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下3月月历史试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消费结构B.市场意识C.小农思想D.节俭习惯2.下面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

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3.“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

生民之业,莫重焉。

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农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③发展农业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④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农民致富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唐人王建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唐代实行坊市制B.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夜市C.唐代茶叶商品化,政府征收茶税D.宋代出现了夜市,王建的诗不符合史实5.“自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

商场和娱乐场所彻夜开放……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乡村的‘草市’被允许存在。

”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这段记述表明A.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B.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C.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6.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

’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

重庆市第一中学15—16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附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15—16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附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2,1),(,1)a b m ==-,//a b ,则m =( )A .12B .12- C .2 D .-2 【答案】D考点: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2.在等差数列{}n a 中,235a a +=,14a =,则公差d 等于( )A .-1B .0C .12 D .1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中()11n a a n d =+-,由235a a +=得1125a d a d +++=,解得1d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已知2sin 3α=,则cos(2)πα+等于( ) A .19 B .19- C .59 D .59-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21cos(2)cos 212sin 9πααα+=-=--=-. 考点:1、诱导公式;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3、倍角公式.4.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是AB 边上的中点,则DE DC ∙的值为( )A .1B .2C .4D .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以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0,0,2,2,2E D C , ()()1,22,0202DE DC ∙=-∙=+=.考点: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5.等差数列{}n a 中,35a =,4822a a +=,则9a 的值为( )A .14B .17C .19D .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4839a a a a +=+,解得917a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6.已知函数()sin()2(0)3f x x πωω=++>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 )A .6B .3C .83 D .43【答案】A考点:1、图象平移;2、诱导公式.7.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cos ,2n n a n N π=∈,其前n 项和为n S ,则2016S =( ) A .1008 B .-1008 C .-1 D .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cos ,2n n a n N π=∈ 可知数列{}n a 是一个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其前四项分别为0,1,0,1-,故()201650401010S =⨯-++=.考点: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2、周期数列的和.8.已知函数11,02()ln ,2x f x x x x ⎧+<≤⎪=⎨⎪>⎩,如果关于x 的方程()f x k =只有一个实根,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32(2,)eB .3(,)2+∞C .32(ln 2,)e D .3(ln 2,)2【答案】D考点:数形结合.9.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515S =-,3172d <<,则当n S 取得最小值时n 的值为( )A .7B .8C .9D .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251551522d d S a ⎛⎫=⨯+-⨯=- ⎪⎝⎭ ,整理得132a d =--,故 22215323222222n d d d d d d S n a n n d n n n ⎛⎫⎛⎫⎛⎫=+-=+---=+-- ⎪ ⎪ ⎪⎝⎭⎝⎭⎝⎭,对称轴35=2n d +,因为3172d <<,n Z ∈,故=9n 时取得最小值. 考点: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2、二次函数求最值. 10.已知函数2()lg2x f x x -=+,若(1)(1)f m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1,0)- C .(0,1) D .(1,2)-【答案】C考点:1、函数的定义域;2、函数的单调性;3、函数的奇偶性.【思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抽象的不等式化为具体不等式,因此我们可以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入手分析,通过奇偶性把不等式的两边化为只有一个f 符号的形式,然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去掉f 符号把抽象的不等式化为具体不等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丢掉函数的定义域,这样就可以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了.1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满足54329a a a a +--=,则67a a +的最小值为( )A .9B .18C .27D .3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54329a a a a +--= 得()()2232119a q a q -+-=,故32291a a q +=-.因此()()44267322299=911829183611a a a a q q q q q ++==-++≥⨯+=--,67a a +的最小值为36. 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分式函数求最值.【思路点睛】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把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用32a a q ,,表示出来,减少变量的个数,得到32291a a q +=-;然后再把67a a +也用32a a q ,,表示出来()46732=a a a a q ++,代入32291a a q +=-得()44673229=1a a a a q q q ++=-,分离q 得()2672991181a a q q +=-++-,最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得67a a +的最小值为36.12.设向量2(2,2)OA x x α=+,(,sin cos )2y OB y αα=+,其中,,x y α为实数,若2OA OB =,则x y的取值范围为( ) A .[6,1]- B .[1,6]- C .[4,8] D .(,1]-∞【答案】A考点:1、向量相等的坐标表示,2、三角函数的有界性;3、三角恒等变换.【思路点睛】首先利用向量相等的定义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组,把x 用y 表示出来,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2x y -化为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的形式2sin 23πα⎛⎫+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得到2x y -的范围,把x 用y 表示出来得到关于y 的不等式组,求得y 的范围,而222=2x y y y y --,进一步去求x y的范围就可以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设全集U R =,集合2{|log 1}A x x =≥,2{|230}B x x x =--<,则A B = .