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全面升级_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_老油田简化_优化的_港西模式
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精细管理模式

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精细管理模式第2章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分析2.1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概况分析2.1.1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组织构架第五采油厂是大庆油田公司所属的二级单位,实行厂、矿(大队)、小队、班组四级管理。
现设生产运行部、质量安全部、计划规划部、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部、油田管理部、物资管理部、人事部、审计监察部、企管法规部、技术发展部、基建工程部、稳定协调中心、工会、团委等15个部室。
下设第一油矿、二矿、三矿、太北作业区、五矿、作业大队、地质大队、工技大队、规划所、信息中心等17个矿(大队)级单位。
82.1.2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生产布局第五采油厂位于大庆市红岗区南部,大同区北部,北与第四采油厂相连,南与大同区大同镇接壤,东与安达市昌德镇交界,西与大同区兴隆泉乡毗邻。
全厂含杏南、太北、高台子3个石油开发区,总面积为316.4平方公里。
处于大庆油田油气资源的南段,含油面积331.11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储量33864.36万吨,可采储量16766.97 万吨。
实行厂、矿(大队)、小队、班组四级管理,采油矿及试验大队为生产单位,下辖采油队、维修队、测试队、技术队等小队级单位,主要负责抽油机井正常生产运转、各9 种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油气计量、集输输送、水井注水管理、油水井测试、形势分析及环境卫生等工作;地质大队、工程技术大队、规划设计研究所、信息中心为技术单位,主要负责油藏、采油工程、地面工程、信息等开发应用;作业大队、电力维修大队、生产准备、维修大队、保卫大队、物资供应站为保障服务单位,主要负责油水井作业维修、电力供应、设备维修、后勤保障、油田保卫、物资供应等工作。
全厂除生产系统外,主要分采油工程、地面工程、油藏工程、信息等四个系统。
采油工程系统主要由技术大队、作业大队、试验大队、采油矿从事采油工艺研究、试验、应用等相关生产人员等组成,主要从事工程规划、方案,油水井生产、作业施工的技术管理以及科研、试验、新技术推广等项工作;地面系统主要由规划、工程技术及采油矿地面人员组成,具有系统性强、配套性好、规模庞大的特点;油藏工程系统主要由厂总地质师负责,下设地质大队、采油矿、试验大队等七个技术业务单位。
“港西模式”油井远程计量在盘40-80断块的应用

功能 , 并与油田现有网络平台对接 , 实现了油井的远 程生产参数的监控、 查询 、 检索、 统计、 分析以及故障 报警等, 形成了在线远程计量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12 1 拓 展 了功 图法量 油技 术软 件功 能 , .. 将软件 从 单 机 版 升级 到 网 络版 , 与 上 游 生产 信 息 系统 完 成 并 对接 , 方便 了油 井分析 和 管理工 作 。 1 2 2 增 加 了 电量采集 模块 和 压力 传感 器 , 现 了 .. 实 油井远 程 负载 平衡 、 电设备 测试 和压 力跟 踪 。 用 12 3 建 立 了预 警 、 警 系 统 , 计 量 数 据 波动 大 .. 报 对 的油 井进行 预 警 , 砂卡 、 对 气锁 、 断 、 漏 等进行 报 杆 管 警, 为技 术 人员 对 油 井进 行 故 障诊 断 提 供 第 一手 资
2 1 年第 l 期 01 9
内 蒙 古石 油4 r L_ -
4 1
“ 西模式 ’ 港 ’ 油井远程 计量在 盘 4 —8 断块 的应用 0 0
陈 彬
( 胜利油 田分公 司临盘采 油厂 , 山东 , 邑 临 210) 55 7
摘 要 :港 西模 式” “ 油井 远 程计 量装 置 系统 自2 0 0 8年起 在临 盘采 油厂 盘 4 —8 0 0断块 引进 应 用 。本 文 在介 绍 了“ 西模 式” 港 的原 理 、 4 一8 盘 O O应 用概况 的 基础 上 , 统计 了这种 模 式 的应 用效 果 , 析 了存 在 剖 的主 要 问题 , 并提 出 了建议 。 关 键 词 : 线计 量 ; 在 实时 采集 ; 自动化 ; 智能化 ; 降低 劳 动 强度 中图 分类 号 : H8 4; E T 1 T 文献 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 6 7 8 (O 1 1 一O 4 一 O A 10- 9 12 1 )9 O1 2
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相关问题探讨郭守相

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相关问题探讨郭守相发布时间:2021-11-05T03:16:45.22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郭守相[导读]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现场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开发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都是老油田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天津市 300280摘要: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现场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开发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都是老油田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面临以上复杂的形势,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提高油气田开发水平的必由之路。
