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X线解剖及常见骨折诊断
常见骨折脱位X线表现--实习生!

血供破 坏多, 骨折难 愈合, 预后差。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类型
髌骨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胫 腓 骨 骨 折
正常踝关节
踝部骨折
三踝骨折
踝关节脱位
正常足正斜位片
跟骨骨折
高处坠落伤常合并颅底、脊柱骨折。
跖骨骨折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易漏诊。
正常腰椎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 是一种严重外 伤,占骨折总 数的1%~3%, 半数以上伴有 合并症或多发 伤,致残率高 达50%~60%。 最严重的是创 伤性失血性休 克及盆腔脏器 合并伤,救治 不当有很高的 死亡率,可达 10.2%。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
头下型骨折
经颈型骨折
血供破坏 少,骨折 易愈合, 预后好。 基底型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较常见
– 骨折线多为横行
– 间接外力引起
– 一般向前成角
肱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
– 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
间接暴力
– 斜形、螺旋形或蝶形
骨折
肱骨上段的骨折
近折端向前内侧错位
肱骨中段骨折
近折端向外、前方移位
正常肘关节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肘关节脱 位主要系由间接暴力所引起。多发生于 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多数 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常合并 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 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 状突骨折。
创伤性骨折X线表现
移位和成角
– 横向移位
– 断端嵌入
– 重叠移位 – 分离移位 – 旋转移位 – 成角
腕关节MRI影像诊断

远程诊断与会诊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远程诊断和会诊将成为 可能,为患者提供更便 捷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MRI影像诊断基本流程
收集MRI影像
获取腕关节的MRI影像,通常 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等
多个切面。
影像初步观察
观察MRI影像,评估腕关节是 否存在异常信号或病变。
分析影像特征
分析MRI影像的各项特征,包 括信号强度、病灶形态、边缘 清晰度等,以判断病变的性质 。
做出诊断意见
结合分析结果,给出诊断意见 ,并与患者或临床医生进行沟
腕关节的细节结构。
快速扫描
02
随着技术的进步,MRI扫描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减少患者等待
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多参数成像
03
目前MRI影像主要关注解剖结构的显示,未来将发展多参数成
像,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软组织病变。
腕关节疾病诊疗技术展望
早期诊断
MRI影像技术将有助于早期发现腕关节病变,提高治疗效果。
量化评估
通过定量分析MRI影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腕关节疾病的严重程度 和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
结合MRI影像,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未来几年内腕关节MRI影像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结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 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 ,协助医生更准确、快 速地诊断疾病。
新技术应用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 展,可能会出现新的成 像方法或后处理技术, 进一步提高腕关节MRI 影像的质量和诊断价值 。
神经根炎
显示神经根炎性改变,如神经根增粗、信号异常。
软组织损伤
显示软组织损伤程度,如肌肉萎缩、韧带损伤。
x线报告书写模式--骨折

