数减少了,就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减少摩擦,可使病灶早日恢复(初始练习切不可勉强追求次数多少)。

由于注意呼气,加强了肺的收缩,可以帮助肺泡排出痰涎。

加强吐故纳新,不断地获得新生力量,对防治肺气肿也是有效的。

肺主气的含义,不仅指肺的呼吸作用,而整个人体的吸收、排泄、分解、化合,神经的紧张、缓和,血管的舒缩,脏腑功能的制约、依存,真气的循经运行,动和静的互生、阴平阳秘等,都和呼吸运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真气运行法快速得气的实践

真气运行法快速得气的实践

真气运行法快速得气的实践(转帖)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把该功的气贯周天五步法更具体化.在此请李老师师指正,并供气功爱好者参考,务使练功者在短期内通小周天.第一步:要领是呼气时注意心窝,也即《老子》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笔者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为: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舌顶上颚.吸气时平抬右手,这时掌心向上,捧气至头顶百会穴.呼气时手掌劳宫穴对准百会穴送气,两手经印堂前至心窝时停住,手劳官穴对准心窝,离体50厘米,顺时针转动49次,接着换左手如前法进行49次,循环锻炼半小时至1小时.第一步功可在2~5天内达到理想效果.第二步:强调“趋”,意图是将心窝至肚脐这条气功路线打通.方法是意息相随,使中丹田的真气向肚脐移动.具体做法同第一步,当右手至中丹田时.劳宫穴对准中丹田向肚脐移动49次.接着换左手如前进行49次.时间半小时至1小时,此步功法可在3~6天内达到预期效果.第三步:突出“凝“字,把真气凝聚在丹田,使丹田充满真气,具体方法同第一步,右手劳宫穴对准下丹田顺时针旋转49次,接着换左手如前进行49次.锻炼时间1小时至1个个半小时.第四步:点火升天通督.具体做法同第一步,此时右手劳宫穴对准丹田,再向会阴移动49次.接着换左手如前法进行49次.锻炼时间1小时时至1个半小时.第五步:“蓄气”,使丹田真气更充满,以便真气冲小周天各关点.方法同第一步,意想丹田有一红色火球,右手对准火球搓动49次,接着左手如前进行49次.锻炼时间1小时至1个半小时。

以上功法会使意念更具体.每日锻炼不少于3次,可在短短15~20天内通小周天。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功理机制剖析(3)“调息凝神守丹田”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功理机制剖析(3)“调息凝神守丹田”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功理机制剖析(3)“调息凝神守丹田”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始终把意守丹田作为重点。

即使在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然以意守丹田为中心。

因此,真气运行法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始终是功法的核心。

意守丹田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一直把意守丹田作为重点呢?(一)丹田是人体经脉升降之枢纽丹田的位置,正好在人体的中心——脐部。

这个位置是经脉走行的关键要道。

来来往往的经脉,特别是主干经脉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除了带脉是绕腰部横向走行之外,其余所有经脉都是上下纵行的。

经脉上上下下走行,真气有升有降流动,丹田便责无旁贷的成为真气运行的中心,担当起经脉枢纽的责任。

(二)丹田是肾藏真气之门户肾脏深居下丹田之内,为真气之根。

因此,决定了下丹田与肾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是肾功能的外延。

修炼讲究的是经络,是以经络为核心,而不是以脏腑为核心。

经络系统是联系人体内在脏腑与体表各组织器官的通路,起着沟通内外表里的桥梁作用。

真气由五脏所产生,五脏又以肾脏为本,因此,肾脏为制造真气最重要的脏器。

以肾脏为中心产生的真气,要源源不断地输布到身体各处,必须要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

而丹田所在的位置,其内为肾,其外为经脉之枢纽。

丹田像一座桥梁,将脏腑与经脉连接起来,成为真气由内而外的必经之路,成为真气出入之门户。

(三)丹田功能如气泵下丹田如同气泵,它像心脏一样,通过气的一收一放,来行使气泵的功能,肾气的功能通过下丹田而体现。

因此,下丹田作为气泵的功能,和肾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它主要的功能是两个:一个是与呼吸有关的外循环,一个是与真气运行有关的内循环。

外循环,是指通过一呼一吸,人体与自然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虽为肺所主,但其根本在肾,肾的纳气功能在外循环中起着呼吸之根的作用。

