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面试真题解题思路探析:综合分析类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道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25道题)1.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拖堂了,同学指出应该下课了,老师气呼呼的摔门而去,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观点类分析: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各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的看待。
参考答案:点题:老师上课拖堂了,同学指出应该下课了,老师气呼呼的摔门而去,这个教师的作法就欠妥当,同学们直接指出老师问题,也不够礼貌。
析题:作为老师,可能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多学习知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提倡拖堂,因为首先,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用来上课,本身会招来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人在教室,心思早已飘出课堂,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是否恰当可行,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吸引学生。
最后,当学生指出问题之后,应该虚心接受,不能摔门而出,学生具有向师性,不好的行为,学生也会模仿,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良好品行的形成。
作为学生,题目中的学生作法也不妥当,应该在课下开诚布公的告诉老师,或者给代课教师写一封信,做到友好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总结:总之,这位教师应该多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这些学生也要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用合适的方法来反映教师的一些问题。
2.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频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现象类分析:本题采用主体分析法进行作答。
这道题目中的主体是老师、学生两个,那就从这两个主体进行分析。
从老师的角度看,希望授课时课程生动,但是方法有所欠缺,缺乏必要知识的引导总结;从学生角度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更多知识是追求,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等。
参考答案:点题: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频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析题:第一,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偶尔为学生播放电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播放电影的前提是老师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出现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的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做一些必要的知识方面的总结。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25道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25道题)1.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拖堂了,同学指出应该下课了,老师气呼呼的摔门而去,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观点类分析:要从教师及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各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的看待。
参考答案:点题:老师上课拖堂了,同学指出应该下课了,老师气呼呼的摔门而去,这个教师的作法就欠妥当,同学们直接指出老师问题,也不够礼貌。
析题:作为老师,可能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多学习知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提倡拖堂,因为首先,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用来上课,本身会招来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人在教室,心思早已飘出课堂,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是否恰当可行,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吸引学生。
最后,当学生指出问题之后,应该虚心接受,不能摔门而出,学生具有向师性,不好的行为,学生也会模仿,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良好品行的形成。
作为学生,题目中的学生作法也不妥当,应该在课下开诚布公的告诉老师,或者给代课教师写一封信,做到友好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总结:总之,这位教师应该多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这些学生也要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用合适的方法来反映教师的一些问题。
2.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频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现象类分析:本题采用主体分析法进行作答。
这道题目中的主体是老师、学生两个,那就从这两个主体进行分析。
从老师的角度看,希望授课时课程生动,但是方法有所欠缺,缺乏必要知识的引导总结;从学生角度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更多知识是追求,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等。
参考答案:点题: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频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析题:第一,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偶尔为学生播放电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播放电影的前提是老师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出现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的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做一些必要的知识方面的总结。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2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25道题)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解析思路——综合分析类(25道题)1.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拖堂了,同学指出应该下课了,老师气呼呼的摔门而去,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观点类分析: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各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的看待。
参考答案:点题:老师上课拖堂了,同学指出应该下课了,老师气呼呼的摔门而去,这个教师的作法就欠妥当,同学们直接指出老师问题,也不够礼貌。
析题:作为老师,可能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多学习知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提倡拖堂,因为首先,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用来上课,本身会招来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人在教室,心思早已飘出课堂,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是否恰当可行,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吸引学生。
最后,当学生指出问题之后,应该虚心接受,不能摔门而出,学生具有向师性,不好的行为,学生也会模仿,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良好品行的形成。
作为学生,题目中的学生作法也不妥当,应该在课下开诚布公的告诉老师,或者给代课教师写一封信,做到友好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总结:总之,这位教师应该多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这些学生也要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用合适的方法来反映教师的一些问题。
