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尊严教学设计20133
《尊严》的教学教案设计

《尊严》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主人公哈默的品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文学作品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尊严》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巩固词汇。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哈默的品质。
4. 细节描写(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尝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4. 学生对尊重他人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推荐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尊严》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尊严》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案素材

《尊严》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尊严的珍视和坚守,培养自己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尊严的珍视和坚守。
2.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4. 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2. 选择一个与尊严相关的话题,进行思考和准备,下节课进行讨论交流。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尊严》的文本。
2. 与尊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尊严》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案素材

《尊严》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正义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介绍。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重点难点的分析与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激发学生对《尊严》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学习中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针对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文《尊严》教案

课文《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尊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3.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尊严》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尊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尊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2. 学会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联系实际生活。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尊严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尊严》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讨论话题: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4. 案例素材:现实生活中关于尊重与尊严的实例【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尊严》,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尊严的重要性。
3.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个关于尊严的短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尊严》。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尊严的重要性。
4.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尊严。
5.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尊重他人、维护尊严的方法。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维护尊严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尊严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尊严。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尊严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尊严》,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 课文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课文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 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朗读和表达的模板或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尊严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认读。
3. 课文理解: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情节。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
5. 表达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种方式(如口头表达、写作等),表达自己对尊严的理解和看法。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和维护自己尊严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对尊严的理解,并观察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课文中的情节,加深对尊严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严的见解和经历。
3.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尊严的名言或故事,进一步扩展对尊严的认识。
七、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思考如何将尊严的概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
2023年《尊严》教案15篇_1

2023年《尊严》教案15篇《尊严》教案1教案背景: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扬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作为内陆城市的小学生,他们对网络有所接触,但并不熟悉,所以网络辅助学习这方面只要求掌握初步的筛选信息的方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重在德育和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学这课必需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坚持读、悟结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生字词②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含义。
③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利用互联网搜索工具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去粗取精,筛选有用信息。
能够在课堂上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探讨彼此通过搜索得到的相关信息。
②通过自主阅读与质疑理解和梳理内容。
③通过朗读,感悟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自尊自爱,懂得尊严对于人自立于世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①在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②互联网搜索有关信息时的筛选与吸收。
教学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设备、布置学生课前通过互联网查阅与“尊严”有关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学会简单的信息搜索与筛选的方法。
②掌握生字生词。
③质疑问难,梳理__结构,初步了解内容。
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布置了大家上网查阅资料的任务,我们搜索的主题词是······?生:尊严!师:哪位同学搜索到了尊严的意思?生举手回答——就是权利被尊重。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答案?)百度!师:你说的很对,那么我们一起看看一位外国小伙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解释“尊严”的。
教学过程:一、夯实基础:①字音平舌音:尊(zūn)翘舌音:呈(chéng)······②书写正确尊、遵二字要区别:自尊;遵守······二、自主读文,质疑激趣1、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把你想到的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写在草稿本上。
《尊严》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案素材

