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5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合集下载
【名师导学】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解读

题型一:对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还小 B.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做质点 C.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陈一冰打分时,裁判 们可以把陈一冰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 响,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 A.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质点的理解.质点是一种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 A 错误;一个物体能不能看做 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 否可以忽略,故 B 错误;吊环比赛要考虑运动员的形 状,故此时不能看做质点,C 错误;只有 D 正确.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是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 有向线段 位置指向末位置的_______________ , 路程是物体运动 所经轨迹 的长度. ____________ 六、时间间隔与时刻 时刻是某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是一点,时间 是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是一线段.例如 1 秒末,2 秒初指的是__________ 同一时刻 .第 1 秒内,开始 2 秒内,最后 2 秒内,分别指的是________ 时间 . 七、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位移和所用时间 这段位移(或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 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x - v =t 矢量 即____________ .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其方向跟 位移方向 _______________ 相同.
【解析】设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 度为 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 L0=2 km 时,发射 第一枚鱼雷,经过 t1=50 s 击中敌舰,则有: (v-v1)t1=L0 代入数据解得 v1=20 m/s 第一次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 L0-(v0-v1)t1=1 500 m 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设第一枚鱼雷击中后敌舰 的速度为 v2, 经 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 (v-v2)t2=1 500 m 代入数据解得 v2=10 m/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
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 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 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 程中运用.
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3)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位移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 定义 质点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的 有向线段 位移是________,方向由初位置 区别 指向末位置 路程
路程是质点运动 ________的长度
路程是________,没有 方向
(1)在________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联系 (2)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________路程 (3) 初位置 于 末位置 轨迹 矢量 标量 (1) 单向直线 (2) 小
2.速度 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 Δx 的________,即 v= ,是描述物体运动的________的物理量. Δt (1)平均速度:在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________与发生 这段位移 所 用时间的 比 值叫做这 段 时间内的 平 均速度, 即 v = ________,其方向与________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 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__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是标 量.快慢 快慢 (1) 位移 Δx 位移 (2) 某一时刻 ( 或某一位置 ) Δt
必考部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 式、图象
要求 Ⅰ Ⅱ Ⅱ
考纲解读 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本 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 应用及v-t图象是本章的难点. 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 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 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 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 处理实际问题. 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 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答 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 公式有很大帮助.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项目
位移
路程
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 路程是物体运动__轨__迹___
定义 化,可用由_初__位__置__指向 的长度
末___位__置_的有向线段表示
位移是矢量,方向由
区别
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_初__位___置_指向__末__位__置__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_等__于__路程的大小 联系
(2)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_小__于___路程的大小
[易误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 (2)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 不可视为质点.( ) (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 程.( )
答案:(1)√ (2)× (3)×
知识点 2 速度
D.参加跳水比赛的运动员正在完成动作时可视为质 点
[教材温故]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_方__向__的物理量, 是状态量.
(2)定义式:v=ΔΔ
x t.
(3)决定因素:v 的大小由 v0、a、Δ t 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_运__动___的方向.
2.平均速度
(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_位__移__与发生 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 v=ΔΔ xt,其方向与_位__移__的方向相同.
第一章 直线运动
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只限于 v-t 图象.
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 1 质点、参考系和位移 [教材温故]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质__量__的点叫作质点. (2) 研 究 一 个 物 体 的 运 动 时 , 如 果 物 体 的 _大__小__ 和 _形__状__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这个物体就可以看 作质点.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答案:CD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 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 移)内的平均速度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 移)无关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圆周运动。
答案:BCD
感悟深化 1. 加速度的负号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加速度的负号仅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不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也不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2. 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 定的。
师生互动•突破疑难
考点1 对质点的理解 [深化理解] 考点解读
a= Δt ,单位: m/s2 .
3.方向 与 速度变化 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 速度变化 的快慢的物理量.
对点激活 1. [质点和参考系](多选)2014年3月14日,国际泳联跳水系 列赛第一站——北京站比赛展开第一个比赛日的角逐。有“定 海神针”之称的奥运会四金得主陈若琳带伤与师妹刘蕙瑕搭 配,夺得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在跳水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向 末位置 的有向 向末位置;
程;
线段
(2)路程是标量 ,
(2)在单向直线运动 中,位移的大小
路程
路程是物体 运动轨迹 的长度
没有方向
等于 路程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 位移 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时间 的
比值.公式v=ΔΔxt ,单位:m/s. 速度是 矢量 ,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表示物体在时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 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 移)内的平均速度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 移)无关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圆周运动。
答案:BCD
感悟深化 1. 加速度的负号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加速度的负号仅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不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也不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2. 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 定的。
师生互动•突破疑难
考点1 对质点的理解 [深化理解] 考点解读
a= Δt ,单位: m/s2 .
