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为中用”话并购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分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并购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十分突出。
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探讨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经济全球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指各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与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了高度复杂和多元化的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的现状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的路上走得日益坚实。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全年,中国企业国际并购项目总量达到了812起,涉及的金额达到了4819.2亿美元。
这背后是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寻求产业升级和全球化扩张的需要。
中国企业通过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对外输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交互合作,同时也推进了产业升级和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三、中国企业国际并购存在的问题然而,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首先,中国企业在并购估值和投资支付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其次,在经营管理和文化管理方面,缺乏国际化视野和经验,往往会面临各种文化差异和管理冲突,影响并购效果。
再者,中国企业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准入门槛的高度难度以及节能环保等环境要求的提高,也加剧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难度。
四、应对策略面对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首先,中国企业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并购估值的方式,提升自身投资支付的能力。
其次,要大力整合全球资源,做好文化融合和多元化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国际化运营的能力。
最后,要加强与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团体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行业支持和国际合作机会,不断拓展全球市场和合作领域。
五、结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海外并购成功案例

中国海外并购成功案例
那我得给你讲讲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超酷的案例。
吉利啊,在以前可能就是汽车界的一个小老弟,但是人家有大志向。
沃尔沃呢,那可是汽车界的老牌贵族,就像那种出身名门的公子哥。
吉利当时决定要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好多人都觉得这就像是小蚂蚁想吞大象,不靠谱。
可是吉利有自己的盘算。
他们做了超多的功课,对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技术实力、市场潜力都研究得透透的。
吉利的老板李书福那也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他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带着吉利踏上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征程。
在收购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就像打游戏里的一个个大怪兽,什么资金问题啦、文化差异啦、工会那边的担忧啦。
但是吉利没有退缩。
他们到处找钱,拉投资,就像到处化缘的小和尚一样,终于凑够了钱。
然后呢,在面对文化差异的时候,他们就像是很有耐心的老师,慢慢去了解沃尔沃的企业文化,同时也让沃尔沃的人了解吉利的文化。
吉利成功把沃尔沃收入囊中。
这一收购可不得了,吉利就像是得到了武林秘籍一样。
沃尔沃的那些高端技术,像安全技术啦,发动机技术啦,吉利都可以学习借鉴。
而且沃尔沃在国际上的高端品牌形象,也让吉利一下子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
吉利就从一个国内有点名气的汽车品牌,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都有很大影响力的汽车集团,就像一个小村姑一下子变成了国际巨星一样,简直是超级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正负效应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正负效应外资并购是指外国企业通过购买我国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来投资的行为。
作为中国逐渐开放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
正效应一:促进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外资并购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外国企业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外资并购不仅加速了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发展,还活跃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益。
正效应二: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外资并购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国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我国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外资并购还促进了人才流动与交流。