《尊严》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学会如何查找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视尊严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描绘的场景和情节。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的解释。
2. 学生对课文作者观点的理解和阐述。
3. 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的相关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4. 思维导图工具。
5. 课堂讨论话题准备。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关于尊严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尊严》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疑问。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或角色扮演等活动。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课文《尊严》讲述了一个关于_____的故事。
(2)课文中,作者提到了_____个例子来说明尊严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教学设计教师简介:刘宇,女,本科,雅安市芦山县宝盛中心校专职语文教师,于2009年9月参加工作,现担任本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小四一班语文教师,参加工作至今已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五年。
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途中,面对饥饿,保持尊严,坚持以劳动换取食物的高尚行为。
故事的开头告诉我们,逃难人群面对善良人施舍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而只有年轻人(哈默)例外。
他一再请求杰克逊大叔给他派活儿以换取食物,杰克逊最终被打动。
哈默赢得了杰克逊的肯定,并被招为女婿,最后哈默成为精神上、物质上都很富有的、真正的富翁。
学习本文,目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尊严”的含义并教导学生做个有尊严的人。
学情分析:通过三年半对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按照要求预习并自主学习生字词,并且大多数学生已学会多种形式的读书法,他们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题,理解课文内容(3)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理解内容(2)通过梳理,梳理内容(3)通过朗读,感悟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学会体谅,做个善良、有尊严的人教学重难点: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并有感情朗读课文.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1故事导入:建国初期,在欧洲各国准备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我们国家没有受到邀请,可是,当我国的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还是代表中国前去参会。
在大会上,主办国瞧不起我们中国人,连主办国的主持人都戏弄邓小平先生。
轮到我国代表人发言时,主持人并没有因为邓先生个子矮小而把话筒调低,相反的,把话筒调的很高。
当邓先生站到话筒前的时候,他的头和话筒之间的高度差距引得全场的人哈哈大笑。
邓先生没有恼怒,而是从容地拉过旁边的凳子,一步跨上去,大声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还发表了精彩的演说,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士热烈的掌声!事后,记者问邓先生:“先生,我真难想象,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竟然有您这样的人才!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邓微笑着说:“记者先生,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尊严吗?中国人有尊严,我们热爱有尊严的祖国!”邓小平先生的言行挽回了祖国的尊严,那么,究竟什么是尊严呢?(板书课题:尊严)2解读课题:你认为什么是尊严?谈谈你理解的尊严。
生1:不受别人的侮辱,生2:尊重他人,也得到别人的尊重生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师小结:嗯,总结以上几位同学的理解,“尊严”的意思是,尊贵庄严。
那么,我们可以说,尊严的(什么)?(生可能会说尊严的品格,尊严的人格,尊严的品德……)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尊严”的文章。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七课。
二、检查预习:昨天让大家回去预习课文,完成了预习的同学请举手!好,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1.抽生读字词并正音:尊(平舌)严,沃尔逊(不读作孙),呈(后鼻韵)现,疲惫不堪,善(翘舌)良,款待,例外,骨瘦如柴,杰克逊,喉结,捶背,僵硬,许配2.指导书写: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字,如:堪(左边提土旁,右边一个“甚至”的“甚”),瘦(病字框,里边“老叟”的“叟”上面不封口),捶(左边提手旁,右边的垂三横),僵(左边单人旁,右边“一田一田一”)3.解释词义:疲惫不堪:疲倦的很,没有精神骨瘦如柴:很瘦,像是一根柴款待:热情招待4.师小结:看来大家回去之后都认真的预习过,预习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保持!三.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啊?生一:逃难的人群受到沃尔逊人的款待,他们狼吞虎咽地吃,只有年轻人例外……生二:逃难的人群狼吞虎咽地吃,年轻人选择了干活儿获取食物……生三:年轻人说要干活,杰克逊大叔不让干,年轻人坚持干活,最后杰克逊大叔让他捶背,捶完背年轻人才狼吞虎咽地吃了东西…………(2)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生交流师板书生1:我觉得年轻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年轻人)生2 :我觉得村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杰克逊)生3:我觉得逃难的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3.课堂小结:嗯,这些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自己再读读课文,找找这些人不同的表现,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这些人当中去体会当时的故事。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并有感情朗读课文2.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一.复习旧知1. 听写词语2.复述课文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体会1.默读课文2.思考: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写一写你读后的感想。
(1)相同的地方是什么?(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的吃起来)(2)谁来读读这些话?句子A: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句子B: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3)读后,你有什么感想?(他们特别饿)你从哪里看出来?(狼吞虎咽)他们是些什么人啊?为什么这么饿呀?(逃难的人)谁知道逃难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逃难的人呀?生1:遭遇灾难,躲避灾难;生2:被抄家了或者被追杀;生3:得了瘟疫,背井离乡……(4)大家想想,这些逃难的人,他们在途中会遇到哪些艰辛,哪些困难呀?(饥饿,没有地方睡觉,没有水喝,没有食物吃)所以书上写到了,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5)为什么会面呈菜色呀?(脸变成绿色的了,缺食物缺水,营养不良)(6)小结:就是这样一群逃难的人。
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什么呀?(食物)所以他们连最起码的尊严也顾不上了,只想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用吃来维持自己的生命!那么,这个年轻人,此时是什么样子啊?谁来说说?(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和水,休息,安慰,温暖)(7)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他是怎么做的?你从哪儿看出来?(他选择了劳动,第2,3,4自然段看出来)(8)同桌之前互相读读,2、3、4自然段。
(9)师生互读(已勾画出的人物语句):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师读杰克逊,生读年轻人(只读对话)小黑板出示对话:N年轻人:“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J杰克逊:“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N年轻人:“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J杰克逊:“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N年轻人:“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J杰克逊:“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年轻人也蹲下来……给……大叔捶背。
(10)通过对话,你觉得年轻人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他想劳动之后在吃饭,不想跟别人一样,吃同情施舍来的食物)3.个体读,读后说,体会一下年轻人此时的心情和态度(1)真诚的请求(2)他不想不劳而获(3)态度坚定,很坚决“不,我现在就做”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4.如果,你就是这位年轻人,你怎么说这些话呢?(1)自己练读。
(2)集体读(3)师小结:杰克逊大叔被打动了,终于决定给年轻人一个劳动的机会,就是——捶背!那么,现在他得到的食物和其他人得到的食物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他是通过劳动获得的食物,其他没有劳动得到食物的人,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年轻人得到的是什么呢?(劳动的成果,报酬)这就是他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4)如果现在,年轻人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或者你会怎样称赞一下他?生1:哈默,你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生2:哈默,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个有尊严的人。
生3:哈默,我也要向你一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
……(5)师小结:年轻人什么也没有,没有钱,没有权力,甚至连温饱也没有,但是他有爱劳动的心,他有尊严!杰克逊大叔怎么样评价他的呢?“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课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6)读读这句话,说说你读后的体会(指导重读:什么都没有,百分之百,富翁,有尊严)(7)富翁,是指什么?(有钱人)杰克逊大叔说的“富翁”,是说年轻人有钱吗?(不是)是说,年轻人有尊严。
(8)你觉得杰克逊大叔是个怎样的人?(尊重别人,善良,懂得尊严的人)三.拓展延伸1.简介哈默:在西方,哈默被称为“点石成金”的大富翁;在中国,被称为乐于助人的“红色资本家”。
1982年,石油公司已经排名世界第8位!2.哈默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哈默真了不起!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个有尊严的人。
四.课堂小结: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是一种崇高!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文章虽然讲完了,但是,它给我们的激励是没有结束的,希望大家下去以后,能多搜集关于“尊严”的故事,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向前!五.布置作业:讲故事给你的家人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7.尊严杰克逊—————对话—————年轻人送食物——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拒绝派活儿 >> 目光灰暗被打动派活儿 >> 蹲下捶背换得食物赞美留人招女婿 >> 留下帮工一把好手准确地推断 >> 有尊严成为石油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