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合集下载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绘制、涂抹等手段在画布、纸张等媒介上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审美理念、艺术技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中西方绘画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表现形式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往往强调画面的整体性和留白的美感。

中国绘画笔法多样,常见的有写意、工笔、泼墨等绘画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画面常常通过色彩、构图等手段在留白中表现出一种意境美。

中国绘画注重留白和意境的表达,这与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而在西方绘画中,尤其是在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及印象主义等流派中,画面的写实性更加重要。

西方的绘画风格强调逼真的写实效果,追求光影透视的表现和画面中的细节刻画。

西方绘画也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表达,画面中的形象往往更具个性化和情感化。

可以看出,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意境美和整体性美,强调留白和笔墨的运用;而西方绘画则重视逼真的写实效果和人物情感的表现。

二、审美理念中西方绘画的审美理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审美情感,强调画面中的意境和气韵。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常有“意境”、“气韵”、“神韵”等词语,这些词语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被提及。

中国文化注重内在的美感和心灵的净化,因此中国传统绘画也表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审美情感。

三、艺术技法中西方绘画在艺术技法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主要以毛笔、水墨、颜料等传统材料为主要工具,通过工笔、写意、泼墨等不同的绘画风格来表现画面的意境和气韵。

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象的表达,强调笔墨和墨色的运用对画面的影响。

而西方绘画主要通过调色盘、画笔和画布等材料来实现画面的创作,西方绘画更加注重色彩和形式的表现,对调色、明暗、透视等技法要求较高。

西方绘画中还有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的绘画技法,每一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进行浅析。

一、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根源之一来自于不同的历史传统。

西方绘画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受到古希腊文艺复兴的影响,追求表现个体形象和客观真实,重视透视和光影的表现,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

而中国绘画起源于古代壁画和甲骨文,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表现内在意境和情感境界,强调对心灵世界的表达和抒发。

这种深刻的历史传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表现方式上,西方绘画强调透视和光影,追求客观真实和形象的表现,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和空间感,追求内在情感和神韵的表达。

在审美观念上,西方绘画强调个体表现和理性思维,注重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情感共鸣和心灵交流,注重对内在世界的体验和领悟。

二、题材和题材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题材和题材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风景、静物等是常见的题材,而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等则是常见的题材。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和风景的表现往往更加具体和写实,注重个体形象和外在景物的表达,而中国绘画中,山水和花鸟的表现往往更加抽象和意境,注重自然景物和物象的意蕴。

三、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更注重色彩和造型的表现,追求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而中国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更注重墨彩和笔墨的表现,追求对内在世界的体验和领悟。

四、审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理性和实用主义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追求客观真实和形象的表现,而中国绘画中,情感和意境主义则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追求内在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五、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已经逐渐融合和交融。

古今中外各类艺术赏析(下)-PPT

古今中外各类艺术赏析(下)-PPT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伦勃朗
此画可以说是伦勃朗艺术和生活的一个重 要转折点。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 的一幅群像。射手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仑(荷 币),各自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与别人占在同 等的位置。然而,伦勃朗却没有按照这些人 的要求和趣味,把射手们安排在豪华的宴会 或欢快的娱乐中,去表现每个人物的多少带 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风姿,如哈尔期常做的那 样更没有把众多的人物并列起来,仅仅作为 肖像来画。画家为了不便众多的人物捆塞 在画面,对构图进行了精心设计,尽量使每个 人都能看见又安排和错落有致,同时还使中 心人物斑宁。柯克中尉及副手极为突出。 此画的光和色彩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叹的。 原画表现的是白天,因长期烟薰,颜色变黑人 们误称为"夜巡"。这幅杰出的艺术佳作却满 足不了枪手们的趣味而导致画家迅速步入 不幸之中!它引发了17世纪荷兰的艺术赞助 人的价值观与画家个人追求之间微妙的关 系。
《雅典学院》拉斐尔(油画)意大利)(1483 - 1520)
课件制作 奎屯市二中 谢铁军
《自画像》鲁本斯
《上十字架》鲁本斯
·
歇《 德
蓬 帕 杜 尔 夫 人 》 布
《 秋 千 》 弗 纳拉 尔戈
《女占卜者》卡拉瓦乔
哈尔斯是17世纪的荷兰的艺术大师。 他出生于安特卫普一个服装工人的家 庭。哈尔斯主要从事肖像画创作,从 1630—1650年这20年创作盛期内, 一共完成了100幅以上的单人肖像和6 幅群像或家庭肖像。在这些作品中哈 尔斯采取了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 那样的直接画法,尤其善于使用粗放 自如的笔触,明快有力地塑造生动的 形象。《吉卜赛少女》中,主人公敞 胸露怀、您意畅笑的表情生动而又自 然。传说哈尔斯性格自由常常乘醉即 兴为模特儿作画,并且与水手、流浪 汉为伍。这件作品就留下了画家兴致 盎然的绘画激情,色彩响亮,用笔自 如,宛如听到画家兴奋地挥舞画笔, 敲击画布的有节奏的声音。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表现主题、构图手法、色彩运用、艺术观念等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探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一、表现主题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表现主题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方绘画艺术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强调意境与气韵。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主题有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尤其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中国山水画追求“山无际涯、天作之合”的境界,强调画家的意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艺术则更加注重对人物的描绘和人类生活的表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有历史题材、宗教题材、肖像画等。

