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解剖
X线解剖

X线解剖(绝版收藏) [图片]∙分享∙已转载成功∙复制地址∙转播到微博∙..赞赞取消赞转载自赵宇泽 2011年08月28日 08:27 阅读(18)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字体:大▼o小o中o大这个真的很棒!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24个字母(A-X)系统读片法,可以减少漏诊。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
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肋下缘缺损。
咳嗽所致骨折,可见于6~9肋,第7肋腋后线可见叉形肋。
鸽胸与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相关,也见于儿童哮喘症或脊柱侧凸严重时伴通气功能降低者。
骨脱钙可见于类固醇治疗患者、老年、肾病、或其他代谢病者。
C(Cor)心脏右缘有两弓,左缘有四弓。
右两弓消失见于漏斗胸、右中叶萎缩、肺炎。
形状变化或心脏扩大,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D(Diaphragm)膈肌右高于左半个肋间隙,一侧高,考虑胸部肿瘤、纤维组织牵拉、膈下脓肿。
半侧膈肌升高考虑外伤、中风、颈部感染或肿瘤、肺炎或放射治疗后。
右侧可见膈肌伴弯刀征。
医学.教育网原。
创E(Esophagus)食管位于气管右,若有空气液面,考虑食管不能松驰或狭窄。
F(Fissures)肺裂将各肺分为各叶,左右各有一斜裂,右侧有横裂,斜裂下端止于膈肌,决不止于前胸壁,有异常时示有病变。
G(Gastric bubble)胃泡在左侧,若在右,考虑内脏转位,胃泡不见,考虑食管不能松驰。
胃泡在心右可能为膈疝。
H(Hila)肺门移位示肺部分萎缩、过度充气等,肺门区扩大可能是肺癌转移、肺内感染、免疫疾病或结节病。
I(Interstitium)间质性浸润分两型,间质型看上部心前区,下部可因妇妇女乳房影加重。
脊柱与脊髓X线解剖课件

脊柱 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椎管 上下椎孔连成 椎间盘 两椎体之间 终板 覆盖椎体上下缘的透明软骨 纤维环 终板之间的纤维软骨和胶原 髓核 纤维环中央弹性胶冻样物质 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二)胸椎 前后位及侧位 1、 胸椎前后位 2、 胸椎侧位
(三)腰椎 前后位、侧位及双侧后斜位
1、 腰椎前后位 横突 第三腰椎最长大 第四最小、尖刀状 第五宽大、可骶化 2、 腰椎侧位 椎管前后径
1、 腰椎斜位 重点检查椎弓峡部 右后斜位------右峡部 左后斜位-------左峡部
狗头: 狗嘴----同侧横突 狗眼-----椎弓根 狗耳----上关节突 狗前腿---下关节突 狗腹----椎板 狗颈----峡部(关节间部) 狗尾----对侧横突 狗后腿-----对侧下关节突
脊髓后动脉 供应脊髓后1/4
由左右椎动脉或小脑下后动脉发出,沿脊髓后外侧下行沿途接受后髓动脉补充。血流方向因部位而定。
髓动脉
髓动脉:前髓动脉 后髓动脉(数量多,细小,中断)为脊髓的营养血管,是颈、胸、腰各部节段性动脉分支,经相应的椎间孔入椎管,形成根动脉,其中到达脊髓者。
椎管的骨部
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椎管 上下椎孔连成
椎管的关节部
椎间盘 两椎体之间 终板 覆盖椎体上下缘的透明软骨 纤维环 终板之间的纤维软骨和胶原 髓核 纤维环中央弹性胶冻样物质 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椎管测量
椎管前后径(矢状径) 椎弓根间径(椎管横径) 关节间径 侧隐窝(前后)高度 椎板间径 椎管面积测量
So much for today. Thank You!
Bye-bye!
