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精品总结
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行测作为公共基础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题型涵盖了文字阅读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多个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对行测各个题型的技巧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文字阅读理解题
文字阅读理解题是行测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文章,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
1. 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这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快速找出答案。
2. 善于利用关键词:文字阅读理解题中常常会出现关键词,这些词汇往往与问题的答案直接相关。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识别和利用关键词,加快解题速度。
3. 注意选项的排除: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排除那些与文章不相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这样可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二、数量关系题
数量关系题是行测中考查数理逻辑能力的一类题目。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
1. 简化计算:数量关系题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可以运用简化计算的方法,如合并同类项、约分等,减少繁琐的计算过程。
2. 注意符号的变化:在数量关系题中,符号的变化往往会对题目的答案产生影响。
因此,要注意观察题目中符号的变化规律,以便正确解答问题。
3. 多练习模拟题:数量关系题通常需要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模拟题,提高对数量关系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是行测中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类题目。
以下是几点解题技巧:。
行测考试心得(精品5篇)

行测考试心得(精品5篇)行测考试心得篇1行测考试心得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自从接触行测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初次踏入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我感到困扰和迷茫,然而,我逐渐发现,掌握行测技巧,理解社会现象,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在三年时间里,我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渐掌握了行测的考试技巧和思维方法,理解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我发现,行测考试并非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我在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巩固知识点。
其次,我通过做题,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充学习。
最后,我参加了模拟考试,通过实战模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我深感行测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会坚持下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争取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行测知识和技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这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应试经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行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行测考试心得篇2行测考试心得一、考前准备1.了解考试情况:了解行测考试的科目、试题量、考试时间、分值等,对考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2.准备复习资料:选择权威的复习资料,如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教材等,帮助系统化地学习知识点。
3.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逐步覆盖所有知识点。
二、复习策略1.重点突出:针对行测考试的特点,复习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好时间与分值的比例,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答。
行测知识点总结高照

行测知识点总结高照一、行测概述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行测主要考察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数量关系的运算、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常识判断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
行测的题型多样,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多种题型,考生需全面备考,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行测知识点总结1.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信息,正确把握作者的意图,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改错等,涉及到词语理解、逻辑推理和语法表达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2.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运算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和数据进行推理和计算。
数量关系题型包括逻辑计算、数量推理和数量关系比较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数学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和方法。
3.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判断推理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行政能力测验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是行测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常识判断题型包括时事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时事动态,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提出适当的观点和结论。
资料分析题型包括图表分析、情景分析和应用文写作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资料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6. 注意事项在备考行测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熟悉考试大纲和题型,了解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行测75知识点总结

行测75知识点总结一、常识判断1. 常识判断题是考查考生综合知识水平和社会实际情况,建议考生多关注政治、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2.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入手,通过排除法确定正确答案。
3. 在备考过程中要经常关注时事热点、社会新闻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方便在考试中能够应对各种问题。
二、判断推理1. 判断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多进行类似的逻辑推理练习,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注意理清题干和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逻辑严密,排除干扰项,找到正确答案。
3. 对于复杂的判断推理题目,可以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将问题拆分成小块逐一分析,最后综合得出结论。
三、数量关系1. 数量关系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备考过程中要多进行数量关系题目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2.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理清题意,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求解。
3. 针对数量关系题型,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比例、百分数、平均数、递推关系等数学知识,巩固基础,做到举一反三。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1.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语文水平,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重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避免主观臆断。
3.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五、资料分析1. 资料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能力,备考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类图表的解读方法。
2.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仔细观察和分析资料,抓住关键信息,排除无关信息,做到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3. 针对资料分析题,考生可以通过多做实际例题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资料分析能力。
行测知识点突击总结