外国企业的引入,可以增加我国员工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推动我国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正效应三: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外资并购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外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将先进的管理方法、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引入我国企业,从而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外资并购还带来了更多的研发投入,推动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进程。
正效应四:促进市场竞争与资源优化配置外资并购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竞争,激发了企业活力。
外国企业的进入,不仅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强度,也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的增加,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和促进优胜劣汰,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
负效应一:挤出本土企业与产业外资并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出了一部分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容易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使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弱势。
这可能导致本土企业生存困难,甚至出现一些行业垄断的现象。
负效应二:技术依赖与差异化不足外资并购带来的技术帮助是积极的,但也存在技术依赖和差异化不足的问题。
在并购过程中,我国企业可能过于依赖外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无法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外资并购国内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俞文.doc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俞文-外资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国浩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俞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合资源为目的的国际间并购越来越激烈。
而通过并购带来的生产的增加在整个经济增加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中国也不例外。
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的5年间,中国市场上的并购总额以每年平均70%的速度增加,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并购市场。
[1] 与此同时,2002年中国也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外资输入国。
可以说鼓励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引进外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不过另一方面,外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达到迅速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合资源等目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风险。
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系列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关系到外资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文基于实务经验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要总结。
一.外资并购所面临的风险1.因政治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导致的风险这主要是指,虽然国家提出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已有多年,但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步子快慢不一,仍然有许多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特别是由于财政税收政策的影响,地方政府仍然不愿意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
因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就等于放弃了诸多利益。
因此,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仍然可能遇到地方政府设置的种种障碍。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地方国有企业可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许多照顾或政策优惠,一旦被外资并购,那么这些照顾或优惠就有可能被取消。
因此,对于外商来说,事先了解地方政府对并购的态度以及并购对象所享有的优惠政策是否能够继续等问题就非常重要。
2.政策和法律风险在西方法制发达国家,政策比较透明,法律比较完备,因此,在实施并购时对并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的预测相对容易。
而在中国,由于许多政策缺乏透明度,法律多变又不完备,再加上政策体系与法律体系比较复杂,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不统一,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的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并购机会。
这些海外并购案例不仅对中国企业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国化工集团收购意大利米兰达公司。
