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运动理论

合集下载

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发育的四个阶段

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发育的四个阶段

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发育的四个阶段
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发育的四个阶段是:
1. 基础运动能力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婴幼儿期至幼儿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通过探索和自发的动作来发展基础运动能力,如爬行、翻滚、坐立、站立和行走等。

2. 基本运动技能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幼儿期至童年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接球、滑行等。

他们通过游戏、体育课程和其他活动来发展这些技能。

3. 运动专业化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青少年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在特定的运动项目中专业化,并开始学习和发展更高级的运动技能和战术。

他们可能加入校队、俱乐部或其他竞技组织,接受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4. 运动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成年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和技能已经达到成熟水平,并能够在各种运动和运动场景中运用这些能力。

他们可能参与各种竞技运动、休闲运动或其他体育活动,并在其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简答

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简答

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简答
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专业化和商业化: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专业化和商业化。

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经营也变得更加商业化,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2. 科技应用:科技的应用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运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视频回放和裁判判罚技术的改进都使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得到提高。

3. 大众化和全民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大众化和全民参与。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竞技体育活动中,从业余运动员到专业运动员,从业余比赛到职业联赛,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4. 媒体传播和数字化:媒体传播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视直播、网络直播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体育赛事得以全球范围内传播,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比赛,支持他们喜欢的球队或运动员。

5. 健康和环境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竞技体育对身体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体育锻炼,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并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

总的来说,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是向着专业化、科技化、大众化、媒体传播、健康环保等方面发展。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科学锻炼是指根据科学的训练理论和运动生理学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

科学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下面将介绍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1.个性化原则人的身体素质、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在制定科学锻炼计划时应考虑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

2.适度原则科学锻炼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目的适度选择锻炼强度和训练量,不可过度或不足。

3.循序渐进原则科学锻炼应按照一定步骤、逐渐增加负荷,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4.多样化原则科学锻炼应采取多种锻炼方法和手段,避免单一性训练造成的效果不佳和身体过度适应。

5.周期性原则科学锻炼应根据不同锻炼周期,设置不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6.专业化原则科学锻炼应遵循运动生理学原理和训练规律,从而制定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训练方案。

1.有氧锻炼有氧锻炼是针对心肺系统的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水平。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有氧舞蹈等。

2.负重训练负重训练是指通过增加负荷的方式进行锻炼,可以锻炼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常见的负重训练包括器械训练和自由重量训练。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通过一系列柔韧性练习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弹性,预防、减轻运动损伤。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拉伸、瑜伽和普拉提等。

4.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一种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方法。

通过平衡练习,可以预防跌倒和运动损伤。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腿站立、平板支撑和电视机架平衡等。

5.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一种在高强度运动中插入短暂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能量,然后再次进入高强度训练状态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三、科学锻炼注意事项1.先验身体情况。

在进行科学锻炼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是否有慢性疾病或运动创伤等。

如有必要,可以咨询医生或体育教练的意见。

2.选择科学锻炼的强度和方式。

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

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

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竞技比赛,到现在的多元化、专业化的运动项目,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

一、普及化与大众化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普及化和大众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参与到各种运动项目中来。

各种体育赛事的举办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同时也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普及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

二、专业化与职业化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专业化与职业化成为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同时,职业联赛和职业运动队的出现,也使得体育运动更加市场化、商业化。

专业化与职业化不仅让体育运动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也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

三、科技与体育的融合科技与体育的融合是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来,如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数据分析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

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也为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

未来,科技与体育的融合将会更加深入,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四、环保与可持续性环保与可持续性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运动赛事的组织者和运动员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体育赛事组织者和运动员的共识。

在运动场馆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各种环保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以及赛事结束后场馆的再利用,都体现了环保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未来,环保与可持续性将会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同时是一种专业。

1994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关注教师专业化,敏锐地感应教师专业化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一线教师等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1.专业的概念及特征。

“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其原始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

凯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技能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一种专业,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专业的社会功能属性。

一种专门职业要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它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

(2)专业的完整理论与成熟技能。

这是一种专门职业成为专业的理论依据与技能保障。

完整的专业理论为具体专业活动提供指导,指明方向。

它要求从事人员必须经过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难以胜此重任。

(3)专业的自主权和组织性。

一个公认的专业要有强大的专业组织,以保证专业权限、专业水准,提升专业地位。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缘由有三,其一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几乎和人类社会同样长的历史。