行测知识点突击总结一、行测概述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指为选拔和录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组织的一种能力测试。
行测主要考察应试者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应试者的基本知识水平。
行测是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工具,对于备考者来说,了解行测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行测的考试形式通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数学运算、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能力。
面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组织领导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二、行测知识点突击总结1. 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是行测考试的一大重点。
数学运算主要考察应试者的基本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数、比例、利率、时间等基本运算,此外,应试者还需要熟练运用常见数学公式和计算技巧,例如利润、消费、几何图形面积和周长、趋势线等。
2.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的另一大考查内容。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情况的分析能力,包括推理判断、逻辑推理、理解判断、数量关系等。
3.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的另一大考查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应试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词汇理解、语义理解、修辞推理、逻辑关系等。
4.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也是行测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资料分析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理解、数据展示、数据分析和数据推理。
5. 行测备考技巧在备考行测过程中,应试者需要掌握一些考试技巧,以提高备考效率和考试成绩。
首先,应试者要熟悉行测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了解考试的知识点和考试特点。
其次,应试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将重点和难点进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应试者要注重练习,在备考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并及时总结和复习,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总结:行测知识点突击总结主要包括数学运算、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和备考技巧。
(完整word版)行测总结(呕心沥血版)

行测一、数字推理:1.观察,抽象,假设,验证。
2.数组敏感:看到数字知道什么特点3.数列敏感:和数列,一阶等差,质数列4.基本类型特点等差数列:基本型,二级等差(变式),二级质数列等差特点:1.严格递增或者递减(三级等差至少5项)2.幅度递增3.幅度不大5.等比数列特点:1.间接倍数关系2.递增或者递减3.幅度变化大一点(几倍加几)6.和数列特点:1.不具有严格一致递增或者递减性2.整体趋势递增或者递减3.前三项特点明显(前两项相加减几等于第三项)7.积数列特点:1.整体趋势和和数列一样2.前三项规律明显3.变化幅度大(很重要)8.平方立方特点:1.1—19的平方,1—10的立方2.延伸发展3.变化幅度大4.和项数有关系5.多次方9.组合数列特点:间隔组合(项数比较多,最少六项)增减性不一致,{{增减增减增减}}…分段组合(项数比较多,最少六项)中间分段两两分段10.分式特点:通分约分(不是最简式)看变化看组合11.质数特点:间隔做差为质数翻番考(质数的N倍)二、数据计算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变化 1 5 6 尾数不变9 4 奇偶变化 2 3 7 8 四为周期变化数列求和裂项组合等差中项求和差倍原理2b- b=b和150 差是2行程问题{(代入)从A开始代}{(抽象)比较好}1.相遇速度和2.追击速度差S=速度差*时间3.流水顺水加逆水等于两倍船速顺水减逆水等于两倍水速行程问题要画图4.比例问题份数5.整除的情况被3,9整除的特点,和能被3或9整除被8整除的特点,后三位能被8整除21386016,016即16能被8整除。
列方程的题都可以带入或者转化。
6.栽树和方阵不封闭:直线栽树1000米,隔一米在一棵树,一共1001棵树。
距离加一封闭:隔一米在一棵,颗树等于周长。
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7.容斥原理:集合问题(画图)A+B=A∪B+A∩B8.2005003=2003*10013737373737/71717171=3737*10001/7171*10001=3737/7171= 37*101/71*101=37/719.浓度问题10.利润问题三、直言命题(6点)1.种类:所有所有都不有些有些不2.有些:一部分全部一个有些同学及格了!部分或全部或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有些及格≠有些不及格3.真、假a.判定真假和客观事实符合为真b.假否定假,得到真。
部分行测知识点的整理

部分行测知识点的整理以下是部分行测知识点的整理:1.同义词与反义词:行测中常常会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选择题。
同义词是指词义相近或相同的词,而反义词则指意思相反的词。
掌握常用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和题目的意思。
2.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行测中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命题、推理和演绎等方面。
命题是陈述性的句子,可以是真或假;推理是通过观察或推断得出结论;演绎是根据已知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4.词语搭配与固定搭配:词语搭配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词在搭配时有一定的固定规律和搭配习惯。
例如动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掌握常用的词语搭配和固定搭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选择词语。
5.数字与符号关系:行测中常常会出现数字和符号之间的关系题目。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找出数字和符号之间的规律,并根据规律选择下一组数字和符号。
掌握数字和符号之间的常见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
6.近义词与造句:这种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词语选择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并在题目中合理运用这些词语造句。
掌握常见的近义词和造句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7.称呼与关系:这种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称呼和关系选择合适的答案。
例如,根据人称呼对人的关系进行推断,或者根据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推断人的称呼。
理解常见的称呼和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
8.语法与修辞:语法是指词语或句子的结构和用法规则,包括语法时态、语法主谓宾等;修辞是指为了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特意选择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和选择答案。
9.常识与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是指根据已有的常识判断题目的真假。
常识是指广泛流传的普通知识。
在行测中,常识判断题通常与社会、科学、文化等领域有关。
掌握常识和常识判断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解答此类题目。
10.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排列组合是指将一些元素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列或组合;概率统计是指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推断和计算。
行测积累知识点总结

