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3 岳麓版必修1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4 岳麓版必修1

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第六、七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导学号 26060528( )C.特点D.评价【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自己为德意志帝国皇帝,4月帝国国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B两项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故排除D项。
故应选C。
2.(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这份文件应该是导学号 26060529( ) A.中共“一大”纲领B.中共八大决议C.《共同纲领》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材料中“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说明这段文字材料应该出现在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而且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
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故选C。
3.(2015·盐城中学)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
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少数民族。
这主要说明导学号 26060530( )A.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D.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2017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测试模块一 含解析

模块一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
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2。
(2016全国名校联盟联考)“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材料中的“改变”是指( )A。
推行了郡县制度 B.强化了丞相的权力C。
创立了皇帝制度 D.实行了郡国并行制3。
(2016湖北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
皇帝任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
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
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 )A.君主权力被削弱B。
用人机制较完善C。
宦官专权已出现D。
行政规则受干扰〚导学号17600225〛4。
(2016湖北百校联盟联考)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表(单位:人)。
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A。
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
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5。
(2016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材料中的“战”()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
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 A。
太平天国运动B。
民族工业兴起C.新思想的萌发D。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岳麓版):阶段性测试题1

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日照)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
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早期国家诞生C.王的出现 D.世袭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
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B项符合题意。
而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B。
2.(2014·北京西城)“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这形容的是()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六部制【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天子”、皇帝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由此分析符合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
3.(2014·潍坊)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主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3必修一第四、五单元Word版含解析

阶段性测试题三(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5·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导学号26060378()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材料中“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答案选D项。
A项断章取义,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表述不当,排除。
2.(2015·湖北八市)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
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
……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
……战前,多次操练演习。
材料表明导学号26060379()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吸取教训,修建防御体系,多次操练,这表明清政府是有准备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个别地方的准备,用知己知彼夸大了清朝的准备工作,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方的工业化军队,故D 项错误。
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必修一第五单元复习阶段性测试题.doc

阶段性测试题五(必修一第五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无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
”(摘自《共产党宣言》)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提是“发达的资本主义”B.无产阶级解放的关键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C.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获得解放D.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的有效途径不是暴力斗争【答案】 A【解析】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把握信息的能力。
材料强调由于“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无产阶级进行革命都失败了,所以A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分析“无产阶级解放”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联合”的关系,排除B、C两项;D项错在“不是暴力斗争”;所以选A项。
2.1848年以后,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可是发生于1871年的巴黎公社却以失败而告终。
其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基本理论不科学B.当时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C.巴黎公社的领导们还没有真正接受科学社会主义D.巴黎公社没有体现《共产党宣言》中的革命理论【答案】 B【解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缺乏推翻资本主义的基本条件。
所以选B项。
3.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新途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材料既体现了它除旧又体现了布新之意,除旧即包括A项也包括B项,D项仅仅是经济政策,所以排除A、B、D三项选C 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岳麓版):阶段性测试题3

阶段性测试题三(必修一第三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郑州)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
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
“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A.王权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责任内阁制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的“奥兰治的威廉”是英国“光荣革命”进程中从荷兰引入的新英国国王,伴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选B项,其它各项不符合题意。
2.(2014·泉州)“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的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这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思想,《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选A项。
3.(2014·福州)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
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司法独立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故A、B、C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岳麓版):阶段性测试题17

阶段性测试题十七(必修三第三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银川)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答案】D【解析】由“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可知,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也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
实际在体现智者学派的思想:人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藉强权或经由相互约定来建立社会秩序与正义观念,自主的个体作为创设社会秩序的主体都是平等的。
发现和肯定了自主的个人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个人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D项正确。
2.(2014·乌鲁木齐)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这一理论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D.“人非工具”【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与其样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而与此相一致的是智者学派的观点。
所以答案选A。
3.(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
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讲