脊髓节于脊柱的节段对应关系:
上颈髓(颈1-4)与同序数椎骨对应一致 下颈髓(颈5-8)和上胸髓(胸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个椎体平对(T4胸髓-T3胸椎) 中胸髓(胸5-8)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两个椎体平对(T5胸髓-T3胸椎) 下胸髓(胸9-12)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三个椎体平对(T9胸髓-T6胸椎) 腰髓与第十至十二胸椎平对 骶髓和尾髓平对第一腰椎
【影像诊断课件】脊柱的X线解剖

上下关节突构成。 关节突关节显现冠状位的关节间
隙。 椎弓根影的后方为椎板影,椎板
向后延为棘突。
颈椎的X线解剖
• 颈椎侧位像
①椎管的范围:椎体后缘与棘突 前缘之间的距离。 ②锥体前缘、后缘及棘突前缘的 三线关系
颈椎的X线解剖
• 颈椎侧位像
7块颈椎由上而下序列排列, 共同构成颈曲。
颈椎的X线解剖
• 寰枢椎开口位像
枢椎齿突
枢椎椎体
枢椎棘突
寰椎侧快 寰椎下关节面
寰椎前弓
枕髁
寰枢关节
枢椎上关节面
颈椎的X线解剖
颈椎后前斜位像:
椎体仍呈横位的长方形,在椎体 上缘前后两个弧形淡影为左右 椎体钩的斜位像。其下缘的弧 形影是椎体前下缘的斜位影。 椎体影中临近前缘的致密环是 远片侧椎弓根的断面影,前缘 向前伸出的突起为远片侧横突 影。
腰椎的X线解剖
腰椎前后位像: • 腰椎5个,由上而下序列排列,椎体
逐渐加大。 • 椎体为横位长方形,在椎体影中,
两侧各有椭圆形的椎弓根断面影, 中线上有水滴状棘突影,棘突与椎 弓根之间为椎板影。椎板向外上延 至椎弓根的上方,并形成圆形的上 关节突,椎板下缘向下突出形成下 关节突。关节突关节显现呈矢状位 部分的关节间隙。 • 1、2腰椎横突较短,3、4腰椎横突 较长,第4腰椎横突短而上翘,第5 腰椎横突较宽 • 左右椎弓根内缘之间的距离为椎管 范围。 • 上位腰椎的棘突较倾斜,可重于下 位椎体的上缘。下位椎体的棘突较 平直,多重于本椎体范围。
脉
管
影
上
椎
关
间
节
孔
突
下
关
关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眼的X线解剖
• 眶外缘和眶外壁:
颧骨的额突 额颧缝 眶外壁:
外半颧骨,内半蝶骨大翼。 无名线或眶斜线
眼的X线解剖
• 眶内缘和眶内壁: 眶内缘显影模糊 泪骨嵴影 筛骨纸样板 筛窦
眶内侧壁由前向后依次为上颌骨 额突、泪骨、筛骨眶板。
泪骨嵴代表筛窦前群小房侧壁,
筛骨纸样板代表筛窦后群小房侧壁。
眼的X线解剖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9
Qingdao University
眼的X线解剖
泪点 泪囊
泪小管 鼻泪管
眼的X线解剖
四、眼动脉 由颈内动脉的C3段发出
眼的X线解剖
作业 1绘视神经孔位片 2描述眶四壁的构成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耳的X线解剖
• 眶下缘和眶下壁:
眶下缘整齐,高于眶下壁影。 眶下管、眶下孔影。
眶下壁外半由颧骨构成, 内侧半由上颌骨构成。
眶正位像
眶上缘
眼的X线解剖
眶上切迹
泪腺窝
蝶骨小翼
眶上裂
眶上壁
眶正位像
眼的X线解剖
眶外侧壁
无名线
泪骨嵴
筛骨纸样板
眶下壁
眶下管 眶下孔
眶下缘
圆孔
眼的X线解剖
二、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眶腔为锥形,其底朝 向前外,尖向后内。视 神经孔位居眶尖部,必 须采用视神经孔投照位 方能显示。但须两侧视 神经孔分别摄片。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26
Qingdao University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胸部正常X线解剖PPT课件

目录
• 胸部X线解剖基础 • 肺部正常X线解剖 • 纵隔正常X线解剖 • 心脏正常X线解剖 • 胸膜腔正常X线解剖
01
胸部X线解剖基础