西方绘画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构图手法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构图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绘画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谐,追求画面的空灵和变化。

中国古代绘画常采用的构图手法有“三分法”和“三点透视法”。

三分法是指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通常描绘天空或远山,中部描绘山水或人物,下部描绘水面或地面。

三点透视法是指在画面中设置三个关键点,通过这三个点的透视关系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而西方绘画注重画面的逼真和透视效果,追求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西方绘画常采用的构图手法有“黄金分割法”和“透视法”。

黄金分割法是指画面按照一定比例划分成两个部分,比例通常为1:1.618,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谐。

透视法是指通过线条的收敛和消失点的设置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三、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色彩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绘画注重墨色的运用和水墨的表现力,强调以黑白灰的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采用的色彩有“五色”和“彩色”。

五色是指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通常用来描绘天空、山水和花鸟等。

彩色是指除了五色之外的其他颜色,通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服饰和道具等。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一直是艺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差
异源于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一、绘画风格差异
中西方绘画风格最明显的差异是表现手法上的区别。

中式绘画强调线条的运用,而西
方绘画是着重色彩的运用。

中式绘画追求的是神韵气韵,西方绘画追求的是情感表达。

二、绘画表现对象差异
中式绘画以自然景观、人物、花鸟为主题,其表现手法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美,其中寄
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而西方绘画则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种故事,以及哲学、宗教
等思想的表达。

我们可以看到,中式绘画着重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转,而西方绘
画则更多地表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中式绘画是一种禅意的艺术,寓意深远并富有哲学内涵。

其画面往往具有极高的象征性,可以映射出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内涵。

而西方绘画则强调艺术家个性的创作表达,其
作品多种多样,但都带有一定的题材和主题,寓意比较明确。

中式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充满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
精神追求。

而西方绘画则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宗教、历史、文学和哲学等,是
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在于其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式绘画注重意蕴、神韵,强调气氛和感受,而西方绘画则更加着重于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这种文化间的差异,使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美学、思想和审美方面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自近山望远山 谓之 平远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绘画
• 中国画
• 传统型: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
《山水册页》;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 融合性:徐悲鸿《群马图》;蒋兆和《流民图》
李可染《春雨江南》;林风眠《风景》
• 油画
罗中立《父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版画
胡一川《到前线去》 李桦<怒吼吧,中国》 古元《减租会》
四 作业
• 难点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 知识概述:同一风景题材的作品,中国叫山水,
西方叫风景画。 •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观察和描绘景
象。随类赋彩,或不作色,三远法(高、平、深)
•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特定角度),注重光源 色的变化,运用焦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真实的 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后印象派: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和形式语言的探究。 梵高的《星月夜》,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塞尚:《静物》。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 野兽派:马蒂斯、表现派:蒙克的《呐喊》、立体派: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二、重难点突破
• 1、反映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 2、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 3、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 4、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 A1、2 B 3、4 C 1、3
D 2、4
2007年 39.(1分)文艺夏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行了
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 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 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 笔墨简炼、形象传神,具有写__意__的特点。

中外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外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外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幅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星夜》D.《向日葵》答案:A2.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哪四种植物?A. 梅、兰、竹、菊B. 松、竹、梅、兰C. 桃、李、杏、梨D. 菊、桂、梅、竹答案:A3. 被誉为“画圣”的中国古代画家是?A. 吴道子B. 王维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A4. 印象派画家中,以画睡莲著称的是?A. 莫奈B. 雷诺阿C. 德加D. 塞尚5.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是?A. 王羲之B. 张旭C. 王维D. 范宽答案:C6. 下列哪幅作品是毕加索的代表作?A.《格尔尼卡》B.《星夜》C.《睡莲》D.《蒙娜丽莎》答案:A7.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写意”著称的画派是?A. 工笔画B. 写意画C. 泼墨画D. 重彩画答案:B8. 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家是?A. 塞尚B. 高更C. 梵高D. 毕加索答案:A9.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白描”技法著称的画家是?B. 吴道子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A10. 下列哪幅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A.《星夜》B.《向日葵》C.《格尔尼卡》D.《蒙娜丽莎》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画的“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____。

