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

高中政治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习重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自主学习(勾画在书上)★(一)(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发展是继承的。

(2)二者是的两个方面 :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有所,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的新文化,这就是。

2、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这就是。

(二)(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2、3、、4、。

★(三)(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的能动性活动;教育具有、、的功能;2、随着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

二、小组合作探究1、书P44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请说出理由。

2 书P45,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3、P47: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具有哪些影响?三、课堂整合如何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区别: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文化发展使之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 姓名_______(3)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与享用者。

四、课堂训练评价1.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丢掉。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观点正确,传统文化已经脱离时代要求 B.此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是宝贝,要全部吸收C.此观点错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继承,糟粕则要抛弃D.此观点正确,传统文化是保守势力的代表2.雕刻从最早的石雕开始,到玉雕、木雕、牙雕、头发雕刻、冰雕,这说明:A.文化继承B.文化发展C.文化消亡D.文化继承与发展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这个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本意是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课时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课时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课时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业要求核心素养1.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政治认同:重视教育、科技的作用。

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问题导学一段时间以来,创造力不足和人才培养断层、缺少优质文化内容供给、乏善可陈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掣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力。

文化产业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互动体验式娱乐,激活了产业链条。

一些优质文化借助这一趋势,发展成为现象级的“创新派”文化产品。

它们的内容设计与格调反映了健康、积极、正能量的文化价值追求,在保留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建构了国家的文化身份认同,不仅可以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还可以把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1.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这种说法正确吗?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知识梳理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01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02发展。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03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04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05推陈出新、□06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有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高中政治第04课第02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必修3)

高中政治第04课第02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必修3)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要素;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联系详细案例,说明应怎样正确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联合自己领会,说说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联合剖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升概括与剖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供给的情形和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掌握文化传承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而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重点】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影响文化发展的要素【教课难点】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课方案讲课说明【知识系统】【知识重点】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正确办理二者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批评地继承传统文化,不停革故鼎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

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要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改革):(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催生社会改革(4)教育要素:①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拥有选择、传达、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一直饰演者重要的角色。

②教育经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传达给下一代。

(方式)③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令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取既有的文化财产,“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建。

(特色)④跟着教育方式的不停改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远景)【常考及易错点辨析】文化流传与文化继承的异同点比较文化流传文化继承区重视横向—不一样国家和地域之间纵向 --- 同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别原由文化拥有多样性文化拥有继承性态度洋为顶用,对外推行古为今用,弘扬光大共同点都能促使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髓与糟粕,要辩证剖析;教育在此中都发挥侧重要作用。

2014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认真阅读课本P4~P9页勾画出主要知识,。

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二)能力目标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课前预习案【教材助读】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而是要有所,有所,从而使文化得到。

继承是发展的,发展是继承的。

与,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

(2)在的基础上发展,在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和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取代旧的过程。

(2) 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的先导。

不同思想文化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3.教育在文化继承中(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的能动性活动,具有、、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能够以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

(3)随着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

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

3.树立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

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一、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的实质: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温馨提示: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3.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意义: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社会制度的更替),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2)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预习自测】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2.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小。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活动一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

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

河南省师大附中高中政治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河南省师大附中高中政治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河南省师大附中2014高中政治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阐明文化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阐述文化发展的过程⑵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⑶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能力目标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重点与难点1、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事例分析法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知识链接春节原本是中国人以家族为中心,以合家守岁庆贺新春为内容,以吃饺子、放鞭炮、拜大年为特征,由民众按照传统自行组织的喜庆节日,但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春节联欢晚会通过荧屏传播到千家万户,以大家族为中心的守岁拜年传统,逐渐转向小的核心家庭,甚至走出家庭,进入大宾馆、大饭店。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传统文化的特点:⑴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⑵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2、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就能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作用。

反之,如果,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作用。

三、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探究二:体验文化的继承性,完成下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内容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和建筑,被称为的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国传统文艺,以、、、为代表包括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和影响对人们的和产生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和中国的具有深刻影响地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子探究三:看教材第43页方框内的两种观点,探究以下问题:(1)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2)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传统文化?(A级)2.唐朝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高中政治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承的含义、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中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最终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被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即所谓的“扬弃”,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那么传统文化是怎么在承继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 [过渡]让我们看一个例子:P43,思考:在我们身边,你如何运用“实事求是”呢?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看P44,对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两种看法,谈谈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将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么,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应怎样对待两者的关系呢?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所以,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否则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需要。

因此,不能原封不动的承袭文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文化。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

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

高二政治必修三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高二政治必修三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3.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个 性
设 计
基础梳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A.文化继承,就是要原封不动的继承
B.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古至今是一成不变的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作业
整理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
反思
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孔子教育奖”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被称为“世界教育领域的诺贝尔”。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孔子“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为世界兼容,给人类作出了具有普适性的重大贡献,孔子因此被公认为世界级的大教育家。以孔子的名义设立教育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对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全民教育”,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对中国来说,国际教育奖以孔子的名字命名,对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A.经济制度B.社会形态C.文化D.精神文明
6.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到网络学习,每一次教育方式的变革,都让
受教育者的人数更加广泛,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和普及化。而教育方式
的变革是直接由
A.文化传播媒介的每一次革命引起的B.科技革命引起的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的
7.温家宝总理就国家之间关系引用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认真阅读课本P4~P9页勾画出主要知识,。

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二)能力目标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课前预习案【教材助读】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而是要有所,有所,从而使文化得到。

继承是发展的,发展是继承的。

与,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

(2)在的基础上发展,在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和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取代旧的过程。

(2) 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的先导。

不同思想文化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3.教育在文化继承中(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的能动性活动,具有、、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能够以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

(3)随着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预习自测】1、文化继承与发展是怎样的?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所起作用是?4、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是:A、思想、B、科技C、教育D、社会制度5、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6、.“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7、2005年5月10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岳麓书院的影响说明()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②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③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④科技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推动文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探究案1、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

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回归中华传统文化。

对此应如何认识?2、在四川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严重受灾,大量文物损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遇难。

四川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要求:“对即将消失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组织抢救。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按专业标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完整归档,妥善保存和管理。

”从文化的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四川省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法原因。

课后训练案1. 下列对文化传承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传承即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B、文化传承即对文化精华的吸收C、文化传承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在发展中的继承D、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2.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

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3.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

”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D、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4.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它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B、文化要继承不要发展C、文化要发展不要继承D、文化的创新可以凭空想象毛泽东在延安整风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这个词汇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写的《汉书》,本意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治学的方法。

毛泽东推陈出新,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把它变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境界。

据此回答:5---7题5.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写的《汉书》说明()A、文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地的继承B、继承是发展的前提C、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6.毛泽东引用“汉书”上的实事求是一词,并推陈出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说明()A、传统文化已不适合现代生活B、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应抛弃所有的东西C、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我们要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7.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①继承是发展的基础②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③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④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⑤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⑤8.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的‘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

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③继承是发展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自然环境的变化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社会制度的更替是()A、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动的B、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推动的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的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推动的11、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

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

(1)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2)有人说,现代中华文化就是旧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参考答案CDCA1、(1)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传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对待传统文化,要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体现时代精神,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

2、(1)优秀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发挥优秀民族文化在教育塑造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2)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古老的羌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3)文字和科技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四川省利用文字、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记录并保存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承。

(4)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羌族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有利于繁荣中华文化。

1-10CADAB CCBCC11、(1)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尊重发展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这是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

(2)不对。

因为:①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的,仍具有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但是已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其内涵已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现代文化与旧中国传统文化相比已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