【答案】[2,3)考点:1、对数不等式;2、二次不等式;3、集合运算.14.已知||1a =,||3b =,||1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答案】6π 【解析】试题分析:()2||1a b a b -=-= ,所以()21a b -=,即2221a a b b -+=,解得2a b =,cos 6πθθ==. 考点:1、向量的模;2、向量的数量积.15.数列1,12,21,13,22,31,14,23,32,41,,则35是该数列的第 项. 【答案】24【解析】试题分析:从这个数列的规律看,我们可以把数列的项分组.第一组,当1n =时,只有1项;当2n =时,有2项;当3n =时,有3项每组中分子从1到n 而分母则从n 到1.我们知道如果出现35,那么7n =,也就是第七组的第三项. 接下来就要算具体个数, 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每次排列的个数为n 个,所以35出现是数列的第123456324++++++=项 . 考点:数列求通项.【方法点睛】先运用观察法仔细寻找这个数列的各项的变换规律,抓住它们的特征,进一步可以把数列的项分组,使看起来毫无规律可循的项特征明确起来.每一组的特征比较明显,变化规律也比较容易掌握,这样就容易知道35出现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那么就很容易计算出它是数列的第几项了.把数列中的项分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6. 如图,在ABC ∆中,D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且4BC BD =,过点D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于点,M N ,若AM AB λ=,(0,0)AN AC μλμ=>>,则3λμ+的最小值是 .【答案】3考点: 1、向量的概念及几何表示;2、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3、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几何意义.【方法点睛】由向量减法法则可知,BC AC AB BD AD AB =-=-,代入已知条件4BC BD =得到+3=4AC AB AD ,再把已知条件AM AB λ=,(0,0)AN AC μλμ=>>代入得到1344AN AM AD u λ+=,根据,,B D C 三点共线得13144u λ+=,利用均值不等式得到34u λ≥,而3λμ+≥≥,从而求得3λμ+的最小值是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且111a b ==,2322b b a +=,3232a b -=.(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n S 和n T 的值.【答案】(1)13n n a -=,4133n b n =-;(2)1(31)2n n S =-,22133n T n n =+.考点: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18.(12分)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且cos cos 2cos a B b A c C +=.(1)求角C 的值;(2)若4,7c a b =+=,求ABC S ∆的值.【答案】(1)3C π=;(2. 【解析】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3、面积公式;4、诱导公式.19.(12分) 已知向量(sin ,cos())4m x x π=+,(cos ,cos())4n x x π=-+,且()f x m n =∙. (1)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函数23()()2sin 2g x f x x m =--+在区间[,]44ππ-上有零点,求m 的取值范围.【答案】(1)[,],44k k k Z ππππ-+∈;(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f x 化为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进一步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g x 化为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g x 有零点,即函数)4y x π=+与y m =图象有交点.函数)4y x π=+在区间[,]44ππ-上的值域为[-,由图象可得m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由2()sin cos cos ()4f x m n x x x π=∙=-+11sin 2[1cos(2)]222x x π=-++ 111sin 2sin 2222x x =-+ 1sin 22x =- 由222,22k x k k Z ππππ-≤≤+∈,得,44k x k k Z ππππ-≤≤+∈,则()f x 的递增区间为[,],44k k k Z ππππ-+∈.(2)13()sin 2(1cos 2))224g x x x m x m π=----+=+-,()g x 有零点,即函数)4y x π=+与y m =图像有交点,函数)4y x π=+在区间[,]44ππ-上的值域为[-,由图象可得,m 的取值范围为[-.考点:1、三角恒等变换;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0.(12分)已知向量,,a b c ,满足||4,||2a b ==,0a b ∙=,()()0c a c b -∙-=.(1)求|2|a b -的值;(2)求||c 的最大值.【答案】(1);(2)∴22(2)(1)5x y -+-=,令2x θ=+,1y θ=+,则2||c x y =+===≤=故||c 的最大值为考点:1、向量的坐标表示;2、向量模的坐标表示;3、向量数列积的坐标表示.21.(12分)已知函数2()2(0)g x ax ax b a =-+>在区间[1,3]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设()()g x f x x=. (1)求,a b 的值;(2)若2(|lg 1|)31|lg 1|f x k k x -+∙-≥-对任意[1,10)(10,100]x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答案】(1)12a b =⎧⎨=⎩;(2)[1,0]-.试题解析:(1)2()(1)g x a x b a =-+-,因为0a >,所以()g x 在区间[1,3]上是增函数, 故(1)1(3)5g g =⎧⎨=⎩,解得12a b =⎧⎨=⎩.考点:1、二次函数的性质;2、换元法;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方法点晴】(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2)把2()2f x x x=+-代入已知条件22|lg 1|231|lg 1||lg 1|k x k x x -+-+-≥--化简整理得22|lg 1|231|lg 1||lg 1|k x k x x -+-+-≥--,利用换元法令|lg 1|t x =-,(0,1]t ∈,22330k t k t++--≥对任意(0,1]t ∈恒成立,得到关于t 的函数22()33k h t t k t+=+--,(0,1]t ∈,分1k =-,1k <-和 1k >-三种情况求得k 的取值范围为[1,0]-.22.(12分)已知,A B 是函数21()log 21x f x x =+-的图象上任意两点,且1()2OM OA OB =+,点1(,)2M m . (1)求m 的值;(2)若121()()()n n S f f f n n n-=+++,*n N ∈,且2n ≥,求n S ; (3)已知1,12,2n n n a S n ⎧=⎪=⎨⎪≥⎩,其中*n N ∈,n T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n n T S λ+>+对一切*n N ∈都成立,试求λ的取值范围.【答案】(1)12m =;(2)12n n S -=(2,)n n N ≥∈;(3)1(,)3-∞. (2)由(1)知:121x x +=,1212()()1f x f x y y +=+=,121()()()n n S f f f n nn -=+++,121()()()n n n S f f f n n n--=+++, 两式相加,得:1122112[()()][()()][()()]n n n n S f f f f f f n n n nn n ---=++++++ 11111n n -=+++=-∴12n n S -=(2,)n n N ≥∈.考点:1、中点坐标公式;2、倒序相加求数列的和;3、均值不等式.【方法点晴】(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121x x +=,则121x x =-,211x x =-,进一步把12y y ,用12x x ,表示,求得m 的值;(2)由(1)知:121x x +=,1212()()1f x f x y y +=+=,121()()()n n S f f f n n n-=+++,故利用倒序相加法求n S ;(3)先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得到n λ、的关系式,分离λ,进一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λ的取值范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专题一第1、2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邱昌文 马广东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 .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3.“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 .鲁 B .齐 C .燕 D .宋 4.《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选项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A .春秋鼎盛 B .问鼎中原 C .钟鸣鼎食 D .一言九鼎 5.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