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进行的一次重大收购案例,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通过收购米兰达公司,中国化工集团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比利时富通银行。
这次收购不仅使中国平安保险成为了比利时富通银行的大股东,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领域拓展了新的局面。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平安保险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还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
然而,并购案例中也存在失败的案例。
比如,海航集团收购德国德意志银行失败。
这次收购不仅给海航集团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次失败的收购案例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了警钟,也提醒我们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审慎。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成功的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失败的案例则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审慎对待。
相信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将会越来越多,也会取得更多的成功。
欧美批准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

股权对 价为4 3 O 亿美 元 ( 超2 8 0 0 { 7  ̄ 人
民币 )。 中国石化在港公布20 1 6 年度业绩 3月2 7日,中国石 化股份 公司 在 香港公布2 0 1 6 年度业绩 。 按 照 国 际财 务报 告 准 则 ,公 司 实现 营业额 及其 他经营 收入 为人 民币 1 . 93 万亿元 ;实现经 营收 益为人 民币 7 7 2 { L元 ,比上年上升3 5 - g %。 按 照中 国企业会计 准则 ,公司 实 现 营业利 润为 人 民币7 89 { 7  ̄ 元 ,比 上
方气 田开发 。该海 上气 田为卡 塔尔和 伊朗共 同拥 有 ,卡 塔尔称 之为 北方气
田 ,而 伊 朗 称作 南 帕 尔斯 气 田 。卡 塔尔几 乎全部 的天 然气产 量 以及大约
气在 整体 业务组 合 中的 占比 。 “ 现 在
BP集 团的油 和 气大 概各 占5 O% ,到 2 0 2 0 年 ,目标是 实现 天然气产 量 占比 6 O % ,石油 占1 :  ̄ 4 0 % ”。
点。
《 展望 》 预计碳排放 量将以低于过去2 0 年 的1 / 3 t  ̄ 9 , 速度增长 ,年均增长率
为0 . 6 % ,过去2 0 年 的年均增长率 为2 . 1 % ,充分反 映了能源效率和燃 料结 构 的不断变化 。
6 0 %的出口收益来 自该气田 。 全球最 大液化 天然气 开发 商卡塔
C’ 、
e ws ex pr e ss I速览
欧美批 准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
中 国化 工 集 团4 月 5日在 官 网发 布 消 息 称 ,公 司 拟 收 购 先 正 达 的 交
易 已正 式 获 得 美 国 联 邦 贸 易 委 员 会 (F TC )及 欧盟 的批准 。这标 志着双 方 向交 易成功 迈出 了重要一 步 ,预 计 该交易将在今 年二季 度完成 。 中国化 工 在去 年2月 对全 球农 化 巨头之一 的先 正达发 出了 收购要约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进行海外并购。
下面就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首先是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公司先正达。
2015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25亿美元收购了瑞士公司先正达。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笔对外并购交易。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化工集团获得了一家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农业化学品和生物科技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其次是中国联通收购巴基斯坦电信。
2016年,中国联通以21亿美元收购了巴基斯坦电信公司PTCL的75%股权。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联通进一步扩大了在巴基斯坦的市场份额,并获得了巴基斯坦电信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再次是中国平安收购比利时公司富通保险。
2014年,中国平安以20亿美元收购了比利时公司富通保险的保险业务。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平安成功进军欧洲市场,扩大了其国际业务的版图。
最后是中国大唐集团收购巴西公司CSA钢铁厂。
2018年,中国大唐集团以14亿美元收购了巴西公司CSA钢铁厂的51%股权。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大唐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在全球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
以上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这些并购案
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和能力,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欧洲成中企海外并购第一大市场

欧洲成中企海外并购第一大市场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3年第7期文/特约记者王芳、黄发红、范剑青、李景卫、丁小希、倪涛中国商务部7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
中国对北美、欧洲、大洋洲、拉美、非洲投资增幅均超50%。
其中,对美国投资大幅增长290%。
国际舆论和业界人士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外国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其积极意义尤其显著。
并购瞄准欧美高端品牌法国《费加罗报》经济版头条报道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行动在迅速增加,“中国正在向世界进军”,而且瞄准了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最好的品牌和拥有专业知识的公司。
