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护理方法的新进展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50%~80%癌症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晚期患者更高达60%~90%。
尽管癌痛的处理手段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据美国围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enal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2008)估计,在新近诊断患有癌症的患者中仍有25%的患者受疼痛的困扰,另有33%患者因抗癌药物引起的疼痛,并且其中有75%的患者病情仍不断的进展、恶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提高疼痛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在次基础上,对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做了一系列综述。
标签:癌症;疼痛护理;研究进展一、疼痛的定义中国人把疼痛定义为:生活中的一种痛苦或不愉快的感受,这个定义与西方颇为相似池。
1。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疼痛是人体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不舒服感,像是对有害物质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及做出的反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疼痛的定义更广泛,认为是实际及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发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感情体验№1。
国际疼痛研究会定义: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
Marge.McCaffery为护上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定义:疼痛是患者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说它何时存在,它就何时存在。
护士必须能在患者的外貌表情、情感流露、或关键症状上发现患者的疼痛信号。
二、疼痛的评估和方法Sabo C(2009)认为疼痛处理的第一步是要进行综合的疼痛评估,缺少评估易导致疼痛处理的不利。
癌痛评估应包括以下几项:疼痛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减轻或加重的因素、以及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评估活动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建议护士要通过与患者友好的交流充分发现患者疼痛的各项因素,为每一位患者写一份个体化的疼痛报告。
[1]Spiegel D(2011)提出疼痛评估开始后护士应当注意的方法事项,他认为,当疼痛评估开始后,护士首先应该询问患者所有疼痛部位,如果患者无法说出,可让患者用手指出具体的疼痛部位,护士可在个体图示上标出这些疼痛部位。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影响,使得癌症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容易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甚至无法忍受疼痛,给晚期癌症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汪新菊,瞿广桥研究表明,有50%-77%的病危患者在临终前承受巨大的疼痛压力,有25%-30%的病危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也就是说疼痛成为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
临床研究报道,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除了化疗以外,癌细胞切除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癌症术后引发的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机体会由于自身防御机制的触发而分泌大量激素以及内源物质,从而引发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些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康复,不利于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提高。
如何科学合理地降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所以,研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为:放松训练。
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制定人性化的日常活动安排。
科学合理的安排休息及活动时间,不仅可以缓解病人因为手术治疗产生的疲劳感,而且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食欲的改善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提高。
适当科学的放松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病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自身疼痛敏感度。
李红娟指出,护理人员可以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播放一些清新淡雅、平稳舒缓的轻音乐,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分贝保持在合理范围(35-50左右),指导病人吸气时握紧双拳,呼气时则缓慢放松,进行放松锻炼。
晚期癌患者术后的按照恢复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的好转。
晚期癌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会形成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新进展

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新进展摘要:疼痛是一种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身心状态,还会降低疾病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国癌症患者患病数量越来越多,很多患者遭受病痛的折磨。
在临床不断的研究中发现,癌症疼痛护理在患者疼痛改善中发挥着积极效果,并且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进而癌症疼痛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针对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新进展展开分析。
关键词:癌症;疼痛护理;进展对于癌症患者来讲,其最为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疼痛,并且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该症状,不仅使患者正常活动受到影响,还会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影响食欲,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并且在心理上也会压倒患者,整体状态较差[1]。
癌症疼痛的普遍性及严重性已经引起了人们重视,并且成为了癌症防治综合规划的一个重点[2]。
因此,需对癌症疼痛患者护理引起重视,医护人员、家庭、社会等给予患者共同的关心,达到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一、癌症疼痛慢性疼痛已经被定性为一种疾病,这一结论为癌症疼痛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并且也成为了患者护理期间一个重要内容。
