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努⼒备考,定会考⼊理想院校。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2018年⾃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
篇⼀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
(A)A.低级的感性认识B.⼈的意志C.理性D.意念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活在本质上是(B)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解放的性质”的是(B)A.柏拉图B.⿊格尔C.康德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A.⾃由B.实践C.劳动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由⼈的联合体”的是(C)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A.多向度的⼈B.单⾯⼈C.双重性格的⼈D.多重性格的⼈ 1.28.⼈⽣境界的提⾼,关键是(B)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 1.29.⼈⽣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A.⾃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成性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认为,⼈⽣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然境界 1.31.宗⽩华认为在⼈⽣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种⾃⾝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A.⾃由B.限制C.必然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A.毫⽆⽠葛B.⼀个硬币的两⾯,不可分割C.同⼀个概念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前的D.⽆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A.崇⾼B.荒诞C.喜剧D.⽓韵 1.37.审美经验是⼀种(A)A.感性体验B.感官体验C.认识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A.艺术创造B.艺术作品C.艺术接受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的审美能⼒。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导读:本文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
(C)A.图式化结构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C.意象世界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A.艺术创造过程B.艺术品中C.艺术接受过程D.艺术传播过程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
(D)A.集体无意识B.普遍的互相联系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A.创作冲动B.主体的灵感C.艺术操作D.意象生成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D.完全的精神升华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
(C)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和物化D.形而上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
(B)A.实质上不存在B.客观存在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D.完全不存在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B.突破客观的规律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D.将其融会和整合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
(D)A.《法律篇》B.《克力同篇》C.《巴门尼德篇》D.《伊安篇》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A.艺术的形式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D.败笔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D.审美特性的差异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A.黑格尔B.布托C.刘勰D.柏拉图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导读:本文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4.1.人本主义美学4.2.审美经验4.3.本质直观4.4.超验世界4.5.感知4.6.同化——调节律4.7.审美态度4.8.先验想象力4.9.审美距离4.10.反思判断力4.11.准主体参考答案4.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
它把关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传统。
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等。
4.2.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4.3.本质直观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够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构揭示事物的本质。
4.4.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是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把握的世界,超越了“再现客体”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主体的精神世界,实现了艺术的纵向超越。
4.5.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
感觉本身是社会化的产物,其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尤其大。
4.6.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旦一种结构形成认知图式,就试图用它来同化对象,但无法同化时,就设法调节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
个体和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部是同化——调节辩证关系的产物,它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4.7.审美态度指的是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4.8.先验想象力在根本上为审美对象的构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提供了对事物观察必需的时间与空间的能力,打破了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的状态。
(全新整理)4月浙江自考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绘画基础试题课程代码: 0069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_ 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A. 书法B. 工艺美术C.雕塑D. 绘画2.古希腊古典盛期最优秀的雕琢家__________ 主持修复了雅典卫城,并肩负了城中大批的雕刻和装修浮雕。
()A. 米隆B. 菲狄亚斯C.波留克列特斯D. 米爽朗基罗3.以下哪项属于雕塑艺术拥有的特点?()A. 立体性B. 空间性C.抽象性D. 风格性4.以下属于意大利文艺中兴期间拉斐尔的作品是()A. 《最后的晚饭》B. 《大卫》C.《雅典学院》D. 《湖的圣母》5.19 世纪 30、 40 年月一群画家常常结伴到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丛林作画,他们面对自然,赞叹自然界的壮丽雄伟,描述乡村劳感人民的生活,这些人就是影响巨大的() A. 威尼斯画派 B. 印象主义画派C.巴比松画派D. 现代主义画派6.以下人物中不属于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A. 马奈B. 塞尚C.高更D. 凡高7.西方现代财产阶级美术家称塞尚为()1A. “印象绘画之父”B. “古典绘画之父”C.“现代绘画之父”D. “静物绘画之父”8.1908 年勃拉克与毕加索创建了“______”画风。
()A. 立体主义B. 表现主义C.印象注意D. 现代主义9.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罗丹是19 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______家。
()A. 绘画艺术B. 建筑C.雕塑D. 行为艺术10.______ 是印象派中重要的成员,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教育,善于历史、肖像和民俗画,尤以画歌剧院和芭蕾舞排演场的人物出众。
()A. 塞尚B. 德加C.修拉D. 孟克11.凡高的艺术作品中使用的激烈的色彩,充足发挥了色彩的感情要素,他的这类艺术风格,给以后西方的 ______、 ______绘画以很大的影响。
