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原理》幻灯片

合集下载

图解汽轮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构(ppt)

图解汽轮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构(ppt)

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流程(热核反应),4氢—1氦,1KG氢的
热核反应,相当地球燃烧19000T的标煤,太阳中可燃烧的氢为10分之1,能燃 烧100多亿年。电磁波-粒子流。地球接收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20亿分之1。
4.核能发电:利用铀235的核裂变,产生的 能量,进行发电。
中国核电站分布图
原理:1个中子进入铀235原子核以后,原子就变的不稳 定,分裂成2个较小质量的原子核,这就是核裂反应, 产生很大的能量的同时,还会放出2-3个中子和其他射 线,这些中子再次进入铀235原子核,不断重复上述核 裂变反应。
图解汽轮发电机组 工作原理及结构 (ppt)
汽轮机厂房内平 台汽轮发电机组
汽轮机厂房内平台汽 轮发电机组
汽轮机锅炉集中控制室
600前希腊人泰勒斯 发现了电 (丝绸和琥珀麽擦产生 静电)
1660年德国人埃里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摩擦发电机 (产生静电 没有实用的价值)

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动物组织对电流 的反应 (他认为电是动物组织产生的)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他认为电不是来 源动物 1800年伏特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 电池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31年他发现当电磁铁穿过一个闭合回路时,线圈内就会 产生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由此他发明了世界 上 第一台永久磁铁能连续生产电流的发电机
1876年德国人西门子他发明了,采用电磁 铁连续生产电流的发电机。
从作用力方面分析原理
蒸汽流经级时先在喷嘴中膨胀压力 降低,速度增加一方面通过速度方
向的改变,产生冲动力F1
蒸汽在动叶中继续膨胀,压力降低, 所产生的焓降转化为动能造成动叶
出口的相对速度w2大于进口相对速 度w1,使汽流产生了作用于动叶上 的与汽流方向相反的反动力Fr。

《汽轮机原理》幻灯

《汽轮机原理》幻灯
13
§ 1—6
长 叶 片 级

长叶片级概述
(1)沿叶高圆周速度不同引起损失:
从叶根到叶顶,其相应的圆周速度相差很 大。(如200MW汽轮机的末级叶片,平均 直径为2000 mm, 叶高为665 mm, 径高比 = 3,其叶顶的圆周速度为418.6 m/s, 而叶根的的圆周速度为209.7m / s,二者相 差一半)。 除了平均直径附近处之外,其余直径处 的汽流在进入动叶通道时,都会有不同 程度的撞击现象发生。
12
思考题:
8.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 A. 加隔板汽封 B. 减小轴向间隙 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 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 9.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 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 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10.在纯冲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蒸汽在动叶通道中 A. 相对速度增加 B. 相对速度降低; C. 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变 D. 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11 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A. 轴向力 B. 径向力 C. 周向力 D. 蒸汽压差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ηu A. 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3.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A. 动叶顶部背弧处 B. 动叶顶部内弧处 C. 动叶根部背弧处 D. 喷嘴背弧处
5
四、级通流部分主要尺寸的确定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计算级通流部分的主要尺寸,即喷嘴叶栅 和动叫栅的出口高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进汽度 部分进汽度小,可使叶高增大,反之使叶高减小。它的选择 依据,应使部分进汽损失和叶高损失之和最小,这时的叶高为 最有利的叶高,这时的部分进汽度为最合适的部分进汽度。 2、动叶栅进口高度的选择:盖度。 3、冲动级反动度的选择 平均直径处反动度选择的主要依据足使叶根处的蒸汽不泄 不漏。 4、动、静叶栅面积比 反动度对级效率有极大的影响,保证的办法是用动、静叶栅 的面积比来实现,一定的反动度必有一定的动静叶栅面积比与 之对应。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PPT课件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PPT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一、蒸汽的冲动原理和反动原理
气流在动叶通道内不膨胀加速,
而只随气道形状改变其流动方向,
气流改变流动方向对气道所产生的 离心力,这个力叫做冲动力。这时
蒸汽所做的机械功等于它在动叶栅
中动能的变化量,这种级叫做冲动 级。
第一节
概述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随气道改变流动方向的同时仍然继续膨胀、 加速,即气流不仅改变方向,而且因为膨胀作用其速度也有 较大的增加;加速的气流流出气道时,对动叶栅施加一个与 气流流出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叫做反动力。依靠
四、级的工作过程的研究方法
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运动是非常复杂
蒸汽有黏性,运动时,密度发生变化,所以,汽轮机 中的工质是黏性、可压缩流体。蒸汽在静叶栅和动叶 栅流道中作三元非定常流动,也就是说:流道内任何 一点的参数(压力、温度、速度、密度等),不仅是 空间的函数,而且是时间的函数。 虽然,叶栅通道内蒸汽的流动是黏性可压缩流体在弯 曲通道内的三元不稳定流动,流动情况非常复杂。但 是为了揭示流动的内在规律,通常对蒸汽的流动做以 下假设,并将其简化到一元情况下进行分析。
反动力做功的级叫做反动级。
第一节
概述
喷嘴叶栅和动叶栅内蒸汽流动过程示意图
第一节 概述 二、级的反动度
焓熵图中,0点是级前蒸汽状 态点,0*是蒸汽等熵滞止到初速 度等于零的状态点。
下标:t表示级;n表示 nozzle喷嘴;b表示动叶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级反动度定义:等于蒸汽在动 叶汽道内膨胀时的理想比焓降 hb 和整个级的滞止理想比焓降 ht* 之比。
m hb hb hb * * ht* hn h b' hn hb
Ω m平均反动度:动叶平均直径截面上的反 动度。平均直径是指动叶顶部和根部处叶轮 直径的平均值。 反动度:衡量在动叶中膨胀的程度。