X线成像原理
01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 荧光性和摄影效应,能够穿透人 体组织并留下影像。
02
X线成像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对 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通过对比度 差异来呈现人体内部结构。
肺部的正常形态
01
02
03
两肺形态对称
人体有两个肺,左右两侧 形态对称,呈圆锥形,底 面向上,尖端向下。
肺野广阔
肺野是充满空气的肺部区 域,在X线片上表现为高 透亮、低密度的影像,占 据胸腔的大部分空间。
肺门结构清晰
肺门是支气管、血管和淋 巴管等结构进出肺部的开 口,在X线片上表现为结 构清晰的影像。
纵隔的正常形态
纵隔的正常形态可分为前、中、后三 个部分。前纵隔位于胸骨后方,中纵 隔位于心脏和大血管的周围,后纵隔 则位于胸椎前方。
在前后位片上,前纵隔表现为心影后 方的三角形透明区,中纵隔则呈现出 心脏和大血管的形状和位置,而后纵 隔则与胸椎影像重叠。
在侧位片上,前纵隔表现为心影后方 的一条浅沟,中纵隔则呈现出心脏和 大血管的轮廓,而后纵隔则表现为胸 椎前方的致密影。
了解这些血管和器官的位置和形 态对于诊断和治疗胸部疾病具有
重要的意义。
谢谢观看
心脏的血管和心腔
主动脉发自左心室,向右前上至 主动脉弓转折为升主动脉,经肺 动脉起始部至肺动脉分叉处为左、
右肺动脉。肺静脉自肺门Fra bibliotek心房汇入左、右 心房。
腔静脉窦位于右心房的后部,接 受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心。
腕关节X线解剖

• 腹侧切线:与中轴线几乎平行(图)。
腕关节X线解剖
30/53
Analyze-腕骨轴线
• 月骨轴线
• 经过近侧凸面和远侧凹面中点连线,与经过月 骨掌侧和背侧边缘连线垂直(左图)。
• 舟月角(右图) • 正常: 30 – 60°
• 可疑异常: 60 – 80°
• 异常: > 80°,提醒 腕关节不稳
Wrist
Anatomy-Measurement-Analyze
腕关节X线解剖
1/53
• Reference:
1. the Radiology Assistant :Wrist - Carpal instability
2.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界定 3.脊柱四肢影像图解- 正常解剖,常见变异,常见病变
腕关节X线解剖
9/53
Measurement
Madelung畸形
腕骨角约100°(<130°),对侧亦呈类似改变。
腕关节X线解剖
10/53
Measurement
月骨缺血性坏死
月骨密度不均匀增高,形态不规则、变扁,Nattrass腕骨高度 指数约1.35(<1.52)。本病例存在尺桡骨骨折所致正尺骨变 异(尺骨远端超出桡骨2mm以上),月骨坏死考虑尺桡撞击 综合症所致。
腕关节X线解剖
11/53
Measurement
Nakamura法桡尺远侧关节半脱位CT诊疗(CT横断面)
Hale Waihona Puke 只有MS大于1/4SD时,可诊疗为半脱位。MS:尺骨半脱位部分最大宽度;
RUD:桡尺背侧连线;RUV:桡尺掌侧连线;SD:乙状切迹直径;U:
尺骨;R:桡骨;P:背侧;A:掌侧。(注意:扫描时,肘关节伸展,
胸部X线基础解剖

3.肺段
• 3.肺段(sement)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每个肺段有其单独的肺段支 气管,肺段通常呈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底部朝向肺的外围, 但肺段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各肺段的名称与其相应的支气管 一致。
4.肺门
• 肺门(hilum)肺门影是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 投影,其中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大分支为主要组成部分。
