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埋深、高地应力、断层带联合协同支护技术的应用
采煤掘进中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

采煤掘进中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采煤掘进是矿山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
而高强支护技术是采煤掘进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支护方式。
下面将具体讨论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包括其工作原理以及影响因素等。
首先,高强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了解煤矿地质状况,结合不同的体系支护方案设计的。
通过对煤层、冲击地压、煤壁稳定性的研究分析得出支护方案,采用高强度钢材和聚合物材料等优质材料进行支护,保证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具体应用之前,需要根据采煤工区的煤厚、断层和构造情况等因素,确定高强支护技术的体系支护方案。
因此,支护方案的设计是高强支护技术应用的关键之一。
其次,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采煤掘进矿井的安全性,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的支护方案通过脚杆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支护,比较耗费资源,而且不易实现尺寸化生产。
而采用高强支护技术,能够减轻煤矿工人的负担,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支护方式,为煤炭生产提供了支撑。
然而,采用高强支护技术的一些影响因素也需要考虑。
首先,煤矿地质状况的差异会影响支护方案的具体设计。
再者,支护材料的性能、规格、施工技术等因素也会影响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
此外,工人使用的工具、保养与管理等因素也会影响支护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和实现。
总之,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对于煤炭生产企业来说,优化支护方案,推广高强支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煤掘进成本,更能保证矿区工人的生命安全。
只有在满足支护方案设计和施工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和实施,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煤矿采空区的高强支护技术应用。
联合支护技术在高应力巷道支护中的应用实践

联合支护技术在高应 力巷道支护 中的应用实践
张 立 全
( 淮南矿业集 团新庄孜煤矿 。安徽 淮南 2 3 2 0 7 2)
【 摘 要】 研 究高地应 力软 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 证矿井采掘深部煤层 的关键 。在过 断层破碎 带巷 道支护时 ,早期采 用砌碹、刚性金属支架 、“ 支架+ 喷浆”等被动 支护方式 ,效果往往 不理想 ,某煤矿胶 带大巷 采用 “ 锚 网索喷注”主动 支护技术 ,取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 关键词 】高应 力巷道 ;支护 ;锚 网喷
前言
随着 煤矿 开采深度 的不断增加 , 井下巷道 将处于更 高的地应力 环境 中, 尤其在地 质构造活动 强烈的地 区, 残余构造应 力比较大, 岩 石 的力学性质也 发生了变化, 结果给煤矿巷 道支护及稳 定性带来 了 很大 的难度, 从而 成为制约煤矿 企业 向深部开采 的瓶颈 。因此, 研 究 高地应力软岩环 境下 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矿井采掘深部煤层 的关键 。在过 断层破 碎带巷道支护时 ,早期采用砌碹 、刚性金 属支 架 、“ 支架+ 喷浆 ”等被动支护方式 ,效果往往不理想 ,为此尝试 变 被 动支护 为主动 支护 ,某煤矿4 采 区胶带 大巷采 用 “ 锚 网索喷注 ”主 动支护技 术,取 得了较 好的效 果。下 面对该 技术进 行介绍 。
1 工 程 概 况
图1 4 采区胶带大巷永久支护示意
4 采区胶带大巷长1 8 7 4 m ,标 高为- 7 5 2 . 3 5  ̄- 7 5 8 . 5 5 m ,北通东 翼胶带大巷, 左 邻4 采区轨道大巷,右邻4 采区回风大巷。4 采区胶带 大巷采用钻爆施工法掘进, 施工 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 , 断层较发育 。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 ,施工过程 中将揭 露1 O 条 正断层,对掘进施工中 影响较大 的有5 条,受大断层影响会导致巷道近煤层或揭穿煤施工 。 施工范围 内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1 . 5 5 ~3 . 1 4 m ,平均厚2 . 7 m , 煤层含1 ~3 层夹矸 。巷道施工 过程 中岩性以泥岩为主 ,局部砂岩 , 煤岩层倾 向为南 东,倾角7 。~1 6 。。4 采区胶带大巷施工范围 内水 文地质条件属 中等偏复杂类型 ,主要充水水源为3 煤下 ( K ) 砂岩裂隙 水 ,此层段裂 隙发育 不均 ,局 部裂 隙较发育,总体上属富水性弱至 中等 的含水层 。在此 段巷道施 工过程中,受构造及裂隙发育地段滴 水和淋水 ,对巷道施工有一定 的影响 。 2 支护设计 该矿4 采 区胶 带大巷 设计采用锚 网喷支护形式 , 断面 形状 为半圆 拱形, 断面规格为净宽 ×净高= 4 6 0 0砌 ×3 5 0 0砌 , 净断面积为l 3 . 8 3 m 。巷道采用钻爆施 工法掘进 ,实施光面 爆破 。挖掘时必须进 行超 前护顶 ,采用锚 网喷临时支护 ,当挖 够1 排锚杆 距离后 ,再进行 永久
高应力大断面硐室联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西
煤
炭
科
技
2 0 1 3年 第 l 期
NO.1 20 1 3
J I ANGXI COAL S CI ENCE & TECHNOLOGY
高 应 力 大 断 面 硐 室 联 合 支 护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秦德 阳, 胡 同岭
河 南 登封 4 5 2 4 7 7 )
L 喵灰 岩 及 以上 层 位 掘 进 , 巷 顶 距离煤 层垂 距 只有 5 . 5 m, 顶板 岩 石较 破 碎 ; ( 2 )施 工 断 面超 大 ; ( 3 )周 围 巷 道 布 置 较