行测积累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总结1. 数学知识点1.1 数与代数(1)数的性质:整数性质、有理数的性质、无理数的性质、实数的性质。
(2)集合及其运算: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3)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函数的性质、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像。
1.2 几何与图形(1)平面几何:点、线、面的基本性质,平面几何基本定理、平行线、共线与共点、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
(2)立体几何: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平行线面、多面体、圆柱、圆锥、圆琉等。
(3)解析几何:坐标系的建立、直线方程、圆的方程、曲线的方程。
1.3 数据与概率(1)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数据呈现形式。
(2)概率统计: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基本性质、统计的基本定义、频率分布、统计图。
2. 语文知识点2.1 词汇(1)中考高频词:高考词汇、中考词汇、新词、生词和重点词等。
(2)词汇拼写:单词的拼写规则、常见拼写错误及纠错方法。
2.2 语法(1)句子基本成份: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句子的成分、句子的基本要素。
(2)谓语动词: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
(3)主谓一致:主谓一致的原则、主谓一致的复杂情况。
2.3 写作(1)作文开头:作文开头的基本要求、作文开头的写法。
(2)作文结尾:作文结尾的基本要求、作文结尾的写法。
(3)作文素材:作文的素材搜集、作文的素材应用。
3. 英语知识点3.1 词汇(1)词义辨析:常用词义的差异、词义辨析的方法。
(2)词汇拼写:单词拼写的规则、常见拼写错误及纠正方法。
3.2 语法(1)名词:名词的种类、名词的数、格、性。
(2)动词: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
3.3 阅读(1)阅读技巧:阅读中的主动预测、理解大意及细节、分析段落及语义。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行测积累知识点方法总结1. 积累词汇词汇积累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突破(精品总结)
行测100,各题分数值大概如下
一言语30分【时间35分钟】
1.词语表达20道题,0.5分/题,共计10分
2.片段阅读20道题,1分/题,共计20分
二数学运算17分【时间20分钟】
1.数字推理5道题,0.4分/题,共计2分
2.数学运算15道题,1分/题,共计15分
三判断推理23分【时间35分钟】
1.图形推理5道题,0.4分/题,共计2分
2.定义判断10道题,1分/题,共计10分
3.类比推理10道题,0.1分/题,共计1分
4.逻辑判断10道题,1分/题,共计10分
四资料分析-统计20道题,1分/题,共计20分【时间20分钟】
五常识25道题,0.4分/题,共计10分【时间10分钟】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突破系列五
——言语理解与判断
片段阅读
一:关键词法
1:抓高频实词2:重视连词3:看副词4:锁定关联词语
二:关键短语法
提示作用,比如:“甚至可以说”、但值得······”“更重要的是”等等。
三:关键句法
1:观察首、尾句
首句分析法——总-分形式,题干主旨句在首句
尾句分析法——“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这段文字的寓意是”、“分—总”形式2:段中句
“这段话意在说明”,句子中有转折词或者提示词
四:排除法——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
分析选项
常识,太绝对或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混淆是非,推论慎选,感情色彩来排除,高度和深刻性
五:补充句子法
片段阅读——选项与提问句组成的句子与原句同义为正确选项
六:前后对比法—词语理解
1、找同义语
2、找反义语
秒杀阅读理解的几大法则
第一条不变法则:转折决定一切!
阅读理解题第二法则:明显的主旨句一出,看相关意群,其他一概不管。
阅读理解题第三法则有用了:关键词匹配(关键句的关键词,片段的连词,关联词语,副词,高频实词)
阅读理解题第四法则:主体分析法的经典运用—分析片段描述的对象(一个还是多个)
第五法则:指示性标点(破折号、冒号、引号)指向答案,看相关意群
第六法则:指示性关联词(包括序数)
第七法则:指代题,首先定位“这”的位置,往前找最近的独立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