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其社会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肯定。

其二是教师职业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依据的是相关的学科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相关学科的技能及教育教学技能。

可见教师职业中具有双重的理论框架和相关技能的支撑,教师必须经过学科培训和技能训练方能担此重任。

其三是,教师职业的自主权和专业组织。

体育教练员的职业专业化

体育教练员的职业专业化

体育教练员的职业专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形成专业化,且已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趋势。

以提高职业的社会地位及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为核心的研究已成为职业专业化研究的热点。

体育教练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竞技运动的发展。

鉴于目前对体育教练员专业化研究甚少,而在竞技体育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对教练员职业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体育教练员职业与专业的界定1.1体育教练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职业对职业的涵义,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美国社会学家舒尔兹[1] 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连续从事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把它概括为:职业不是别的,是可以从中得到利益的一种活动。

日本就业问题专家保谷六郎[2] 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贡献而连续从事的活动。

”我国有学者认为:职业是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的有酬工作或职业是劳动者能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3] 。

美国社会学家泰勒[4] 指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是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

可见,目前人们主要从人的活动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职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从人的活动角度讲,职业是一种“社会劳动”、“社会活动”。

从社会学角度讲,职业是一种“劳动角色”,是一种“人群关系”[5] 。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某些不同,就以上各类社会学家在理论中所表现出的观点来看,可以初步界定出职业的内涵: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相对稳定,具有特定劳动性质、劳动内容的工作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职业应该满足这些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分化日益精细,职业结构越趋于复杂,行业划分越来越细。

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显示,我国现有职业可以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 838 个职业[6] 。

梳理运动发展历程

梳理运动发展历程

梳理运动发展历程
运动发展历程(仅供参考)
1. 古代运动:古代人类从事各种体力活动,如狩猎、捕鱼和战争,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2.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历史上最早的体育盛事之一。

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在希腊的雅典举办,标志着现代体育的开端。

4. 运动的学术研究:20世纪初,体育学科逐渐形成,运动开
始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5. 运动的专业化:20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
专业的体育运动,建立专门的运动队伍和俱乐部。

6. 全民健身运动:20世纪后期,各国开始重视全民健身运动,推动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7. 新兴的运动类型:近年来,一些新兴的运动类型如冲浪、攀岩和滑板等逐渐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并成为主流运动之一。

8. 电子竞技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游戏的发展,电子竞技作为一项竞技性质的运动逐渐崛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9. 健身潮流的流行:近年来,健身热潮席卷全球,健身房和健身器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体魄的选择。

10. 运动科技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和竞技条件,还为观众提供了更便捷的观赛体验,如智能穿戴设备和VR技术的应用。

11.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运动的传播和观赛方式,人们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运动经历和观赛感受,互相交流和互动。

12. 跨界合作的兴起:各领域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体育与音乐、时尚、艺术等领域的交叉互动逐渐增多,为运动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运动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运动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运动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运动员专业化发展在当今体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运动员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发展以保持竞争力和取得成功。

以下是运动员专业化发展的几个重要意义。

1. 提高竞争力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争力。

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战术不断发展和提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运动员必须不断研究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专业化发展,运动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从而提高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

2. 降低受伤风险专业化发展还可以帮助运动员降低受伤的风险。

运动员需要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身体的负荷较大,容易受伤。

通过专业化的训练和指导,运动员可以研究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从而降低因运动受伤的风险。

3. 塑造职业形象专业化发展有助于运动员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

在体育界,专业化的运动员更容易受到媒体和观众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专业化的训练和表现,运动员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

4. 推动体育事业发展运动员的专业化发展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业化的运动员不仅在赛场上取得了好成绩,也成为了体育事业的代表和形象。

他们的成功和努力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体育运动,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化。