文章就解决各种复杂油气藏开发难题、提升整体效益,探索实践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模式,总结开发经验,为实际油气田二次创业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升油藏开发水平。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一体化;提高采收率引言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指在油田开发建产增产过程中,以油田生产为目标,通过多部门联合、多专业协同、多平台运行的模式,在组织机构不变化、专业职能不改动的前提下,通过管理方式创新、运作模式创新,管理部门间由接力赛模式变为主力赛、项目技术研究上由分段式支撑变为平台化同步协作,实现目标明晰、责权清晰,充分发挥主导专业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导专业部门的协同作用,确保油田开发提质量、提水平、提效益。
1 一体化结构1.1 多专业协同研究通过油田地质与油藏工程、开发地质与工程工艺、采油单位与研究单位的协同协作,持续提高油田提高采收率。
立足多学科多部门规划总要求,组织多个专业部所开展技术业务协同攻关系列课题研究,对油田二次开发技术体系重构以及规划理念、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与提高采收率和一体化研究等进行紧密对接。
在开展具体课题研究的同时,对油田开发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工程工艺等进行系统研究,让多部门协作多学科融合更顺畅。
1.2 多部门协同作战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部署,油田改变了单兵作战的传统方式,突破了挖潜的局限性,打破了专业部门之间的固化思路,创新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技术支撑方式和指标评价体系的一体化提质增效模式,达到 1加 1 大于 2 的效果,形成协同增效作用。
“双高”老油田地面系统改造方案优化与效果分析

约 1i 缩短到约 0 k ,单井管线长度缩短幅度约 k n .i 5n 5 %; 0 单井 的平均单井管线投资也 由简化前的 1 万 5 减少 为约 5 ,平均单井投资简化后约降 6 %。 万 0
参考 文献 :
[] 唐 庆 , 新 红 , 福 山, . 油 机 井 功 图 法 量 油 技 1 王 孙 等 抽
术 先 导 试验 [] 油 气 井测 试 , 0 6 1 ( ) 6 — 5 J. 2 0, 5 6 :4 6 . [] 檀 朝 东 , 明 义 , 南 华 , . 井 远 程 在 线 计 量 优 2 史 易 等 油
合 站 ,处 理 后 合 格水 再 回输 唐 家 河 油 田注 水 ,采 出 液 来 回调 运 ,运 行 能耗 高 。通 过 改 造 方 案 优 化 ,确
件 ,油井井 口回压大 幅升高 ,导致这些油井 无法正 常 生 产 。采 取 在 单 井 井 口安 装 加 热 棒 ( 热 带 )、 加 智能疏通器等节 能降耗 的新产 品 ,或者在井 口采用 加药降黏的措施 ,使 问题得到了解决 。
集输工艺 , 可取消掺水 系统 , 掺水加热 炉全部停用 , 减少运行费用 ;采用树状管 网,大幅缩小地面管网 长度 ,集输管道 由 8 . k 缩短到 4 . k 44 i 9n 27 m,注水 7
管道 占压等安全 、环保隐患 ,提高了唐家河 油 田油
水 系 统 的安全 性 。
32 集输 、注水系统生产 运行参数更趋合理 . 通过取消计 量站 、配水 间 ,采取单井管线 串接
11 采 用 单 管 常 温 集输 工 艺 。
大兴务实之风激发老油田新活力

大兴务实之风激发老油田新活力第一篇范文大兴务实之风激发老油田新活力自古以来,务实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它能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也能使一个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某老油田在大兴务实之风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一、正视问题,找准发展瓶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不断增加,老油田的产量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老油田面临着油藏复杂、开采难度大、产量逐年下降等问题。
为了破解这些发展瓶颈,油田企业必须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剖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二、创新技术,提高开发水平在老油田开发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提高开发水平的关键。
某老油田公司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开展地质研究、油藏工程改造、钻采工艺优化等工作,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同时,公司还大力推广智能化采油技术,实现油田生产的现代化、自动化,为老油田注入了新活力。
三、优化管理,提升企业效益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某老油田公司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员工活力。
此外,公司还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在大兴务实之风中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绿色发展,保障可持续发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某老油田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治理,降低环境风险。
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五、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某老油田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制度,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
