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零班、培优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解析】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统招班)试题

高二年级期中联考化学试卷(统招班)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aO+H2O=Ca(OH)2可放出大量热,可利用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有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D. 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D【详解】A.该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符合题意;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以表现为光能或电能的转化,B错误;C.电解质溶解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有化学键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D.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在加热条件下接触发生反应,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铂丝保持红热,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2.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 pH、催化剂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在15 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2mol/(L·min)B.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C.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 越高,越有利于M 的降解D. 实验②④说明M 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慢【答案】B【详解】A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可知,35(0.30.1)10()/(min) 1.3310/(min)15c v M mol L mol L t --∆-⨯==⋅≈⨯⋅ ,故A 错误; B 、其他条件相同,①②温度不同,②的温度高于①的,而②中浓度变化大于①,说明②的降解速率大,故B 正确;C 、其他条件相同,①③的pH 不同,③的pH 大于①,在相同时间段内,①中M 的浓度变化大于③,说明①的降解速率大于③,故C 错误;D 、②④这两组实验温度不同,浓度也不同,不是单一变量,无法比较浓度对此反应的影响,故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高二12月月考(培优班)化学试卷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培优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32 S-64 Cu-64 Pb-208一、单选题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处理锅炉内壁的水垢需使用Na2CO3溶液,目的是将Mg(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gCO3 2.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用模型图示如下(“﹣”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B.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C.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3.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标准状况下的累计值):时间/min 1 2 3 4 5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3~4 min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快B.影响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盐酸浓度C.2~3 min时间段内用盐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D.加入蒸馏水或Na2CO3溶液能降低反应速率且最终生成H2的总量不变4.氮化硅陶瓷能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
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 4(g)+2N2(g)+6H2(g)Si3N4(s)+12HCl(g) △H<0。
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反应,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的温度保持不变B.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C.υ正(N2)=6υ逆(HCl)D.容器内的气体c(N2)∶c(H2)∶c(HCl)=1∶3∶65.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特零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理科特零班)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o59 N14 O16 S32 Cl35.5 Fe56 Cu64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生活、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14C具有放射性,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B. 血液中的胶粒能透过人工肾(半透膜),可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去除血液中的毒素C. 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答案】B【解析】A、14C具有放射性,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的鉴定,选项A正确;B、血液中的毒素属于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半透膜,不能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去除血液中的毒素,选项B不正确;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选项C正确;D、做抗氧化剂的物质需能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由C(金刚石)→C(石墨)Δ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D.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3.7KJ/mol,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答案】D【解析】【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B、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燃烧热为放热,焓变为负值;D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详解】A. 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 错误;B. 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稳定,故B 错误;C. 燃烧热为放热,焓变为负值,故C 错误;D.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整个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故D 正确;故选D 。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2020·杨浦模拟) 已知:①I2(g)+H2(g) 2HI(g)+26.5kJ、②I2(s)+H2(g) 2HI(g)-9.5kJ,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①是放热反应,无需加热即可发生B . ②需持续不断加热才能发生反应C . I2(g)和I2(s)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D . 1molI2(s)和1molH2(g)的能量之和比2molHI(g)能量高2. (2分) (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 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CO2含有极性共价键B . 上述过程表示CO和O生成CO2C . 上述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D . 从状态Ⅰ到状态Ⅲ,有能量放出3. (2分)(2018·青浦模拟) 下列变化过程中Q>0的是()A . CH3COOH CH3COO- + H+ + QB . CaCO3(s)→ CaO(s)+ CO2(g)+ QC . S2- + H2O HS- + OH- + QD . S(g)→S(l)+ Q4. (2分)(2020·天津模拟)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 . 根据图①溶解度与溶液pH关系,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至pH在4左右。
B . 图②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C . 图③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D . 根据图④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变小5.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 ,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mol•L ﹣1和5.4mol•L﹣1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 , 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mol•L﹣1 ,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 . 0.1mol•L﹣1•min﹣1B . 0.3mol•L﹣1•min﹣1C . 0.2mol•L﹣1•min﹣1D . 0.6mol•L﹣1•min﹣16. (2分) (2019高二上·屯溪期中)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与H2进行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
