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大纲(执业医师)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药理学基础知识:
- 药物分类与命名
-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 药效学和剂量-效应关系
- 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 镇静催眠药物
- 麻醉药物
- 抗癫痫药物
- 抗抑郁药物
- 抗精神病药物
3.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 抗高血压药物
- 抗心绞痛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血液凝结与溶解药物
4. 消化系统药理学:
- 胃肠道药物
- 肝脏疾病药物治疗
5. 免疫药理学:
- 免疫调节剂
- 抗感染药物
6. 妇产科与儿科药理学:
- 妇科用药
- 儿科用药
7.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物
-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 口服避孕药物
8. 抗肿瘤药理学:
- 化疗药物的分类和药理作用
- 肿瘤相关的生物治疗药物
9. 抗感染药物:
- 抗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
10. 抗炎药物:
- 类固醇抗炎药
- 非类固醇抗炎药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考点,并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考题。

具体的考试大纲会有所差异,考生需要参考所报考的地区或机构发布的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来进行复习。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药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药效学等内容。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系统规划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2. 学习各类药物的药理学原理,掌握常用药物的药效学特性;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药物临床应用的能力,提高合理用药意识;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药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内容1. 基础药理学(1)药理学概论(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的作用机制(4)药物的药效学2. 临床药理学(1)心血管系统药理学(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3)消化系统药理学(4)内分泌系统药理学(5)抗感染药理学(6)肿瘤化疗药理学(7)免疫调节药理学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强化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开展药效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4. 病例讨论: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由教师根据课程要求编写,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进行复习;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3.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保障实验教学的进行。

七、总结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药理学知识,培养其临床用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希望通过全面实施教学大纲,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1章绪言(1学时)①熟悉药物的概念;药理学研究内容;新药的概念。

②了解药理学发展史。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2.5学时)①掌握药效学作用的基本规律,机制。

②熟悉药物效应的分析的方法;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的概念和意义;受体的概念及受体学说;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③了解药物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用占领学说理解激动药和拮抗药。

第3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0.5学时)①了解药物和机体对药物效应的影响;药物效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第4章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6学时)①掌握药物转运的类型,基本规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规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特点,对临床的影响;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公式意义及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运用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态。

②了解常见药动学参数的意义。

第二部分: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2学时)①掌握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原理。

②熟悉明确传出神经地址及受体分类③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分布和效应。

第6章拟胆碱药(1学时)①掌握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拟胆碱药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①熟悉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氨甲酰胆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毛果芸香碱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②了解胆碱酯酶活性及毒扁豆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斯的明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第7章有机磷酸酯类抗胆碱酯酶药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1学时)①掌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及解救原理②熟悉胆碱酯酶复活剂作用机理③了解阿托品竞争性拮抗作用第8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M胆碱受体阻断药(1学时)①掌握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②熟悉东莨菪碱及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③了解后马托品和普鲁本辛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第9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I)/N胆碱受体阻断药(1学时)①熟悉骨骼肌松弛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1)半数有效量系(2)半数致死量(3)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1)首过消除(2)吸入给药(3)注射给药(4)局部给药2.分布(1)血浆蛋白结合率(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4)解离度3.代谢(1)药物代谢酶(2)药酶诱导剂(3)药酶抑制剂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5.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1)半衰期(2)清除率(3)表观分布容积(4)生物利用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1)药理作用(2)临床作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2)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代表药物(2)药理作用(3)不良反应八、局部麻醉药1.局部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部麻醉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部麻醉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䓬类(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3)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苯海索(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氯氮平(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氟西汀(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纳洛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塞来昔布(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五、钙通道阻滞药 1.分类及代表药物(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2.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1)药理作用(2)不良反应十六、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1)Ⅰ类钠通道阻滞药类(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Ⅳ类钙拮抗药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2.β肾上腺索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3.利尿药(1)呋塞米的药理作用(2)呋塞米的临床应用4.强心苷(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3.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十九、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1)降压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2.钙通道阻滞药临床应用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二十一、利尿药与脱水药1.袢利尿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噻嗪类(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保钾利尿药(1)螺内酯的药理作用(2)螺内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碳酸酐酶抑制药(1)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2)乙酰唑胺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渗透性利尿药(1)甘露醇的药理作用(2)甘露醇的临床应用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5.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7.血容量扩充剂(1)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2)右旋糖酐的临床应用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1.H1受体阻断药(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H2受体阻断药(1)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2)雷尼替丁的临床应用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2.支气管扩张药(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抗过敏平喘药(1)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2)色甘酸钠的临床应用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1)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2)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2)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口服降血糖药(1)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4)胰岛素增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九、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子宫平滑肌兴奋药(1)缩宫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麦角生物碱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前列腺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β-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类(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头孢菌素类(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一、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1.红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2.阿奇霉素(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3.林可霉素类(1)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2)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三十二、氨基苷类抗生素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三十三、四环素类1.四环素类(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三十四、人工合成的抗菌药1.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磺胺类(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及复方新诺明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其他类(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三十五、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抗病毒药(1)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干扰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六、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3)药物相互作用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吡嗪酰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七、抗疟药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1)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2)氯喹、青蒿素的临床应用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1)伯氨喹的药理作用(2)伯氨喹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1)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2)乙胺嘧啶的临床应用防的抗疟药三十八、抗恶性肿瘤药1.抗肿瘤药的分类(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2.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药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1、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药理学的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禁忌症等,指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合理用药以防治疾病,为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2、技能及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科学分析综合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掌握和运用新药的能力。