综上所述,运动员专业化发展对于个人和体育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竞争力、降低受伤风险、塑造职业形象,同时也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运动员的专业化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赵 康 Abstract:There is a set of criteria for mature professions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s 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but a lack of a set of criteria for measur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s of a certain human activity in general.F or which there are lots of difficulties in examing and im proving a relatively naive human activity,such as the Chine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emerging recently.Based on the author’s four2element(occupation,state,s ociety:clients and the public,and uni2 versity)interacting approach,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evelops a theory of the m ovement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s a hypothesis to interpret the growing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occupations.Accordingly,a set of criteria with detailed indications is built s o that the professional levels of a certain human activity can be measured in general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In turn,the author re2means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zation,as well as forecasts a number of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variables and their relevant professional index numbers.一、引 言从专业社会学角度出发,笔者在前一篇文章(赵康,2000)中介绍了专业、专业化等概念的内涵,概括出充分成熟专业的6条标准:11是一个正式的全日制职业;21拥有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31拥有一个包含着深奥知识和技能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传授Π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完善的教育和训练机制;41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高度关注和力求达成客户利益和社会效益);51获得国家特许的市场保护(鉴于高度的社会认可);61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

继而,笔者提出了专业发展4要素说,即一个职业的专业化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无论是在“专业中心”还是在“国家中心”发展模式主导下,一个专业化工程始终卷入职业、国家、高校和社会(客户和公众)4个实体要素,专业化过程中充满了以上4个实体要素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作用(见图1),而一个专业化工程的最终成功则极大地依赖于这四者合力的正确取向。

然而,正如笔者在前文结束时指出的那样,上述标准的建立固然有其重要意义,但是,从不足的一面看,它们仍然只能用以判断一个职业是否已发展成成熟专业,而不能普适地测量在此之前一个人类活动发展各阶段的专业化水平(例如,用其测量中国管理咨询职业当前的专业水平),也没有更深入地反映上述4个实体要素间相互作用合力的正确方向。

本文即准备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存基础上发展一个解释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成长历程的专业化运动理论,并进而引导出一套实用的测量标准。

客户和公众社会职业高校国家图1. 专业化实体要素相互作用示意二、专业化运动理论由成熟专业的6条标准可知,专业化表征着一个确定人类活动(a certain human activity )的知识、质量、效率和道德,因而有效地测量一个人类活动的专业水准,从而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以提高该活动的专业化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从一个“世界学科共同体”的观点看,如何测量专业水准问题在专业社会学领域并没有很好解决。

不少学者(如M oore ,1970;G reenw ood ,1966;Hughes ,1958)在充分成熟专业之标准的建构上作出了贡献,笔者本人(Zhao ,1997:35-39)、加勒西契(G allessich ,1982:366-368)和库伯(K ubr ,1986,93-94)在评估一个具体专业时发展了这套标准。

然而,由于理论上的限制,最近的研究①仍未将这套标准发展到量化的程度,尽管现存的成果已足以引发和推导出一个新的理论假设。

传统思维习惯于将专业化运动的起点设定于一个确定人类活动形成一个特定职业那一刻,6条标准为量纲,则一个职业的专业化被看成沿着6个要素量纲序列的纵向运动,而那些发展了较多量纲特征的职业则被认为专业化程度较高(见Cullen ,1978:14),如图2所示:专业化运动是一个全日制职业具有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有一个科学知识体系及传授/获得知识的教育训练机制具有高度自治功能具有国家的市场保护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六条标准量纲图2. 传统的专业化运动解释示意在审视大量实证事实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一个确定人类活动的专业化运动在其形成一个界定职业前已经存在;同时,不仅存在着量纲间的纵向运动,还存在着每一个量纲层面的水平运动,也即每一个量纲可蜕变为一个变量,前述成熟专业6条标准中每一条仅系该变量系列某①例如,笔者在欧洲学习、工作期间发展了一个“专业阶段进化模式”(见Zhao ,1997)。

据此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增设若干指标以定性地测量一个职业的专业水准。

一个中间或终极状态,若仍然保持上述量纲序列,则根据这一思想重新解释的专业化运动示意见图3。

1.1 1.2 1.3 1.4 1.5 1.62.1 2.2 2.3 2.4 2.5 2.63.1 3.2 3.3 3.4 3.5 3.64.1 4.2 4.3 4.4 4.5 4.65.1 5.2 5.3 5.4 5.5 5.66.1 6.2 6.3 6.4 6.5 6.6图3. 新的专业化运动解释示意在图3所示的新理解中,专业化运动的起点大大前移,若仍以包含6条标准在内的量纲变量来考察,则一个确定人类活动的专业化被看成沿着6个要素量纲变量序列的横向和纵向运动,而那些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发展了较多量纲特征的人类活动则被认为专业化程度较高。

