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必看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考研专业课考试重点
北大社会学考研参考书,历年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一)科目一:社会学理论(150分)包括三个部分:(一)社会学理论(约50分):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
参考书目: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等书目,每本书分别涉及不同的人物,本材料结合多本书和资料整理而成。
要求准确掌握主要社会学家的思想。
(二)社会学概论(约50分):教材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性价比最高的一本书,必须熟背!(三)社会学分支学科(50分):主要为社会心理学、人口社会学、城乡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分支方向各一题(10分),本材料结合北大社会学系本科生课程材料,主要掌握分析的框架和思路即可,不要求死记硬背,其中社会心理学、人口社会学、劳动每年必考,另外两题每年浮动,可能出自北大社会学系老师近年论文。
二)科目二: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150分)(一)研究方法(90分):包含20分(约4-5小题)名词解释,20分判断改错(约8-10小题),10分选择题(约8-10小题),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20分论述题(一题)。
复习策略:①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3-13章全面掌握,熟记,分值最高的一本书,多达90分!②考过的东西会反复考,真题出现过的即使来不及整理,脑子里也要有思路和知道答案是什么。
(二)社会统计学(60分):包含30分选择题(约10小题),30分计算题(2道)。
复习策略: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课本基础知识看一遍,例题和课后习题保证都会做。
考的题目多为课本例题,甚至是课后习题的原题。
务必保证例题和课后习题会做。
考研政治资料必备知识点8: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做好事反被诬告甚至见死不救等现象,虽然并不普遍,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其实,帮扶弱者、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诉求,也为我国法律所规定和保护,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性质的社会行为。
所以,大学生要遵法守规、抑恶扬善,做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相关知识点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考研复习时间安排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

社会互动的意义1社会互动能促进对自我的认识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对于促进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有重要作用。
库利:自我意识源于社会互动。
“镜中我”理论2社会互动能满足行动者的需要通过有选择的社会互动,人们满足着自己的需要。
3社会互动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关系。
没有社会互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
A发生学角度:社会关系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共同生活中人们选择了某些行为模式,使其结构化,成为社会关系的模式和社会结构的基础。
B吉登斯:行动与结构的交织角度。
人不断用自己的行动,通过社会互动建构社会。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1社会交往的概念没有明确下定义,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是人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
交往具有社会性,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中进行。
(如,劳动)2社会交往的意义交往对于满足人们想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①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②交往是人自我显现的方式,作为社会性生物,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表现自己。
③社会交往构建着社会。
二、符号互动论(在理论部分进行复习,这里记两个名词解释即可)1、情境定义:•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
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出意义。
托马斯认为,“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指,人们在自觉行动之前,会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境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情境以意义。
2、拟剧论①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倡导者戈夫曼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②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十分关心自己在关注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北京大学社会学院系分析、报录比、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院系分析、报录比、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于1982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社会学系之一。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了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三个二级学科,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人类学四个专业设置,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四个人才培养层次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学一级学科教学与科研体系。
2007年8月,北京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四个二级学科)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系北京大学现有的1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报考录取百分比报考录取百分比报考录取百分比报考录取百分比报考录取百分比184 25 13.59 167 32 19.16 173 30 17.34 165 25 15.15 140 20 14.2北大社会学考研书目一、必看教材:*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是北大各位老师按照人物的思想赚写的教材,应该认真阅读,但可能难度稍大,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难度最大,掌握好书中核心社会学家的核心概念即可。
例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以及他的反思社会学和各种资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沟通交往理性等。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选看教材1、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通读)和戴维波谱诺《社会学》,人大出版社(通读)+ 资料新颖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学启蒙时阅读,但是概念不够规范,不太适合复习考试。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的产生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2、社会学产生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2)思想条件(3)学术条件3、马克思与社会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1、西方社会学形成(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2、美国社会学发展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3、当代社会学发展(1)欧洲社会学重视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卢曼的系统学派;法国布迪厄、福柯;英国吉登斯结构化理论(2)发展中国家社会学主要是应用性研究;依附理论三、社会学在中国发展1、社会学出现和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产生;康有为讲学、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章太炎翻译日本学者《社会学》、谭嗣同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2、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学吴文藻、晏阳初、陈达、费孝通、孙本文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对象一、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孔德的社会学对象看法多元,其基本视角: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家庭等)和社会进步2、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马克思关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关注阶级关系;德国齐美尔也注重社会关系。