2.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频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现象类分析:本题采用主体分析法进行作答。
这道题目中的主体是老师、学生两个,那就从这两个主体进行分析。
从老师的角度看,希望授课时课程生动,但是方法有所欠缺,缺乏必要知识的引导总结;从学生角度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更多知识是追求,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等。
参考答案:点题: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频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析题:第一,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偶尔为学生播放电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播放电影的前提是老师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出现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少的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做一些必要的知识方面的总结。
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精品)

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一)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样题综合分析类题目包含两大类题型:第一类是社会现象类,具体指社会现象中的教育热点问题;第二类是名言警句类,具体来说,就是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名言警句。
样题如下:1.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2.名言警句: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二)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试题答题思路综合分析类题型不论是针对社会现象的还是针对名言警句的,答题思路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盖帽子,即表明态度。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提问考生对某一个社会现象是如何看待的,或针对某一句话认为是对还是错,所以考生需要先盖一个帽子表明态度。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师,考生的观点不能过于偏颇和激烈,对待事物的态度要辩证,所表达的观点应当是“存在即是既有合理的一方面,又有它的局限性”。
其次,阐明观点。
针对社会现象类的题目阐明观点既可以采用辩证的方式,说明好的和坏的方面、好处和弊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也可以采用现象一原因一对策这一思路来答题,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既可以按照不同角度来谈,如从各个主体包括家长、学生和学校不同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按照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来谈。
针对名言警句类的题目阐明观点可以采用辩证的方式,从合理和不合理这两个方面来谈,也可以将名言警句对应教育教学理论来阐释它的教育哲理性。
最后,做总结。
在阐明观点后,为保证答题的完满,考生可以在最后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总结既可以照应开头的帽子,也可以联系自身,谈谈自己如果有幸走上讲台会如何来鞭策自己、鼓励自己、约束自己。
(三)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试题详解1、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参考答案】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出现“择校热”的现象,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惜找关系、送礼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社会大环境来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集中在小部分的城市和重点学校里,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想拥有这些资源,从而产生了“择校热”现象;其次,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的一些摇号行为营造了紧张的竞争气氛,使家长如坐针毡,加剧了“择校热”现象;再次,从家长角度来讲,家长过于看重学校、师资对学生的影响,迷信地认为只有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

【综合分析】答题思路背景陈述——判断表态——分层论证——对策提升-------------------------------------------------------------------------------------------------------临近高考,一位老师因为和爱人吵架把情绪带给了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思路点拨】这个问题要先表明态度,然后再提出具体做法,注意前提是“临近高考”【参考答案】(判断表态)老师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会有情绪也是正常的,但这个老师把情绪带给学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对策提升)对于这位老师,我的建议有以下三点:第一,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向学生道歉,重新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第二,学习并提高自己沟通技巧,与家人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把家庭矛盾解决好,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从而保持好良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第三,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良情绪不可避免,作为一名合格老师,不能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影响教学,可以采用适当放松或者合理宣泄的方法,避免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
(总结)总之,作为老师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老师没有评上职称,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思路点拨】这个问题是让考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但也要注意心态平和,然后分析原因,再结合自身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背景陈述+表态)在工作中,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我相信职称的评定是公平公正的,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没有评上职称,我觉得应该理性看待。
(原因分析)我觉得这位优秀老师没有评上职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可能是名额限制,这个老师虽然很优秀,但也有其他更优秀的老师,由于名额受限所以失去了这次机会;其二可能是这个老师很优秀,但是领导可能由于跟老师接触较少所以不了解情况,所以把这次机会给了其他老师。
教师资格证面试综合分析答题思路

【综合分析】答题思路背景陈述——判断表态——分层论证——对策提升-------------------------------------------------------------------------------------------------------临近高考,一位老师因为和爱人吵架把情绪带给了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思路点拨】这个问题要先表明态度,然后再提出具体做法,注意前提是“临近高考”【参考答案】(判断表态)老师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会有情绪也是正常的,但这个老师把情绪带给学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对策提升)对于这位老师,我的建议有以下三点:第一,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向学生道歉,重新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第二,学习并提高自己沟通技巧,与家人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把家庭矛盾解决好,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从而保持好良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第三,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良情绪不可避免,作为一名合格老师,不能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影响教学,可以采用适当放松或者合理宣泄的方法,避免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