l a r g e s e c t i o n c h a m be r . Ke y wo r d s :l a r g e s e c t i o n;c h a mb e r ;c o mb i n e d s u p p o r t
1 绞 车 房 概 况
1 . 1 地 质 概 况
s y s t e m b y l a y e r e d c o ns t r u c t i o n a n d f l e x i b l e - r i g i d— c o u p l i n g f o r m wi t h wi r e me s h s p r a y,a n c h o r r o p e o n wa l l , U— s h a p e d s t e e l s u p p o r t ,s h o t c o n c r e t e a n d s u r r ou n d i n g r o c k g r o u t i n g,whi c h s o l v e s t he s u p p o r t pr o b l e ms i n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们对于建筑可持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深基坑施工是近年来建筑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然而,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压力的巨大作用,很容易发生坍塌、沉降等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一、组合支护技术的定义及原理组合支护是指在深基坑施工中采用两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支撑方式,通过搭配运用,形成一个互相协调、各司其职的深基坑支护系统,以达到保证建筑施工期间工人和设备的安全,避免震动和沉降的目的。
组合支护依据结构法和材料法原理,通过搭建不同的支护结构来避免减小相互之间的剪切力、拉力、弯曲力和压力等力的影响,从而减小了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体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二、组合支护技术的适用范围1. 地下水位较高、土体稳定性差的区域。
2. 具有大地震作用的区域。
3. 在城市或深处施工的情况下,降低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1. 浅表地基础深挖支护该技术适用于建筑比较高的深基础,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开挖,然后进行钢管桩的支撑和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墙护的支撑。
2. 深层基坑支护深层基坑支护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先铺设钢板桩和混凝土桩,再做竖向和水平的支撑墙护。
支护墙可以采用拉筋墙式和钢梁型式两种。
3. 桩和板式支护桩和板式支护主要采用H型钢、U型钢、钢板桩和混凝土桩等建设材料,支护墙护采用梁柱结构。
4. 斜撑支护斜撑支护主要用于施工高度较低的基坑,采用的支护结构主要由混凝土板和钢撑杆构成,钢撑杆固定在混凝土板上,通过调整长度,形成垂直或倾斜的支护结构。
1. 德国汉堡模式汉堡模式即德国式深基坑支护技术,其特点是采用优质混凝土材料,配合钢筋网实现钢筋混凝土的制作。
2. 法国防坍支护措施法国采用的防坍支护措施是采用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结合的技术,将钢板作为框架在地面上先射线定位,再挖孔固定,并采用液压拉伸机进行定位。
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回采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回采巷道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摘要】阐述了夹河煤矿深部开采复杂地质条件下回采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简要介绍了相关支护参数选择,分析了回采巷道矿压观测情况,提出了建议和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深部复杂条件回采巷道联合支护1 地质概况夹河煤矿于1969年正式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核定年生产能力50万吨。
经过技术改造,现年生产能力均在120万吨以上。
夹河煤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郊15km,目前主要可采煤层为2、7、9层煤,其上部煤层开采已基本结束,开采深度现已达1000m 左右,属于深部开采。
该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数目较多,且顶板破碎,三下压煤较多,吨煤成本偏高,在250元以上。
采区位于-800西一。
(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2445工作面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大丁场村东北,前崔店以西, -1010西一二层回风道以东,东到夹张边界,上部为2443采空区,下部为未开拓区域。
(2)顶板类别:根据《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结合徐矿集团公司《顶板管理实施细则》及矿压资料,确定该面顶板定为ⅱ级2类顶板。
(3)工作面矿压分析:1)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4~8m。
2)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为15~20m,周期来压步距为8~10m。
3)顶板来压强度为:164.93~275.67kn/m2。
4)底板比压值为20.32mpa。
2 支护参数的确定根据2445工作面矿压资料,对工作面两道支护强度提出较高要求,结合2445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分析可知,在工作面8倍采高即16m(按采高2m计算)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岩性及厚度依次为:0.1~0.6m厚的泥岩,4.07m厚的砂质泥岩,0.41m厚的煤,0.19m厚的泥岩,0.35m厚的煤,1.57m厚的泥岩,0.89m厚的煤,5.47m厚的砂质泥岩,0.36m厚的煤,7.46厚的细砂岩。
因此可将该面两道巷道顶板视为“软、中硬、软、硬”类型。
加之上部是2443工作面采空区,巷道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埋深矿井软岩及断层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