北京市考研社会学专业重点理论解析

北京市考研社会学专业重点理论解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京市考研中,社会学专业是备受关注的重点专业之一。
本文将对北京市考研社会学专业的重点理论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运行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其核心观点是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不同社会角色和制度都有其明确的目标和功能。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发展的,社会变迁是通过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抗争来实现的。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权力的分配问题。
3. 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意义和符号的重要性。
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其对于其他人行为的解读和理解,社会是通过交流和符号共享来构建的。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人的行为和交往的微观层面。
二、北京市考研社会学专业的重点理论1. 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组织的形式、社会角色的分工以及社会制度的运行机制。
社会分层则研究社会中的不同阶层、等级与群体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在考研中,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2.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关注社会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的进步和改革,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
对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是考生在考研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3.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以及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身份认同。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社会学考研是非常重要的。
三、重点理论的应用社会学专业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理论的应用技巧。
《社会学》考研笔记整理

《社会学》考研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份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9、角色扮演: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内部讲义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出题真题讲解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育明教育宋老师分析: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16:1-1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0%)2、外语考试中考生可从英语一、俄、日、法任选一门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社会学理论一,必看教材: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是北大各位老师按照人物的思想赚写的教材,应该认真阅读,但可能难度稍大,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难度最大,掌握好书中核心社会学家的核心概念即可。
例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以及他的反思社会学和各种资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沟通交往理性等。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二,选看教材1,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通读)和戴维。
波谱诺《社会学》,人大出版社(通读)资料新颖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学启蒙时阅读,但是概念不够规范,不太适合复习考试。
2,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通读,至少掌握里面的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3,《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沃特斯华夏出版社(通读)此书是按照理论流派输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
北大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解析、考研复习重点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一. 社会学理论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
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理论+教程)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育明教育宋老师分析: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16:1-1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0%)2、外语考试中考生可从英语一、俄、日、法任选一门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社会学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社会学理论一,必看教材: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是北大各位老师按照人物的思想赚写的教材,应该认真阅读,但可能难度稍大,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难度最大,掌握好书中核心社会学家的核心概念即可。
例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以及他的反思社会学和各种资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沟通交往理性等。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二,选看教材1,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通读)和戴维。
波谱诺《社会学》,人大出版社(通读)资料新颖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学启蒙时阅读,但是概念不够规范,不太适合复习考试。
2,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通读,至少掌握里面的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3,《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沃特斯华夏出版社(通读)此书是按照理论流派输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
如考研复习时间充足,可翻看。
4,《西方社会学原著选读》谢立中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通读)此书只需要翻看下,把那些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出来即可。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学一,必看教材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基本概念,系统反复阅读。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通读)需要通读几遍,掌握些统计学基本概念以及部分公式。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人大出版(精读)此书十分重要,需要花时间反复阅读,一些关键知识点需要仔细理解揣摩,特别是资料数字背后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出题重点。
4,《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精读)有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特别是袁方教材中没有的概念例如双盲实验,分类法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袁方主编,林彬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精读)此书在书店基本买不到,在海淀图书大厦自考教材货摊有可能买到。
(社会学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二,选看教材1,《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人大出版社,可以翻看作为参考。
2,《社会统计学》布莱洛克中国科学出版社经典教材,可以参考。
但很难买到,在图书馆可借。