家中长辈住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将入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格杀。

父亲李渊正在皇宫内湖上泛舟,李世民的军队冲到面前,声称护驾。

李渊无奈,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

史称“玄武门之变。

这场残酷的夺嫡斗争违背了( ) A .宗法观念 B .华夷观念 C .重农观念 D .民本观念 7.“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

下列政治制度与此相关的是(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8.《禹鼎》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第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2.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

……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

”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A.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B.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C.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D.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3.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4.“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5.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

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改动的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6.右图是漫画《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其说明A.美国国家权力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B.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C.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D.垄断组织的形成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水平7.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成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

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文】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2016届某某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2.【题文】“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C.耜耕 D.耦犁】2016届某某省顶级名校高三历史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3.【题文】商王朝的重大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牛骨使用最多,用龟甲的较少。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牛耕,牛骨充足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更便利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大量宰杀耕牛D.游牧和畜牧是重要生产部门,牛骨量大】2016届某某省某某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4.【题文】《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2015-2016学年某某某某市某某县二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历史卷5.【题文】耕作技术的改进是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反映的耕作技术开始出现于A.汉代 B.唐代C.宋代 D.明代】2015-2016学年某某某某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6.【题文】“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2016届某某省某某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期初考试历史试卷7.【题文】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高一年级10月考试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3.《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B.主张“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仁政”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6.《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奴隶制和封建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 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C. 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9.“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于都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

