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4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修6-4-1森 林 及 其 保 护(共32张ppt)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修6-4-1森 林 及 其 保 护(共32张ppt)

4.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如病虫害、火山喷发造成森林火灾)
人为原因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采伐;毁林开荒;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环境 污染(酸雨造成树木干枯);人为火灾;外来物种引进……
5.森林破坏的危害
由图结合森林的作用思考,森林破 坏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中国森林资源分布
分布特点:
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 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
总量特点:
中国
世界
总量 (亿 公顷)
15.8
38.66
人均占有 量(公顷)
0.11
0.6
森林覆盖 率(%)
16.55
30
分布不均,总量大,人均少, 覆盖率低。
3.森林的价值 (1)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章
概念
人为
特点
原因
危害
防治 措施
分布
自然
森林及其保护
第一节
课标:
1.了解世界森林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2.理解原始森林锐减的原因、危害及相应的解决 措施。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 识。
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PART1
1.认识森林
什么是森林?
概念 概念
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4.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工业社会 商业性伐木、修路、开矿、开辟大型牧场
原 始 社 会
农 业 社 会
工 业 社 会
工 业 社 会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就有1200万公顷 的森林消失,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的森林化为乌 有。现在全世界森林锐减的地区都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 贫困所迫,他们不得已,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如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木材是他 们外汇收入的一大来源,他们只要能挣到钱,就不会去保 护森林资源。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世界森林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

理解原始森林锐减的原因、危害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的特点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1)特点: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2.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面积的历史变化时期变化特点主要原因地质时期森林面积有所变化气候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原始社会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仍有自然更新的机会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农业社会面积逐渐减少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工业社会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二、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政府: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

2002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一、判断题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 )2.森林有“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之称。

( )3.原始森林的生态功能可以完全用人工林来弥补。

( )4.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开荒种田。

( )5.工业化国家中,加拿大和俄罗斯还有大面积的天然林。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中纬度地区森林较少的原因是( )A.不适合森林生长B.人口集中,开发历史久,大部分已被破坏C.太干旱D.地形原因解析:选B。

中纬度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经济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植被已被大量破坏。

7.“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A.防风固沙B.水土保持C.保护农田D.涵养水源解析:选A。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四章4.1森林及保护教学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四章4.1森林及保护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总量 (亿公顷)
5.我国森林资源:
人均占有量(公顷 )
森林覆盖率(%)
中国 1.58 0.11 16.55
世界 38.66 0.6
30
①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的西南林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部的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 广大山区——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④广大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山西、 河北、河南等地——缺林地区。
⑤鼓励保护性开发,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⑥建设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工程。 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
环境保护意识。
三、: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森林法,》 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 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 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 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森林种类
①按森林疏密 :密林
2/3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1/3
②受人为影响程度 天然林 不足40% “半天然”林 人工林
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据史料 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 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 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 次, 平均每4.2年1次。近代洪灾变得更加频繁。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教材P56思考(上)应该辩证地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系。

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就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

开发要有一定的限度,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的锐减。

教材P56思考(下)1.(1)节日里参观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州公园里每天早晨都有好多老人在锻炼身体——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2)夏天中午,行走在市区人行道树阴下,感觉凉爽——调节气候。

(3)化工厂内及周围栽有大量树木——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4)中午到公园感觉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吸收CO2,释放O2,净化空气。

(5)近年来,黄河下游河床抬升速度减慢,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黄土高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6)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减轻沙尘暴的危害——防风固沙。

2.森林的生态功能除教材提到的以外,还具有美化环境、杀菌除病、指示环境污染等多种功能。

另外,森林还具有经济功能,森林还为我们提供多种食物。

为畜牧业提供饲料,可以制作家具,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教材P58思考1.我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对保护森林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已经收到初步效果。

我国自《森林法》实施以来,对森林的保护逐渐得到加强,许多林业部门和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已经从林木采伐转为森林培育。

民间也有保护森林的传统,他们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目前,我国人工林的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2.青年学生为保护森林应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中节约纸张;积极使用再生纸产品;按规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教材P60思考1.如果你的家乡在草原地区,则一般会有草地的退化现象。

这可以从草地数量、种类、载畜量的变化方面表现出来。

2.草地退化的原因可以从当地自然条件(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超载放牧、滥垦草原等)两个方面考虑。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4章第1节森林及其保护(共24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4章第1节森林及其保护(共24张PPT)-PPT文档资料