1.(2016·湖北黄冈质检)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
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
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与神权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传贤”制强化了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D.以王权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解析材料中直到西周仍然“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反映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以及其与王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遵循的是“传嫡长子”而非“传贤”,故C项错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D 项错误。
答案 B2.(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质检)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解析材料反映诸侯不尽义务,“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分封制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周天子权威削弱,但不能说明开始削弱,故A项错误;从材料时间可知是春秋时期,当时仍然是贵族政治,故B项错误;宗法制度主要是血缘关系,材料可以说明宗法制度遭到破坏,但不是最佳选项,故C项错误。
答案 D3.(2016·湖北武新高三起点调研)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解析材料中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体现出了分封制受到冲击,故A 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测试题三(必修一第四、五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5·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导学号26060378(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材料中“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答案选D项。
A项断章取义,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表述不当,排除。
2.(2015·湖北八市)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
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
……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
……战前,多次操练演习。
材料表明导学号26060379(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吸取教训,修建防御体系,多次操练,这表明清政府是有准备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个别地方的准备,用知己知彼夸大了清朝的准备工作,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方的工业化军队,故D 项错误。
3.(2016·浙江模拟)如图为近代英国出版的时政漫画:“巨人杀手”,画中中国巨人已经被小矮子砍翻在地,就差砍头了。
该漫画描述的战争最有可能是导学号26060380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考查学生历史联想能力。
观察漫画,小矮子将中国巨人砍翻在地,寓意某小国将大国中国打败,英国人认为的小国,结合选项,只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当时日本是小国,故选B。
4.(2015·启东中学期初)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
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
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导学号26060381( )A.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最为可信B.单一的当事人记载不符合历史真实C.可以相互印证的资料可信度更高D.传说故事不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材料信息表明一是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在国人中流传;二是亲历甲午战争黄海大战的美籍军官说明这个故事并不存在,要证明这个故事是否存在,需要能够相互印证的史料进行论证,故选择C项。
A项只是体现了题目材料的部分信息;B、D两项说法错误。
5.(2015·安徽六校联考)太平军进入湖南省后,巡抚骆秉章在其幕僚左宗棠的支持下,采取湘潭举人周焕南的减税方案,未经朝廷允许私自免征厘金和盐茶税、减征地丁银,由是军民大悦。
“在出口货方面……,它们的数量和价值都大为增加,湖南成为我国首要的茶叶输出大省,而上海则成为首要的市场。
”由此可见导学号26060382( ) A.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商品经济发展B.清政府逐步认识到赋税沉重的消极影响C.湖南省进行财政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内乱D.内地及沿海的各通商口岸在中国的贸易地位日趋重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错误,题干信息为湖南巡抚进行的财政改革;B项错误,题干是湖南省而非清政府;D项与材料无关;湖南省的财政改革是针对太平军进入湖南后而采取的应对之策,故本题选C项。
6.(2016·郴州)如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
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导学号26060383(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答案】D【解析】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始于19世纪中期俄国的侵略,故A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故B项错误;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故C项错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列强可驻军华北,故D项正确。
7.(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1911年10月13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
该报道中的□□应是导学号26060384( )A.南京B.广州C.武昌D.南昌【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
从材料中“1911年10月13日”“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可知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8.(2015·武汉5月)1921年,陈炯明在《建设方略》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近世以来,国家与人民之关系愈密,则政事愈繁,……若事事受成于中央,与中央愈近,则与人民愈远,不但使人民永处于被动之地位,民治未由养成,中央即有为人民谋幸福之诚意,亦未由实现也。
”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导学号26060385( )A.陈是封建军阀割据势力的代表B.中央集权受到强烈冲击C.陈坚决拥护孙中山的北伐主张D.广东政局完全被外国势力所操纵【答案】B【解析】由“……若事事受成于中央,与中央愈近,则与人民愈远……”可知陈炯明反对中央集权,实则提倡地方自治,这必然会削弱中央集权,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
9.(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近代某时期,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中打出一副醒目的对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该场景应出现在导学号26060386( )A.义和团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期间C.五四运动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五四运动。
由“卖国求荣”、“曹瞒遗种”、“媚外”、“章惇余孽”可知题干强调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行径,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10.(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
”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就是导学号26060387(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推翻资产阶级政府C.争取民族独立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解析】解答注意题干时间“1912年”,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而当时的俄国仍是沙皇专制国家,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是指俄国推翻沙皇专制,故A 项正确;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建立资产阶级政府,故B项错误;此时俄国并没有受到外来侵略,故C项错误;1917年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
11.(2015·广州)“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并且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
”材料所描述的措施出自于导学号26060388( )A.巴黎公社B.人民公社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D.德意志帝国【答案】A【解析】“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并且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体现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应出自巴黎公社政权,A 项正确。
12.(2015·江西红色六校联考)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认为,巴黎公社这个政治形式,既具有“帝国的对立物”(在初期阶段)即民主共和国的性质,又具有工人政府(资产阶级代表退出公社以后)即社会共和国的性质。
这就是巴黎公社具有的“帝国的对立物”和工人政府的两重性。
由此可知,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导学号26060389( ) A.要求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实现城市自治B.践行马克思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C.追求民主、共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D.主张推翻君主统治,完善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特点以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中“具有帝国的对立物(在初期阶段)即民主共和国的性质”的信息反映了巴黎公社追求民主、共和,“具有工人政府(资产阶级代表退出公社以后)即社会共和国的性质”的信息反映了巴黎公社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13.(2015·泰安)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
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导学号26060390( )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答案】D【解析】解读图片信息:“新军攻占武昌”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项错误;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B、C两项错误;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十月革命向其他城市扩展,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故D 项正确。
14.(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
“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导学号26060391( )A.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C.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从材料中的“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可分析出B项正确。
15.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