埋深矿井软岩及断层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摘要】当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后,尤其是在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巷道支护体严重破坏,影响巷道使用率,威胁安全生产。
文章介绍了软岩的工程特性及影响断层带煤巷围岩破碎的因素,提出了采用“锚、网、喷、索”联合支护控制断层带煤巷围岩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深部开采;软岩;断层;破碎带;联合支护在煤矿开采中,当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后,一般会遇见地质构造复杂,地应力变大的情况,此时巷道变形严重,尤其是在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巷道支护体严重破坏,影响巷道使用率,威胁安全生产。
其围石性质表现出软岩的巷道围岩性质,所以煤炭生产建设形势迫切要求对深部开采软岩巷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在厚煤层深部开采巷道断层破碎带掘进时,采用特殊的支护工艺。
1.软岩的工程特性1.1软岩的力学属性软岩中泥质矿物成分和结构面决定了软岩的力学特性。
显示出可塑性、膨胀性、崩解性、流变性和易扰动性的特点。
软岩的膨胀性质是在物理、化学、力学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体积变化的现象,其膨胀机理有:内部膨胀、外部膨胀和应力扩容膨胀三种。
工程中的软岩膨胀为复合膨胀形式。
1.2软岩的临界载荷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围压的增大,岩石产生的塑性变形明显增加,使得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为硬岩特性的岩石,在提高了应力水平下显示出显著的塑性变形。
1.3软岩的临界深度与软化临界荷载相对应,岩石亦存在着一个软化临界深度。
对给定矿区,软化临界深度也是一个客观量。
当地下工程埋深大于软化临界深度时,围岩出现大变形,大地压和难支护现象;当地下工程埋深小于该临界深度时,则围岩的大变形,大地压现象消失,巷道支护容易。
2.影响断层破碎带煤巷围岩破碎的因素断层附近煤岩体一般较为破碎,再加上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状态恶化,围岩变得更为破碎而呈现峰后力学特性。
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高、围岩的峰后力学特征是围岩变形破坏的重要原因。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和地铁站需要在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条件下建造。
这些工程往往需要在深厚土层和岩石中挖掘大型基坑,施工难度和风险都很高。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组合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施工中。
组合支护技术是将现代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的思想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材料和结构形式的组合,实现基坑支护和土体稳定的技术手段。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基坑施工的危险性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在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形式:钢支撑结构:把大型钢管、梁、板材等材料按一定的排列形式组合成结构,支撑和固定周围土壤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形状,适应不同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
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通过混凝土桩、桩壁、嵌岩桩等形式构成基坑支撑体系,提供稳定的土体支撑作用,并能够在需要时承受大量水压。
地下连续墙结构: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基坑围护结构周围沿纵向方向、按一定的间距钻孔成穿孔孔道,将连续墙支撑和土体结合在一起,使得墙体和土体共同承受基坑内外的承载荷载,并保证基坑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这些结构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可以利用基坑支护软件模拟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
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首先,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可以实现对周围土体的固定和支撑,避免土体松动或坍塌的风险。
同时,组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施工场地的干燥程度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其次,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通过优化结构组合和材料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总之,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为深基坑施工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安全的、高效的施工手段。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这项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深基坑施工的主要技术手段。
联合支护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道, 新巷道 采用锚 喷 网 、 架棚 、 喷浆 注浆 联合 支护 , 取
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图 1 支护 断面 示 意
1 支 护 设 计
新 巷道 是 天安 四矿 的主 要运 输 大 巷 , 了确保 为 通风 、 运输 、 行人 安全 , 设计锚 喷 网断 面为拱形 断 面 , 净 宽 5 6m, 高 3 6m。锚杆 采用 2 m、 2 4 . 净 . 2m 长 .