x线报告书写模式--骨折骨折1、踝关节(正常):左侧踝关节诸构骨质结构关系正常,骨皮质连续光整,骨小梁结构清晰,未见明确骨折征;左踝关节在位,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诊断:左侧踝关节未见骨折征。
2、胸锁关节(正常):患者体位欠正。
片示双侧锁骨胸骨端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清楚,未见明确骨质损害,双侧胸锁关节关节间隙尚对称,无明显增宽。
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肿胀。
诊断:片示双侧胸锁关节未见明确骨关节病变征。
2、胸椎(正常):胸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结构关系正常,未见明显骨折线,未见移位,椎间隙未见狭窄,椎小关节清晰,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
诊断:胸椎未见骨折及移位征。
3、颈椎(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结构正常,未见骨折线,未见移位及不稳,椎小关节清晰,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
张口位片示第1、2颈椎骨质结构正常,未见骨折线,寰枢关节间隙未见异常。
诊断:颈椎未见骨折及移位征。
2、下肢:左肩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右肩未见脱位征象。
骨盆稍右倾,体位原因所致?骨盆未见骨折征象,双髋关节未见脱位。
左胫骨下端斜行骨折,折端稍分离,对位对线欠佳。
石膏外固定术后。
左第一跖骨粉碎性骨折,见多个碎骨片,并移位。
左第2、3跖骨横行骨折,折端重叠移位,向外侧成角。
左第五跖骨基底部不全骨折,左第5跖骨远段粉碎性骨折。
左第一趾近节趾骨横行骨折,对位对线好。
左第四趾近节基底部横行骨折,折端向内侧成角。
左第五趾近节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对位对线尚可。
左第4-5跖趾骨可见克氏针内固定。
左足石膏外固定。
诊断:左足多发骨折术后所见如上述。
左胫骨下段骨折外固定术后如上述。
3、肋骨多发(错位):两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
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
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左侧第7、8、9肋骨腋段骨质结构中断,骨折端错位明显,余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诊断:心肺未见病变征。
左胸第7、8、9肋骨腋段骨折。
4、髌骨(陈旧,分离):左髌骨陈旧骨折改变,骨折块分别向上、下方分离移位,关节囊肿胀。
86例腕骨脱位及骨折的X线影像分析

86例腕骨脱位及骨折的X线影像分析发表时间:2015-11-13T14:38:57.8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付俊[导读]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襄阳舟状骨骨折合并其它腕骨骨折10例,占11.6%;舟状骨合并月骨或月骨周围脱位共计24例,占所有病例 40%。
付俊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襄阳 441001摘要:目的通过对腕骨脱位及骨折X线影像分析,探讨及阐明腕骨脱位及骨折的X线影像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6例腕骨脱位及骨折患者的X线影像,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中,月骨脱位15例,占17.4%;月骨周围脱位22例,占25.6%;其它脱位3例,占2.5%。
结论腕骨脱位以头、月关节最为常见,掌握腕关节的解剖关系及结构,理解头月关节结构的解剖意义,对准确诊断分析腕骨脱位及骨折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腕骨;脱位;X线分析腕骨脱位是临床常见的骨骼及关节创伤,腕骨骨折及脱位经常出现漏、误诊,或未能明确诊断腕骨脱位的具体类型,笔者对我院86例腕骨脱位患者的X线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腕骨脱位的类型进行研究,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其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7.3岁,其中男性81例,女性5例。
86例患者均有外伤史,其中左腕损伤35例,右腕损伤51例。
致伤原因:滑倒、跌伤或扭伤45例,汽车、摩托车伤25例,重物砸伤5例,运动伤11例。
临床主要症状:腕部关节肿胀,疼痛,脱位患者有关节“错动”感,活动障碍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48小时内进行X线拍片检查并证实为腕骨骨折或脱位。
1.2方法全部病例均拍摄腕关节正侧位(Philips Diagital Diagnost ‘eleva’),部分拍摄舟状骨正位(尺偏位)或腕关节斜位,均于3-6月内复查。
收集50例全部X线资料,回顾性观察分析腕骨骨折位置,腕骨脱位的位置及类型。
2 结果X线影像所见:(1)腕骨脱位15例,其中:月骨脱位7例,占46.7%,月骨周围脱位6例,占40%,豆状骨脱位2例,占13.3%;(2)腕骨骨折合并脱位28例,其中舟骨骨折合并经舟骨-月骨脱位8例,占28.5%,舟骨骨折合并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6例,占57.1%,月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1例,占3.65%,三角骨骨折合并豆骨脱位2例,占7.1%,多发腕骨骨折合并月骨周围脱位,同时伴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占3.65%。
腕关节、肘关节X线解剖汇编