• 第1肋骨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肺尖区,锁骨以下至第2肋骨外缘以内 的部分称为锁骨下区。
两侧肺野依第2第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 线分为上中下野,并纵行平均分为内 中外带。 第1肋骨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肺尖区, 锁骨以下至第2肋骨外缘以内的部分 称为锁骨下区。
2.肺叶
• 2.肺叶(lobe)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右肺分为上、中下三 个肺叶,左肺分为上、下两肺叶。
4.肺门
• 左肺门上部由左肺动脉弓形成,呈边缘光滑的半圆形影:下部由左 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大部分为心影所掩盖。侧位胸片两侧肺 门大部重叠。
5.肺纹理
• 肺纹理(lungmarkings)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 理。
• 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 组织也参与形成。
• 部分膈较薄弱者,可在膈穹隆上缘局部呈半圆形凸起,称局限性 膈膨升,右侧较常见深吸气时明显。
• 有时在深吸气状态下横膈呈波浪状,称为波浪膈,系因膈肌附着于 不同的肋骨前端,在吸气时受肋骨的牵引所致。
• 肺叶是解剖单位,与肺野为两种不同的概念,例如右肺中野的病 变可能在上叶,也可能在下叶。
1.奇叶
• 副叶(accessorylobe):由副裂深入肺叶内而形成,属于肺脏分叶的先 天变异。
• 常见的有:1.奇叶(azygoslobe):因奇静脉位置异常,奇静脉与周围的 胸膜反折形成奇副裂,将右肺上叶内侧部分隔成为奇叶。
X线正常解剖(基础 精华)

正常头颅X线解剖——头颅平片侧位
正常胸部X线解剖——胸部平片后前位
正常胸部X线解剖——胸部平片侧位
正常上肢X线解剖——肩关节平片前后位
正常上肢X线解剖——肘关节平片正、侧位
正常上肢X线解剖——腕关节平片正位
正常上肢X线解剖——腕关节平片侧位
正常下肢X线解剖——膝关节平片正、侧位
正常消化道造影X线解剖—— 钡灌肠:充盈像
正常静脉肾盂造影X线解剖—— 腹平片(KUB)
正常静脉肾盂造影X线解剖—— 静脉肾盂造影(IVP)
正常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解剖
骨盆正位
胆道造影
下肢静脉造影
3、横突:骨折、骨质破坏
4、腰大肌影:冷脓肿 5、下位肋骨:骨折 6、骶骨、骶孔:骨质破坏或骨折时,注 意两侧对比。 7、骶髂关节:怀疑强直性脊柱炎时更应 注意。 8、胆囊结石 9、肾影、肾结石 10、输尿管结石
腰椎平片侧位 正常脊柱X线解剖
腰椎侧位5大观察要点
1、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时椎体边缘模 糊不清。 2、椎间隙:结核常有椎间隙改变。 3、椎体后缘弧线:注意有无脊柱不稳。 4、棘突
正常下肢X线解剖——踝关节平片正位
正常下肢X线解剖——踝关节平片侧位
正常脊柱X线解剖——颈椎平片前后位
正常脊柱X线解剖——环、枢椎平片张口位
正常脊柱X线解剖——颈椎平片侧位
正常脊柱X线解剖——颈椎平片斜位
正常脊柱X线解剖 腰椎平片正位
腰椎正位10大观察死角
1、椎弓根:骨质破坏时,注意两侧对比。 2、上下关节突:怀疑强直性脊柱炎时更 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
5、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
良 好 的 观 察 顺 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图1 骨盆正位片(1)髋骨的X线解剖常规投照正位(图1)。