载机 , 开始 下一循 环作业 。为 了加快 施T 进度 , 同时 改善 注浆 效果 , 注浆宜滞 后 掘进工作 面 4 6 0~ 0m进 行, 此时 巷道 围岩裂 隙较发 育 , 浆充填 较充 分 。 注
mm, 脂药 卷加 长 锚 固 , 固长 16 0 m 铺 设 8 树 锚 0 m, 金 属丝 网 , 喷浆 厚 5 0mm, 内套 3 U型钢 全封 闭拱 形 6 棚, 棚共 7节 , 节搭 接长度 6 0mm, 接处 上 3道 每 0 搭 卡缆 , 紧加 固 , 上 底拱 矢高 9 0m 棚距 7 0mi, 0 m, 0 n 棚 后 背 6 钢笆 网 , 网孔 10mm×1 0ml。架好 棚 后 , 0 0 n 进 行喷 浆封 闭 , 注浆 创 造 条 件 , 浆厚 度 与 棚 平 。 为 喷
护效 果 。 对 类 似 地 应 力 条 件 的 矿 井 有 一定 的借 鉴作 用 。
关键词 : 高地 应 力 ; 岩 巷 道 ; 合 支 护 软 联 中图 分 类 号 : D 5 T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3— 5 6 2 0 ) 6— 0 8— 1 10 0 0 (0 8 0 0 5 0
3 效 果 分 析
( ) 巷道 于 2 0 1该 0 5年 3月 开 始施 工 , 同年 8月 施 ] 完毕 。巷 道刚 开始支 护 的 1 因没有架 棚 , 二 2m 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者 单位 : 南 中 平 能化 集 团十 一 矿 l 作 河 ( 任编辑 : 元 ) 责 李
施 工 顺 序 为 : 工 扩 帮 拉 底 至 设 计 尺 寸 . 网加 人 锚
锚索喷浆 , 3 U型钢支架 支 护 , 架 6 喷浆 封 闭 . 注浆 。 () 1 注浆材 料 。选 用德 国巴斯 夫公 司 的产 品美
( )通 过 注 浆 将 破 坏 区 的 围 岩 胶 结 成 整 体 , 1 提
固 3 4 6。
高岩体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 强化岩体的力学 性能 ( ) 用锚 网 喷+ 索 : 2采 锚 选择 合 适 的锚 杆 、 索 锚
() 2 注浆设备 。Z Q 一 21 B S 1/0双 液压泵 。
每间 隔 3 0 设立 一个 测 站 . 站设 立不 少 0 4m 每 于 2组测 点 . 组测 点 间距 不 超过 1m. 每 5 每组 分别
在 顶 、 、 帮 中 部 布 设 测 点 测 量 。 过 对 巷 道 围岩 底 两 通 变 形 情 况 监 测 结 果 , 行 整 理 得 出 : 个 月 内 巷 道 进 三 顶 板 收 敛 1 0 m. 帮收 敛量 为 15 2m 两 3 mm. 变 形量 底板 为 1 5 m. 道 围岩 得 到 了有效 控制 . 段巷 道采 用该 4m 巷 该
47
保证 两组 分按 照体 积 比 1 : 1充分 混合 : 在需 要进 行 加 固区域 的煤 岩壁 上 布 孑 L,根 据 煤 岩 体 的岩 性 、 破 碎 程 度 、 隙发 育 程度 、 隙 发展 方 向 , 合 美 裂 裂 结
固 3 4 自身 的 特 性 . 定 在 煤 岩 壁 上 注 浆 孔 的 深 6 决 度 、 向 、 排 距 ; 注 浆 管 塞 入 注 浆 孔 , 把 注 方 间 将 并 浆 管 和 注 浆 孔 之 间 的 空 隙 用 水 泥 封 好 . 孔 越 深 封 越 严 实 越 好 :如 果 注 浆 压 力 超 过 1 M a或 者 煤 岩 5 P 壁 漏 浆 严 重 则 表 明 该 区域 已经 注 好 . 要 换 孑 进 行 需 L 下一 轮注浆 . 个 孔注浆 量最好不 超过 4 0g 每 0 k ( ) 意 事 项 。 注 浆 泵 要 放 置 平 稳 , 位 于 支 4注 且 护 、 风 良好 的地 方 : 浆 材 料 要 置 于 注 浆 泵 附 近 , 通 注 并 保 证 没 有 积 水 的 地 方 : 管 与 注 浆 泵 连 接 必 须 采 风 用 安 全 接 头 . 保 证 连 接 牢 固 、 靠 : 接 吸 管 与 输 并 可 连
