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让画动起来(一)》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让画动起来》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让画动起来》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让画动起来》教学设计第一篇:初中美术《让画动起来》教学设计让画动起来峄城区城郊中学:苏士军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动画解剖、欣赏讨论等形式,学生能初步了解视觉暂留现象、动画的分类等知识。

技能目标:学生能展开想象,以简笔画的形式,制作生动有趣的两帧翻页动画。

在集体合作中,能参与其中制作一本手翻书。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学生能体会让画动起来的成就感和快乐,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动画设计的题材,动画的制作及方法。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造型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生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动画片。

说一说喜欢那些动画形象,为什么?播放《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主题曲,同学们听听这是那部动画片的主题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

学生讨论:(1)你喜欢里面的谁?(2)你能感受到猪八戒具有那些优秀品质?2、我国还有那些优秀的动画片?(1)出示图片(2)学生总结,中国卡通的文化内涵3、外国动画及主要的文化内涵(1)日本(2)欧美4、对比出示及激情导入课题:《让画动起来》。

二、初步学习讲述:其实,动画片是由许许多多单一的卡通画组合后连续放映而成,那么许多单一的图片怎样成了动画片呢?答案就在课本中,请同学们自己找找吧。

1、视觉暂留2、设想3、实验:小鸟进笼4、结论:由于视觉暂留现象,就无法发现两张图片之间的间隙,给人一种连在一起的视觉感受。

三、深入学习动画的制作1、展示制作过程(1)出示几个单一的图片,比较不同之处。

(2)用鼠标快速的点击图片连续循环播放,(课件中这几幅图设置了超级链接,点击时图片会在屏幕上一张张的替换出现,点击最后一幅右下角的按钮,将会进入下一张,否则图片将会不停循环。

)你有什么发现?2、总结:这样,动画就做成了。

3、讨论:制作动画应掌握哪些要点?4、你还知道有哪些方法制作动画片?——拉轴式、抽动式、翻页式5、然而,没有一个好的卡通形象动画片是做不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设计一个好的卡通形象。

第4课.动感生活课件-2022—2023学年苏少版美术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4课.动感生活课件-2022—2023学年苏少版美术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欣了动赏解态思舞人考蹈体写片比生断例口诀:正势从头,侧势从背。行立 欣记色赏录彩名动速作态写 从肩,弯曲从腰。奔起四肢,卧
花季写生 起胸腹。
课后拓展

结束放映



钱 锐
根据动态线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运动?
射箭
拳击
跑步
跆拳道
自行车
跳水
动态线:最能代表人的动作的一条线。
射箭
拳击
跑步
跆拳道
自行车
跳水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舞倾听蹈家的胳膊如此柔软有很多节么?
欣赏思舞考蹈片断 了动解态人体写比生例
欣记色赏录彩名动速作态写 花季写生
动 感 生 活
钱 锐
思考: 人的身体结构中人运动的关键是什么?
返回首页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新课导入
倾听
新授内容
欣赏思舞考蹈片断
教师示范
了动解态人体写比生例
• 可以是单个人物也可以是人物组合。
•拓 展
捕捉灵感,展开想象 进行更广阔的艺术创作
《演说家》 英国 兰 尼·索曼斯(1943)
《 足 迹 》
苏 介 平
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
动感生活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第4课
动感生活
生活中,到处都 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辛勤劳作,我 们努力学习,我们 运动休闲……丰富 的生活构成了一幅 幅缤纷的画卷,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这动感的生活。
身 边 精 彩 的 瞬 间
身边精彩的瞬间
身 边 精 彩 的 瞬 间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让画动起来(一)》课件22页PPT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让画动起来(一)》课件22页PPT

板书设计
让画动起来 1、动画的特点:
放松、愉悦、新颖 、趣味性 2、动画的成因:视觉暂留 3、动画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手绘:水墨、剪纸、折纸等 电脑制作:二维、三维。 4、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不足之处,请指正。 谢谢!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电脑动画 (平面、三维)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观察游戏中 卡片,阅读课本,讨论寻找“画”能 动起来的原因。
连续的画面 “视觉暂留”
感受视觉暂留
• 4、深入阶段: 尝试制作动画
五、课堂小结 欣赏优秀作业,相互评价

