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5、3 直线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了解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用图像法来研究问题;3、通过探究体验,感受自然界的运动之美。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掌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及计算。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及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113-115,完成“自主学习”;2、用红笔标出重点内容,用黑笔标出有疑问的内容;老师在你身边我们一起预习有关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识。
3、【课后拓展】中带★号题为选做题。
【自主学习】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举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图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 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一)学生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蜡块的运动规律(1)长约1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放有一蜡块;(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蜡块的运动情况;(3)如何测出蜡块通过20cm、40cm、60cm和80cm所用的时间?(4)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路程s/cm20406080时间t/s速度v/ms-1(5)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下图的坐标上画出s—学以致用★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书本P120(附表格)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的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分析过程:解答过程:【方法点拨】画图像时先描点再描线。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一、观察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现象实验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水、橡皮塞、抹布展示实验器材,动手实验。
取内径约1cm,长约1m的玻璃管一根,用橡皮塞塞住一端。
用烧杯向玻璃管中注水,注满水后,在管中留一小气泡,塞上橡皮塞。
使玻璃管翻转放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观察现象讨论交流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秒表4块、刻度尺、水橡皮塞、橡皮筋、红墨水、坐标纸、铅笔用铅笔在玻璃管上做20cm的等间距标志;向玻璃管中注入清水后,滴入少许红墨水,摇匀,两端用橡皮塞塞好,留一小气泡。
加入红墨水有利于对气泡运动现象的观察和测量。
使玻璃管翻转放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多次观察,记录观察现象。
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小气泡通过相等的间隔所花的时间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结论进行猜想。
实验方案:四个同学各拿一块秒表,小气泡运动时同时开始计时,小气泡运动到第一标志线时,第一位同学停止计时,依此类推,得到小气泡到达各道标志线时的时间。
时间记录表格:实验次数第一表第二表第三表第四表123小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记录:观察现象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数据收集与整理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路程/cm1020 30 时间/s 速度/ms -1在方格纸上作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将表格中时间与路程对应的点标在方格上。
用线段连接各点。
所得到的图线为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线。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路程/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时间/s 速度/ms -1图线称为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图像分析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近似是不变的。
气泡(物体)沿直线的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讨论交流阅读理解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5、3 直线运动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知识储备】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切身体验,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并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
尝试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真正达到学有所为,学有所用。
【课堂助学】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探究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内径约为1cm、长约1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4)把数据填入下表中路程10203040时间t/s速度v/(m/s)(5)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6)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_____的。
(7)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书上的坐标上画出s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油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在标注刻度时并没有从玻璃管的一端(即小气泡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标注,而是将刻度标注在玻璃管的中部,他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_______和_______、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4)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归纳出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小气泡所做的是_______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3直线运动(2)课型:新授课主备:赵会审核: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2、能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3、让学生能够读懂T722次特快列车的时刻表以及打的发票,使学生了解物理、生活、社会的联系。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上《直线运动》学案

一、基础知识1、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2.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3、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属于直线运动?哪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举例:直线运动:百米赛跑, 、 等。
曲线运动: 、 等。
二、难点思考(1) 1、探究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中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 、20cm 、30cm 和40cm 所用的时间?写出你设计方案。
作出s-t 图、v-t 图。
2.我们把 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近似是匀速直线运动有 、 等。
3. 运动速度的定义式:v=s t 说明: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速度大小与路程多少和时间长短 关。
4. 叫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的概念: v=s t 注意:只能大体上反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它只表明一种平均“快慢程度”,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也不同。
因此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
三、献出你的疑惑四、自我尝试1、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s,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min20s,试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m,合 km.2、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 运动了10m 的路程,第2s 、第3s 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那么该物体在3s 内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3、下面四个物理图像中能够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a 、cB.b 、cC.a 、dD.b 、d一、典例分析1、小明和小李两个同学在研究水玻璃管中的气泡的运动规律时,画出了气泡运动的s-t 图像,哪个同学记录的气泡运动的速度快?________2. 一辆小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 处时,看了一下手表,为13:20,到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表,为14:00,则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 km/h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物理上册 5.3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三、直线运动一、学习任务分析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判断方法。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难点:1、按照不同标准对运动进行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实验器材:米尺,秒表,充水玻璃管。
二、预习任务1、是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新课学习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安装好实验装置,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或倾斜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2、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归纳:1、运动的分类:按路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快慢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测气泡在不同路段的速度)实验中若既要记路程又要记时间同时操作会很不方便,也很难做到精确,有哪几种方法能解决问题,哪一种较易操作?讨论后进行分组实验。
3、以路程s为纵坐标,以时间t为横坐标画出s-t图像。
交流两组同学画出的s-t图像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这说明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归纳:1、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教案 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教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教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教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3节直线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及难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教学用具】:长约50cm,内径约为1cm的玻璃管、秒表一块、适量的水、坐标纸【教学过程】【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在玻璃管中充满水,管内留有一小气泡,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让学生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思考】: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40cm所用的时间?【活动】:在书中坐标纸上画出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像。
【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运动的速度可以看做是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的。
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我们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滑冰时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等等。
【活动】:画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图像,速度和时间图像。
St 0vt 0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时间______(有关或无关)。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2》导学案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2》导学案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判断方法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1、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建立及相关计算2、用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3、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1、 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建立2、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课前预习】1、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变形的公式 S= t=2、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和V-t 图3、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平均速度的公式【新知导学】导入:前一节我们学会了速度的计算,我们发现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而有些是要改变的。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两种运动区分一下。
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t t请学生阅读书本第117页实验的具体做法,然后请学生对实验细节提出问题。
如果学生不提问,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气泡有一定的大小,因此测量零点放在何处?2、书本上实验所用的管子,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3、怎么准确确定10 cm、20 cm等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具体的实验方案:教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做法:1、在内径约为1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量出20cm、40 cm、60 cm、80 cm的准确位置,并扎上橡皮筋做好记号。
测出管内气泡通过20cm、40 cm、60 cm、80 cm时所用的时间。
填入表格内。
注:为了比较我们对实验所作的改动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采用对比的手法,一半同学用100cm的管子,记录20cm、40 cm、60 cm、80 cm处所用的时间;另一半同学用50 cm 的管子,记录10 cm、20 cm、30 cm、40 cm处所用的时间,最后从两类实验结果中作分析。
4、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S-t坐标上画出图像S/cm80604020t/s5、总结、交流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反)比,运动的速度可以看做是(改变/不变)的一、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提出:(板书)教师根据各点的具体速度,从速度的值上分析气泡的运动属何种性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 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 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
(2)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增加相同的量。
(3)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减少相同的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直线运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类型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运动员百米赛跑,引导学生关注直线运动。
提问: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是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引出直线运动的定义。
2. 知识讲解:(1)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常见直线运动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3. 例题讲解:例题: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所以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60km/h 1h = 60km。
4. 随堂练习:练习题:一辆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3秒内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
版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
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从而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本节难点是用平均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学习过程】
1、匀速直线运动(1)引导学生看书一起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首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如图5—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
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_________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_________h、
3、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B、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
C、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D、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路程30m,则第2s 内的速度是()
A、15 m/s
B、5 m/s
C、10 m/s
D、无法确定
5、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6、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B、4:3 TAXI
车费发票车号码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车10∶00下车10∶05单价
2、00元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C、12:1
D、1:1
27、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5-13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