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赏析

人民英雄纪念碑赏析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一座重要纪念性建筑,它是为纪念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烈士而建立的。
以下是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赏析:
1. 建筑风格: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风格兼具中西方元素,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纪念碑建筑形式和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
它以高大、庄重的形象展示出纪念碑的威严和庄重感。
2. 基座和塔身: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呈方形,底部刻有毛泽东主席的词语:“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塔身由三层构成,每层都有浮雕雕塑,以展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整个纪念碑高达37.94米,向上逐渐收紧,象征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向前的精神。
3. 浮雕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雕塑精美细致,栩栩如生。
这些浮雕雕塑刻画了中国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军民鱼水情、民族团结等场景,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斗争精神。
4. 寓意与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中国革命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寓意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纪念,以及对民族团结、国家独立和和平发展的追求。
它也是中国人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信念的象征。
5. 参观体验: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登上纪念碑可以俯瞰整个天安门广场和北京市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能感受到纪念碑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远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人民勇敢斗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现代历史和国家意识的象征之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详细介绍

人民英雄纪念碑详细介绍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的文章。
[人民英雄纪念碑详细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北京市的天安门广场中心。
作为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无名英雄的纪念碑,它见证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和崇高牺牲的精神。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详细介绍。
首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是为了纪念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们。
该碑于1952年开始修建,历时4年,于1958年完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度为38.9米,共分为底座、塔身和塔顶三个部分,整个纪念碑呈方形,每一个边长为50米。
纪念碑的整体设计结构庄重、庄严,与天安门广场的其他建筑互相辉映。
其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是由镇海楼浅台状的建筑结构组成,呈矩形。
底座上刻有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庄严而庄重,表达了对无名英雄的深深敬意。
其次,紧接着底座是塔身部分,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体部分。
塔身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有五层塔楼状结构。
每一层的四个角上都有高10米的花岗岩浮雕,共计16尊浮雕。
浮雕的设计主题包括中国共产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军队以及其他献身于革命事业的人物形象。
这些浮雕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革命英烈们的英勇事迹,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最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顶部是一个由纯正镀金的铜质纹饰组成的花篮,高13米。
花篮由上环、中环和下环组成,构成一种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花篮的设计寓意着英雄们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不朽,同时象征着中国的繁荣和和平。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整体设计非常巧妙地结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现代纪念碑的要求,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非凡砥砺。
总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矗立在北京市中心的雄伟纪念性建筑,纪念的对象是为中国人民奋斗和牺牲的英雄们。
人民英雄纪念碑课文参观路线

人民英雄纪念碑课文参观路线
一、纪念碑整体介绍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英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中国的国家标志性建筑之一。
纪念碑高耸入云,庄严肃穆,其设计独特,造型精美,气势磅礴,是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二、碑座四周的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四周镶嵌着大型浮雕,这些浮雕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近现代革命历史
中的英勇形象和奋斗足迹。
这些浮雕分别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如“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
三、碑身南面
碑身南面正对着天安门,刻有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这八个金色大字下方,
还有一个小碑座,上面刻着金色的花环和橄榄枝。
这些装饰使得整个南面显得庄重而神圣。
四、碑身西面
碑身西面是“胜利渡长江”的浮雕,展现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地横渡长江的壮丽场景。
此外,还
有一些小型浮雕和壁画,展示了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五、碑身北面
碑身北面是“抗日战争”的浮雕,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抵抗和英勇牺牲。
此外,还有“红军长征”和“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的浮雕和壁画。
六、碑身东面
碑身东面是“新中国建设”的浮雕,展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崭新的面貌。
此外,还有“文化大革命”和“四五运动”等历史事件的浮雕和壁画。
以上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参观路线及主要内容介绍。
参观过程中请注意保持安静,尊重历史和先烈,共同营造一个庄重肃穆的参观氛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背后,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
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
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着担架、农民运送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
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双手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项,序号为33号。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知识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知识答:人民英雄纪念碑小知识1. 纪念碑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
纪念碑始建于1958年,1959年国庆前夕建成。
2. 建筑特色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高37.94米,正面碑心是一整块的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
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
3. 碑文内容碑文内容为:“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4. 雕塑艺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雕塑分为三个部分。
上部瞻仰台,刻有由毛泽东主席题词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中部浮雕装饰;下部须弥座,由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构成,四面均有浮雕。
5. 碑座浮雕纪念碑基座共有八幅浮雕,主题分别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和“胜利渡长江”。
6. 建筑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历程的象征。
它的建成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历程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顽强奋斗的精神。
7. 维护保养人民英雄纪念碑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
在保养方面,工作人员会对纪念碑进行清洗、除尘、防潮、防水等处理,以保持其整洁、光亮的外观。
在维护方面,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纪念碑的结构和石材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同时,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纪念碑的完好无损,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保护规定。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水平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水平摘要: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1.纪念碑建立背景2.纪念碑设计及寓意二、碑文内容概述1.碑文撰写背景2.碑文作者及撰写过程3.碑文内容解读三、碑文书法艺术1.碑文书法特点2.碑文书法价值四、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水平评价1.碑文学术价值2.碑文艺术价值3.碑文历史意义五、结语正文: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为纪念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而设立的。
纪念碑位于我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心,碑身高37.94 米,碑基占地约3000 平方米,整体造型庄严雄伟。
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碑座四周则环绕着由碑文、浮雕组成的具有深刻历史寓意的艺术作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周恩来总理审阅,于1955 年6 月9 日完成。
碑文全文如下:“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简练而深刻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碑文的书法艺术由著名书法家、碑刻家商承祚先生创作。
商承祚先生将碑文的每个字都精心设计,力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节和力量。
碑文书法笔画雄浑有力,气度恢宏,融合了篆、隶、行、草等多种书体,堪称现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综合来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在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
它不仅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英勇抗击外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的象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讲解