正常关系
6岁小孩,肱骨小头、桡骨小头、内上髁骨化中心
小儿肘关节外伤
桡骨小头脱位
侧髁骨折:累及肱骨远段骨骺大部分,骨折明显移位。
正常;侧髁骨折;肘关节脱位;髁上骨折;
内上髁撕脱. 6岁小孩,明显移位
15岁小孩内上髁陷入关节
肘部x线读片事项
1.侧位片位置—肘关节屈曲90°,无旋转 2.脂肪垫征—宜用亮灯观察 3. 正常特征 a.肱骨前线 b.肱桡小头线 c.骨化中心—骨龄顺序及正常位置 4. 损伤 a.髁上骨折 b.侧髁骨折 c.内上髁撕脱骨折 (以及儿童桡骨小头骨折)。
肘部骨化中心部位
•
•
•
•
正位:肱骨小 头骨骺位于肱 骨外上髁与桡 骨干骺端外侧 缘连线。 侧位:肱骨骨 骺位于处。 。 侧位:肱骨轴 线与骨骺轴线 交角30-50度 侧位:桡骨轴 线穿过肱骨骨 骺中心位置。
沿桡骨干画线应与肱骨骨骺中央相交,正侧位均存在该线
腕骨解剖
•
月骨脱位
①桡骨茎突骨折; ②舟状骨中段骨折; ③月骨脱位。
①尺骨茎突骨折; ②舟状骨中段骨折; ③月骨脱位;
舟骨骨折
????
????
???
???
肘部解剖
肘关节正常解剖
肘部骨化中心骨龄
肱骨小头 :1岁(1–8 月) 桡骨小头 :3岁(3–6岁) 内上髁 : 5岁(3–7岁) 滑车 : 7岁(7–10岁) 鹰嘴 : 9岁(8–10岁) 外上髁 : 11岁(11–12岁) 骨骺闭合年龄 : 14–17岁. 内上髁闭合年龄 : 15–18岁.
腕部割伤鉴别诊断模板

腕部割伤鉴别诊断模板腕部割伤鉴别诊断模板引言:腕部割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常见于工作或运动中发生。
在临床诊疗中,对于腕部割伤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解剖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等角度出发,提供腕部割伤鉴别诊断的模板。
一、解剖学结构腕部是人体的一个复杂结构,主要由腕掌关节、腕背关节和桡腕关节组成,同时包含多个骨骼、肌腱、韧带、血管和神经等复杂结构。
二、临床表现1. 割伤部位腕部割伤常见于手腕前方或背侧,也有部分患者割伤的是腕关节下方部位。
2. 疼痛割伤后出现明显的剧痛,会加剧当局部受到压迫或活动。
3. 出血割伤后局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如出现动脉出血或大面积出血,需及时止血。
4. 感觉异常割伤后可能出现局部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特别是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
5. 活动受限割伤后,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轻者影响日常生活,重者影响工作和运动。
三、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腕部割伤后,可行X线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
2. CT检查对于复杂性骨折或关节脱位等情况,可行CT检查,在三维空间内进一步分析损伤程度。
3.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损伤或神经损伤等情况,可行MRI检查,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四、治疗1. 洗创处理腕部割伤后,需及时进行伤口处理,清洗创面,消毒,缝合或贴合伤口。
2. 止痛处理割伤后,需进行止痛处理,可使用止痛药物或局部冰敷等方法。
3. 牵引复位治疗对于腕部骨折或关节脱位等情况,可行牵引复位治疗,恢复关节正常位置。
4. 康复训练割伤后,需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手腕的正常活动和功能。
结论:腕部割伤的鉴别诊断需综合考虑解剖学结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有效的止痛和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腕关节-X线解剖-测量分析