汽轮机工作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汽轮机工作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第5页/共39页
单级冲动式汽轮机
左图所示:蒸汽 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 力由p0降至p1,流速 从c0增至c1,将蒸汽 的热能转变为动能。蒸 汽进入动叶栅后,改变 流动方向,产生了冲动 作用力使叶轮旋转作功, 将蒸汽动能转变为转子 的机械能。蒸汽离开动 叶栅的速度降至c2。 由于蒸汽在动叶栅中不 膨胀,所以动叶栅前后 压力相等,即p1=p2。
蒸汽热能
动能
第4页/共39页
机械能
冲动式汽轮机工作原理
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 压力降低,速度增加, 热能转变为动能。高速 汽流流经动叶片3时, 由于汽流方向改变,产 生了对叶片的冲动力, 推动叶轮2旋转作功, 将蒸汽的动能变成叶轮 轴旋转的机械能。这种 利用冲动力作功的原理, 称为冲动作用原理。
第8页/共39页
反动作用原理
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的 过程,不仅在喷嘴中发生,而 且在动叶片中也同样发生的汽 轮机,叫做反动式汽轮机。
在反动式汽轮机中,蒸汽 不但在喷嘴(静叶栅)中产生 膨胀,压力由p0降至p1,速度 由c0增至c1,高速汽流对动叶 产生一个冲动力;而且在动叶 栅中也膨胀,压力由p1降至p2, 速度由动叶进口相对速度w1增 至动叶出口相对速度w2,汽流 必然对动叶产生一个由于加速 而引起的反动力,使转子在蒸 汽冲动力和反动力的共同作用 下旋转作功。
第6页/共39页
双列汽轮机工作原理
第7页/共39页
多级冲动式汽轮机
左图所示为一种具有三 个冲动级的多级冲动式汽轮 机。整个汽轮机的比焓降分 别由三个冲动级加以利用。 蒸汽进入汽缸后,在第一级 喷嘴2中发生膨胀,压力由 p0降至p1,汽流速度由co 增至c1,然后进入第一级动 叶栅3中作功,作功后流出动 叶栅的汽流速度降至c2,由 于蒸汽在动叶栅中不发生膨 胀,动叶栅后的压力(即第 一级后压力)即等于喷嘴后 的压力p1,从第一级流出的 蒸汽,再依次进入其后的两 级并重复上述作功过程,最 后从排汽管中排出。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培训(PPT 59页)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培训(PPT 59页)

凯迪12MW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1533.5转/分 凯迪30MW汽轮机转子一阶临界转速: 2536rpm;二阶临界转速:5845rpm
2)转子临界转速的安全校核 • 汽轮机升速过程中迅速平稳地通过临界转速。 • 临界转速与正常工作转速之间错开一定范围。 刚性转子——一阶临界转速高于正常工作转速
的转子。
横销:引导汽缸沿横向滑动,并在轴向起 定位作用。
纵销:引导轴向滑动。纵销与横销中心线 的交点为膨胀的固定点,称为“死点”。
立销:引导汽缸沿垂直方向膨胀,并与纵 销共同保持机组的轴向中心不变。
角销:也称为压板,作用是防止轴承座与 基础台板脱离。
三、汽封
1、作用:减小漏汽损失。 根据装设部位不同,汽封可分为:
静止部分(静子):汽缸、 隔板、轴承和汽封
一、转子 1.转子的结构
2、转子的临界转速 1)定义。在汽轮发电机组启动和停机过程中,
当转速达到某些数值时,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而越过这些转速后,振动便迅速减弱。这些 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时的转速称为转子的临界 转速。
转子有无穷多个临界转速,分别称为一阶、二 阶、三阶、…临界转速。
润滑油; 3)两表面间要有相对运动,且运动方向
是使润滑油从楔形间隙的宽口流向窄口。
2、轴承的结构 1)支持轴承 作用:承担转子的重量及转子不平衡质量
产生的离心力;确定转子的径向位置。
形式:
(1)圆筒形轴承 (2)椭圆形轴承 (3)三油楔轴承 (4)可倾瓦轴承
2)推力轴承 作用:承受转子上未平衡的轴向推力,
凯迪12MW汽轮机部分保护值: ETS超速动作:3270r/min 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3270—3330r/min 轴向位移停机保护值:+1.3或-0.7 mm (

