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 关于友谊与年老的论文作业
西塞罗的论老年读后感

西塞罗的论老年读后感西塞罗的《论老年》读后感而且其至非常愉快。
老年人拥有智慧和经历,在很多国家都受到尊重,同时也确实担当很多重要的职位。
正是人们能够认识到年老的重要价值,才会有元老院这询儿天与一位忘年交朋友谈老年人话题,他建议我去读一读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样的神圣机构。
的《论老年》,这是西塞罗《三论》(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中的一论。
西塞罗说: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也西塞罗在他《论老年》中将老年后的种种好处描述出来。
而且,他认为最重要得不断学习:“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的是一个人如果年轻时就很注意修身养性,到了老年也依然从容、愉快。
使我更至的。
”这与孔子所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何其相似!加透彻地明白了不少道理,其一就是:容貌不能永远年轻,但丰富、恬静的心态儿乎两千年过去了,西塞罗在年老的价值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似乎并没有被否定,是可以永驻的。
老年原来也是人生当中一段美妙的时光。
一种有节制的生活所散发出“善” 的光芒,始终悬挂在历史和人生的旅途之上,引导西塞罗根据斯多葛学派恬淡寡欲的伦理思想与希腊哲学万物皆山"自然”的学着我们的肉体和灵魂。
说,去思考老年这一人生现象的,因而成为人类历史上理性阐述老年问题的第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此文非纯原创,大部分引自有关评论,我只不过综合一下人。
而已。
文章主要就人们经常提出的对老年的四个质疑进行了反驳。
首先是'‘老年使我们不能积极的工作”的论点。
在这里,西塞罗指出,老年人尽《论老年》是西塞罗的名篇。
其中的隽言已成为西方的成语典故。
如"普通老人管在体力上有所下降,但他们完全可以胜任脑力工作。
而且,人生伟大事业所依则觉得老年是如此可厌,甚至说自己背负着比埃特纳山还沉重的负担。
”赖的深思熟虑、性格、意见的表达,关于这些品质,老年人不但没有丧失,而是按照莎士比亚的说法,人生是场七幕剧,在渐入老龄的第六幕中,角色已是个益发增强了。
关于友谊的议论文5篇(2)

关于友谊的议论文5篇(2)关于友谊的议论文篇三朋友,这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它如一阵风,轻轻沁入我们的心灵。
它有时会像春风充满芳香,有时会像夏风,热烈激情,有时会像秋风忧郁缠绵,有时会像东风寒冷刺骨。
在这个时候,友情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友情,用生活中常见的名词来形容。
它就像一杯水,一杯白开水,淡淡的,但是只要你稍加一点,糖,它就会变得甜起来。
可有的时候,我又觉得友情这个东西有些千变万化。
它有时像是一件衣服。
紧了,不合适;松了,也不合适,要合身,穿的才舒服呢!友情,在生活中时常发生。
一位哲人曾说:“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快乐,却有两个快乐。
”一首诗,一片真,一丝最美的笑,一丝最纯的泪。
两只紧握的手,两双聪慧的眼。
两支相和的小夜曲,两颗纯真的心。
在人世上,没有一个孤独的人,没有一朵寂寞的花……在这茫茫的人海里,难道你会永远听不到心灵的共鸣?你,莫非注定要在人世间子然一生,苦度风雨?交个朋友吧!就像小桥的流水,恰似高山的云海。
她是浪花里一支激荡的歌,是欢乐的延续……朋友之间需要理解和信任。
向你的朋友敞开心扉吧!向他或她诉说你心中的喜事,怒事,哀事,乐事,趣事吧!向你的朋友多献上一份理解或信任吧!假使让昨日的一片云,融化为今晨的朝露,让冷漠变成温情,让土地变的丰盈而肥沃。
摘掉一切虚伪的面具,向朋友展示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友情要用真爱扞卫,友情就会义无返顾。
没有真爱的友情,就像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
没有友情的真爱,就是粗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给我真正的友情,给我一座用真爱筑成的大桥。
你愿意和我从此成为好朋友吗?关于友谊的议论文篇四回眸身后脚印里的每一个细节,才发现我的生活中处处都布满友谊的波纹,荡漾着友谊的涟漪……——题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中三年的时光转眼即逝,一眼万年。
在这寒暖相随,悲喜相伴的峥嵘岁月里,我在不经意间品味着友谊。
读它的真挚,读它的深厚,读它的永恒。
林达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

林达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幼年西塞罗读书的时候,偶然读到罗马人西塞罗,他讲了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
他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会像人那样,彼此之间如此相像。
他认为,究根究底的话,人与人之间,就跟一个人自己和自己那么相似。
我本能的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人和人之间差别太大了。
后来发现,西塞罗是在试着探讨人的“自然本原”的状态。
也就是说,他要削去人在社会中长出来的枝枝桠桠,追踪到亚当夏娃纯朴地站在伊甸园里,还没有堕落之前的状态。
可是,这种对人本性的追根溯源,又有什么意义呢?原来,这位两千年前的罗马律师和政治家,是在试图从人的自然状态,找出人类社会的自然法观。
我们现在离开伊甸园已经很久很久了。