3.方向 与 速度变化 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 速度变化 的快慢的物理量.
对点激活 1. [质点和参考系](多选)2014年3月14日,国际泳联跳水系 列赛第一站——北京站比赛展开第一个比赛日的角逐。有“定 海神针”之称的奥运会四金得主陈若琳带伤与师妹刘蕙瑕搭 配,夺得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在跳水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向 末位置 的有向 向末位置;
程;
线段
(2)路程是标量 ,
(2)在单向直线运动 中,位移的大小
路程
路程是物体 运动轨迹 的长度
没有方向
等于 路程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 位移 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时间 的
比值.公式v=ΔΔxt ,单位:m/s. 速度是 矢量 ,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表示物体在时
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课件:第1章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人教通用版)

图 1-1-5
提示:速度表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此过程汽
车速度变化量为40km/h,汽车的加速度为a=
Δv Δt
=
40 3.6×8
m/s2
≈1.4 m/s2。
[记一记]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 比值 。
Δx ②定义式:v=_Δ__t _。 ③方向:跟物体 位移 的方向相同。
[记一记]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 和 大小 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 相同 时(如平动)。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远 大于 物体本身的大小时,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 或某时刻 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 瞬时 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_Δ_t_, 单位是 m/s2 。
(2)物理意义:描述 速度 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 速度 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 对本章内容的考查重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 应用、x -t图像、v -t图像的理解及应用,涉及“探 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测定速度和 加速度的方法是整个力学实验的核心,也是进行实 验设计的基础,在很多实验中都有应用。
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 [审题指导]
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获取信息
提示:速度表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此过程汽
车速度变化量为40km/h,汽车的加速度为a=
Δv Δt
=
40 3.6×8
m/s2
≈1.4 m/s2。
[记一记]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 比值 。
Δx ②定义式:v=_Δ__t _。 ③方向:跟物体 位移 的方向相同。
[记一记]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 和 大小 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 相同 时(如平动)。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远 大于 物体本身的大小时,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 或某时刻 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 瞬时 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_Δ_t_, 单位是 m/s2 。
(2)物理意义:描述 速度 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 速度 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 对本章内容的考查重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 应用、x -t图像、v -t图像的理解及应用,涉及“探 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测定速度和 加速度的方法是整个力学实验的核心,也是进行实 验设计的基础,在很多实验中都有应用。
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 [审题指导]
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获取信息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运动课件

实验数据。
12/12/2021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第1节
念
描述运动
(yùndòng)
匀速运动
12/12/2021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的基本概
基础夯实
基础
(jīchǔ)
夯实
自我(zì
wǒ)
诊断
一、质点(zhìdiǎn)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 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形状 和大小 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关闭
在 O 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 32 + 42 km=5 km,
3
方向为东偏北呈 θ 角,满足 sin θ=5,即 θ=37°,运动的路程为 7 km,选
直线运动公式的
同角度分析,都能得到正确答案,
灵活应用;x-t 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一题多
实验:研究 像、v-t 图像的
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
匀变速直 应用;追及和相
助。
线运动
遇问题;运动规
4.特别重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律和运动图像在
动”的实验中测定速度和加速度
实际生活中的应
的方法。
用及图像法处理
位均取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提示: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可得,t=2 s 时的速度为v=6×22 m/s=24 m/s;
由x与t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 s间
12/12/2021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第1节
念
描述运动
(yùndòng)
匀速运动
12/12/2021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的基本概
基础夯实
基础
(jīchǔ)
夯实
自我(zì
wǒ)
诊断
一、质点(zhìdiǎn)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 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形状 和大小 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关闭
在 O 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 32 + 42 km=5 km,
3
方向为东偏北呈 θ 角,满足 sin θ=5,即 θ=37°,运动的路程为 7 km,选
直线运动公式的
同角度分析,都能得到正确答案,
灵活应用;x-t 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一题多
实验:研究 像、v-t 图像的
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
匀变速直 应用;追及和相
助。
线运动
遇问题;运动规
4.特别重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律和运动图像在
动”的实验中测定速度和加速度
实际生活中的应
的方法。
用及图像法处理
位均取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提示: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可得,t=2 s 时的速度为v=6×22 m/s=24 m/s;
由x与t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 s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纲展示 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 速度
3.匀变速直线运动 及其公式、图象
实验一:研究匀 变速直线运动
要求 Ⅰ Ⅱ
Ⅱ