( ) 3 U型 钢 形 成 协 同 支 护 深 部 巷 道 围岩 3与 6
支 护 必 须 选 择 合 理 的 支 护 时 机 并 选 择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支 护 刚 度 进 行 协 同 支 护 单 一 的 U 型 钢 支 护 . 在
高 应力 作 用下 ( 其是 动 易产 生 较 大 的变形 和 尤 局 部失 稳 . 如果 围岩破 坏后 的残余 强 度 很低 . 会 则
通 过对锚 杆 、 索 的不 同预应 力 匹配进 行数值 锚
模 拟 . 知 对 锚 杆 施 加 4 k 的 预 应 力 与 锚 索 10 得 0N 2~ 10 N 的 预 应 力 协 同 性 较 好 . 锚 杆 6 k 的 预 应 4k 而 0N 力 与锚 索 10 10N的预应 力产 生协 同性较好 4 ~ 6k
2 支 护 参 数 .源自液 管 .并 保证 A组 分 与 B组 分 的吸管 与输 液管 分
别 正 确 连 接 在 A、 B化 学 缸 上 :检 查 两 组 流 量 是 否 相 同 . 通 过 调 节 阀 使 A、 并 B组 分 的 流 量 达 到 11 : 的 要求 。
四 、 压 观 测 及 支 护 效 果 分 析 矿
带 肋 螺 纹 钢 锚 杆  ̄2 x 4 0 m. 问 排 距 7 0 2 20 m 0x 7 0 m .网 采 用 q6 0m b mm 钢 筋 焊 接 网 .锚 索 1 .× 78 7 0 mm、 1 .x 5 0 m , 种 规 格 , 排 距 1 0 x 50 78 4 0 m 两 间 4 0 1 0 mm. 排 7根 : 浆 采 用 中1 .5 m 钢 管 长 40 每 注 90 r a 度 20 m . 排 距 4 五 个 孑 的分 布 为 顶 板 中 50 m 孔 m. L 心 一 个 孑 . 直 于 顶 板 . 帮 距 底 板 06 处 各 布 L垂 两 .m 置 一 个 向 下 3  ̄ 孑 . 帮 距 底 板 2 处 垂 直 于 两 0的 L 两 m 帮 布 置 两 个 孔 :6 型 钢 支 架 规 格 为 4 7 3U 54 X 30 m . 距 6 0 70 m 棚 0
3施 工 工 艺 .
技术后未出现巷道失修现象 . 达到 了较好支护 效果 。
此 次 十一矿 一9 5 3北 石 门 在 大 埋 深 、高 地 应 力 修 复巷 道 中采 用锚 网喷 + 索 + 6 型 钢 支架 + 锚 3U 注
浆 联合 协 同支 护后 . 道 没有 变形 . 巷 区域 顶板 和两 帮未进 行 维修 . 联合 协 同支 护 效果 明显 . 大大 降低
( ) 浆 工 艺 。美 固 3 4是 一 种 快 速 反 应 的 双 3注 6
与预应 力协 同支 护 。 采用 锚杆 、 索组 合支 护 。 锚 关键 组 分胶结 固化剂 . 需用 专用 的注浆设备 泵送 注人煤
就 是 协 同 作 用 ( 步 承 载 和 刚 度 匹 配 ) 按 目前 的施 同 工 机 具 .高 性 能 锚 杆 的 安 装 预 应 力 仅 为 2 ~ 0 N. 0 3k 因而锚 索 的预应 力一般 不应 超过 8~ 0k 0 10 N.才 能 形 成 同 步 承 载 岩 体 裂 隙 内 要 求 双 液 注 浆 泵 注 浆 压 力 5 1 MP . ~ 5 a
导 致 巷 道 围岩 自承 能 力 大 大 下 降 . 道 处 于 不 稳 定 巷
( 稳 ) 态 。所 以 , 一 的 u型 钢支护 不适合 大松 失 状 单 动 圈巷道 的支护 . 必须 采用 其他支 护方式 或 与其他 支护 方式 联合使 用形成 协 同支护
因 此 本 方 案 采 用 锚 网 喷 + 索 + 6 型 钢 支 锚 3U 架 + 浆 联 合 协 同 支 护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