癌症疼痛已经在多个角度对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
癌症疼痛发生率较高,也是癌症治疗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癌症疼痛控制手段有了很大发展,常用方式有药物及非药物方式,经有效干预,大多患者癌症疼痛症状能得以缓解。
但是癌症患者依从性较差,容易出现对抗心理,进而影响其癌症疼痛控制效果。
二、癌症疼痛护理研究新进展(一)疼痛评估癌症患者疼痛干预的前提为制定合理的疼痛护理计划,其中基础性内容有疼痛影响因素、疼痛反应、镇痛药效果等。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及体验,因此,医患之间的交流在癌症疼痛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将患者主诉作为癌症疼痛评估的基本,然后将疼痛评价工具作为辅助,使患者真实、准确的表达疼痛程度及特点,进而更好的进行疼痛评估及定性[3]。
(二)阿片类药物副反应观察及干预阿片类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便秘、嗜睡、呼吸抑制、恶心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就是便秘,并且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第一篇: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综述:2009-02-02癌症疼痛护理新进展江苏省肿瘤医院高群英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1]。
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在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症疼痛分类:根据致痛原因,癌症疼痛可分为:①癌组织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肿发展、浸润、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渗出、肿胀,压迫或破坏神经;②机体因癌症而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肌肉关节疼痛;③因癌症合并症而引起疼痛,如神经炎、口腔炎、带状疱疹;④因癌症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状况而引起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粘膜炎、神经炎,放射治疗引起的炎症、灼伤、溃疡等[3]。
2、癌性疼痛的护理评估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 0代表无痛, 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
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
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10级),疼痛无法控制。
该评分法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疼痛程度,适于动态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
但赵继军等认为其刻度较为抽象,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较大,从而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5][4]综述:2009-02-02 2.2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6] 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来表达疼痛程度:(1)非常愉快,无疼痛:(2)有一点疼痛;(3)轻微疼痛;(4)疼痛较明显:(5)疼痛较严重;(6)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
癌症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进展

癌症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进展癌症患者的疼痛是疾病本身的复杂生理反应,是个人经历或描述的严重不适或舒服的感觉。
一般来说,癌症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并伴有严重的活动丧失、体重变化和睡眠障碍。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提高患者舒适度已成为我们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疼痛一直被认为是舒适感受损的主要原因。
因此,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尽快康复。
一、疼痛的评估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仪器能够客观地反映疼痛的程度。
对疼痛的新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
疼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镇止痛治疗的前提。
为了客观地评估主观疼痛,护士应与患者多交谈,耐心仔细地倾听患者关于疼痛的陈述,及时了解疼痛的性质、位置、程度、程度、持续时间、加重和缓解因素,并创建详细的记录,以对疼痛做出正确的评估。
此外,护士还应注意收集表达疼痛的语言和词汇,与患者交流想法,使疼痛更符合主观感受[1]。
由于疼痛难以表达,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通常使用视觉模拟标尺法来测量疼痛。
具体方法:让患者每天在10厘米长的直线上画数次疼痛程度。
尺子以一厘米为单位,将其分为十个疼痛单位:0表示无疼痛,1至3表示轻度疼痛,4至7表示中度疼痛,8至9表示重度疼痛,10表示极度疼痛。
这种方法弥补了语言表达的困难。
通过患者陈述、疼痛发作和临床症状观察以及视觉模拟量表测量正确评估患者疼痛。
另外还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客观行为评估法等。
二、疼痛的护理(1)物理疗法肌肉紧张或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可以通过刺激皮肤疗法缓解。
如皮肤冷敷、热敷、按摩、按压等方法来放松患者,分散疼痛。
(2)心理治疗癌症疼痛患者有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焦虑、孤独、怨恨和绝望。
这些心理问题加剧了患者的疼痛感。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身体状况和疼痛值,应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减轻癌症疼痛患者的不适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和疼痛耐受力。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护理新进展江苏省肿瘤医院高群英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1]。
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在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症疼痛分类:根据致痛原因,癌症疼痛可分为:①癌组织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肿发展、浸润、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渗出、肿胀,压迫或破坏神经;②机体因癌症而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肌肉关节疼痛;③因癌症合并症而引起疼痛,如神经炎、口腔炎、带状疱疹;④因癌症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状况而引起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粘膜炎、神经炎,放射治疗引起的炎症、灼伤、溃疡等[3]。