人民英雄纪念碑讲解嘿,朋友,今儿个咱们来摆摆龙门阵,聊聊那座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宝贝——人民英雄纪念碑。
说起这座碑,我的情感就像那长江水,滔滔不绝啊!首先,你得知道,这碑子可不是一天两天就立起来的。
那是1949年,新中国还没过满月呢,咱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拍板决定了,得在北京城中心,天安门广场那块风水宝地,给咱的英雄们竖个碑,好让他们的事迹万古流芳。
从1952年开始动工,一直到1958年才完工,整整六年时间,心血和汗水都凝成了这石头里的魂。
走近一看,嘿,那碑身正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苍劲有力,直击人心。
背面呢,是周总理题写的碑文,字字珠玑,讲的就是咱们英雄的丰功伟绩。
这碑子,设计得那叫一个讲究,梁思成大师亲自主持,浮雕内容也是由范文澜老先生精心挑选的,刘开渠这些个顶尖雕塑家联手打造,那手艺,简直了!再来说说这些浮雕,哎呀,那才叫一个生动。
你看那《虎门销烟》,林则徐那坚毅的眼神,仿佛还在跟洋人较劲;《武昌起义》里,新军的枪炮声,好像还在耳边回响;《抗战游击队》更是活灵活现,游击队员们在山林间穿梭,打得鬼子落花流水。
这些浮雕,高的有两米,总长四十多米,一百七十多个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就像是在给我们讲故事一样。
最后,我想说,这座纪念碑,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它是咱们民族的脊梁,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尊严和荣耀。
每次路过那里,我都要停下脚步,心里默念一声:“英雄们,你们辛苦了!”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咱们的后代,能记住这些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继续发扬咱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好了,今天的龙门阵就摆到这里,希望你喜欢。
如果你也对这些历史感兴趣,咱们下次接着聊!。
人民英雄纪念碑ppt课件