根据图1专业化4个实体要素的考虑及上述专业化运动的新的理解,我们可以给出专业化运动理论的初步数学表达式如下:P=f1(B,K,E,S) (1)P—一个确定人类活动的专业化程度;B—实施该活动人群行为专业化程度变量;K—该活动知识基础状况变量(大学对该活动呼应行为变量);E—该活动经济和社会效果状况变量{社会(客户和公众)对该活动呼应行为变量};S—国家对该活动呼应行为变量。

公式(1)表明一个确定人类活动的专业化程度由表证了图1中4个实体要素的相应变量所构成的多元函数关系所决定。

其中我们用该活动“知识基础状况变量”和“经济和社会效果状况变量”取代大学和社会(客户和公众)对该活动呼应行为变量,以更正确地传词达意。

考虑到“实施该活动人群行为专业化程度变量”又可由实施该活动人群工作专门化程度、组织程度和自治程度变量来描绘,故公式(1)可转换成公式(2)的形式{将B=f2(J,0,A)代入公式(1)}:P=f1{f2(J,O,A,),K,E,S,}(2)………………………………J—实施该活动人群工作专门化程度变量;O—实施该活动人群组织程度变量;A—实施该活动人群自治程度变量。

假设f2所牵涉到的自变量J,0,A与应变量B之间是一种权重同一的乘数关系,以及f1所牵涉到的自变量B,K,E,S与应变量P之间亦是一种权重同一的乘数关系,则公式(2),或公式(1)最终演变成公式(3)的形式:P=J3O3K3E3S3A(3)…………………………………考虑到上述函数关系f1与f2中自变量之间互动影响的倍率作用,将它们定义为乘数关系是恰当的。

这样,由公式(3)所表达的专业化运动理论恰恰包容了前述一个成熟专业的6个标准量纲,所不同的是,该理论揭示了在6个标准量纲演变成变量后,在履行该活动的人群、大学、社会(客户和公众)和国家4个实体要素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下,一个确定人类活动的专业化呈现出复杂的曲面运动特性,而每一向度上的正向或逆向运动都将在整体上给该活动的专业化程度带来倍率效应。

三、一套实用的测量标准公式3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专业化运动的理论框架,即由哪些要素及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确定人类活动的专业化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可能产生的动态轨迹。

公式3显示了一个多变量复杂函数。

显然,要精确地解开这一复杂函数既十分困难,也没有必要。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在每一变量规定的定义域内用插入法解开这一函数关系即能得到一套实用的测量标准,其具体思路如下:根据已知的经验资料,对于每一个变量定义若干前向发展阶段,对于每一发展阶段最终状况(成果)定义一个名称Π简短说明和一个整数插值,由此可最终获得如表1所示专业化运动理论简化形式,亦即一套实用的测量标准。

据此,任何一个确定人类活动(例如中国的管理咨询)的专业水准均可用该套标准予以测量,得到最低为1(各个变量插值均为1)及最高为2025(各个变量插值均为最高值3或5)之间某一个确定的专业化指数值,这样,定性兼定量地测定一个确定人类活动专业水准成为可能。

下面对表1构筑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对于“实施该活动人群工作专门化程度变量”(J),我们首先引进了“一个特定活动”(a spe2 cific activity”)的概念,一个特定人类活动应该有其固有特征,并与其他活动存在着实质性区别,非如此不足以引起特别关注。

随后,该变量的前向运动被定义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最终状况(成果):次级专长,准职业,形成的职业,出现的专业和成熟专业,对应于插值1至5。

有关人群实施该活动所耗时间及相应收入在他们总工时与总收入中的比重是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专门化程度。

而实施该活动必需之科学知识体系在大学中的完备和可获取程度成为衡量“出现的专业”和“成熟专业”的重要指标。

对于“实施该活动人群组织程度变量”(O),显然,前向运动中阶段性成果将表现出该人群自发成立之专业组织的不同质量,为此引入了“寄生专业组织”与“准专业组织”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