经历过无法无天的社会,建立“法治社会”就是一个无限美好的向往。
可是,什么是“法治”?“法”里面,有没有陷阱?我们开始崇拜法律,法律就变成戴着桂冠的文字。
一个条律出来,不管有没有道理,只要说是“法律”,大家肃然起敬,或者战战兢兢。
好像一段文字只要顶上“法律”这两个字,没理也有理了,不从也得从。
这好像有点问题。
这个问题,两千年前的西塞罗就在考虑了。
那个时候,罗马人已经有了人类的初始民主,民主决定的法律,总不错了吧?西塞罗想想觉得还是不对。
他说,君王、法官一个人说了算的法律,当然可能是错的,那么,假如“人民的命令”就是“设定公正”的话,那么,假如大众投票通过一项法律说,现在可以抢劫了,难道就真的能出去抢东西了吗,抢了就是符合正义了吗?西塞罗琢磨着,人应该有一种“本性”的东西,它不会“屈从愚氓者的意见和命令”。
那么什么是“本性”呢?结果,这老头儿就找到如伊甸园里那种人的最初状态中去了。
一旦进了伊甸园,我发现西塞罗还是很有道理。
仔细打量的话,人和人之间,真的就有非常近似的那一部分。
只要这么一想就明白了:所有的人,都有一些绝对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比如说,只要是个正常人,就没人愿意自己被杀被抢的,没人愿意别人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没人愿意无辜地就被关起来等等。
【读书】:一部关于友谊的人生指南——读《论友谊》

【读书】:一部关于友谊的人生指南——读《论友谊》一部关于友谊的人生指南星岛【导读:友谊是不朽的诸神赐予我们的最好、最令人愉悦的东西,是最合乎我们天性的东西,因而也是最崇高的东西。
】友谊是不朽的诸神赐予我们的最好、最令人愉悦的东西,是最合乎我们天性的东西,因而也是最崇高的东西。
友谊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一种绚丽的色彩。
所以,我们不但应当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而且还应当知道如何建立和珍惜真挚的友谊。
西塞罗的《论友谊》,可以说就是一部关于友谊问题的人生指南,它可以使我们在处理友谊问题时变得更加理智,并且更好地享受友谊所带来的快乐。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他的哲学贡献主要在于:对古希腊的各派哲学进行通俗的解释,不仅成功地将它们传播给了其同时代人,而且对后代人也产生久远的影响。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几乎只是通过他才了解古希腊丰富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各派哲学思想。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希腊哲学已逐渐进入伦理学时期。
当时人们越来越注重现实的社会生活,对希腊哲学最初的那种纯理论(亦即一般的形而上学理论)的兴趣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亦即伦理学),它成了当时各学派经常讨论的基本问题。
因此在西塞罗的哲学思想中伦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绝大多数哲学著作都是讨论善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等问题。
他认为,世界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种自然过程严格地为自然法则的必然性所决定,并且都以自然手段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这种至高无上的力量是什么呢?他称之为神或自然,也就是有些哲学家叫做逻各斯的那种最高的理性。
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支配着整个宇宙和人类。
它用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人与人联结成一个巨大的整体。
论友谊的议论文

论友谊的议论文真正的朋友什么也不能给予你,只是原谅你的一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友谊的议论文,欢迎大家阅读!篇一:论友谊人生在世,多么美丽的青春年华都会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唯有友谊不会枯萎,可以长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为知心的朋友。
友谊就像放风筝,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你牵着我,我拉着你。
彼此紧紧的连在一起,彼此深深的仰望。
那是一种美,一种既朴实又华丽的美。
一个没有友谊的人是孤独的,是痛苦的,是寂寞的;拥有友谊的人,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满足的。
纪伯伦说过:“友谊永远是一种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相信友谊,友谊无价。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友谊不需要天天粘在一起,有时只是一声回应,便能赶走所有的苦闷;有时只是一个眼神,便能激起感动一瞬。
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是那么值得怀念,值得留恋。
真正的朋友什么也不能给予你,只是原谅你的一切。
当然,除了背叛,除了出卖是不可原谅的。
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友谊是两个人的事,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
真正的友谊好比健康,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可贵。