(总结)总之,作为老师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老师没有评上职称,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思路点拨】这个问题是让考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但也要注意心态平和,然后分析原因,再结合自身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背景陈述+表态)在工作中,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我相信职称的评定是公平公正的,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没有评上职称,我觉得应该理性看待。
(原因分析)我觉得这位优秀老师没有评上职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可能是名额限制,这个老师虽然很优秀,但也有其他更优秀的老师,由于名额受限所以失去了这次机会;其二可能是这个老师很优秀,但是领导可能由于跟老师接触较少所以不了解情况,所以把这次机会给了其他老师。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综合分析类

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综合分析类综合分析类问题是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考试中比较频繁考察的一种类型,这一类型题目又分两种形式:现象类和观点类。
现象类题目会给考生呈现当前社会或教育中的热点话题,询问大家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观点类题目会给考生呈现一个观点或者两个及其以上的观点,让大家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为帮助考生备考,特整理了结构化的综合分析类常见例题:问: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参考答案】学生偏科有很多原因,我想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比较喜欢哪门学科,就会比较专注那门学科,就会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和实践,因此兴趣往往使学生偏科;2.老师。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到老师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讲课,那么学生可能会比较喜欢学习这门学科;3.环境。
学生之间经常一起探讨的学科,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偏好。
针对学生的偏科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对各门学科都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个人魅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最后,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全面发展,多科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问: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参考答案】这句话源于陈鹤鸣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我认为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起如此多的讨论吧!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
这句话说的不太绝对,造成不合格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学生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出现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不能完全负责。
但对老师对待资质不高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其自生自灭,对待此类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学生找到落后原因,平时多关心,多辅导,尽快帮助学生把成绩赶上来。
教师结构化面试真题——综合分析类

教师面试指导|教师结构化面试题——综合分析类教师面试备考之结构化面试真题汇编1、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参考大难】学生偏科有很多原因,我想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第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比较喜欢哪门学科,就会比较专注那门学科,就会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和实践,因此兴趣往往使学生偏科;第二,老师。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到老师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讲课,那么学生可能会比较喜欢学习这门学科;第三,环境。
学生之间经常一起探讨的学科,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偏好。
针对学生的偏科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对各门学科都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个人魅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最后,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全面发展,多科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2、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参考答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这就要求了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敬业、爱生、和专业知识等,我认为教师还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质:①良好的师德、人品和个人修养;②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③要有爱心和责任心;④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3、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赞同。
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
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4、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参考答案】这句话源于陈鹤鸣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我认为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起如此多的讨论吧!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教育类面试真题解题思路探析:综合分析类
推荐阅读:事业单位面试题库|201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中,综合分析类题目所占比重较大。
考官通过询问你对当今一些时事政策的理解,来测查你的整个社会知识的综合分析力是否具有全局性、是否具有逻辑性、是否具有重点性;通过询问你对一些名言警句的认知,来测查你的知识的丰富度与全面度,从侧面来测查你的哲学素养的综合分析思维力;通过询问你对教育专业知识题目的阐释,来测查你的教育专业的综合分析思维力。
那么,什么叫做综合分析力?综合分析力大致分为几种题型?它的核心作答思路是什么呢?请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何谓综合分析?
为了将综合分析力的涵义讲得更加清晰明白,更具实践性,我们先来探讨一个热点问题:退休年龄是否应该延迟?关于这个话题,有的人会支持,有的人会反对。
那么,支持的原因和反对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呢?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支持的原因: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寿命都有所延长。
有关数据统计,50-60年代我们人均寿命为50岁,现在的人均寿命男的为72岁,女的为75岁;针对当今,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不足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在众多高校教师断层现象明显;根据行业的不同,有些行业对于经验的丰富度要求较高,脑力劳动者的经验更为珍贵,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此外,伴随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保空账现象出现。