材质坚实
碑身采用优质花岗岩,质 地坚实,历经风雨仍保持 完好。
雕刻精美
碑身四周有众多精美雕刻 ,描绘了革命历史的多个 场景,技艺精湛。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
雕刻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注重刻画英雄们的真实形象和历
史事件的真实性。
象征手法
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如用松树、红 旗等元素来象征革命精神和英雄气 概。
碑文意义
碑文高度概括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 ,它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奴役和反抗 压迫的情况,以及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历 程。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内容
纪念历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人民 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雄,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 运动、五·二〇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 时期的人民英雄。
重要的艺术价值。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雕塑和 装饰等元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 涵和艺术感染力,是中国近现代
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于研究中国近 现代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教育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的重要教材,它向人们传递了爱国主 义、革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正能量 。
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具有重 要意义,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展示中国革命历 程和民族英雄事迹,帮助人们了解历 史、认识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 任感。
05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现 状与保护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安门 东长安街
远
人 民 大 会 堂
近
北 西 纪念碑
纪念碑台阶前
东
第二层平台
政 协 礼 堂
南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纪念碑结构图
碑侧
碑顶 碑身
小碑座 大碑座 汉白玉 栏杆
八 个 镏 金 大 字 闪 闪 发 光
周 总毛 理主 亲席 笔亲 书自 写起 的草 碑, 文
象刻碑 征着身 着红东 先星西 烈、两 们松侧 的柏上 革和部 命旗, 精帜 神组 万成 年的 长装 存饰 。花 纹 ,
销毁鸦片烟
介绍事件的时间、地点
描绘画面
金田起义
介绍事件时间
揭示意义
描绘画面
武昌起义
描绘画面
揭示意义
五四运动
揭示意义
描绘画面
五卅运动
运动起因
揭示意义
描绘画面
八一南昌起义
介绍画面
揭示意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介绍画面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突出渡江场面
支 援 前 线
欢 迎 解 放 军
最后作者又一 次抒发了自己对 纪念碑的 敬仰 感情。
对此事态度非常慎重,显示建碑意义的重大。
4.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 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 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 ,② ③ 5.文中由近溯远层次清晰地写了三段碑文,表达了人民 对各个历史 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之情。
金田起义 1851年
武昌起义 1911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五卅运动 1925年
南昌起义 1927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西)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胜利渡长江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1.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2.从近代到现代的历史时间顺序
题 解: 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 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副标题: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题 解: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 崇敬的心情。
正音正字
zhān liú sù chó ng mà n
瞻仰
wŭ
镏金
tiăo xì n
上溯
yú
重 幔
qià n
庑殿
挑衅
逾越
天堑
课文思路
整 个 纪 念 碑 的 造 型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
北
8
西
9
10 1
东
7 6 5 4
南
2
3
★请找出十幅浮雕的具体位置 ⑨支援前线
⑦敌后游击战 ⑥南昌起义 ⑧胜利渡长江⑩欢迎解放军
北 西 东
①销毁鸦片烟 ②金田起义
南
④五四运动
⑤五卅运动
③武昌起义
销毁鸦片烟 183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要更好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必须
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和恰当地选用说明
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一般说来,说
明事物发展变化,往往按照时间顺序; 说明事理,则大都采用逻辑顺序。
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大都采用空间顺序;
瞻仰:恭敬地看。瞻,往
上或者往前看。
上溯:从现在往上推算。
正面
四周: 双层汉白玉栏杆 中间: 碑 心 正面: 题 碑 四周 石 字 文 中间
背面:
背面
(1)先 说 顺 明 序 后 (1)先 台阶 后 碑身
(1)先 正面
后 背面
能力训练:
1、如果要在纪念碑 上补 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 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2、介绍我们的学校。
“摧毁”“冲去”“冒”“打断”“撕碎”“践踏”等一 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起义者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也揭示了清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 “慷慨激昂”“激愤”“怒形于色”等,从而恰如其分地表现 了画面形象充满着的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用数词“成千上万”,动词“举着”“冲破”“前进”“加 入”“勇往直前”等表现了“五卅运动”声势之浩大,突出 了上海人民同仇敌忾反对帝国主义的顽强斗争精神。 “吹起”“举”“发射”“登上”“踏着”“冲去”“前进”等 动词,突出了渡江战役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雄壮景象。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 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 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列数字 庄严
课文分析(2—5)
5.第四小节作者在说明近处纪念碑时采用了怎样的说 明顺序? 空间顺序
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题字), 后背面(碑文)
6.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小碑座和碑顶的 装饰与造型,揭示它的 象征意义 ,
点题总 介绍碑 抒写瞻
领全文
身浮雕
仰感受 (11节)
(1节) (2—10节)
一(1)点题总领全文
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二(2—10)介绍碑身浮雕
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 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10幅浮雕等。
三(11)抒写瞻仰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
第一层(2、3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
溯,逆流而上。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
引起冲突或战争。
逾越:跨越,超越。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
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 形容它的险要。堑,壕 沟。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 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 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 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由 远处 到
近处
的顺序。
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 些内容? 位置 环境 兴建过程 规模 质料 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 内容? 结构 碑心石上题字 碑文 装饰与造型
课文分析(2—5)
4.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 总特征来说明的 ?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 打比方 巍峨 南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列数字 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 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作比较 雄伟
西
北(正面)
课文分析(1节)
1.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出体现作者对纪念碑 总印象、概括总特征的词。
巍峨
雄伟
庄严
2.“落成”一词表明工程胜利结束,内含 庄重、庆贺 “ ”之意。 3.“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 容,也与本小节“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扣合,体 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课文分析(2—5)
环境、兴建过程、规模和质料。
第二层(4、5段):介绍纪念碑的结构、 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等。
第三层(6-10段):依次介绍大碑座四周
的10幅浮雕。
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
本文以作者瞻仰的活动顺序为主线
走去
东长安街 转到
越过
踏着
走到
踏上
到了
瞻仰
纪念碑台阶前 最后来到
第二层平台 东 走下 离开
南(背面)
点明纪念碑造型体现的 民族风格 和 时代精神
1.这段文字按
平台 。
空间
顺序说明,条理清晰;先写台阶,后写
碑文
;先写
四周 ,后写中间;先写题字,后写
2.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 和 作比较 记叙 。 表达式是
文中第一句的
3.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 “亲自”、“亲笔”不能删去是因为这能说明毛主席、周总理
表象牡小 示征丹碑 全着花座 国英、的 人雄荷四 民们花周 对品、, 他质菊雕 们高花刻 的尚等着 永、组 远纯成 怀洁的 念、八 与坚个 敬忍大 仰,花 。 圈 ,
是碑 上顶 有是 卷民 云族 下传 有统 重的 幔建 的筑 小形 庑式 殿, 顶 。
又 有 鲜 明 的 新 时 代 精 神 。
使 人 们 感 到 既 有 民 族 风 格 ,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 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 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 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 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 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 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 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 怀念和敬仰。……整个纪 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 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 新时代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体裁: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是:
。 。
巍峨、雄伟、壮严
3、建造这座纪念碑的目的和意义 是: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代价 。 4、本文的说明的对象 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