3,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刚主编,人大出版社可作为参考。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一,必看教材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大出版社(精读)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大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重点章节的核心内容。
3,《整合社会心理学》,夏学銮,河南人民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基本理论。
4,《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2002(通读)掌握唐朝以前的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5,《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杨善华,沈崇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
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二选看教材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或者韩明谟版本(通读)翻看下就可以了2,《发展社会学》,张涿主编,社会科学出版社通读翻看下就可以了。
重点注意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依附理论之间相互区别以及联系。
3,社会分层相关的一些书及论文,掌握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些理论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社会分层特点。
四,杂志《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从92年到现在北大教授发表的文章最好多看一些。
这两本杂志近两年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不限于北大老师。
好文章应该复印下来,以便考试之前重点复习。
北大网站上所列较少:社会学专业方向的必读书目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出版社1999年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大出版社2003年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1999年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大出版社2000年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巴比主编,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2001,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爱玉:《劳动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三、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复习笔记重点分享系列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曼海姆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变革时代的人与社会》(1934)、《自由、权力与民主设计》(1950),《时代诊断》(1950)、《知识社会学论集》(1952)、《社会学系统论》(1958)一、意识形态论1、知识指社会科学知识,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产生于政治冲突中的一种发现,即统治集团在思想中受到利益的强烈限制,致使他们无法看到某些将会破坏他们统治的事实。
评价性概念,特指同社会实际状况不一致的思想观点,是有偏见和局限性的意识形式。
2、意识形态从内容和形式上具有虚假性:①就本质而言是特定阶级思想意识的普遍化,时间上滞后或超前;②形式上有三种:不自觉的、已意识到但迫于利益限制的、为实现特有目的故意欺骗的。
3、广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三个阶段:从启蒙主义到康德、黑格尔关于民族精神的分析、马克思阶级意识理论4、五种意识形态:官僚保守主义、历史保守主义、自由—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5、知识分子的使命(1)知识分子成长方式和特殊社会地位→社会活动和思想的自由性、开放性、选择性(2)区分两类知识分子:传统知识阶层、新自由知识分子(3)两个责任:解释人类面临的种种困惑、指引人类开展获得自由与幸福的实践。
两种途径:①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某阶级,动员和组织开展社会行动或革命实践;②作为社会现实的“守夜人”,以精神教化和意识形态批判为人类迷途导航。
二、知识社会学1、知识社会学是以人类认识活动同社会存在的关系为对象展开的、涉及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方式亦即思维方式等方面同社会行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在经验层面的研究中,知识社会学要研究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是怎样决定思想意识问题。
在经验层面的研究中,知识社会学要研究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怎样决定思想意识问题。
2、知识社会学vs.意识形态:前者任务在于揭示人类认识活动的社会背景及因社会背景不同导致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后者任务在于揭示利益集团、阶级和党派的思想意识的虚假性,Ie.意识形态理论是特定社会集团一是虚假性的批判,知识社会学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同社会存在关系结构分析的理论研究。
3、两种表现形式:①对意识形态受社会存在影响的各种情况进行描述性结构分析,ie.开展经验层面研究;②在经验研究基础上提升为认识论的研究,进而揭示出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知识的有效性。
4、基本研究方式&主要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的特征:①知识社会学的焦点在于追问知识产生的社会条件;②知识社会学把观点即思维方式or世界观作为研究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前提来看待;③知识社会学强调在“关联”中研究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④知识社会学注重知识的有效性问题。
三、计划重建论1、人类社会三大危机:人格的危机、自由社会制度的崩溃、文化危机2、知识社会学和意识形态批判的任务就是揭露有害于人类的计划,提出推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计划。
社会计划的基本目标是推进社会的民主重建。
3、两个主要问题:社会计划的制定和推进寄托于知识分子身上、领导人的选举问题四、评价作为社会学与哲学的交汇处:作为社会学的分支,以群体实践为核心,重构人类精神演化的历史,展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未来倾向;作为哲学的分支,用系统的方式将社会学与认识论相联系,力图阐明思想的社会本性。
但仍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对知识划分的合理性、对两种文化的优先限定etc.以及对知识分子在知识社会学中应处的地位等。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1)研究层次上,强调“系统”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研究重点是社会;(2)研究方向上,代表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3)研究主题上致力于回答“一个社会系统为维持存在有哪些条件必须满足和如何满足?”;(4)基本特征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发展了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功能主义的基本方法:(1)强调系统优于其组成部分,系统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功能分析着重探讨部分对于系统的维持或解体作用;(2)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联系,一部分正常运转必然以另一部分正常运转为条件;(3)各组成部分都有功能,积极或消极;(4)每个社会都是一个自我调节、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也是功能一体的。
以下因素会导致社会系统的维持:①社会角色分化、②共享的认知路径、③情感的交流、④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5)下列因素会促使社会系统的解体:①系统内部成员的离散或有机体的消亡、②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③成员态度淡然和不努力、④社会被另一个社会吞并。
思想渊源:(1)基础:早期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Comte生物学比较、Spencer结构有机体、Durkheim功能论与因果论);(2)支源: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分析传统(Malinnowski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Brown功能统一性假设)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社会系统》(1951)、《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1966)、《现代世界体系》(1971)、《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1978)Parsons全部理论社会学的核心就是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研究两个阶段:早期社会行动理论、后期社会系统理论(1)社会行动理论1、批评与综合Positivism&Idealism,建立一般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