欧洲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第一大市场。
报道认为,中国资本越来越为欧洲人所接受,并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有吸引力。
法国经济部主管研究与创新的经济专家范·奥克认为,由于中国已建立国家与企业共同分享信息的运作模式,中国投资者能够有效地获得国际市场信息。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亚欧联合资本主席龙德望分析说,中国投资者一方面努力寻求资本增值,一方面以渐进且风险更小的方式融入国际市场和赢得认可。
巴黎高等商学院教授拉尔松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直接结果。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既要吸收先进技术,也要提高国际营销技能,创建全球品牌。
同时,还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
澳大利亚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金融专家斯托伊科维奇说,中国商务部17日发布的数据非常令人振奋。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这是一大利好消息。
德国北威州经济和工业部部长杜因表示,中国投资重要性越来越强,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德投资。
德国是欧洲的中心地带,商业以及研发环境都很好,中国企业能在德国找到很好的合作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 场 中地 位 重 要 性 的 不 断 提 升 ,大 量 国 际 资 本 急 切 地 想 进 入 中 国 市 场 以 抢 占 先 机 。 他 们 希 望 能 在 中 国 有 所 作 为 , 同 时 又 要 绕 开 各 种 非 关 税 壁 垒 、 行 业 约 束 等 方 面 的 限 制 ,而 并 购 就 成 为 了 最 直 接 和 有 效 的 方 式 。 其 实 ,早 在 我 国 加 入 WT O
维普资讯 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p://
F NANCE&ECONOMY I
" 为 中用 "话 并 购 洋
华夏证券有 限公 司 陈永辉 徐翼 /文 2 8 -- Fr nTm -— ot eie -— u - - - -
维普资讯
财 富时代
在外资投 资法规 方面也不 断健全和 完善 , 同 时 外 资 并 购 问 题 也 纳 入 了 法 制 的 轨 道 之 中 。 2 0 年 l月 ,证 监 会 和 外 经 贸 01 1 部 联 合 颁 布 了 《 于 上 市 公 司 涉 及 外 商 关 投 资 有 关 问 题 的若 干 意 见 》 其 中 允 许 外
之前 ,诸 多 国外跨 国公 司就 已虎 视眈 眈
地 盯住 了 中国 的一 些 优 势非 上 市企 业 , 并 高 举 了 并 购 大 旗 ,如 娃 哈 哈 和 乐 百 氏 现 在 实 际 已 经 归 于 法 国 达 能 麾 下 。 但 在
的 主 体 放 大 ,将 重 组 的 参 与 程 度 加 深 。 2 0 年 5 , 山东 国 企 产 权 向 外 资 大 规 02 月 模 出让 推 介 会 在 香 港 举 办 ,这 次 由 山 东 省 推 动 的 国企 战 略 性 重 组 ,不 但 在 国 有 资 产 出让 规 模 、 出 让 比 重 和 产 权 价 格 确 定 等 方 面 均 有 突 破 性 探 索 ,而 且 涉 及 到 上市 公 司 国有 股 权 的 对 外 转 移 。 外 资 并 购 正 迈 着 坚 实 的 步 伐 一 步 步 向中国市场走来 。
Fo t n ru nme
外资并购
风 生水起
随 着 中 国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及 在 国 际
未 有 的 高 度 , 称 其 为 ” 场 新 形 势 下 的 一 革 命 ” 深 圳 市 投 资 管 理 公 司 已经 将 2 0 。 02 年定为 ” 本运作年 ” 资 。这 家 公 司 管理 着 2 0 亿 元 国有 资 产 的 公 司 今 年 准 备 将 6多 能 源 、 水 务 、 燃 气 、 公 交 、 商 业 银 行 等 行 业 的 国 企 进 行 国 际 招 标 。 白 l9 年 以 97 来 在 上 市 重 组 中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的 上 海 市
证券 资本 市场 上 由于 上市 公 司的 国有 股 转 让给 外资还 存 在政 策障 碍 .因此 外
资 想 要 介 入 他 们 更 多 地 要 走 ” 回 路 迂 线 ” 只 能 采 取 收 购 母 公 司股 权 、定 向 增
发 、与母公 司合 资从 而 借壳 上市等 方 式
进 行 。 从 目前 的 情 况 看 中 国 履 行 人 世 承 诺 对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实 行 国 民 待 遇 的
原 则 推动 外 资并 购进入 中国资 本市 场
成 为 大 势 所 趋 。 而 经 济 的 全 球 化 推 动 着 跨 国 并 购 成 为 世 界 经 济 发 展 锐 不 可 挡 的 潮 流 在 这 一 滚 滚 洪 流 的 急 速 襄 挟 中 , 中 国 利 用 外 资 的 领 域 和 方 法 也 不 可 避 免
资非投 资 性公 司如 产 业资 本 、商业 资本
通 过 受 让 非 流 通 股 的 形 式 收 购 国 内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实 现 买 壳 上 市 ,在 政 策 上 实 现 突 破 。 随 后 ,财 政 部 宣 布 取 消 7 行 政 项 审 批 权 对 外 资 并 购 上 市 创 造 条 件 。 今 年 2 中 国 证 监 会 颁 布 了 《 资 投 资 股 份 月 外 有限公 司 在境 内首 次 公开发 行股 票 招股 说 明 书 特 别 规 定 》 B 国 家 经 贸 委 负 。3 责 人 透 露 跨 国 公 司 并 购 中 国 企 业 的 政 策 草 案 已 经 拟 定 。 外 资 将 获 准 收 购 包 括 国 内A股 上 市 公 司 和 非 上 市 公 司 的 国 有 股 和 法 人 股 。4 ,新 的 《 商 投 资 产 业 月 外 指 导 目录 》 正 式 施 行 , 原 先 禁 止 外 资 进 入 的 电 信 、 燃 气 、热 力 、给 排 水 等 行 业 列 为 对 外 开 放 领 域 , 限 制 类 减 少 了近 三 分 之 二 。6 份 ,国 家 旅 游 局 有 关 人 士 表 月 示 ,将 允 许 外 资 以合 资 或 独 资 等 形 式 进 入 旅 游 行 业 。8 1 ,《 商 投 资 民 用 航 B 日 外 空 业 规 定 》 正 式 实 施 .扩 大 了 外 商 投 资 范 围 和 投 资 比例 . 明 确 外 商 可 以 通 过 购 买股 票 参 与 投 资 等 新 的 投 资 方 式 参 与 投 资 民 用 航 空 业 。 此 前 .( 资 参 股 证 券 公 ( 外
也 将更进一步 ,继续做 好重组 的大文章 。
上 海 市 上 市 公 司 资 产 重 组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主 任 范 永 进 日前 表 示 ,在 下 一 步 的 上 市 公 司 重 组 中 ,上 海 积 极 欢 迎 外 资 的 参
与 ,欢 迎 国 际 大 企 业 参 与 ,从 而 将 重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