汽轮机原理(第二章)ppt课件

汽轮机原理(第二章)ppt课件
t —整台汽轮机的理想焓降 i —整台汽轮机的实际焓降
整理版课件
5
二、 多级汽轮机的优点
1.功率大 2.效率高 3.单位功率投资省
缺点: 结构复杂,总造价高,且存在一些附
加损失 (漏汽损失大,湿汽损失)。
整理版课件
6
三、多级汽轮机各级段的工作特点
1. 高压段 2 .中压段 3 .低压段
整理版课件
a ,e 1 表示每kg蒸汽热量最终转变成电能的份额。
九、汽耗率
d D0 Pe1
d表示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蒸汽量。 汽耗率仅能进行同类型同参数机组的经济性比较, 不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的经济性比较。
整理版课件
25
十、热耗率
qd(ho-hfw)
q表示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热量。
若再热机组,必须加再热蒸汽吸热量,即
7
四、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
1 .重热现象 以四级组成的多级汽轮机 为例进行说明,其热力过 程线(图2—5):
整理版课件
8
h
2 t

h
2 t
哪个大?
ht2 ht2(为什么?)
因为在h—s图上,过热区的等压线沿熵增方向是扩张型的。
重热现象—前级的损失被下级部分利用, 使下级的理想焓降在相同的压差下比前级 无损失时的理想焓降略有增大,这种现象 就称为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21
PmPi Pax
分析:
m
Pa x Pi
1Pm Pi
(1)对同一机组,负荷越大, m 越高。 (2)对不同机组,容量越大, m 越高。
整理版课件
22
五、电机功率
Pe1=PaxgD0 36t 0i0mg
式中 g —发电机效率,因发电机存在冷却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 部分进汽度的选择: 1) 部分进气度:工作喷管所占的弧段长度 Z n t n与整个圆周长比
Z ntn e d n
上式中,t n 为喷嘴节距, d n 为级的平均直径。 2)一般采用全周进汽(e=1);小型机采用部分进汽(e<1); 3)调节级(高压级)采用部分进汽(e<1)。
7
3
盖度的选择:
14
四 汽轮机动静叶栅面积比的确定
动 静 叶 栅 出 口 面 积比: f = Ab/An 随着反动度的增加而减小。 汽 轮 机 中 反 动 度 m与 f 对 应 范 围 : 1.直叶片级
m 0.05 ~ 0.20 , f = 1.85 --- 1.65 .
2. 扭 叶 片 级
m = 0.2 --- 0.4 ,
式中, d b、 lb 动叶栅的平均直径、叶高。
13
1,当根部反动度较大时 则平均反动度会更大,会造成叶顶和平衡孔漏汽,因而产生 损失; 2,当根部反动度太小或者为负时,会造成叶片根部吸汽,或 者使级后蒸汽通过平衡孔回到动叶前,造成损失; 3,当根部反动度 = 0.03~0.05 时可以达到以上目的,同时也 可以使动叶前后压力差不至太大以至造成大的叶顶漏汽损失。
An Znanln
Gn An n 1t C1t
式中, Gn -----总的蒸汽流量,( kg / s ) ; 1t---- 喷嘴出口处的蒸汽比容, kg / m 3
n ----流量系数;
c1t ----喷嘴出口汽流理想速度 (m / s )。
9
2
喷嘴中是超声速流动:
ld n cr
通常要求动叶进口高度略大于喷嘴出 口高度。
1) 盖度:
l n t r lb
2) 动叶进出口高度
lb lb
3) 动叶顶部倾角
12 o ~ 15 o
8
二,喷嘴和动叶主要尺寸的确定:
n 、d m t 0 、p2 、 已知条件: G、 p0 、
(一)渐缩喷嘴 1 喷嘴中是亚声速流动 喷管出口截面面积:
γ
2
喉部截面
Gn 0.648 p ρ
* * 0 0
L
amin an
( An ) cr
Z n (ln ) cr amin
3
扩张长度及扩张角
L an amin γ 2tg 2