失去朋友的人就如同一个身患绝症得人。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以把她(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永远不忘。
请记住友谊,珍惜友谊,呵护友谊吧!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可以让出整个世界,但却不可以让出一寸至真只纯的友谊的原野!!篇二:品味友谊朋友是茶,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在茶中放牛奶,就像朋友之间加上了功名利禄,友谊变了质。
自私者在友谊面前不肯付出,迟迟体味不到友谊的意义;庸懒者在友谊面前退退缩缩,尝不到友谊的味道;无私者在友谊面前无私奉献,他的一生都是甜的,友谊是纯洁的,朋友之间更应以诚相待。
有人把友情淡化的原因归于沟通少,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懂珍惜,真正的朋友,不沟通也有感情。
朋友是人生的调味精,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人的一生不可缺少友谊呀!还记得,我和灵10岁那年分开,我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分别时特别伤心,可是有谁想到,几年不见,我们又一次联系上了呢?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是好朋友。
论友谊西塞罗的论点

论友谊西塞罗的论点西塞罗的《论友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友谊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朋友之间德行最重要西塞罗说,友谊只存在于好人之间。
这里所说的“好人”主要是指他们所具有的德行: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无疑是高尚、清白、公正和慷慨的。
他们有勇气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尽人之所能顺从“自然”,而“自然”则是美好人生的最好向导。
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彼此之间会形成一种纽带,把大家联结在一起,而且彼此越亲近,这种纽带也就越牢固。
所以我们在感情上喜爱自己的同胞甚于喜爱外国人,喜爱自己的亲戚甚于喜爱陌生人。
虽然亲戚之间也会有友谊关系,但这种友谊却没有朋友之间的友谊长久,因为亲戚可以是没有感情的,但友谊决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感情的亲戚名分上还是亲戚,而友谊没有感情就不能成为友谊了。
西塞罗认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友谊,它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
因此朋友之间德行是最重要的,没有德行,友谊就不可能存在。
一个人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总会遇到许多烦恼和迷惑,有很多事情不一定愿意让家人知道,而只是想和朋友倾诉交流,如果你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你向他诉说,就好像和另一个自己谈话,还有比这让人感到更愉快的吗?愉快的友情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能驱除我们的懦弱和绝望,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好与不好而决定继续或终止你们的友谊,因为朋友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力量。
即便死后,朋友也不会将你从他心中抹去,你仍然会生活在对你的回忆和怀念中,因此死亡也就容易被人接受。
友谊容不得半点虚假,它是自发的、真诚的,是一种本性的冲动,而非求助的愿望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他和我好是不是因为脆弱或贫乏?是不是想图点什么?虽然互惠也是友谊的好处,但如果只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友谊。
出于利益驱动即使短期得到好处,那也是长久不了的。
西塞罗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它是出于一种本性的冲动,而不是出于求助的愿望。
友谊_0

友谊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的,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这句话是西塞罗说的,讲述了友谊的必不可少和重要性。
对这句话我感悟很深,因为我就曾尝到过”友谊的幸福滋味。
那是在我一次生病的时候。
天灰沉沉的,雨下个不停,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只有一个IPAD在我身旁,可曾经对IPAD十分痴迷的我却一反常态,把它丢在一边。
因为此时的我想要看见的不是冰冷冷不会说话的机器,而是与我关系密切,可以与我开心交流的朋友!唉,我也就想想算了吧,下这么大雨,他们也不可能来找我,即使他们来了------正当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有人在敲门。
下这么大的雨,是谁呢?我下床打开门,是我的朋友们,只见他们个个都被大雨淋得像只落汤鸡似的,我赶紧把他们招呼进门。
小伙伴们一进门就七嘴八舌地问我病好点了没,感觉怎么样,还告诉了我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而我在一旁却快哭了------ 友谊不仅是在危难时朋友给予你时得到,也可以在帮助别人时得到。