复习定位 1.高考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的应用和图象问题命题,注重与生活 素材相结合,题型多为选择题.同 时,相关内容也常渗透到实验题、计 算题中,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 查. 2.本章的复习应注意以下两点 (1)理解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在实际 问题中弄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2)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 律,会用图象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答案 解析 图片显/隐
基础自测
B
飞行员甲以自己为参 考系,跳伞飞行员在 沿竖直方向下落,地 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 考系,跳伞飞行员做 曲线运动,A错误, B正确;研究物体运 动时一定要选参考系, 但不一定是相对地面 静止的物体,C、D 错误.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
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 (对参考系的理解)如右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 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 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 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 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考点二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题组设计
题组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若度物的体比在较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都均等速于度零的,说则法物中体正处确于的C静是止状态,它( 在这)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段一时时间刻内的的瞬平时均速速度度都一等定于等零于,零则,它A在错这误;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纲展示 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 速度
3.匀变速直线运动 及其公式、图象
实验一:研究匀 变速直线运动
要求 Ⅰ Ⅱ
Ⅱ
复习定位 1.高考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的应用和图象问题命题,注重与生活 素材相结合,题型多为选择题.同 时,相关内容也常渗透到实验题、计 算题中,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 查. 2.本章的复习应注意以下两点 (1)理解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在实际 问题中弄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2)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 律,会用图象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答案 解析 图片显/隐
基础自测
B
飞行员甲以自己为参 考系,跳伞飞行员在 沿竖直方向下落,地 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 考系,跳伞飞行员做 曲线运动,A错误, B正确;研究物体运 动时一定要选参考系, 但不一定是相对地面 静止的物体,C、D 错误.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
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 (对参考系的理解)如右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 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 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 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 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考点二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题组设计
题组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若度物的体比在较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都均等速于度零的,说则法物中体正处确于的C静是止状态,它( 在这)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段一时时间刻内的的瞬平时均速速度度都一等定于等零于,零则,它A在错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方法与知识感悟】1.对质点的理解:(1)质点是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物 体科学的抽象,现实中的质点是不存在的.(2)物体能 否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 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 能看成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 看成质点,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就可 把火车看成质点.
题型一:对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还小 B.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做质点 C.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陈一冰打分时,裁判 们可以把陈一冰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 响,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 A.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质点的理解.质点是一种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 A 错误;一个物体能不能看做 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 否可以忽略,故 B 错误;吊环比赛要考虑运动员的形 状,故此时不能看做质点,C 错误;只有 D 正确.
2 . ( 多选 )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 A.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 程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 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A 错;物体 沿直线运动时,如果运动方向改变,通过的路程不等 于位移的大小,B 错;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回到出发点 时,其位移为零,C 对;位移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 关,两物体运动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路程 可能不同,D 对.
【方法与知识感悟】解决运动学问题要善于将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运动模型,并正确画出运动过 程示意图,能快速确定求解思路.高考常见的模型有: 超声波、声波、光、无线电波等测量距离(匀速直线运 动模型);体育运动中的跳高、跳水(竖直上抛模型); 排球(抛体运动模型)等等.
1.2016 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在 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 是( B )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 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 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 【解析】能否把某物体视为质点,关键要看忽略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后, 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 显 然 A、C、D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 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 A、C、D 项错误;而 B 项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 受影响,故 B 项正确.
【思路点拨】理解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平均 速度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析】解法一:若Δv=0 则 a=0,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所以 A 正确;若Δv>0,则相等位移内物 体的平均速度在增加,所用时间在减小,而在这个时 间段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加速度在增加,所以 C 正 确;若Δv<0 则相等位移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在减小, 所用时间在增加,而在这个时间段内速度变化相等, 所以加速度减小,所以 D 不正确.