2、癌性疼痛的护理评估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4]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 0代表无痛, 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
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
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10级),疼痛无法控制。
该评分法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疼痛程度,适于动态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
但赵继军等认为其刻度较为抽象,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较大,从而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5]。
2.2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6]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来表达疼痛程度:(1)非常愉快,无疼痛:(2)有一点疼痛;(3)轻微疼痛;(4)疼痛较明显:(5)疼痛较严重;(6)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
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用药的护理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用药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导致死亡,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
但却由于疼痛用药的不积极、患者的抵触心理,以致患者疼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
因此,护士正确按照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及时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以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恶性肿瘤;疼痛;用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001-02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1],约有30%~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2]体验,恶性肿瘤患者有疼痛发作的比例高达70%~8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的严重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3]。
为此,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是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
医疗实践证明使用药物止痛可使90%以上的癌症患者疼痛得到缓解[1],正确使用止痛药物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方面,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
1.疼痛的定义国际疼痛协会(ISAP)1979给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5]。
2.影响恶性肿瘤疼痛控制的因素2.1 止痛用药不积极许多医务人员在患者提出疼痛存在或要求镇痛时,才给予处理。
对疼痛的评估缺乏主动性,评估时也缺乏准确性,对各种癌症病人的评估存在差异[6],往往认为疼痛评分是评估患者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从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的综合评估。
麻醉药物是控制恶性肿瘤疼痛的主要药物,护士对麻醉止痛药物的药理机制缺乏了解,虽然已证实阿片类药物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止痛治疗导致成瘾的发生率小于1%,其引起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也很低,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仍担心用药次数过多会引起成瘾,而且用药时间越久越担心成瘾,于是护士尽量拖延给药时间或不给药而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癌症疼痛的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的护理新进展疼痛是个体经受或表达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觉,如不给予必要的控制那么会带来食欲降低、营养不良、活动受限、影响睡眠等,使已经衰弱的患者更加衰弱。
大多数癌痛是可以平安、有效地得到缓解的。
在掌握了治疗方法的同时,我们还需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护理知识内容。
一、控制疼痛〔一〕由于局部患者知识的缺乏,不能确切的表达疼痛,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鼓励患者会表达疼痛的部位和强弱、疼痛的性质〔持续性、间歇性、局限性、弥漫性、刺痛、灼痛、锐痛、钝痛等〕以及疼痛的经过、造成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
〔二〕教会患者会表达疼痛等级、性质、规律,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响,使用止痛药的效果、副作用,造成疼痛增强或减轻的影响因素,以便确定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案。
〔三〕注意观察患者由于疼痛所致生命体征的改变,心率改变、血压升高、患者的面容、体位、行动方式、注意力、对外界刺激反响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心理及性格的改变〔焦虑、恐惧、愤怒、悲哀、倦怠、孤独、绝望〕、社会地位的丧失及社会活动的影响。
〔四〕制定护理的目标,使患者相信医务人员相信他的疼痛确实存在,并能实施有效的止痛方法,维持减轻的状态。
治疗疼痛的目标分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目标,保证患者在夜晚安静入眠不感到疼痛;第二目标,在患者安静时疼痛能消失;第三目标,患者在直立或活动时疼痛消失。
〔五〕使用各种止痛药物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一些干预技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针灸、冷疗、热疗、皮肤刺激等物理疗法。
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和家属的参与,教会一些护理和配合的方法,注意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可信赖关系,树立起疼痛可控制的信心。
〔六〕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决定最正确的用药途径,如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直肠用药。
给药前应测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次数,应了解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与其它药物间发生的拮抗作用,为了提高给药效果,应该对用药后的反响进行观察,对住院患者给药后半小时应了解效果,要求患者对用药前后的情况进行比拟,指出疼痛加强的时间,如果需要改变剂量或改变用药的间隔时间应征求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