江西省上饶市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自主班)

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自主班)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Al27 S32 Mn55 Cu64 I127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焊接金属时常用NH4Cl溶液做除锈剂B.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危机,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C.我国油品从国IV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D.天然气、沼气和太阳能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2.一定条件下,将10 mol H2和1 mol 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ƒ2NH3(g),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能..是A.25%B.30%C.35%D.75%3.已知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12O2(g)=CO(g) △H=-393.5kJ/molB.2H2(g)+O2(g)=2H2O(g) △H=+571.6kJ/molC.CH4(g)+2O2(g)=2H2O(l)+CO2(g) △H=-890.3kJ/molD.12C6H12O6(s)+3O2(g)=3CO2(g)+3H2O(g) △H=-1400kJ/mol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K+、Na+、CH3COO-、NO3-B.由水电离的c(OH-)·c(H+)=10-20 mol·L-1的溶液中:Na+、K+、NO3-、SO42-C.K W/c(H+)=l×10-13 mol/L的溶液中:Ba2+、ClO-、Cl-、NO3-D.溶液中c(H+)/c(OH-)=l×10-12 mol/L的溶液:CH3COO-、NO3-、NH4+、SO42-5.下图为H2与O2反应生成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 H2分子断键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B.H2(g)+12O2(g)=H2O(g) △H=-241.8kJ/mol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D.常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7.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SO42-)>c(NH4+)>c(H+)=c(OH-)B.c(NH4+)=2c(SO42-)C.c(OH-)+c(SO42-)=c(H+)+c(NH4+)D.c(NH4+)+c(NH3·H2O)=2c(SO42-)8.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65 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为1 mol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0 m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01N AB.合成氨反应中,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用碱性锌锰干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消耗MnO28.7g时,可制得标况下氯气2.24L(不考虑氯气的溶解;电池工作时MnO2转化为MnOOH)D.常温常压下,18.4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总数为0.8N A10.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正六价的铬有很强的毒性,人体需要的是三价铬。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零班、培优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理科零、培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12 S:32 Cl:35.5 P:31 Na:23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B.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C.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够减少残余农药对环境的危害,A正确;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正确;C.使用高效能的能源,既节约能源又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C正确;D.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产量增大,使用量增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多,D错误;正确选项是D。
2.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A.开始投入SO3,它是生成物,只有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为0,图象上v正、v逆标反了,故AB.据方程式可知SO2比O2生成的多,下面两条线标的物质反了,故B错误;C.据M=mn,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变大,故M变小,平衡后不再改变,故C正确;D.据ρ=mn,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固定,ρ始终不变,故D错误;故选C。
3.T℃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 +D(g) △H>0。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吸热的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浓度增大,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增大。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重点班)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实验、重点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③④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⑤⑥⑦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具有可以再生的特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符合未来新能源的特点,合理选项是D。
2.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5 mol·L−1·min−1B. v(B)=0.1 mol·L−1·s−1C. v(C)=0.8 mol·L−1·min−1D. v(D)=1 mol·L−1·min−1【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详解】A. v(A)=0.5 mol·L−1·min−1转化为v(B)=0.25 mol·L−1·min−1B. v(B)=0.1 mol·L−1·s−1换算单位为v(B)=6.0 mol·L−1·min−1C. v(C)=0.8 mol·L−1·min−1转化为v(B)=0.8/3 mol·L−1·min−1D. v(D)=1 mol·L−1·min−1转化为v(B)=0.25 mol·L−1·min−1对比数据可知,B速率最快,答案为B;【点睛】对比反应速率时,转化为同一物质、相同单位进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理科零、培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12 S:32 Cl:35.5 P:31 Na:23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B.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C.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够减少残余农药对环境的危害,A正确;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正确;C.使用高效能的能源,既节约能源又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C正确;D.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产量增大,使用量增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多,D错误;正确选项是D。
2.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开始投入SO3,它是生成物,只有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为0,图象上v正、v逆标反了,故A错误;B.据方程式可知SO2比O2生成的多,下面两条线标的物质反了,故B错误;C.据M =mn,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变大,故M变小,平衡后不再改变,故C正确;D .据ρ=mn,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固定,ρ始终不变,故D错误;故选C。
3.T℃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 +D(g) △H>0。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吸热的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浓度增大,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增大。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降低,B错误;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质量分数增大。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质量分数降低,D正确。
