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教案]
东欧、北亚与俄罗斯教案

年级课题东欧、北亚与俄罗斯课程种类一轮复习课时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老师1. 识记俄罗斯的地理地址(纬度地址、海陆地址),地形、河流、天气、资源等地理特点及其分布,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授课目的2.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的特点,说出俄罗斯就地取材发展经济的实例;运用资料解析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重点1.俄罗斯自然环境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难点3.交通运输的特点。
导学本节课授课时,需指导学生阅读俄罗斯地形图,掌握该国海陆地址、地形特点和地形分布;经过俄罗斯地形图、天气图,引导学生把一些主要的地形区、资源、工业区等经过地图来建议记忆;在讲解天气时,重要密联系纬度地址、海陆地址和已学的天气种类等相关知识去分授课建议析天气特点和地区差异,理解其成因;在复习俄罗斯经济大要时,充足利用俄罗斯农业图、地形和矿产图、工业图和交通图,亲密联系自然环境特点和区位知识来解析俄罗斯的工农业及交通情况,理解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师准备:1.《导教学设计》、《预教学设计》、《固教学设计》。
2.采集准备俄罗斯地形图,俄罗斯海陆地址、地形特点和地形分布图、天气图,俄罗斯农业图、课前地形和矿产图、工业图和交通图。
结合授课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学生准备:1.阅读书籍或网上查阅采集关于俄罗斯的地址、地区范围和农业工业相关资料,并进行概括。
2.预习教材内容,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谈论。
程序学习内容设计创立情境新课新课导入导入第一预习情况检查层级导学过程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旁白】被称为战斗民族结合课前在网上采集的资料,阅多媒体的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物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知识梳理展示俄产,辽阔的国土,超出亚及基础学习交流。
罗斯的欧两洲,风景怡人,俄罗有关图斯人热情好客,多才多艺。
片、播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视频,俄罗斯。
罗斯地形图,俄罗斯海陆地址、地形特点和地形分布图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学生交织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PPT显现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谈论参知识梳预习检测进行检查;看各考。
欧洲东部和俄罗斯教案

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二
57
森林资源
世界首位
• 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 木材蓄积量占世界1/3 • 木材采伐量占世界1/5 • 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58
三、人文地理特征——农业
59
1、农业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 2、分布: 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
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 水能丰富,有春(积雪补给)、夏两汛, 冰封期长,有凌汛(秋末冬初冬末春 初),下游沼泽广布,有永久冻土层。 航运价值低。
贝加尔湖:地壳陷落而成(构造湖)
位于西伯利亚,最深处达1600多米,
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55
(四)自然资源
不均匀,80%集 中乌拉尔山脉 以东
俄罗斯以温共带1大70陆度性气候为1主70,冬W季漫长 而寒气冷候2温,0夏凉E,季降短水均促匀而. 凉爽.
东西距离大,地形变化大,所以东部和西
部气候差异大.
42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气 温比东 部高
深居内陆,海陆热力差异, 冬季降温幅度大,地势高; 北极寒冷气流受地形影响 而集聚;
高。河流切割强烈,河谷纵横。 ④东西伯利亚山地: 为古老山地,海拔不
高,起伏较小。
34
⑤乌拉尔山脉: 是东欧平原和西 西伯利亚平分界线,大致沿60°E 经线南北延伸于50°N-70°N之 间,古老山脉,海拔不高。
⑥大高加索山脉: 位于西南边界, 属于阿尔卑斯山系的组成部分, 较为年轻高大,主峰厄尔布鲁士 山海拔5642米, 是欧洲最高峰。
利用:水能丰富
内河航运: 52
分析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世界地理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课件