反对的原因:人在60岁时,身体各个机能下降,各种毛病也随之而来,例如,老年痴呆症的前期型出现,就是在65岁之前;体力劳动者在较大年龄时,体力各个方面出现整体下降趋势,因此这部分行业也不适宜延迟退休年龄;再者,如果延迟退休年龄,会让就业循环度减缓,一些老干部退休年龄迟,阻碍了年轻人的晋升空间,从而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最后,国有资产划拨各单位企业的社保资金很多,加上工资的社保资金扣除,所以没有必要延迟退休。
上述是我们对于这个议题的分析部分,有的人从表正态——述正因,有的人表反态——述反因。
那么,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的综合观点是什么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弹性延迟。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在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中,我们都是先通过分析事物的各个部分来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于琵琶女的认识:从“忽闻水上琵琶声”到“移船相近邀相见”;从琴声的“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的白居易已经被琵琶女的琴声深深迷住了,紧接着一段自述式的对话,得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核心语。
白居易通过对琵琶女琴声的描述以及琵琶女人生经历的分别认识与描述,进而感同身受,得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这一综合性的感慨。
这就是分析与综合能力。
此时,有的学员就会问那么为什么要叫做综合分析能力呢?那是因为,我们在作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通常是先亮出自己对于这个题目的整体认识,这样给予考官一个清晰的理解。
你下面的作答将是围绕这个论点来展开的。
接下来,你可以通过影响、原因、背景等方面来进一步分析论证你的整体认识。
在分析结束时,你会发现我们需要做点什么事情了,这就是我们的实践过程,毕竟之前的分析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而做准备的。
这在我们答题思路中会详细给大家讲到。
在此,就不再赘述。
任何复杂的事物,都会有其简单的一面。
就像12星座将世人复杂的性格归为12类一样,综合分析题目看似复杂而重点,但是其按标准的不同,也有将其分为简单的几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综合分析题目的题目类型。
(二)综合分析类题目的分类
按照形式来分,综合分析类题目分为文字类、漫画类、视频类。
按照内容来分,综合分析类题目分为时政类、哲理类与教育理论类。
时政类题目,又可分为社会现象和政策理解类。
社会现象,大家现在都比较清楚,对于当今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者说一些相似的社会热点事件,他们所反映的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如何去看。
这就是社会现象。
例如,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怎么看?对于公交车上农民工为抱小孩妇女让座,妇女不领情的事件,你怎么看?以及对于雾霾天气的看法等等。
什么叫做公共政策呢?公共政策它指的是我们公权力机关为了达成一定的公共目的,维护公共利益而制定出台的一些方案、计划、措施或者法律法规,等等。
例如,对于农村撤点并校这一政策的理解?又如,对于北京将在2016年实行的高考新方案,语文成绩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150分不变,文理综增至320分,英语一年可考两次,你怎么看?这是时政类题目的划分。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第二类就是哲理类题目。
哲理类题目包括三小类:名言警句、事例故事、原理效应等。
名言警句包括古今中外一些教育名家的精辟语言,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这样子的话语,你怎么理解?也有一些俗语,如常说的“一个人应该经得起表扬,经得起批评,经得起误会”。
事例故事,主要是一些古代的经典例子,如孟母三迁的例子、孔子与其学生的故事,还有就是当今典型的一些教育事例,或是教师的、或是学生的、或是家长的,如“剥鸡蛋壳的故事”、延迟满足的故事等等。
原理效应如蝴蝶效应、鲶鱼效应、詹森效应、鸡尾酒效应等等。
此外,就是教育理论的相关考题,考查你对新课标一些内容的解读能力,如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依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理念,对于这三个维度,你的理解是什么?再如,新课标中必修课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课的一些相关细节问题。
再如,新课标教学建议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结合实例来谈一下。
这是新课程目标。
此外,还包括传统理论与外国理论,如传统理论中的关于最早的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你对1229个字的理解程度以及其中的教育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等,以及这些教学原则运用古语表达时你能否理解,包括其中的一些名言警句等等,你能理解多少。
另外就是外国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洛克的白板说、杜威的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等等的理解。
当然,或许这些太过专业,但是如果这么说,对于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你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
其实,很简单,多元智能理论,只是外国版的因材施教,它要求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以上就是关于综合分析题目的分类解析。
为什么要进行分类解析呢?因为,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综合分析题目的作答思路在一些地方是有细微差别的。
因此,接下来,进入我们的重点学习阶段,即综合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学习阶段。
(三)综合分析类题目的本质探究
综合分析题目在作答的过程中,有个核心方法,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在提出观点时候,需要我们点明本质,表明态度。
论证观点部分需要我们有理有据、或从原因,或从背景,或从影响等层面进行解析,或是运用一些事例进行论证等等。
落实观点部分需要我们提出我们表述我们的实际行动,或是给一个不好的现象提出一些建议,或是对于一个刚刚出台的政策给予很好落实的对策,或是对于一个道理给予实际的充分运用。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简单论述一下:如近几年,干部年轻化越来越凸显,一些年轻干部的火速提拔,纷纷被曝光,而实查他的亲属均在重要部门担任职位,对于干部年轻化这一现象怎么看?干部年轻化,本来是不是好事呢?是好事,怎么个好法呢?为单位部门注入新鲜血液,活跃单位气氛,使其创新力与思维力不断增强。
但是,题目中提及火速提拔与亲属的事件,说明什么呢?说明干部年轻化这一现象背后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表明什么呢?后果就是一部分人以此为挡箭牌被破格录用,造成了年轻干部选拔过程的不公平,表明了年轻干部选拔机制的不完善。
这就是提出观点部分。
通过其影响分析来引入该题的主旨,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论述观点部分,我们该怎么论述呢?这种火速提拔,这种干部的破格利用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第一,破格录用,剥夺了其他人的晋升机会,对于选拔制度以及政府管理都造成了重大的破坏;第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选拔干部的信任危机,更让公众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产生怀疑;第三,影响了政府的整体素质,对于政府部门长期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遇到本来出发点是好的政策,但却在执行过程中使其朝侧面发展的事情,我们必须想办法予以解决。
那么,怎么来落实观点呢?既然干部年轻化选拔过程中存在众多弊端,我们就应该不断完善,使它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那么,怎么完善呢?首先,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干部年轻化,既看到创新活力的一面,同时看到经验不足的一面。
其次,完善选拔程序,使其更加公开透明,真正选拔出有能力之人。
再次,引导社会形成理性舆论环境。
真正给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以发展的机会,展示的平台。
最后,既要加强内部监督,又要引导外部监督,赋予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
教师类综合分析类题目的分类各异,但是“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论证观点”这三步走是核心思路。
在以后的文章发表中,我还将会对不同分类的思路进行详细解释,希望可以给予正在备考教师结构化面试的考生提供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