腕骨轴线
月骨轴线 通过近侧凸面和远侧凹面中点的连线,与通
过月骨掌侧和背侧边缘的连线垂直(左图)。 舟月角(右图)
正常: – ° 可疑异常: – ° 异常: > °,提示 腕关节不稳
腕骨轴线
头状骨轴线(左图) 通过第掌骨近端凸面和头状骨近端中点的连
摄片位置标准吗? 腕骨排列正常吗? 三条腕骨弧线连续吗? 腕骨形状和轴向如何?
摄片体位
摆位 位:腕、肘需与肩同高,此位置尺桡骨才会平行。降低手臂桡骨将与尺
骨交叉而相对缩短,此时不在一个平面。此位置使侧位刚好与位垂
直
关节间隙
. 形腕掌线 . 腕骨弧线(线)
.正常为˚。若此角度改变, 提示桡骨远端骨折。
①桡月角(° ~ °);②桡舟 角(°~°); ③舟月角 (°~°); ④头月角(°~ °)。在腕骨脱位、半脱位 及腕关节失稳时,腕角表 现异常。
.桡骨纵轴线.桡骨纵轴线垂线 .桡骨远端关节 面切线 .舟骨轴线 .月骨轴线 .头状骨轴线 桡 骨前倾角
腕骨形状
月骨脱位 正位片示舟月关节间隙消失,腕骨弧线不连续; 侧位片示桡骨远端的关节面不与月骨平行,月 骨倒立,就像立着的一个香蕉或一片橘子,并
且向前突出移位。其他腕骨位置正常。
腕骨形状
月骨周围脱位 正位片示形腕掌线和腕骨弧线不连续,腕骨角°(>°); 侧位片示月骨和桡骨相对位置正常,月骨远端的凹形关节 面空虚,其他腕骨一起向后移位,形似悬挂在月骨后上方 的花托。月周脱位常伴有舟骨骨折,本例亦显示舟骨横行
.桡骨茎突 .尺骨茎突 .第一掌骨基部 .舟骨结节
成人期腕关节正侧位及舟骨蝶位(位)片
腕舟骨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腕舟骨骨折[定义]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和缺血坏死率远远高于其他腕骨,常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一、病史跌倒时,手掌着,腕关节极度背伸桡偏,暴力向上转导,舟骨被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
二、症状和体征腕部疼痛,活动受限,鼻烟窝肿胀,压痛明显,纵向挤压拇指可诱发疼痛。
三、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舟骨位、标准正、侧位和后前斜位片。
必要时CT、MRI检查[证候分类]一、按骨折部位分类(一)舟骨结节骨折(二)远侧1/3骨折(三)腰部骨折(四)近侧1/3骨折二、按骨折稳定程度分类(一)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小于1mm的骨折(二)不稳定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的骨折、有背向或桡向成角移位的骨折,伴发腕背伸不稳定或腕骨脱位的骨折。
多需手术治疗。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稳定性骨折2、操作方法:舟骨结节骨折为关节外骨折,予以前臂管型石膏固定6周,关节内稳定骨折,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10-12周后骨折多可愈合。
(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不稳定性骨折操作方法2、操作方法:手法闭合复位成功后,经皮应用1.Omm-1.2mm克氏针由结节部沿舟骨长轴固定,术后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
二、手术治疗(一)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1、适应证:①远侧远侧1/3斜形骨折;②腰部骨折移位大于1mm;③有移位的近侧1/3骨折④伴有腕关节不稳定的骨折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操作方法:取掌侧入路,减少对舟骨血供破坏,显露舟骨结节及舟骨骨折处。
由结节部转入Herbert螺钉,插入方向应沿额状面和矢状面各45度角,确保骨折端的加压和固定,尾端应埋入软骨内,术后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12周(二)舟骨不愈合手术治疗:1、植骨术:①传统植骨术②带血管或筋膜蒂骨瓣植骨术2、桡骨茎突切除术3、舟骨近侧部分切除术4、人工舟骨置换术5、近侧列腕骨切除术6、部分或全部腕关节融合术三、药物治疗1、中药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灵;中期接骨续筋,内服三七接骨丸)2、西药治疗(无菌手术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般3~5天)四、康复治疗1、功能锻炼:早期作肩、肘关节的活动,屈伸范围不限,亦可作手指的屈伸活动,但禁忌作腕关节的桡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