此外,公司还注重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在大兴务实之风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二篇范文如何通过大兴务实之风激发老油田新活力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老油田如何通过大兴务实之风激发新活力,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大港油田低成本数字化建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021年6月第24卷第1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n.,2021Vol.24,No.120 引 言2004年大港油田开展地面优化简化工作,突破传统的计量及配水方式,开展油水井数字化建设,培育形成了“港西模式”。
2008年,按照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油水井数字化升级改造,同步开展管道、站库数字化建设。
2013年,按照试点先行、规模推广、持续优化、深化应用的原则,开展中小场站无人值守数字化试点建设,培育形成了“王徐庄”地面数字化建设模式。
2016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大港油田开展了油气生产物联网(A11)项目的建设,建立覆盖中国石油油气地面生产各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实现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生产预警等功能,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提升油气生产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1 油气生产物联网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过持续多年的数字化建设,从过去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油气生产物联网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油田服务商众多各数字化改造项目没有统一实施,而是各个采油厂分批次招标,由多个厂家分别实施,系统兼容性极差,管控能力比较弱。
1.2 产品更新换代快现场仪表数据采集从有线到无线,通信方式从433MHz到ZigBee,现场仪表数据上传至服务中心,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到ZigBee,再到现在的4G 等,功能不断升级完善。
但大港油田地区由于数字化改造完成得比较早,在用设备老化严重,功能上已无法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1.3 协议不统一、不规范由于通信协议没有进行标准化,各个服务厂家的设备及系统互不兼容,即便是同一个厂家的不同批次及系列产品也互不兼容,因此只能由设备提供商各自负责自家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和管理。
油井远程在线计量优化分析系统技术应用与发展

( )简单 界 限报警 转 向工况 故 障报警 1
传统 的 油井 监 测 只做 到 简 单 界限 报警 ,只 针 对生 产
已经 大面积 推广 ,在 油井 自动 化方 面取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 但 是油井 自动 化和 生产分 析严 重脱 节 , 略 了采集 后数据 忽 的综 合利 用; 忽略 了油 田 自动化 和生产 分析 设计 工作 有机 的结 合 没有 利用 自动 采集 了的 实时数 据 来建立 以提 高油 井 产量 和 系统效 率为 目标 的工 况诊 断 、 化设 计 、 图法 优 功
转变 , 并开创 了老 油 田地面 流程 简化 优化的 “ 港西模 式” 。
c 哪 。
c 钳・ 4 - s 4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认 识 问题 。即将 油 井计 量 与 传统 意义 的 商 品计量 等 同要
求 , 油井 计量 的准 确度 要求 过于 苛刻 。事实上 ,油 井的 对
而 对开 发此项 新技 术 的困难和 曲折 性估 计 不足 , 有 充分 没
田 自动化技 术和油井 专业分析 设计两 项工作有 机的结合 起 来 的技术 服务 队伍 甚至 服务 体系 , 样 才会实 现 自动化 技 这
术和 油井 分析 优化 技术 的结 合和 拓展 。 3 适 时进 行功 能转 变
此 ,油井计 量 是手段 , 清 油井 工作状 况是 目的 。二 是把 搞
技 术应 用方 应有 专 门的机 构来 深化 系统 的应 用 。
随 着 “ 西模 式”的成 功实 施 ,突 现油 田急需 能将 油 港
油 井远程在 线计量 技术 认为就 是简单地 用油井 数据采 集硬 件 加上液 量计 算软 件 , 其复 杂性 和系 统性 缺乏 认识 。 对 从
“四精”精神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企业战略MEC 442020.9“四精”精神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夏云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9-044-02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
石油人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燃起石油精神之火,以忠诚和担当,高擎石油精神的旗帜,展示石油人的风采。
精神是魂,发展是本。
一个有精神的企业,才会有凝聚力,有创新,有竞争力,有发展。
一个企业的精神靠什么来支撑?是靠企业文化来支撑。
打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能形成一个好的企业精神,企业就会有活力,有竞争能力,企业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大港油田在55年勘探开发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源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石油人传统文化,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坚强领导班子和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营造了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生动局面,形成了推动公司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了各项发展任务高效推进、圆满完成。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大港油田公司在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牢牢把握质量效益这条主线,适时总结、提炼出一套符合油田特色的“四精”精神,为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四精精神展现的石油精神特点(一)“四精”就是要树立“事事做到精细”的理念“精细”体现的是一种过程和行为,是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努力以严实作风当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家”。