3、情感态度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层次,深入浅出,化简难度,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和生活案例讲授,增强学生主动摄取药理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药理学的知识能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促进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目的要求与课程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编写。

学习药理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和机制,并联系其临床应用,掌握重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

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一章药理学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的本质,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任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课程内容: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范围,和相邻学科的关系。

药物的基本特性、药物与毒物及食物的关系。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教学时间:1学时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量效关系,药物作用靶点,药理作用机制、受体动力学和受体类型,教学内容:药物的分子特性、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理学-1教学大纲

药理学-1教学大纲

药理学-1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药理学-1(Pharmacology-1)课程号(代码):505031040-1,2课程类别:专业课专业:临床药学学时:64 学分:4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及其规律(简称药动学)。

在此基础上阐明药物的临床适应症、不良反应与禁忌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2、教学要求1)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专业名词术语。

2)掌握各类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用途及其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3)熟悉各类常用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的基本知识。

4)了解新型药物和药理学的最新进展。

3、课程性质必修课。

三、教材药学类专业《药理学》(第8版),朱依谆,殷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药学类专业《药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程能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慕课«药理学»。

四、参考书目1、«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医学教育题库(药学专业题库)-«药理学»,2019。

2、《药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乔国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临床医学8年制、7年制专业《药理学》(第3版),杨宝峰、陈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4. Laurence L. Brunton, Bruce A. Chabner, Bjorn C. Knollmann. 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2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11.5. 药渡网-医药研发领域大数据信息研发平台(https:///cn).五、成绩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MOOC学习及作业,课堂测试,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考勤)。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合理使用药物,保障人民健康。

二、课程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2、了解各类药物的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3、掌握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4、具备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药理学总论: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

2、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3、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调血脂药等。

4、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等。

5、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酸药、胃肠动力药、抗炎药等。

6、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利尿药、抗尿失禁药等。

7、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性激素类药物、抗早孕药等。

8、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

9、抗肿瘤药物: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生物类抗肿瘤药等。

10、其他类药物:维生素类、激素类等。

四、教学要求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

2、熟悉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具备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3、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掌握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4、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药理学实验。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介绍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2、案例分析: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研究,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自学辅导: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药理学总论: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原理,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等。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抗菌药、抗炎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神经药等。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包括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代谢酶和排泄途径等。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药效和体内药物浓度的影响,以及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策略。

特殊人群用药: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等。

临床常见疾病用药: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等。

药品安全管理:药品安全性的监测与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以及药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大纲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参考。

通过学习和掌握药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医生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多巴胺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异丙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八、局部麻醉药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
(2)作用机制
2.常用局麻药
(2)临床应用
3.碳酸锂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十三、镇痛药
1.吗啡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哌替啶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3.喷他佐辛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
(1)药理作用
1.利尿药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钙拮抗药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断药
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5.氯沙坦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二十一、利尿药
1.袢利尿药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噻嗪类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
(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

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口服降血糖药
(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5.促凝血药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抗贫血药
(1)铁剂的临床应用
(2)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
7.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
1.H1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H2受体阻断药
(2)不良反应
2.氯霉素
(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1.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磺胺类
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3.其他类
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真菌药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3.布洛芬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五、钙拮抗药
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药名
(1)选择性钙拮抗药
(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
2.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I类钠通道阻滞药
(2)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2009年执业医师医学基础综合—药理学大纲
药理学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不良反应
(1)副反应
(2)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
(4)停药反应
(5)变态反应
(6)特异质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1)半数有效量
(2)治疗指数
3.药物与受体
(1)激动药
(2)拮抗药
二、药物代谢动
1.吸收
首过消除
(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毒理作用机制
(2)急性中毒
3.胆碱酯酶复活药
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M胆碱受
体阻断药
阿托品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中毒
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
(4)不良反应及防治
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革类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卡马西平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
临床应用
4.乙琥胺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戊酸钠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硫酸镁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
(1)体内过程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海索
药理作用学易网收集整理及临床应用
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
(2)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三十五、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利福平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3.乙胺丁醇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抗结核药物应用原

三十六、抗疟药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
的抗疟药
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
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的学易网收集整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二十九、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类
(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2.头孢菌素类
(1)各代产品的特点
(2)临床应用
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红霉素
(1)抗菌作用
(2)临床应用
2.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
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
共性
(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不良反应
2.常用氨基苷类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
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1.四环素类
(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2)作用机制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钙拮抗药
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贝特类药物
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
二十、抗高血压药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
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
1.抗肿瘤药的分类
(1)干扰核酸合成
(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
(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
(4)干扰蛋白质合成
2.常用药物
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
力学
2.分布
(1)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生物利用度
4.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
(2)零级消学易网收集整理除动力学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1.乙酰胆碱
药理作用
2.毛果芸香碱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作用机制
(2)药理作用
3.保钾利尿药
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碳酸酐酶抑制药
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渗透性利尿药
甘露醇的药理学易网收集整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肝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3.抗血小板药
(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4)IV类钙拮抗药
2.利多卡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普萘洛尔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4.胺碘酮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5.维拉帕米
临床应用
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强心苷类
(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