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诏书,此种拟稿叫做熟拟;票拟是内阁大学生批阅各地奏章的建议。

不管是熟拟还是票拟,最后都需要皇帝的批示、裁决才能执行,可见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故选C。

A不符材料的主旨,排除;B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2.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之句可以看出北王韦昌辉杀死了东王杨秀清,故题干所述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场浩劫,引发了内部互相残杀,A正确;干王正是在天京变乱后被任命挑起重担的,B错误;C项早在此事爆发前就发生了,排除;D和题干所述没有关系,排除。

答案A。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3.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

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某某政体飘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华山中学高三年级月考卷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一至七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60分))1.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2.古罗马法学家有句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A.《万民法》B.习惯法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 《十二铜表法》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共和力量的强大C.代议制形式有别 D.国家元首无实权4.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5.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

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

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

材料主要说明A.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B.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C. 中华民国的局限性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

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材料主要体现了()A.俄国二月革命的深远影响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俄国退出“一战”的正义性D.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性7.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8.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第Ⅰ卷1、周朝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是()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内服与外服制度2、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始形成于( )A.商朝B.周朝 C.秦朝 D.唐朝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4、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诸卿5、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地方权力进一步削弱C.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D.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7、据《两汉书·地理志》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平定江南地,在今嘉兴市南湖区置长水县属会稽郡。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可以世袭B.郡守是会稽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会稽郡长官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长水县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0、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

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乙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丁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

11、1924年~1927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A.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B.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新闻,了解国共开始合作C.从新闻媒体中得知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D.从东北来的客人带来消息: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1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表述最符合1927-1937年的应该是()A.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13、党和政府在少数民主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繁荣14、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

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15、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B.多党执政、互相监督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16、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A.小国寡民 B.以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C.城邦之间没有任何往来 D.实行奴隶制17、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 B.有利于希腊航海业的发展C.有利于文化交流 D.有利于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发展18、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指的是古希腊的()A. 民主制度B. 戏剧C.哲学D. 神话19、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20、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如果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恢复公民权,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A.《十二铜表法》B.陶片放逐法C.雅典公民法D.公民大会法21、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法律是()A.《人权宣言》 B.1791年宪法 C.《拿破伦法典》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A、资产阶级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D、邦联共和制23、“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

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进。

“创造这个“政治奇迹’法律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德国1871年宪法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C.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D.全体公民参与程度高,民主比较彻底25、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公布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7、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

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 北京、八国联军、赔款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C. 北洋军阀、合作、北伐D. 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28、“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29、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下列史实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共诞生②北伐战争③淞沪会战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30、据统计,从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文数目来看,1954年宪法是14条,1975年宪法是2条,_____ 年宪法相关部分则有18条之多。

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检举权、劳动权及公民权利实现的物质保障等方面。

A.1980 B.1982 C.1984 D.1986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的片断材料二安德鲁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今年(公元前430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

今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虽然影响安德鲁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安德鲁的妻子海伦也要跟着丈夫去,安德鲁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于是两人一同前往。

在雅典公民大会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奴隶、妇女、外邦人不许入内。

”海伦只得怏怏地离开。

公民大会开始了,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都可以进行辩论和表决……公民大会结束后,安德鲁在参加许多次抽签后,终于成为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2分)为什么?(2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方面的局限性表现。

(2分)(2)材料二中的“安德鲁”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2分)(3)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2分)该材料中的有关规定,从哪些方面限制了英王王权?(6分)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4分)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8分)(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4分)(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3和材料4的规定有什么不同?(4分)(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4分)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5 CCBBD 6—10 BBADB 11—15 CAACD16—20 ADAAB 21—25 DBBAD 26—30 ABCAB二、非选择题。

31、(1)(6分)不是。

雅典公民指的是本邦成年男子,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排除在民主之外。

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2)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2分)(3)《权利法案》;限制了其废止法律的权力、征收金钱(征税)的权力、维持常备军的权力;意义: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2分)32、(1)(1)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