六、拓展与延伸: 依据提供的“火柴人” 素材,设计好动作制作一个动画。
SUMMER TEMPLATE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让画动起来 (一)》课件
•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兴趣
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引入课题——让画动起来
2、引导启发:了解不同表现形式的动
画,观察并归纳动画的特点。
水墨动画
剪纸动画
木偶动画
折纸动画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9课 动起来 动起来》说课稿1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9课 动起来 动起来》说课稿1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9课动起来动起来》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9课动起来动起来》这一课是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以动态的人物形象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掌握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动态人物的观察和分析,也有对动态人物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动态人物的照片和绘画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人物的基本动态,并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但是,学生在表现动态人物时,往往存在动作生硬、比例失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态人物的特点,帮助他们掌握表现动态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态人物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独立观察和创作出动态人物作品。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态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动态人物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态人物的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动态人物创作中的比例失调、动作生硬等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观察法、分析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态人物的特点,掌握表现动态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动态人物的作品和照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动态人物的作品和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动态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教师学生观察和分析动态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表现动态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创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动态人物的创作,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4.展示评价: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动感生活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动感生活

《动感生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动态人物作品,体会绘画人物的神韵。

了解人物头身比例及动态线基础知识,学会运用线条、以写实的画法,描绘动感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人物”,“欣赏名师和学生作品”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比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感受人体结构和动态美。

(3)情感目标:通过动态人物的学习,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会人物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人体的运动美,抓住人物的头身比例,动态及关节。

教学难点:运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主题地创作动态人物作品。

教学准备各种动态人物图片、铅笔、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播放运动会中同学们活跃的身姿。

教师提问:十四五岁,正是好动的年龄,我们奔跑、我们跳跃,到处是我们青春的身影。

那除此之外,你还能寻找到哪些动感时刻呢?引导学生回答:比如说篮球场上,NBA球员们投篮的精彩瞬间;比如拳击赛场上,选手双方的殊死一搏的惊险时刻;再比如舞台上,冰上芭蕾这优雅时分,运动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这动感时刻,描绘我们的动感生活。

(板书课题:《动感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运动会中的照片拉近学生与本课的联系,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动感时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1、抓住人物头身比例、动态线及关节(1)回顾人物头身比例,动态线、重心线教师:首先描绘动感生活,肯定离不开画人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画人物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有一个小口诀是什么?学生:头身比例,站7坐5蹲3.5……教师:有一个小技巧,可以伸直手肘,用笔测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要抓住人物的2条线是什么?学生:重心线和动态线。

教师:这里我就不再重复赘述了。

(2)抓住关节教师:今天我们要描绘的是动感生活,重点在于这个字动,运动中的人,我们除了抓住人物比例,动态,还要抓住人物的什么呢?教师:下面我想问问你们会立定跳远吗?请同学上来为我们演示一下立定跳远,其他同学自己观察他身体各个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膝关节弯曲到伸直,手臂摆动。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动感生活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动感生活

捕捉灵感,展开想象
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借助联想、隐喻的表现手法,展力 开想象的翅膀,我们的画笔会分外流畅。
演说家(版画)兰尼·索曼斯(美国)
大提琴手(油画)1939 夏加尔(法国)
根据创作的需要,我们 还可以自由地挪动画面元素, 夏加尔画中的人物就与他的 大提琴融为一体,产生出令 人愉悦的诗意,为我们开拓 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
由写生到创作的过渡
十四五岁,正是好动的年龄,我们奔跑、我们跳跃, 到处是我们青春的身影。 线条、色彩、写生、夸张,多样的绘画方法记录了 我们的热情。
郊游去(水彩)学生作品
郊外(水彩)学生作品
运动场上(摄影)学生作品
拔河得胜了 钢笔 学生作品
篮球场(水粉)学生作品 田径比赛(水粉)学生作品 风儿(铅笔、水彩)学生作品
动感生活
生活中,到处都是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辛勤劳作、 努力学习、运动休闲……丰富的生活构成了一幅幅缤纷的画卷。 让我们拿起画笔记下这生活的律动。
由观察动态开始
观察变化的动作,会让我们了解身体运动时的一些 特征。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做作业的女孩》就是 一个最好的例子。
《做作业的女孩》
油彩未干的画布(油画)1930 洛克威尔(美国)
用速写的手法记录下生活中的瞬间
端着一筐石头的男孩(素描)1865 库尔贝(法国)
从照片或影像中获取更多的速写资源
照片、杂志上的插图以及影视作品中的图像,使我 们得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捕捉的精彩瞬间。用画笔快速 记录,能有效锻炼我们的人物造型能力
休息中的男子(铅笔)学生作品
电视中的拳击比赛(钢笔)学生作品
铁船(水彩画)1988利蒂·希亚亚普(英国)
1.注意观察生活,分析大师作品的构思和艺术风格。 2.利用写生或借助图片,画幅以运动为题的作品。 3.可以用写实的画法,也可以用装饰、联想、夸张的方法进行创作。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2、自然界中的植物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让画动起来