考试时,我的同桌没带笔,急得快哭了,我借给了他一支,他”破涕为笑,对我谢个不停,我感觉到了友谊的快乐,也许他也会感觉到吧-------”友谊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生活,使我的人生有了一些光彩。
是的,友谊在灰心时让我快乐,让我有希望,我会把这些友谊给我带来的美好事物继续传递下去的!。
友谊议论文

友谊议论文友谊议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友谊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友谊议论文1繁花绿叶,又见白鸽飞过,惊起旧梦如潮涌,遥想当年情深处,携手夕阳中;不知今日远去,何年何月再相逢。
——题记友谊,是一个伟大的词。
它就像一把火,在失落时给你送去温暖;就像一条绳索,将你从逆境中拉出来。
我虽不善与人交往,但也许是天意吧,让我结交了一个我毕生难忘的朋友。
那天,我整理完书包,急急忙忙准备回家。
可是他还没订正完作业,要不要等他呢?我想:哼!谁叫他那么慢,我先走喽!可是,乌云爷爷真爱捉弄人,正在这时候,突然罩住了整个天空,一群群小雨点迫不及待的想亲吻大地妈妈。
这不是明摆着让我难堪吗?足足等了二十分钟后,我决定冒雨冲过去。
突然,一只手抓住了我,头上出现了一把雨伞,想象作文。
一转头,发现他来了,他轻轻地说:“我来了,一起回去吧!还有,谢谢你等我到这么晚。
”我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尴尬的走完了这段路。
人生苦短,知音难觅。
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好友,不要再发生伯牙子期的惨剧。
友谊议论文2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仰;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
友谊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是存在于真正的朋友之间的心,友谊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内涵却很多,很多。
我追问友谊是什么?卜伽丘说:“友谊是慷慨的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慨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
”友谊是什么?伊碧鸠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的。
”友谊是什么?圣?奥古斯丁说:“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
”友谊是什么?西塞罗说:“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助。
”儿时说:“友谊是与朋友坐在一起过家家,滑滑梯,捉迷藏。
”中学生说:“友谊是侧耳倾诉,放眼凝望,你追我赶的快乐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友谊与年老的智慧读了西塞罗的《书信集》之后,感觉他的作品是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并不像有些政治家那样高高在上,让人不敢亲近。
这次在读西塞罗的《关于友谊与年老的论文》时候,这种感觉似乎更加强烈了,他会对于我们身边非常常见的事物给予我们指引与教导,让我们感觉他是那样的真实而亲切。
友谊是俗世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是我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友谊,那将会像一潭死水,沉寂而没有生气,它会使原本光鲜的生活缺少应有的色彩与乐趣。
我甚至不敢继续想下去,这样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灰暗,或者让人感到窒息,以至于无法再忍受下去。
西塞罗把友谊当作是众神送给凡人的无价礼物,他将友谊理解为“两个人对有关人和神的一切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并且相互之间有一种亲密和真挚的感情”。
西塞罗对友谊进行了高度的称赞,他说除了智慧以外,友谊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最好的东西,德行是最美好的东西,德行必然会孕育和滋养友谊。
在西塞罗以前从未有人将友谊谈的如此透彻,假如有一个人可以绝对信任,感觉和这个人说话就像是和自己说话,还有什么比这更愉快的呀!朋友就是那个,当你交好运时,为你感到喜悦,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为你分担的那个人。
如果一个人可以拥有一份这样的友谊,这将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快乐的事情,所以人们一定会对这种友谊充满着渴望。
正如西塞罗所说,“在所有的需求中,对友谊的渴望是最重要的,是最令人尊敬的”。
这种真正的友谊是可以带给人很多美好的事物的,“友谊给未来投下希望的光芒,驱散所有的失望。
一个人从自己真正的朋友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真正的朋友是一种力量和一笔财富”。
朋友是那个在我们陷入困境时可以扶我们一把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不再失望,不再迷茫,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我们真正的朋友,往往都是一些和我们在品德和素养上十分相似的人,从朋友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有时候甚至可以通过我们身边的朋友来认识我们自己,这样的认识有时候甚至比直接观察我们自己来的更加准确。