对于一个已经开发了50多年的老油田而言,油气生产是核心,地下储量是根本。
几十年来,围绕新增储量和未动储量勘探,几辈油田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构造解释等工作,在精查细找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增原油储量超年计划34个百分点。
在油田管理上,立足强基固本,突出质量效益,力求精细务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李志刚厂长介绍,港西油田是一个集采、注、输为一体的综合性油气生产单位,简化前共有计量站50座、接转站7座、集中处理站2座、注水站3座、配水间51座。
担负着508口采油井(开井402口)和 234口注水井(开井190口)的日常生产、油气集输和注水任务。
日产液21568m3,日注水19000m3。
简化前的油气集输系统主要采用双管集输三级布站的集油工艺流程。
——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创建老油田简化、优化的
“港西模式”调查(中)
□ 本刊记者 杨扬 李颖江 中国石油报记者 魏志强
与全国其他老油气田一样,随着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港西油田采油地面工艺系统规模庞大、腐蚀严重、油水井调整大、负荷不均衡等问题日渐凸现,原有工艺与实际生产现状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制约油田安全生产与持续发展现实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面设施老化,工艺技术落后。
港西油田生产20年以上的计量站13座,配水间15座,占27.73%。
且油
田综合含水已高达90%,集油和注水系统一直采用三级布站工艺,油井采用双管集输流程,单井计量采取分离器计量,工艺复杂,技术落后。
二是地面系统运行效率低、成本高。
计量站的平均集输半径为0.9km,外输管线长度小于1km的约有30座,占总数的60%。
51座计量站中负荷率在50%以下的达21座,负荷率低,维护费用高,能耗高。
三是生产规模扩大,岗位缺员日
益严重。
近几年,港西油田油水井开井数增加近100口,同时因生产需要,组建了三次采油队、天然气管理站、管杆检修队。
油田公司“五定”核定用工总量为1298人,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现有员工仅为1210人。
如何充分认识和挖崛老油田的潜在价值?依靠关键支撑技术的攻关,积极挑战采收率极限,努力增加可采储量,是实现老油田相对稳产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战略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雅丹
石油技术开发公司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油田远程监控
量液及分析优化是简化工程的关键所
在。
它是一个采油工程技术、测试技
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
系统,具有油水井自动监测和控制、实
时数据采集、油水井液量计量、油井工
况诊断优化设计等功能。
最近几年来,先后在多个油田对
油井进行了监测、监控这个方面的试
验,有的油田已经大面积推广,并取得
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但实践证明,国内现有的油井远
程自动计量、油井监测与监控等工艺
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只注重功图
的采集忽略了采集后数据的综合利用;
忽略了油田自动化和生产分析设计工
作有机的结合;没有利用自动采集的
实时数据来计算油井产量及建立以提
高油井产量和机采系统效率为目标的
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党委书记、厂长李志刚介绍说,实施老油田的简化、优化工程,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关键。
“不破不立”,只有改变老油田简化围着地面已建站场设施转的思维模式,打
破油田开发以来的传统建设模式的传统观念;才能通过观念创新推动技
术创新,从而带动工艺模式、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本刊记者 杨扬 摄)
工况诊断、优化设计、功图法量油计算分析系统。
主管港西油田简化、优化工程实施的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副厂长马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港西油田简化、优化工程是一个全新的地面工艺模式。
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和地面系统建设现状,第五采油厂确定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技术进步带动管理创新,
全面推动老油田“简化”,建设安全、高
效、适用、环保的地面工艺系统,实现
系统优化,节能降耗,为创建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建设大油田奠
定基础。
具体的工作思路是:依靠制约系
统简化关键瓶颈技术的突破,通过
“延、撤、缩、停、优”等工作,即:简
化延伸到单井、撤消计量站和配水间、
缩短工艺流程、停运掺水系统、优化劳
动组织机构,达到优化工艺、节能降
耗、高效管理的目的。
总体规划部署是:以建设“西一转
区域先导工程示范区”为突破口,进一
步完善新型单井计量、恒流量配注等
技术,通过2~3年的系统调整改造,停
运2座计量接转站,关停46座计量站,
关停47座配水间,停运港西油田的掺
水系统,对部分不合理的工艺管网进
行优化调整,对系统的阴极保护、除砂
工艺进一步完善。
马立军副厂长介绍说,制约地面
工艺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配套技
术的应用,是决定简化、优化工程能否
取得成功的关键。
为此,大港油田钻采
处、采油工艺研究院和第五采油厂组
成了专门机构,并与中国石油大学(北