3 . ( 多选 ) 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的认识 中,错误的是( BD )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 得很快 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 然随着减小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改 变的快慢程度与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本身并 没有直接的联系.加速度很大,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 随时间变化得很快, 而速度不一定很大, 选项 A 正确; 加速度很大,说明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很大,而速 度的变化量与时间间隔大小的选取有关,故其速度的 变化量不一定很大,选项 B 错误;加速度很大,速度 可以增加得很快(注意区别“很大”与“很快”),也 可以减小很快,故选项 C 是正确的;在变速直线运动 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取决于加速度 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 同时,速度随时间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 反时,速度随时间减小,故当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 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选项 D 错误.
v1+v2 2v1v2 【答案】 2 , v1+v2
【方法与知识感悟】平均速度是反映某一段运动 过程中的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这一过程中的位 x 移与时间的比值(v= 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 v0+v 所有的运动;而 v= 2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但 v0+v 若 v= 2 ,却不能判定该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
【答案】AC
【方法与知识感悟】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位移、 速度变化量、加速度、平均速度、v-t 图象的理解和 应用.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位移内,速 度变化量一定等于 0. 2.v-t 图象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图线与 t 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在Δv>0 的情况下,要满足“任意相等的位移内 速度变化量相等”的条件,物体只能做加速度逐渐变 大的加速运动. 在Δv<0 的情况下,要满足以上条件,物体只能 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
例2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若在任意相等位 移内速度变化量Δ v 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Δ v=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Δ v>0,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Δ v>0,则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 直线运动 D.若Δ v<0,则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 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 的_______ 改变 ,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绝对的 ,而静止则是_________ 相对的 . 二、运动是________ 三、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 不动 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 ________ 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选地面或对地匀速运动的物体作参考 系. 四、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它 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平动 ,或物体 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________ 忽略不计 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为 的形状和大小可以 _________ 质点.
l - v =t 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 标量 ,值得注意的是:它并 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八、加速度 速度的变化量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物体_______________ 比值 . 跟所用时间的________ Δv 2.定义式:a= . Δt
快慢 的物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_________ 理量. 相同 .(从 4.方向:a 的方向与Δ v 的方向__________ 加速度的产生上来说,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__________) 九、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 x=vt . 位移 都相等的运动,运动规律为:________ 过的_______
题型三:匀速直线运动情景建模 例42013 年 7 月 4 日至 7 月 12 日, 中俄举行了“海 上联合—2013”军事演习.演习过程中,一艘鱼雷快 艇以 v0=30 m/s 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 的敌舰.当两者相距 L0=2 km 时,鱼雷快艇以 v=60 m/s 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 t1=50 s,艇长通过望 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 仍在继续逃跑, 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 第 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发射后,又经 t2=30 s,鱼雷再 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 敌舰逃跑的速度 v1、v2 分别为多大.
题型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3物体由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B 点,前一半时间 做速度为 v1 的匀速运动, 后一半时间做速度为 v2 的匀 速运动,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若物体前一半位移 做速度为 v1 是匀速运动, 后一半位移做速度为 v2 的匀 速运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x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v= t ,计算平均速度 时,必须注意时间和位移的对应.前者总时间设为 2Δt, 对应的位移为 v1Δt+v2Δt; 后者总位移设为 2Δx, 对应的 Δx Δ x 时间为 v + v . 1 2 x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式 v= t v1Δt+v2Δt v1+v2 前者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v= = 2 2Δt 2Δx 2v1v2 后者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v= = Δx Δx v1+v2 v1 + v2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它是运动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 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 路程是物体运动所经历的路径长度,是标量,大 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 位移和路程都属于过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和路 程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是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 有向线段 位置指向末位置的_______________ , 路程是物体运动 所经轨迹 的长度. ____________ 六、时间间隔与时刻 时刻是某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是一点,时间 是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是一线段.例如 1 秒末,2 秒初指的是__________ 同一时刻 .第 1 秒内,开始 2 秒内,最后 2 秒内,分别指的是________ 时间 . 七、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位移和所用时间 这段位移(或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 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x - v =t 矢量 即____________ .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其方向跟 位移方向 _______________ 相同.
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先以速度 v1 通过 1 2 前3位移,再以速度 v2=50 km/h 通过后3位移.若整 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 v=37.5 km/h,则第一段位移内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