自考06230小学艺术教育2018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艺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623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标志着美育被正式写入教育方针的是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B.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C.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D.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我国国家教委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的时间是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D.1989年3.以下选项中,属于儿童发展因素里感性方面的是A.感知 B.知识 C.理解 D.语言4.在中小学教材里,下列作品中具有道德思想教育作用的是A.《向日葵》 B.《血衣》 C.《房间一角》 D.《蒙娜丽莎》5.以下不属于加登纳提出的人类七种智能的选项是A.音乐智能 B.美术智能 C.语言智能 D.逻辑一数学智能6.根据罗斯彻的研究,音乐教学能改善儿童的A.空间智力 B.时空智力 C.时间智力 D.数学智力7.脑生理科学认为,人脑的两个半球具有基本的分工,右半球主要负责A.语言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8.下列选项中,属于音乐表现形式的是A.比例 B.线条 C.透视 D.旋律9.音乐课上,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这位老师采用的是单一的A.讲授法 B.实践法 C.探索法 D.综合法10.艺术教学中的动是有层次之分的,心潮澎湃的动是A.浅层次的 B.中层次的 C.高层次的 D。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A.平面物象B.简单立体物象C.结构复杂物象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A.轮廓特征B.基本形态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D.动态结构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A.2岁~3岁B.2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A.结合体 B.集合体C.曼陀罗D.放射型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巫术说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A.山本鼎B.福禄培尔C.乌索娃D.西泽克18.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A.罗列对象时期B.解释时期C.描述对象阶段D.涂鸦阶段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最近发展区B.成熟C.同化和顺应D.模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
(C)A.图式化结构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C.意象世界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A.艺术创造过程B.艺术品中C.艺术接受过程D.艺术传播过程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
(D)A.集体无意识B.普遍的互相联系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B.主体的灵感C.艺术操作D.意象生成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D.完全的精神升华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
(C)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和物化D.形而上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
(B)A.实质上不存在B.客观存在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D.完全不存在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B.突破客观的规律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D.将其融会和整合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
(D)A.《法律篇》B.《克力同篇》C.《巴门尼德篇》D.《伊安篇》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A.艺术的形式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D.败笔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D.审美特性的差异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A.黑格尔B.布托C.刘勰D.柏拉图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育是指:A. 体育教育B. 艺术教育C. 德育教育D. 智育教育答案:B2. 美育的目的不包括:A. 培养审美能力B. 培养创造力C. 培养逻辑思维D. 培养情感表达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美育的基本内容?A. 音乐B. 舞蹈C. 数学D. 绘画答案:C4.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A. 辅助作用B. 核心作用C. 边缘作用D. 替代作用答案:A5. 美育的实施方式不包括: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个人自学D. 家庭作业答案:D6. 美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古代希腊B. 古代中国C. 古代埃及D. 古代印度答案:A7.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排斥D. 相互替代答案:B8. 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A. 提高个人修养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国家竞争力D. 所有选项答案:D9. 美育的实施原则包括: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10. 美育的最终目标是:A. 培养艺术家B. 培养审美者C. 培养批评家D. 培养教育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育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音乐、舞蹈、绘画、戏剧2. 美育的实施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个人创作3. 美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的______文化。
答案:古希腊、希腊4.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辅助作用5. 美育的实施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鼓励创新6.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相互促进7. 美育的最终目标是______。
答案:培养审美者8. 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此题分值为25.00)
1.亚里士多德提倡()。
(此题分值为1.00)
【A】.和谐教育(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本题思路:
2.“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
(此题分值为1.00)
【A】.《文艺对话集》
【B】.《诗学》
【C】.《诗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判断力批判》
本题思路:
3.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
)。
(此题分值为1.00)
【A】.“熏”
【B】.“浸”
【C】.“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提”
本题思路:
4.《局外人》的作者是()。
(此题分值为1.00)
【A】.加缪(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萨特
【C】.卡夫卡
【D】.昆德拉
本题思路:
5.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一观点的是()。
(此题分值为1.00)
【A】.王国维
【B】.李泽厚
【C】.宗白华
【D】.朱光潜(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
6.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
(此题分值为1.00)
【A】.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消化系统
【D】.思维系统
7.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
(此题分值为1.00)
【A】.学习
【B】.工作
【C】.游戏(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锻炼
本题思路:
8.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
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
)。
(此题分值为1.00)
【A】.民族性
【B】.时代性
【C】.地域性
【D】.阶级性(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9.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
)。
(此题分值为1.00)
【A】.知识教育
【B】.审美教育(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道德教育
【D】.通识教育
本题思路:
10.“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
”这一论断出自()。
(此题分值为1.00)
【A】.雨果
【B】.桑塔耶纳(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歌德
【D】.席勒
本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