γ 2arctg an amin 2L
11
(三) 动叶栅
动叶栅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和静叶栅相似。但动叶栅通道中的 流动多为亚音速流动。动叶栅出口截面积和叶高可按下式计算: Gb Ab ed b lb sin 2 bρ 2t w2 t
,仍然选用渐缩喷嘴,
是利用其斜切部分继续膨胀而得到超音速汽流。
喷嘴喉部截面积和叶高分别为:
Gn
* * 0.648 p0 ρ0
An
An ln ed n sin 1
10
(二) 缩 放 喷 嘴
当喷嘴前后压力比 1 出口宽度
n ld
,则要采用缩放喷嘴。
an An /( Znln )
本小节课程的主要任务
具体学习: 级通流部分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冲动级内反动度的选择,汽轮机 动静叶栅面积比的确定。
要求掌握:冲动级内反动度的选择,汽轮机动静叶栅面积比的确定。
了解:级通流部分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
难点:冲动级内反动度的选择。
1
§1、4 级通流部分主要尺寸确定
一 、 叶 栅 型 式 及几何参数 (一)叶栅型式 (二)叶栅几何参数 (三)喷管和动叶栅的几个主要参数的选择 二 、 喷管和动叶主要尺寸的确定 (一)渐缩喷管 (二)缩放喷管 (三)动叶栅 三 、 冲动级内反动度的选择 四、 汽轮机动静叶栅面积比的确定
通常,喷嘴出汽角 1 =11~14°; 复速级几何的参数可按上述方法计算,但复速级的喷嘴出汽 角比单列级大一些,一般, 1 13 ~ 18 0。另外,在复速级中, 要使通流部分光滑变化。为此,复速级必须适当地采用反动 度以满足通流部分光滑变化。复速级各列叶栅的出汽角可以 在下列范围内选择
2 1 (3 ~ 5 0 ); '1 1 (5 ~ 10 0 ); 2 ' 1 (7 ~ 8 0 )
Ab lb ed b sin 2
其中, ρ 2t ---- 动叶栅出口理想密度;
w2 t----- 动叶栅出口相对速度;
b =0.93~0.95,对于饱和 蒸汽, b ----- 流量系数,对于过热蒸汽, b =0.94~0.98 ;
e----- 喷管部分进汽度。
12
三 冲动级内反动度的选择: 纯冲动级具有作功能力大的特点,但其效率较低。当适当地 选用反动度之后,就可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这是因为,采用
f = 1.7 ----1.4 .
3. 复 速 级
m = 0.03~0.08
f n : f b : f gb : f 'b 1 : (1.6 ~ 1.45) : ( 2.6 ~ 2.35) : ( 4 ~ 3.2).
15
16
a 0 、 1——喷嘴、动叶进口汽流角;
a1
2 ——喷嘴、动叶出口汽流角; 、
*
a og 、 1g——喷嘴、动叶叶型进口角; a1g 、 2g ——喷嘴、动叶叶型出口角;
as
、 s——喷嘴、动叶叶型安装角。
5
(三) 喷嘴叶栅与动叶栅几个主要参数 的 选 定
1 叶栅出口汽流角 和 β 1 的选择 1
2
§1-4 通流部分主要尺寸的确定
一 , 叶 栅 型 式 及几何参数 : (一)叶栅型式 1 叶栅型式
1) 叶栅、静叶栅、动叶栅 2) 环形叶栅 直列栅通道型式的选择主要决定于需要得到多大的出口速度。 即根据喷嘴前后压力比 n 来确定: • 当
n cr ,可选用渐缩喷嘴。
适当的反动度,可以提高动叶的速度系数 ,以减小动叶损失;
也可以减小动叶根部轴向间隙中由于吸汽而产生的附加损失 。 平均反动度为:
m 1 [(1 r )(
叶顶反动度为:
d b lb )] db
d b lb t 1 [(1 r )( )] d b lb
• 当 ld n cr,仍然可选用渐缩喷嘴。
•当
n ld ,选用缩放喷嘴。
4
(二)叶栅几何参数:(如图)
dm
------平均直径;
——叶片高度; ——叶栅节距; ——叶型弦长; ——出口边厚度;
l t
b
B ——叶片宽度;
a 、a1、 a 2
——进出口宽度。
图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