答案:传移模写2.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

答案:拉斐尔3.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四大家”指的是____、范宽、李成和郭熙。

答案:董源4.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了莫奈,还有____、雷诺阿和德加。

答案:毕沙罗5. 中国画的“五色”指的是青、黄、赤、白和____。

答案:黑6.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其作品《大浴女》是其____系列的代表作。

答案:浴女7.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张旭,其作品《____》是其代表作。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作品分析中国1.赏析董源的《潇湘图》《潇湘图》是五代画家董源的代表作,以横幅形式描绘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两位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迷蒙的特色。

人物以细笔重彩描绘,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2.赏析八大山人的《孔雀牡丹图》《孔雀牡丹图》画了两只空气立于头重脚轻的卵石顶端。

作者于图中画形貌丑陋、白眼向天的孔雀,尾拖翎毛三支,站于不稳的石土之上,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往往从立意、构图和题诗方面表达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凄凉的心境。

同时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该幅作品中八大山人借用两只丑陋的孔雀、题诗及其独具风格的落款,通过诗画结合,嘲笑了哪些唯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3.赏析《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称传神。

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

石雕散置于封土之上,远望如山石,近看神态十足,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精品。

4.赏析帛画《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的场景。

此画主要采用墨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 春。”这首诗可以题写到下列哪幅作品上面() B
• A 《墨竹》
B 《白梅》
C 《瓶菊图》
D 《墨兰图》
• 2、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 )
• (1)、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 人抱负。 • (2)、注重书法用笔,强调笔墨情趣,脱落形似,讲求神韵。 • (3)、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和抒情性,重形不重意。 • (4)、王维、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都为文人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A (1)(3) B (1)(4) C(2)(3) D(2)(4)
(2010年高考38题) 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几百年的流传过
程中历经沧桑,目前该画的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2010年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道:“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 C 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上面两幅作品属于传统型中国画的是——,属于融合型中国画的是— —
三、高考链接
• 例1 (2010年高考5题)“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B 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012年9题
c
• 2012年59题 • 画家通过作品表达思想感情,倾诉内心感受。毕加 索是西班牙著名的进步画家,1937年他创作了 《哭泣的女人》,该作品(D ) • 1、反映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 2、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 3、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 4、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 A1、2 B 3、4 C 1、3 D 2、4
难点3:传统型中国画与融合性中国画
1、传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 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 地道的中国画,代表人物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2、融合性中国画:是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代表 人物徐悲鸿、李可染等。
例3 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艺术传统的中国画紧跟时代的发展,许多有识 之士在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和探索,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画。
• 浪漫主义:注重艺术家的创造和情感的抒 发及色彩和构图的情感表达。、德拉克罗 瓦《自由引导人民》 • 现实主义:时代性、真实性、典型性、批 判性 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石工》杜 米埃《三等车厢》。
•印象派: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写生,光色是追 求的主要目标。莫奈《日出印象》、马奈《草地上 的午餐》、雷诺阿 舞会 、 毕沙罗。 •后印象派: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和形式语言的探究。 梵高的《星月夜》,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塞尚:《静物》。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 野兽派:马蒂斯、表现派:蒙克的《呐喊》、立体派: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B
2008年
c b
2009年 b
(2010年高考6题) 陕北曾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的地方,石鲁的作 品《转战陕北》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在陕北历史的画面。关于该作品描 述正确的是( D )
• • • •
(1)这是一幅工笔画,风格纤细清丽 (2)该画是以山水画形式表现重大主题的作品。 (3)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画面意境空灵清寂 (4)画面构图大气,气势磅礴,前景、背景与人物表现的相得益彰。
李可染《春雨江南》;林风眠《风景》
• 油画
罗中立《父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版画