如此美好的友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和力量,它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西塞罗提出疑问,“我们是否只是因为虚弱和贫乏才需要朋友?友谊的目的是为了互惠,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吗?友谊只是一种易变的情感,还是根植于心灵本性中更深的,更美好的东西呢?”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其实在西塞罗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他认为友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利益的安排。
他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还提出了假设,如果依照前一种观点推论下去,就相当于是承认最脆弱的人,最卑微的人和最贫穷的人最需要友谊。
但是,事实正相反,我们都知道真正伟大的友谊是那些产生于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尊严的人,强大的,富足的,独立的和自立的人之间的。
这样的友谊包含着和谐与仁慈,是被美德所点燃的,而那些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关系很快就会消散,真正的友谊之所以是不朽的,是因为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友谊的本质都不曾改变。
友谊无疑是一件非常感性的事物,但有时候太过感性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适时的运用理性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似乎更加明智。
在这一点上,西塞罗无疑是清醒的,他指出,“什么样的友谊也不能为罪行开脱。
既然美德是友谊的基础,那么罪恶不可避免地就会侵蚀它。
所以,让我们坚持这样一条原则:不要要求朋友做坏事,如果朋友要求你做坏事,你也不要去做”。
这些也许就是友谊的底线,作为朋友确实可以两肋插刀,但是绝对不能去做有违道德的事情,这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摇的底线。
然而有的哲学家虽然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提出要避免过分亲密的友谊,这种思想无疑是非常荒谬而自私的。
“把友谊从生活中驱逐出去,就等于把太阳从天空中摘走,因为友谊是不朽的诸神赐予我们最好,最令人愉悦的礼物。
”在谈到友谊的范围时,西塞罗提到三种不同的主张,因为他都不赞成,所以对他们一一进行了反驳。
第一种,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朋友。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那些为了朋友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忍痛割爱的人,我们将如何认定呢?所以以这种方式对待朋友显然是不行的。
第二种,对朋友的情谊应该和朋友对自己的情谊相当,这种观点无疑抹杀了友谊的高尚性,是自私的,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慷慨的,不计较得失的。
第三种观点更加糟糕,一个人怎样对待自己,他的朋友就怎样对待他。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感到心灰意冷,或对努力改变命运感到渺茫,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朋友就不能像他对待他自己那样纵容他,相反,他的朋友应该要尽力去激励和鞭策他。
真诚是友谊的基础,我不敢想象缺少真诚的友谊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对一切事情都很尽心,能具体说出自己有多少只山羊,绵羊,但却说不出自己有多少朋友。
西塞罗说到,“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和忠诚可靠的人做朋友,应该对朋友的可信度进行测试,你才能把友情和信任给他。
首要的是看他是否真诚。
”在选择朋友时,西塞罗同样为我们提出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议,在性格上,应该选择坦率,对人亲切,爱好交际的人做朋友,应该选择你意气相投的人做朋友,而且他绝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对你的指责。
最后一点是,他的谈吐和风度应该温文尔雅。
如果我们可以按照西塞罗的标准去选择友谊,这样无疑是完满的。
俗话说,酒放得越久就越好,朋友也是如此,越老越好。
朋友之间往往在官职和才干上是不同的,这就很可能会招致嫉妒与不满。
这就需要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好,官职高的,才干强的那位要把自己放在和官职低,才干差一点的那位一样的高度,要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好处。
职位高,能力强的人应该降尊纡贵,职位低,才干小的朋友不应该嫉妒。
这样而这之间坦诚相待,就可以使友谊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不断的加深。
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些所谓的朋友其实并不是我们苦苦寻找的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要绝交,这是友谊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出现的灾难。