京)、北京雅丹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紧密
合作,在油井远程监控、产量计量及分
析优化系统和配套技术应用等方面展
开了联合攻关,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
些关键技术成果构成了“港西模式”的
技术核心与支撑体系:
一是实现单井计量技术的突破。
长期以来,油井计量决定了地面
集油系统的工艺流程和井站布局形式,
港西油田一直采用的分离器量油技术
就决定了油田开发以来一直采用的传
统三级布站模式。
因此,实施地面系统
简化优化,取消计量站,将三级布站模
式改造为两级布站模式,首先要解决
的就是油井计量问题。
2004年,第五采油厂通过与北京
雅丹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合作,经过一
年多的试验、论证,确定了抽油机井、
电泵井、螺杆泵井三类油井的计量技
术,并建立了以测试技术、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采油工程相结合的油井
远程自动计量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油
井自动监测和控制、实时示功图、压
力、转速等数据采集,具有油井工况诊
断、产液量计量等功能。
油井功图法量油技术原理油 井 计 量 设 计
攻关组开发的抽油机井—功图法计量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油井载荷与位移数据得到地面示功图,然后应用杆柱、液柱和油管三维振动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泵挂深度、杆柱组合、油气比、出砂情况、油品性质等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得到井下泵功图,然后应用泵功图识别技术来计算油井产液量。
电泵井—压差法计量技术,通过传感器测试油嘴前后压差,应用混相流节流公式,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用电流数值进行修正,计算出产液量。
螺杆泵井—容积法计量技术,通过测量螺杆泵电机转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加以电流数值修正,计算出产液量。
二是实现注水井恒流注水技术的突破。
取消配水间,就必须解决水井的井口计量问题。
为此,2005年,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与北京雅丹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等联合攻关单位合作,通过技术论证,在注水井上进行了多功能恒流配水器、恒流控制阀、恒流截止阀等三种注水井恒流控制的技术试验,试验表明,多功能恒流配水器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可以解决恒流注水技术的难题。
恒流注水的原理是利用预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在补偿阀柱塞上,来平衡水嘴活塞内外的压差,在注水压力发生变化时,柱塞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动,改变堵塞器的出水口,从而保持水嘴前后压差基本恒定,这样经过水嘴的流量就会实现恒流。
三是实现单管常温集输技术的突破。
单管常温集输技术就是在解决油井井口计量的前提下,利用油井自身的能量和温度,通过应用特殊管材、加药降粘,采用串接、T接、树状、环状工艺流程,以及通过延伸集输干线缩短单井管线长度的工艺,来实现油井
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厂长李志刚(左)与副厂长马立军经常深入简化优化工程施工现场,
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在常温不加热的情况下保证正常集输的一项工艺技术。
单管常温集输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低液、高粘、流动性差的疑难井所采用的一种集输方式。
单管常温集输技术的难点是突破原油物性差的低液、低含水油井的单管常温集输问题。
港西油田简化优化主要是通过T接、树状流程为主,串接、环状为辅的方法,来实现油井的单管常温集输工艺。
与此同时,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与北京雅丹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等联合攻关单位合作,开发成功了多项简化优化工程的配套技术,主要包括远程传输技术、油井标定技术、油井无线监视报警技术:
——远程传输技术。
经过先期对GPRS、CDMA、数传电台三种数据传输模式的论证和试验,对比分析,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信息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最后优选GPRS为计量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式。
——油井标定技术。
简化后,为了定期标定在线计量的精度、解决人工化验含水问题,在西一转先导试验区
试验了三种油井在线计量装置配套技术的研究。
经过半年的现场试验、改进和完善,评价结果表明,油水密度测试仪、油气水三相流量仪产液和含水同步测定计量误差稳定在10%以内,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油井无线监视报警技术。
油井无线监视报警系统是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输和网络技术,是集监视、录像、抓拍、报警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实时防盗监视系统。
此系统的可视范围,白天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远距离,夜间开启红外灯,能达到较好的可视范围。
该系统能够很好的配合远程计量系统,直观的分析油井的生产情况。
经过近两来的技术攻关、试验、论证与应用,到2006年10月28日,第五采油厂全面完成了港西油田402口油井的远程计量装置的安装工作、592口油水井的井口流程规格化改造和40.9千米管网的调整工作。
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从而使第五采油厂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自动控制、企业信息化与劳动组织等方面全面实现升级。
(压题图片摄影 本刊记者 李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