在X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
髂骨翼的内侧1/4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3/4因有髂窝而较透亮。
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骨影内。
弓状线及骨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臼阴影。
髋臼阴影的上图1 手骨及腕关节X线像腕骨的X线解剖常规X线片包括腕部后前位及侧位片。
后前位(图2)片上,桡骨下端膨大,它向外下方伸出的尖部为桡骨的茎突。
下端远侧的致密边缘是腕关节面,与它相对的腕骨是手舟骨和月骨,其间相隔的透亮带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外侧半。
尺骨下端的膨大是尺骨头,伸向内下方的突起是茎突。
尺骨头的远侧与三角骨相对,两者之间有较宽的透亮区,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内侧半和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间隙。
因分隔这两个关节的关节盘不显影,所以关节间隙显得特别宽阔。
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形成一凸向近侧的弧形带状影,与桡、尺骨的远侧面相对。
豌豆骨呈圆形,与三角骨重叠。
大、小多角骨的近侧缘与手舟骨相对,远侧缘分别与第1、2掌骨底相对。
头状骨与第3掌骨底相对,钩骨与第4、5掌骨底相对。
钩骨钩呈致密的圆圈影重叠于钩骨的影像内。
侧位片上,与桡腕关节对应的为手舟骨和月骨,月骨的远侧面呈弧形,与头状骨对应。
图2手骨及关节正位X线像掌骨、指骨的X线解剖常规摄后前位,掌骨底略呈方形阴影,掌骨头阴影呈球形。
远节指骨末端呈膨大的阴影。
肘关节及前臂骨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图1 肘关节正侧位X线肘关节的X线解剖肘关节常规X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90°的侧位(图1)。
正位像肱桡关节间隙清晰,呈下凹的浅弧形;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重叠而变暗,呈上凹的弧形,故而正位片上肘关节间隙呈波浪状。
屈肘侧位片,肱尺关节间隙清晰,呈半环形,前为冠突,后为鹰嘴。
肱桡关节掌侧清晰,背侧部分和尺骨冠突相重叠。
此时通过桡骨纵轴线的延长线也穿过肱骨小头中心。
伸肘正位片上,肱骨、尺骨长轴线形成向外165°~170°的夹角,此为生理性前臂外翻角,男性一般大于女性。
若小于l65°叫肘外翻,大于190°叫肘内翻,如果是180°则叫直肘(图1-1),均属异常表现。
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内下方的夹角谓之提携角,正常范围5°~20°之间,女大于男。
图1-1肘部畸形示意图前臂骨的X线解剖常规摄前后位、侧位片。
前后位片上(图2),两骨并行,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
桡骨上端的桡骨头呈圆盘状,桡骨颈下方的内侧缘显示三角致密影为桡骨粗隆影。
尺骨上端大而不规则,主要参与构成肘关节。
尺骨下端变细,尺骨头内后侧有尺骨茎突影。
前臂侧位片,尺、桡骨上、下两端都显示部分重叠,但骨干分开,桡骨干后缘和尺骨前缘之间显示长梭形空白区,为透亮的骨间膜。
图2 前臂骨正侧位X线像肱骨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常规X线片是前后位及侧位,一般来说,摄肱骨上端X线片应包括肩关节(图1),下端应包括肘关节。
肱骨干中段最细,骨密质最厚,前内侧缘有滋养管透亮线。
肱骨干中、上部外侧缘骨质增厚隆起,表面不整齐,为三角肌粗隆,其下缘可见桡神经沟的影像。