知识梳理 3、地形
二、俄罗斯
思考:试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①蒸发:由于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很微弱; ②下渗: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③排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水源:河水定期泛滥、凌汛;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所以长期积水形成沼泽。
知识梳理 3、地形
北温带为主 北部北寒带
东临太平洋 西南临黑海 西临波罗的海 北临北冰洋
跨亚欧两洲、东 西半球
二、俄罗斯 100oE
知识梳理 2、传统的欧洲国家
二、俄罗斯 俄罗斯主要城市分布图
俄罗斯的领土中,欧 洲部分虽然只占1/4, 但集中了俄罗斯3/4的 人口和主要的工农业、 城市及交通路线。首 都莫斯科也位于欧洲 部分的中央。故其为 传统的欧洲国家
原因:①纬度高,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②由西向东受海洋 影响越来越小;③东部地势高 。
知识梳理
二、俄罗斯
4、气候
思考D:俄罗斯一月东西部气温差异及原因?
西部气温比 东部高
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冬季降温幅度大等。
东部地势高(山地为主);北极寒 冷气流受地形影响而集聚;
地处西风带,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 影响(气候的大陆性较东部弱); 地势低平(平原地形、地形向大西 洋敞开)等。
伏尔加河 “五海通航”
二、俄罗斯
白海 波 罗 的 海
亚速海 黑海
里海
知识梳理 5、河流、湖泊
二、俄罗斯
鄂毕河(上游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①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 ②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 ③有春(积雪补给)、夏两汛,富水能, ④封冻期长,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有凌汛 , ⑤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原 因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上课用)

贝加尔湖:地壳断陷而成(构造湖)
位于中西伯利亚,最深处达1600 多米,世界最深、蓄水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 贝加尔湖总容积23600 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 湖总蓄水量的1/5,是 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 最大的淡水湖。 55°N
110°E
三、人文地理特征
: 耕地面积广大;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 热量不足
(2)、分布:
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
(3)、作物:
小麦、甜菜、亚麻等
4、特点:
谷物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进口
2.工矿业
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 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 亚洲部分。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森林资源: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木材出口国
2.气候
特点:
①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 季短暂而温暖,降水较少。 ②冬季各地气温差异明显:东欧平原西部气候较温和, 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
俄罗斯一月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北温差大;西疏东密;等温线 走向围绕寒极呈弧形,向西南和南方凸出。 纬度高,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西向东受海洋影 响越来越小;东部地势高等 。
石油资源:世界最大的产油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 里海沿岸油气田 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 铁矿: 乌拉尔山区
3.工业
(1)、区位条件: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市场广大等 (2)、工业部门: 主要有钢铁、燃料、机械、化学、宇航 (3).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但逐渐向东部发展。 四大工业区:
拉脱维亚 摩尔多瓦
爱沙尼亚 乌克兰
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doc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和首都2、了解本区主要的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3、掌握俄罗斯的交通、工业特点,并能根裾相关的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一、自主探究、回顾知识读《欧洲东部和北亚》图:(1)在填充图上补企30°E 60°E 170°W 50°N等经纬线观察它们通过的主要区域。
(2)识记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3)识记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罝和范围,找出该区域的七个国家。
(4)标示出东欧平原、两丙伯利亚平原、中丙伯利亚高原、东两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乌拉尔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二、合作探宄、突破重点读俄罗斯矿产与工业区分布图思考下列M题:1、比较俄罗斯主要工业基地的特点:工业区主耍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发展条件莫斯科一一圣彼得堡工业区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莫斯科、圣彼得堡原、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交通和贸易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叶卡捷琳堡有色金属矿、附近宥煤、铁、石油资源新两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工业新两伯利亚煤、冇色金属等丰富2俄罗斯的工业基地多分布在内陆资源丰富的地方,而H本的工业基地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俄罗斯国内资源丰富且工业多以传统重工业为主,因此在资源丰富的地方形成工业区,而口本国内资源贫乏,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源、能源多依赖进口,工业产品大量销往国外,为便于进出口,所以工业多布局在沿海地区。
3、俄罗斯河流众多,为何国A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俄罗斯领土东丙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
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
三、课堂练习、提升能力读“俄罗斯地形略图”,M答下列问题。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教案标题: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目标:1. 了解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2. 掌握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给学生。
2. 提问:你们对这个地区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哪些国家属于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分析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历史背景,包括帝国扩张、苏联时期和现代俄罗斯的发展。
3. 介绍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宗教和传统习俗。
4. 解释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包括农业、工业和能源资源。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3.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2. 提问:你们对这个地区有什么新的认识?你们觉得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挑战和机遇?3. 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总结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独立研究,了解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其他方面,如艺术、体育和科技等。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研究报告,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表现。
2.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质量和内容。
教案扩展:1. 邀请相关专家或教师进行讲座,深入介绍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真实情况。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0》优秀教案