让画动起来

动画制作的原理 : 人类具有“视觉暂留 ”的特性,就是说 人类具有“ 的特性, 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 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1/24 秒 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 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 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 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 效果。 畅的视觉 变化 效果。
期待你的作品! 期待你的作品!
最早会动的画
动画的分类
从制作技术上分:
手绘动画
电脑动画 木偶、剪纸、 木偶、剪纸、布做 的动画。 的动画。
从空间的视觉效果上分:
平面动画 三维动画
想一想
你有办法让纸上的 画动起来?
抽拉式动画
通过抽拉一系列动作相关联的画面, 通过抽拉一系列动作相关联的画面,在视 觉上产生动画效果的制作形式。 觉上产生动画效果的制作形式。
返回
旋转式动画
翻动式动画
就是一种将一系列有关联的动作 按照顺序画到书本上, 按照顺序画到书本上,快速翻动 书本, 书本,在视觉上产生动画效果的 制作形式。 制作形式。
手绘动画的制作过程
1、制作脚本(要简化) 、制作脚本(要简化)
2、分解动作(分配要均匀) 、分解动作(分配要均匀)
3、试着做一个翻动式动画图册吧! 试着做一个翻动式动画图册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P12-13,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P12-13, 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 什么是动画?动画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动画?动画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动画可分为哪几类? 2. 动画可分为哪几类?
动画: 动画: 连续 播放 是通过 一系列画面, 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 连续变化的图画。 连续变化的图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培养学生的实际美术能力?
课前准备:动画道具、动画素材、计算机教室
幻灯片
.
4
•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兴趣
.
5
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引入课. 题——让画动起来
6
2、引导启发:了解不同表现形式的动
画,观察并归纳动画的特点。
.
7
水墨动画
剪纸动画
木偶动画
折纸动画
教学难点:1. 体验动画的形成和制作动画 2.动画造型的创作。(本课“淡化”处理)
.
3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2.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敏捷、兴 趣广泛。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 时期。探索型、兴趣型学习方式。
三.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2、观察实践法
思考:1、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
.
电脑动画 (平面、三维)8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观察游戏中 卡片,阅读课本,讨论寻找“画”能 动起来的原因。
连续的画面
“视觉暂留”
感受视觉暂留
.
9
• 4、深入阶段: 尝试制作动画
.
10
.
11
.
12
.
13
五、课堂小结 欣赏优秀作业,相互评价
.
14
.
15
.
16
六、拓展与延伸: 依据提供的“火柴人” 素材,设计好动作制作一个动画。
.1Biblioteka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 “造型.表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动画, 使学生感受、体验动画形象的造型特点,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法、观察法 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创造,让学生 学会简单的动画制作。
.
2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欣赏中外动画,了解我国动 画的发展,感受动画带来的愉悦,陶冶情 操。2.理解动画的形成原因。3尝试制作动 画。
.
17
.
18
板书设计
让画动起来 1、动画的特点:
放松、愉悦、新颖 、趣味性 2、动画的成因:视觉暂留 3、动画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手绘:水墨、剪纸、折纸等 电脑制作:二维、三维。 4、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
19
不足之处,请指正。 谢谢!
.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