肱骨下端向两侧明显增宽,可见内、外上髁、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影像。
肱骨下端中央密度减低,为冠突窝和鹰嘴窝重叠所致。
图1 肱骨正位片肩关节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图1 肩关节正位X线像(1)锁骨的X线解剖在后前位X线片上(图1),长管状的锁骨,重叠在肺尖部,把胸骨和肩胛骨联接起来。
(2)肩胛骨的X线解剖在后前位X线片上(图1),肩胛骨呈倒置的三角形,覆盖于第2到第7肋区,透过锁骨、肋骨和肺野,可见其内侧缘垂直下行。
肩胛骨下角圆钝致密,外侧缘由下角向外上方延伸,呈宽厚致密影。
关节盂的前后缘呈浅弧形致密线,连成长椭圆形关节面。
肩胛骨位置改变时,关节盂影的形状随之变化。
肩胛骨上缘只显示其内侧部分,呈略微上斜的致密线横行到上角。
(3)胸锁关节的X线解剖在胸部后前位片上,可见胸骨的锁切迹和锁骨的内侧端。
胸锁关节与纵隔及胸椎影相重,显示不清,但仍可分辨胸、锁两骨之间的斜行透亮带,即胸锁关节间隙,关节盘则不显影。
(4)肩锁关节的X线解剖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见图1),肩锁关节间隙明显。
正常情况下,锁骨外侧端影像高出肩峰影的上缘。
(5)肩关节的X线解剖在肩关节正位片上(见图1),肱骨头为半球状膨大阴影,关节盂呈纵向环状线影,二者重叠形成梭形的致密影。
肱骨头的关节面与关节盂前缘之间的灰色弧形带是清晰显示的肩关节间隙,正常成年人肩关节间隙宽约4mm,它基本重叠在关节盂影像内。
肱骨头外侧的是大结节,小结节重叠在肱骨影内。
肩峰与肱骨头间距为6~14mm,若小于5mm,说明有肩袖(见上肢肌)损伤。
胸廓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1)胸廓的正位X线解剖正位胸片上(图1),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有:①胸骨和纵隔及胸椎重叠,不易分辨。
②肋骨前后段遮盖了大约40%的肺野,二者呈重叠着的交叉影。
③肋软骨未钙化时,肋骨前端显示为游离端,肋软骨钙化时方显影。
④肋骨后段虽细但厚,影像致密,上缘锐利清晰。
(2)胸廓的侧位X线解剖侧位胸片上,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有:①前部可见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
柄、体相连处为胸骨角。
②后部见胸椎侧位像,上部呈与肩胛骨等的重叠影像,下部因膈对比而清晰。
③胸椎和胸骨两侧肋骨重叠显影,肋骨后部超出胸椎后缘。
(3)胸廓的斜位X线解剖斜位胸片最适于显示胸骨斜位像,其影像解剖特点有:①胸骨柄上宽下窄,外上可见胸锁关节。
②胸骨体呈纵行宽片状,边缘有第3~7肋骨相连。
图1胸廓正位X线像脊柱椎体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1)脊柱正位X线解剖脊柱正位X线片上,脊柱位于躯干中央,呈纵形柱状,由椎骨连结而成,自上向下椎骨由小逐渐增大。
主要的影像解剖特点(图1-22,23)有:①椎体呈方形或长方形,边缘的骨密质表现为致密细线影,椎体内有纵横排列的骨小梁影像。
②相邻的上、下椎体间显示为无结构的透亮间隙,即椎间隙。
椎间隙代表椎间盘,上、下缘基本平行。
邻近的椎间隙宽度大致接近,但胸部椎间隙最小,腰部椎间隙最大。
③椎体的两侧缘见横突影伸向外方,左、右横突一般对称。
④椎弓根呈椭圆形或圆形,其边缘为密度较高的阴影,多重叠在椎体影的外侧部。
椎弓根间距从第2颈椎向下逐渐加大,在第5~6颈椎处最大。
第7颈椎到第3胸椎处急剧变小,向下到第10胸椎处为脊柱中最窄的部分。
从第11胸椎到第1骶椎又逐渐变大,以后又变小。
⑤颈椎棘突呈分叉的阴影,胸椎棘突则排列成纵行的致密阴影,由于棘突的倾斜度不同,其末端阴影所处的位置也不一致,而腰椎棘突为类似水滴状的影像。
骶骨为三角形阴影,正中线呈条状边缘不规则致密阴影,为骶正中嵴。
骶正中嵴外侧有骶前、后孔形成的互相重叠密度减低影。
图1-22颈、胸椎正位X线像图1-23胸、腰椎正位X线像(2)脊柱侧位X线解剖脊柱侧位X线片上,可见四个生理弯曲。
