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我国设计经济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和讲解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喜欢作游戏,今天我出个字谜给大家猜猜:大于号,小于号,全靠小心别去掉。

(打一字)答案:水。

讲授新课教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教师提问:什么是水资源?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宝贵体现什么地方呢?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先看书总结,然后小组讨论。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略)承转:刚才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下面我们看一看P75的图 3.13“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的分布示意”,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图)提示:一个国家的河流径流量的大小,答题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和分布空间分布情况。

由图并结合P75-76的文字,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从空间分布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从时间分配看,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详情见课本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如: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我国将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学生阅读课文P76活动中的相关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影响,并完成活动中的题目。

)板书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师:阅读一段材料:【三峡大坝建成】“三峡大坝是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掌握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概念和分布。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分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水资源资料,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析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利用,进一步巩固水资源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水资源》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学用具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

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可更新资源。

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讲授新课教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读图练习]读“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展示投影片)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径流量大的河流有哪几条?(长江、珠江、黑龙江)(2)比较我国内外流区河流径流量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内流区径流量比外流区小得多)(3)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同?(北少、南多)(4)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流区域少,外流区域多,北少南多。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

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建国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普遍增产,用水量也随之大增。

再加上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猛增,所以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板书]地表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从全国看:东南有余,西北不足。

2018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3节 水资源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3节 水资源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水资源【学习目标】1.认识和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并能说出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认识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知道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路线。

【学习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解决措施。

【学习难点】熟悉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路线。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话题导入,多媒体展示“国家节水标志”图片,并提问:①你知道联合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世界水日?②你知道中国水周又是哪几天吗?③你有想过联合国和中国为什么都如此关注水的问题吗?教师点拨: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中国节约用水宣传周。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世界与中国都面临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

……通过话题导入,引起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状况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认识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5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向学生说明水资源的概念,中国水资源的构成。

教师点拨: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2.学生阅读课本P75页图3.13,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观察图中的红线即水资源南北界限,说一说该界限大致以什么为界?教师点拨: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

(2)从图上南方与北方河流的径流量判断,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有什么特征?学生归纳:水资源南丰北缺。

教师补充点拨:南方水资源占我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3.学生阅读课本P76页文字内容,分析图3.14,完成以下任务:(1)归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2)思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我国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是形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而我国季风气候,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4.学生完成课本P77页活动1、2,认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点拨:空间不均,导致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时间不均,导致在河流枯水期时,工农业生活用水紧张,而在丰水期时水资源又白白流掉,形成浪费。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第三节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地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

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2.问题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学生任务:调查家庭用水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任务: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准备相关投影片。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节水公益广告提问: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视频,那么从这则视频中,我们了解到的水的利用价值有哪些呢?这些水资源都来自哪里?板书课题: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新授1.水资源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看书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水资源概念。

广义: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

狭义: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作用:人的生命活动和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水不仅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学生观察我国河流径流量图,了解河流流量分布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红线,即水资源南北方界线。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3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6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3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6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3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6第三节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视频感知水资源紧张的现象并尝试分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要求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了解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节水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对策2、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和意义教学难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对策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地球?水球?全球水资源的概况,淡水资源的比重,水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新课学习】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学生自主探究:读课文P75-77,看图3.13和图3.14,思考: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原因?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原因?学习活动:寻找原因之一:空间分布不均明确了概念,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5和77页,来完成。

1、______的大小,大体表明该地区水资源的多少2、观察图3.13,长江与黄河相比较,______的径流量比_____大。

可见,我国水资源南___北__3、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和_____地区。

成因:受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_____,北方雨季______。

4、观察图,分析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是否合理?为什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习活动:寻找原因之二:时间分布不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寻找原因之二)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特点,讨论得出答案,学生展示学案内容。

1、读图: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找出降水较多的两个季节。

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季节分布特点是________多,________少。

【名师推荐资料】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名师推荐资料】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水资源》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学用具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

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可更新资源。

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讲授新课教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读图练习]读“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展示投影片)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径流量大的河流有哪几条?(长江、珠江、黑龙江)(2)比较我国内外流区河流径流量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内流区径流量比外流区小得多)(3)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同?(北少、南多)(4)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流区域少,外流区域多,北少南多。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

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建国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普遍增产,用水量也随之大增。

再加上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猛增,所以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板书]地表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从全国看:东南有余,西北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水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水资源是宝贵的资源,知道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并分析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
教学难点: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学法指导: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讲述导入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

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

同时,水对工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被喻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

因此,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大有"黄金诚可贵,珠宝价更高,若为淡水故,两者皆可抛"的味道。

二、导学精讲
(一)学生自学课本61—63页“水资源与生产生活”部分,思考:
1.水资源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地球上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哪几种?我们生活中直接利用的是哪些水?
2.联系实际,说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
(二)知识精讲
1.呈现课本图3.6“地球上的水”,讲述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形式。

2.呈现资料:2002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自然因素: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因素: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态遭到破坏,导致陆地淡水的减少;水资源被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图片展示,补充说明水资源危机问题)
3.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过渡问题)
(一)阅读课本64—66页“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思考:
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分布不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3.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
4.说说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

5.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目的,线路。

(二)知识精讲
1.我国水资源现状: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时空分布不均。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呈现“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师生共同讨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分布:夏

季多,冬春季少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影响因素:
水资源丰富与否的衡量标准:河流流量的大小,河流流量大小受降水多少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我国的降水和气温”:我国降水特点是时空变化大:从空间来看,我国降水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我国的降水多集中于夏秋季。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季风性气候显著。

引导结合地形一节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的影响。

季风气候降水充沛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我国的影响
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平原尤甚。

4.引导学生结合长江黄河两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
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讨论: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5.跨流域调水:目的: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减轻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线路:东线:京杭大运河北上
中线:第一步从长江水系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引水,经伏牛山、太行山到北京天津;第二步从长江三峡引水到丹江口水库再北上
西线:从长江上游饮水到黄河上游
三、课堂小结
1.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 我国水资源
(1)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供不应求。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大部分河流夏秋季流量大,冬春季流量小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影响因素:季风性气候;海陆位置;地形
(3)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措施: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课堂作业:活页练习
板书设计:
水资源
一、水资源和生产生活
1.水资源的概念
2.存在形式
3.水危机产生原因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现状: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时空分布不均
2.解决措施:
(1)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
(2)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3)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