就是说,肺从自然界所吸入的清气,必须要通过肾的摄纳,才能有根,才能深入体内。

我们见到身体虚弱的人,呼吸表浅,说话有气无力,时断时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迟缓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待续) (编辑:迟昊)
胃肠道是饮食物摄纳、消化、吸收和
排泄的主要器官,是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祖 国医学特别重视脾胃的功能,视之为“后天之本”。胃 肠道的功能部位在中下焦脘腹,病症以食少腹胀、大便 不调、神疲乏力为主症。其病机大体都属于脾胃虚寒、 肝胃不和或湿热郁滞。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功理功法 特点就在于重视中丹田脾胃的功能作用,首重培养脾 胃真气。该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即胃区),使 心火下行给脾胃增加热能(火生土)。在中丹田心窝部培 蓄真气,加强脾胃的健运功能,这对脾胃虚寒、消化不 良的病症,效果是显著的。而后令真气沿中腹任脉下沉 丹田,培养下丹田真气。中下丹田充沛的真气对盘踞于 脘腹的大小腑起到温煦调理的作用,加强其消化吸收 的功能,肠胃道的邪浊也因此得到清理,故对纳少脘 痛、消化不良以及湿热留滞引起的腹痛便泻等有调治 作用。另外,丹田真气充足时,小腹饱满有力,给下垂 的胃体增加了上浮力,所以很多胃下垂的疾病患者得
气功园地
真气运行互步实践婵型疾病;宕疗视建分祷【J:)
o吕 著名中医、养生家李少波教授创编的真气运行五 步实践,以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传统内练养生 的实践,是古代养生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该实践方法 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养真气、贯通经络、协调阴阳、 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 健体、益寿延年、益智健脑的治病养生目的,是自我 保健、自我调控、自我治疗、自我康复的有效医疗保 健养生方法之一。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观 察,该方法的医疗保健功效非常显著,曾获得省级医 学临床验证科技二等奖等十多种奖项。 笔者十余年前,因患慢性胃炎、溃疡病久治不愈。 屡受疼痛和出血的困扰,在李教授的指导下,锻炼真 气运行五步实践,居然完全治愈。此后,在协助李教 授举办培训班的过程中,还亲眼目睹了慢性气管炎、 肺气肿、慢性咽炎、肠胃炎、肝胆病、心脏病、糖尿 病、脊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神经衰弱官能症、肿 瘤、盗汗、肾病、月经病、阳痿、不孕、皮肤病、眼 病、耳鸣、耳聋等多种慢性病、疑难病症患者通过实 践真气运行得到了良好的治病健身效果。现选介几类 典型疾病治疗机理简要分析如下:
1.肠胃炎

以治愈。
2.肝胆病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而言,真气运行 注意呼气,使心火下降。“心为肝子”,“实则泻其子”就 可以达到平肝的目的。肝气得平,头晕胁痛即可减轻。 脾不受克,则食欲不振、小腹胀满的症候也随之而改 善。心肾相交,肾气旺盛,肝得肾阴以滋养,烦躁得宁, 心情愉悦,身体轻捷。再是中医“五痨七伤”中有眼见 杂色伤肝之说。因此该方法闭目,就是养肝的一种方
法。
临床观察多例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病人,均 有显著疗效;坚持锻炼,可获痊愈。由此可见,真气 运行治疗肝病的实效是毋容置疑的。 3.糖尿病糖尿病因胰岛分泌功能失调导致糖代 谢失常所致,临床以血糖升高为主症。祖国医学属消 渴,有口干多饮、或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治 法从滋阴降火,调理脾肾阴阳着手。真气运行能平衡 阴阳、互济水火,故对消渴症也有治疗作用。医学生 理学认为,胰岛分泌功能与植物性神经功能活动有密 切关系。兴奋副交感神经,不仅能使血管舒张、心跳 减慢、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分泌增加,而且能促 使胃肠液、胰岛液的分泌和胆囊的收缩,使机体处于 休整恢复,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和加强排泄功能 的良好状态。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以静练为主,静以养 气,另一方面注重呼气,兴奋副交感神经,加强胰岛 的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而对糖尿病有着直接 的治疗作用。 4.慢性肾病慢性肾病病机多为肾气不足、肾精 亏损或下焦虚寒。真气运行通过长时间的“调息凝神 守丹田”,促使“五气朝元”,五脏精气不断流注于肾, 后天补先天,肾精逐渐充沛;在无欲无求中进一步炼 精化气,肾中元气自然充旺,丹田饱满、温热,肾与 膀胱的功能渐趋恢复,尿少浮肿、蛋白尿症状减缓。坚 持锻炼,练至丹田真气旺盛,一阳来复,肾上腺和性 腺的功能得到调整和加强,对肾虚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如阳萎、小便不利、行五步实践典型疾病治疗机理分析(上)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吕直
现代养生 HEALTH CARE TODAY 2005(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ys20051103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