【巩固训练】
1.读“欧洲东部和北亚图”,填注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国家: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河流: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海、洋:I__________、H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___。
4日本与俄罗斯自然资源和海运有何差异?对他们的工业特征有什么影响?
俄罗斯____________丰富,日本矿产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________。
俄罗斯河流________期长,除北冰洋外,其他各港口对外联系都经过别国海域,海运不方便;日本海岸线____________,港口优良,海运__________。
俄罗斯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日本利用海运优势,克服资源缺乏的不足,发展加工贸易型的外向型经济。
5 以上差异对日本和俄罗斯工业分布和交通方式有什么影响?
俄罗斯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______产地和________的内陆地区,交通运输以______为主;日本工业区多分布在______洋沿岸和________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进口______、出口____________,海运发达。
高中地理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

欧洲东部和北亚[读图识记]1.七国;2.亚欧分界线1、范围和国家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2、俄罗斯[读图识记]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北极圈;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⑴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⑵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⑶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⑷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⑸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乌拉尔山区有色金属丰富,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水能储量仅次于中国,是世界资源能自给的国家。
80%的资源在北亚。
⑹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发展条件莫斯科--圣彼得堡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莫斯科、圣彼得堡原、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叶卡捷琳堡有色金属矿、附近有煤、铁、石油资源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工业新西伯利亚煤、有色金属等丰富⑺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 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
【最新考纲】
欧洲东部、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七国,面积占欧洲面积的一半,人口占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北亚:亚洲北部属俄罗斯的领土部分,面积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占亚洲人口的1.2%。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50°N 以北,位于中高纬度
海陆位置:跨亚欧两洲,濒临三大洋
特征:地形比较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
地形 主要地形区:
地形区界线:自西向东依次是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气候 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
西南部黑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注入里海,水能丰富,航运价值高,可与“五海”通航 注入北冰洋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成因:地壳断裂陷落而成 森林资源: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自然资源 煤——库兹巴斯煤矿
石油天然气——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铁——库尔斯克铁矿
特点: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谷物
农业 主要农业地带:东欧平原和南部的顿河流域
主要农作物: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
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
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 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食品、纺织工业最发达;
③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为主;
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工业为主;
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海参崴,西至莫斯科
东欧 西西伯利 中西伯利 东西伯利 平原 亚平原 亚高原 亚山地 河流湖泊位置 自然地理 特征 人文地理
特征 工业 主要 工业区 俄
罗
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
主要城市 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考点一、慧眼识图→欧洲东部和北亚重要地理事物定位
1、40°E 经线穿过:东欧平原、黑海东部
2、60°E 纬线穿过:乌拉尔山、咸海
3、80°E 经线穿过:西西伯利亚平原
4、100°E 经线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
5、140°E 经线穿过:东西伯利亚山地
6、60°N 纬线(中部纬线)穿过:波罗的海中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鄂霍次克海北部、堪察加半岛北部、白令海
7、核心参考点:①(60°N ,60°E )乌拉尔山脉;②(55°N ,110°E )贝加尔湖; 考点二、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冬季气温低的成因
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盆地,地理纬度为北纬63°16.2′,周围山地海拔2000米左右,盆地底部海拔700~750米。
12月至翌年1月,昼夜气温均低于-45℃,绝对最低气温达-71℃。
气温绝对年较差达101.8℃,为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寒极”之一。
⑴纬度高,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⑵处于东西伯利亚山地,海拔高;⑶盆地地形,冷空气堆积。
考点三、俄罗斯的农业
1、俄罗斯地广人稀,耕地面积较大,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试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年产量低;
②受气候影响大,产量不稳定。
2、俄罗斯耕地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而面积广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没有大面积耕地分布,试分析原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②沼泽广布,土地难以利用和改造。
3、西西伯利亚平原多沼泽的原因。
①纬度高,气候寒冷,蒸发微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有凌汛现象,易引起洪水泛滥;④地下有永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考点四、俄罗斯的交通
1、俄罗斯重点发展铁路运输,试分析原因。
①俄罗斯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
人文地理
特征
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②俄罗斯东西跨度大,运输距离长,需求低成本的运输方式③公路运输成本高;④主要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冰期长,河运价值低;⑤港口多冻港,海洋运输不方便;⑥铁路运输受天气影响小,客货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
2、莫斯科市的道路网表现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其主要优点是:
①有利于市中心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②避免市中心交通拥堵。
【经典例题*思维建模】
〖例1〗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叶尼塞河。
2.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光热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是石油、天然气、煤、水力等。
最大的秋明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
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
5.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石油(油气、能源)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缓解石油紧张局面;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运费低、安全性好。
对俄罗斯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