答案选D。
4.已知某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1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K a 增大B. 若不考虑醋酸的挥发,将该溶液升高温度,c(CH 3COO -)增大 C. 若将该溶液稀释100倍,pH 变化2个单位D. 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0.01 mol·L -1,平衡时的c(H +)=1.0×10-3 mol·L -1 【答案】B 【解析】【详解】A .温度不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K a 不变,故A 错误;B .若不考虑醋酸的挥发,将该溶液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c(CH 3COO -)增大,故B 正确; C .若将该溶液稀释100倍,促进醋酸的电离,pH 变化小于2个单位,故C 错误; D .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0.01 mol·L -1,设平衡时的c(H +)为x ,则K a =1.0×10-6=0.x x x 01⨯-≈x 1x 0.0⨯,解得c(H +) ≈1.0×10-4 mol·L -1,故D 错误;故选B 。
5.已知在25℃时,K sp (AgCl)=1.8×10—10,K sp (AgI)=8.3×10—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100mL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AgNO 3溶液,有沉淀析出 B. 往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硝酸银,c(Cl —)、c(Ag +)均减小C. 由于K sp (AgCl)>K sp (AgI),AgCl 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AgI 沉淀D. 向AgCl 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 固体,AgCl 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B 【解析】【详解】A.在100mL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AgNO 3溶液,Qc=0.01mol/L 0.1L 0.1L+0.001L ⨯×0.01mol/L 0.001L 0.1L+0.001L⨯≈1x10-7mol/L>1.8×10—10,故有氯化银沉淀析出,A 正确;B.往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硝酸银,c(Cl —)减小、c(Ag +)增大,B 错误;C.AgCl 难溶,但是AgI 溶解度更小,所以AgCl 能转化为AgI ;故C 正确;D.加入氯化钠固体,氯离子浓度增大,使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氯化银的溶解度降低,D 正确。
答案选B.6.下列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 3++3H 2O =Fe (OH )3↓+3H +B. Br ﹣+H 2O ⇌HBr+OH ﹣C. CH3COOH+H2O⇌CH3COO﹣+H3O+D. NH4++2H2O⇌NH3•H2O+H3O+【答案】D【解析】【详解】A.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且不能使用沉淀符号,故A错误;B.溴离子是强酸的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故B错误;C.CH3COOH+H2O⇌CH3COO-+H3O+,是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故C错误;D.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NH3•H2O+H3O+,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强酸的酸根阴离子不水解。
7.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 溶液中c(CH3COOH)/c(H+)值减小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 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答案】B【解析】【详解】A、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导电的粒子数目增加,不选A;B、电离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醋酸分子与氢离子浓度的比值减小,正确,选B;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错误,不选C;D、醋酸的浓度大于10-3mol/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3 mol/L,所以二者混合后醋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错误,不选D。
8.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B. HCN易溶于水C. 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 任何时候,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答案】A【解析】【分析】氢氰酸为弱电解质,则利用其电离不完全来分析,一般测定溶液的pH或测定相同条件下与强酸的导电性比较来判断。
【详解】A、氢氰酸为一元酸,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0时该酸为强酸,但pH约为3,说明电离生成的氢离子约为10-3mol/L<1mol/L,电离不完全,选项A正确;B、不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来判断是否为弱电解质,即溶解性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选项B错误;C、10mL1mol/LHCN恰好与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只能说明HCN为一元酸,不能说明其电离的程度,选项C错误;D、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与酸性强弱无关,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不能说明HCN电离不完全,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明确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不完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归纳判断弱电解质的方法,难度不大。
9.25℃时,水的电离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 w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 将水加热,Kw增大,c(H+)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因对水的电离平衡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
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影响。
【详解】A项:向纯水中加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新平衡时c(OH-)比原平衡时大,A项错误;B项: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溶液体积不变。
NaHSO4电离产生H+,使平衡向左移动,新平衡时c(H+)比原平衡时大。
因温度不变,故K w不变。
B项正确;C项错误;C项: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逆向移动,新平衡时c(H+)比原平衡时大。
D项: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c(OH-)都变大,Kw也增大。
D项错误。
本题选B。
10.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B. 泡沫灭火器原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C. 工业上常用 NH4Cl 溶液除去焊接处的铁锈D. 配制 FeCl2溶液时常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水溶液是一种矿物胶,而导致玻璃瓶塞打不开,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选;B.泡沫灭火器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混合后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沉淀,与盐类水解有关,故B不选;C.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能够与铁锈反应,与盐类水解有关,故C不选;D.配制FeCl2溶液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需要加铁粉,加入铁粉会和被氧化生成的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盐类水解无关,故D选;故选D。
11.用酚酞作指示剂,以0.100 mol·L-1的NaOH溶液测定锥形瓶中一定体积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 )A. 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B.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滴溅出C. 观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刻度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D. 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c(HCl)=[][]NaOHV NaOH aqaqcV HCl()()分析。
【详解】A. 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导致NaOH溶液体积偏低,测定值偏低,A项错误;B.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锥形瓶中液滴溅出,导致V[NaOH(aq)]偏小,测定值偏低,B项错误;C. 碱式滴定管滴定前俯视,读数偏小,滴定后仰视,读数偏大,V[NaOH(aq)]偏大,测定值偏高,C项正确;D. 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可能HCl并未完全反应,V[NaOH(aq)]偏小,测定值偏低,D项错误;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