主要影像解剖特点(图1-24,25)有:①椎体位于脊柱的前部,近似四方形,前后径略大于高径。
前缘和后缘均为平滑的曲线,上缘和下缘并不在一个平面,一般椎体的后缘高于前缘约5~8mm,尤其第12胸椎体和第1腰椎体,后缘高于前缘达8~l0mm,均属正常表现。
②椎间隙显影清晰,正常范围2~6mm。
胸椎间隙较窄,腰椎间隙较宽,第4~5腰椎间隙最宽,其前部可宽达15mm。
椎间隙前后部并不等宽,随脊柱生理弯曲有一定的变化,同时也与年龄有关,50岁以上的人,椎间隙要比青壮年窄一些。
③相邻的椎骨上、下切迹之间的透亮空隙为椎间孔。
椎间孔的前缘是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椎间孔的后缘止于关节突的前缘。
椎间孔的形状一般呈长椭圆形。
胸、腰椎的椎间孔在侧位片上可见,是双侧重叠的影像。
④侧位显示最清楚的是棘突。
颈椎棘突长短大小不一,胸椎棘突呈叠瓦状,腰椎棘突矢状位呈宽板状,垂直向后。
⑤各椎骨的椎体后缘连线和棘突前缘连线之间,从上到下呈弯曲的柱状低密度影为椎管侧位影像,内有脊髓。
因脊髓密度低,故不显影。
图1-24 颈椎侧位X线像图1-25 腰椎侧位X线像骨关节X线影像解剖学特点(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1.骨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年龄变化关系(1)骨质的影像特点骨质含有较多的钙质,X线不易穿过,所以在影像中呈现轮廓清晰的高密度影。
骨密质构成骨影的外层,呈密度均匀、连续的条状高密度阴影,以长骨干的中段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外缘锐利,内缘界限不很清晰。
骨松质密度较低,骨小梁呈粗细不等、交错排列的海绵状或网状影像。
骨小梁的粗细和排列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一致。
长骨及X线像(2)骨髓的影像特点骨髓易为X线穿透,不能成像,只显示骨髓的所在部位即骨髓腔及骨髓间隙。
长骨的骨髓腔表现为低密度的管腔,骨髓间隙显示于骨松质部位,表现为高密度骨小梁之间的低密度影像。
(3)滋养管的影像特点因投照角度不同,显影各异。
若在长骨骨干靠近中段的部位,于致密的骨密质影中见1~2条粗约1mm的透明光滑细线,斜穿骨密质,通入骨髓腔,则为滋养管影像,应注意与骨折线相鉴别。
若正对着X线投照方向,则表现为小圆孔影像。
(4)骺及骺软骨的影像特点成年以前,在长骨的两端可见到骺的影像。
骺呈圆形或扁圆形,密度稍低,介于骺和干骺端的带状透亮区是骺软骨的影像。
成年后,骺软骨的先期钙化带与干骺端紧接,呈宽1~2mm的高密度阴影,阴影的两端与骨干的骨密质阴影相续。
(5)骨的年龄变化特点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但骨骼数目、大小与成人不同,在外形、结构方面也不一样。
例如长骨,小儿骨干细而短,骨密质薄,随着年龄增长,骨干变粗加长,骨密质增厚。
小儿长骨的骨骺多是软骨而不显影,随发育渐次骨化,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由小而不规则逐渐变得大而整齐的致密骨点。
年龄越小,骺软骨的透亮带越宽,随年龄增大逐渐变窄,最后成为骺线。
通常女孩比男孩早融合一年多。
到成年,骨生长和骨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骨的大小和外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恒定不变。
到老年期,骨吸收增加,骨的大小和形状逐渐萎缩,如面颅缩小、脊柱缩短、骨密质变薄、骨小梁变细甚至吸收消失等,均可在影像上得到反映。
2.关节的影像解剖学特点普通X线片上的关节面是一层菲薄的骨密质,厚度多不足0.5mm,照片上呈纤细光滑的致密线,关节两端骨密质致密线之间的透亮区称为关节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