胡一川《到前线去》 李桦<怒吼吧,中国》 古元《减租会》
(三)西方绘画
•绘画常识
• 西方绘画是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表现现实中的 事物,它是光的艺术。 • 透视:焦点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其 透视规律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 明暗: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三大面(黑白 灰),五大调子(高光、黑、白、灰、反光)。 • 色彩: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 绿、紫);复色(三种以上的颜色相加);光 的三原色:红、绿、蓝
四 作业
2007年 39.(1分)文艺夏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行了 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 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 芬奇的《蒙娜· 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 写实 有鲜明的-----的特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 写意 笔墨简炼、形象传神,具有____的特点。
(三) 中国古代绘画简史:
┌── ┬──── ┬─────────── ┐ │时期│ 概况 │ 作品 │┌───┬────── ┬────────── ─┐ ├── ┼──── ┼─────────── ┤│ │“诗、 书、│ │ │早期│中国画的│战国(帛书图像》 │ │ │画、 印” │ │ │绘画│基本形态│ (龙风仕女图》 │ │四者结合 │ │ │ │ │ (人物御龙图》 ││ │元代 │强调个人 │元,王冕《墨梅图) │ │作品│已经确立│ │ │ │ │ │北魏<鹿王本生图》 ││绘画 │情感的抒 │ ├── ┼──── ┼───────────┤ │作品 │发和个性 │元· 倪瓒《六君子图) │ │ │人物画的│隋· 展子虔《游春图》 │ │ │体现 │ │ │隋唐│成熟期 │唐· 张萱<捣练图》 ││ │文人画成 │五代│山水画独│唐· 阎立本(步辇图》 │ │ │熟 │ │ │绘画│立 │ 《古帝王图》 │ ├─── ┼────── ┼─────────── ┤ │作品│花鸟画独│唐· 周防《簪花仕女图} │ │ │明· 徐渭<墨葡萄图》 │ │ │立 │五代 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 │ │ │ │ │明· 曾鲸<张卿子像) │ ├── ┼──── ┼───────────┤ │‘明清 │继承与发 │ <王时敏像) │ │ │ │北宋‘范宽 │ │ │ │(溪山行旅图) │ │绘画 │展 │清· 石涛《淮阳洁秋图) │ │宋代│山水画成│南宋,马远 │ │作品 │ │ │ │绘画│熟, │(寒江独钓图) ││ │ │清· 朱耷(荷石水禽图》 │ │ │工笔花鸟│宋· 张择端 │ │ │ │清· 郑燮《丛竹图 │ │ │画高峰期│<清明上河图) │ ├─── ┴────── ┴─────────── ┤ │ │ │宋· 佶 赵 │ │ │ │(芙蓉锦鸡图) │
•颜料的调配:减色混合(越加越暗);色光 的调配:加色混合(越加越亮) •色彩的关系: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补 色:红绿、蓝橙、黄紫) •色彩的冷暖:红一类暖,蓝一类冷,但不绝 对。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暖色和亮色前进、扩张; 冷色和暗色后退、收缩
色环
•西方绘画简史
• 文艺复兴: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神权文化,崇尚 科学,将解剖学、 透视学和色彩理论等原理用于绘 画.
2、按题材的不同分为: ①人物画(人物画是以人物为内容的绘画, 要求形神兼备) ②山水画(是以山川等自然景色为描绘对象 的中国画。魏晋时期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至隋唐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 ③花鸟画(以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 描绘。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 言志为目的)
3 、按幅式分: 立轴(中堂、条幅、条屏、楹联)斗方、横披、扇面、册页、 手卷、长卷等。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宋代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二)中国画分类 1、中国画按技法分工笔和写意两大类
工笔和写意艺术追求及工具材料的区别 工笔(用细微精刻的手法描摹物象,线条细致,一丝不苟): 形神兼备 熟宣 硬毫 写意(寥寥几笔,就可以大致表现物象,显出物象的气韵神 态,抒发作者的感情) 不求形似,求神似 生宣 软毫
4、中国画按绘画样式分为: 文人画 民间绘画 宫廷绘画
• 文人画: 亦称“士大夫”画,泛指中国封 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 画,以区别民间画工和宫廷画 师所作的画。1、通常“文人画” 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 菊和木、石等.借以标榜画家 高尚的自我人格,(借物抒情) 2、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 境。(诗书画印)3、讲求笔墨 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 (不求形似,追求神思)4、唐 代王维为其创始者,明代董其 昌称谓“文人画”。“四君 子”:梅、兰、竹、菊,“岁 寒三友”: 竹、梅、松。
例1 了解世界各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特点是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基础 。 分析下面两件作品,其主要的区别是(D)
• (1)绘画题材
(2)表现方法
(3)观察方法
(4)文化背景
• A (1)(2)(3) • C (1)(3)(4)
B(1)(2)(4) D (2)(3)(4)
难点2:文人画

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 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四君子”梅兰竹菊是 其重要题材,寓意性和象征性是其主要特征。北 宋苏轼提出“士人画”的理论,明代董其昌在士 人画的基础上提出文人画的理论,唐代王维是其 开创者。
二、重难点突破
• 难点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 知识概述:同一风景题材的作品,中国叫山水, 西方叫风景画。 •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观察和描绘景 象。随类赋彩,或不作色,三远法(高、平、深) •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特定角度),注重光源 色的变化,运用焦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真实的 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 (1)此画用笔文静细秀,线条勾勒有致,画风柔美 (2)宝岛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华夏儿女渴望和平统一的心声 (4)此画与《清明上河图》都以我国的山水风光为主题 • A (1)(3) B (1)(4) C(2)(3) D(2)(4)
2011年试题
D
c
b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第二模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绘画 (一)中国画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