呼带草原 地带性草地
寒带苔原 草山、草坡、草滩——非地 带性草地
2、世界草地的分布
热带草原:非、南美、澳
温带草原:亚、欧、南美、北美、澳
寒带苔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草山、草坡、草滩:高山高原的山麓 地带,除南极洲外各洲均有
3、草地退化
载畜量
人为
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乳肉禽 蛋的动物性食品,加上有发达的
原因:科技和工业做保障,因此有世界
最发达的畜牧业,有很高的载畜
量。
澳大利亚野兔泛滥
1985年以前,澳大利亚没有兔子。但在那一年,有一个农民 从英格兰带来了一群野兔,共有24只。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这 一举动将要引起一次农业灾害。 在澳大利亚,兔子几乎没有
环境保护 森林及其保护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①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 在的生态系统 1、 森 林 ②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 的 乃至2/3 以上,可能存在于森林生 特 态系统中 点 ③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是生态系统 保护的核心
2、森林的面积分布
3、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①引起土地沙化和盐渍化
②使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③物种频于灭绝
④自然灾害频繁
(4)地区差异 较好的有欧洲,改善的有北美洲,澳大利亚, 恶化的有非洲,亚洲、南美洲、中国
欧洲牧场退化情况较好的原因
自然
欧洲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平
原因:坦,有广阔的平原。
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
缺林地区: 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4、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气候变化等 人为原因:
5、森林的生态功能: • 大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CO平衡) • 水: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生物:繁衍生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 环境: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 医学:基因保护 • 总之,是地球之肺,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高中地理 第4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1节 森林及其保护 第2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4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1节 森林及其保护 第2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二节 森林及其保护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习目标:1.了解草地的种类及世界草地、森林的分布。

2.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及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重点) 3.通过材料讨论保护森林的措施。

(难点)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特点(1)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乃至2/3以上,可能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之中。

2.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导致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变化。

(2)人为原因: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

②农业社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

③工业社会: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是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3.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4.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①政府⎩⎪⎨⎪⎧198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2002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②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草地退化(1)草地概况①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草山、草坡、草滩。

②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草地退化①原因:由于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

②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③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会使整个自然环境恶化。

(3)地区差异地区退化状况欧洲情况较好北美经历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好转澳大利亚曾过度放牧,近年来有所改善其余大洲大部分牧场因为超载,面临草场退化和沙化问题中国牧场:退化、沙化情况严重。

2.保护草地(1)草地退化的本质:社会经济问题。

(2)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速经济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4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 通过景观图的判读了解森林是重要的环境资源。

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雨林全球环境效应,阅读示意图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根据图和材料,分析湿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

4.借助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意识。

【回归教材】1.森林的作用2.世界森林现状和分布(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和地区(2)森林急剧减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1)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誉为“”。

(2)促进的作用。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气候特征:全年,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植被类型。

2.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作用强烈、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3.雨林的脆弱性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2.雨林的开发(1)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

原因是什么?(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

为什么?(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开发还是保护2、保护亚马孙雨林的具体措施【诊断性测试】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据此完成1~2题。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2.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 )①热量充足②水分丰沛③生长季节连续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3.下列问题不是森林减少造成的是( )A.臭氧层遭破坏 B.全球气候变暖 C.生物多样性锐减 D.生态环境恶化4.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多属于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台风雨4.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加拿大D.中国5.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6.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我的疑惑】课中探究案考点一: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请写出下面各图所反映的植物环境效益。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ppt课件

答案:(1)A C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 (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滥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 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 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 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 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答时应首先明确 我国森林的分布区及图例所示地区的位置,然后再针对林业 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我国的三大林区为 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南方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 为最大的天然林区,南方林区为人工林区。我国的生态工程 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 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 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 风防浪。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读以下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完成(1)~(3)题。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径流减少率 /% 15 30
60~50~30 75~60~50
70
侵蚀减少率/%
55~30~20 80~50~40 95~80~70 98~89~80 100~95~90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能够应用案例额分析滥伐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难点: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迪庆州追梦“绿富美”》春末夏初的迪庆高原,金黄的草原开始泛绿,郁郁葱葱的树影倒映在湖泊中,辽阔的湿地连着草甸,草甸连着森林,森林连着湖泊,黑颈鹤、白鹭等数十种候鸟和土著鸟一起,在清澈澄明的湖水中觅食、嬉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了极致。

但有谁知道,在20世纪70-90年代,为支持国家建设,迪庆大片的原始森林北看法,迪庆人民的为此有着太多的痛…….(此处强调学习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
一、森林的特点
1.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森林》
——繁茂的树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总结出森林的特点:1.最丰富的物种库
2.最强大、最复杂、最长久的生态系统
二.森林的价值
A.生态价值:(运用相关材料,用具体的文字,数字等加深学生对其生态价值的理解)(1)调节气候
(2)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5)防风固沙
B.经济价值:
(1)制作家具
(2)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3)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
(4)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三.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出示人类破坏森林的图片
(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读图说出:(1)森林种类;
(2)每种森林具体分布地区;
(3)探究种类数量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除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外,大部分森林都被破坏严重)
(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等)和人文(人口、人类生产方式等)两方面分析。


总结人为原因: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商业性伐木;开矿、修路等
自然原因: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
四.破坏森林的后果:
(让学生分组讨论,可结合坡面径流和水土流失案例进行探究)
总结:(1)生态失调(2)环境恶化(3)导致洪水频发(4)水土流失加剧(5)
过渡热带雨林中大量的物种资源对人类现今和未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如果人类不认识、了解它,使它从地球上消失,就会使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五、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
A.政府2002年森林法的实施条例
思考青年学生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点拨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纸张;积极使用再生纸产品;按规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总结对森林现状的保护措施)
课堂讨论:你认为我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对保护森林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能收到预期效果吗?
板书设计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一、森林的特点
二.森林的价值
1.生态价值
2.经济价值
三.森林的破坏:
1.人为原因
2.自然原因:
四.破坏森林的后果:
五、保护森林:
1.世界:
2.中国:
A.政府
B.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