但是西塞罗认为,即使是到了这一步,也尽量不要立刻一刀两断,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逐渐地断交。
当然要想阻止这种不幸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慎重地选择朋友。
尽量去寻找那种因为美德而产生的友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友谊可以一直没好,没有任何瑕疵,但是,友谊中难免会有摩擦,明智的人要学会避免,或者不放在心上,或者心甘情愿地忍受,只有这样才能增进我们的友谊。
表面上看来奉承似乎比赤裸裸的真相更有利于友谊,但是那不是真正的友谊,我敢说,哪一个真正的朋友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朋友走向毁灭,这绝对不是一件善意的行为。
但是我们对朋友的忠告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切不可让人听起来感到太痛苦,太受伤害,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对朋友的顺从应该显得亲切,但不是奴性。
我们应当去发现基于美德所产生的友谊,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友谊,抓住它,呵护它,从而使这份友情不断地维持下去。
年老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但是在西塞罗眼中,老年似乎成了一个美好而幸福的人生阶段。
西塞罗提倡把自然看成最高的向导,顺乎自然,顺乎自己,绝对遵从自然中所有神圣的秩序。
我们不应当应为老年的到来而感到苦恼与忧虑,应当正确看待它,这只是自然法则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而已。
在西塞罗的文章中,主要提到了老年时的四个缺憾。
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阐释,帮助我们发现其实只要我们换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会发现这些其实并不足以成为老年的缺憾。
首先谈到的是年老让人失去了参与社会事物的能力,从而不能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其实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老年人具有青年人所不具有的经验与阅历,这些都将成为他在做出决策时的财富。
年龄赋予一个人担任公共职位的资格而不是剥夺其资格,仔细阅读各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不难发现,最强大的国家都是由年轻人搞乱的,而又是由老年人支撑和恢复的。
这就是对老年人仍能在社会事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的有力证明。
第二点谈到年老使人体弱多病,力量衰弱,精力衰竭。
西塞罗是罗马时期著名的演说家,所以就以自身的经历来作为例子从而证明老年人仍然能够有所作为。
“演说的能力会随着年老而消退,但是,某种说话的腔调不会被岁月所损害。
有口才的老人态度庄重,平和和温文尔雅,我常常看见雄辩的老人的演讲牢牢地抓住了听众,即使老年人不再在公共场合演说,他还可以指导年轻人成为一个有男子气概的演说家”。
依西塞罗看,老朽并不是因为年老而容易发生的,而是以往懒惰和愚蠢的无聊时光的报应,所以我们应当适度锻炼,积极学习,不能因为年老就虚度了时光。
“蜡烛不烧完最后一滴是不会熄灭的”。
第三个缺憾就是老年人缺乏娱乐,年老剥夺了感官的享乐。
放纵肉欲享乐是施加在人身上最致命的瘟疫,欲望是理性最阴险的敌人,没有什么比欲望更令人厌恶的,因为当它增长的时候,心灵之光就相应地熄灭。
就在这时,清醒的西塞罗看到,是老年让我们远离这些危险,我们应该非常感谢老年,这一观点我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西塞罗的智慧不禁深深地让我折服,他透过纷繁喧闹的浮华,看到了背后真正蕴藏的真谛。
第四个缺憾就是年老使我们迈向死亡的门槛,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越来越近了。
西塞罗对于死亡的独到见解使我惊叹。
他说到,“的确,死亡是真实的,但是,一个人活了那么长时间,还不知道不用担心死亡,是很不幸的。
假如死亡意味着彻底地消失,它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假如死亡将让人过渡到不朽,那么死亡就值得人们期待。
并且,死亡对于老人和对于人生其他阶段的人来说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年轻人能保证自己在日落时还活着”。
让我感到最经典的是,年轻人希望自己能长寿,老人已经很长寿,假如长寿是个优点的话,老人已经拥有这个优点了,这得是多么超脱的人才能想到如此豁达的想法。
死亡对于常人来看是一件多么令人焦虑,甚至令人感到恐惧的事情,在西塞罗眼中,它似乎变得没那么可怕了,甚至让人有些期待。
西塞罗说到,“假如某个神灵让我的生命重新开始,我非常不愿意接受这种安排。
”在他看来世界不是自然为他安排的永久居所,而只是临时的栖身一所,他甚至期待着离开这个世界。
“死亡不是从我的家中被赶出来,而是离开我暂住的小客栈,”多么可爱的说法,让我们感觉死亡是一件无比亲切的事情,它不是生命的终结,恰恰是灵魂得到永生的必经途径。
一切合乎自然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年老也同样不例外,那些在常人看来是年老的缺憾,在西塞罗眼中却成为了年老所带给人类的财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它,并将其好好利用。
如果说,年轻意味着一生中花朵绽开的时节,老年则意味着收获果实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