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 陶纯 阅读答案
无锡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无锡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中国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
中国杂技体现出特有的东方文化特征,如杂技故事剧《花木兰》和杂技舞蹈剧《梦幻西游》,都是将中国传统文学与杂技艺术结合的典范。
中国杂技不仅受到国人的欣赏,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荣获赞誉,屹立于世界杂技之林。
在当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审美意识的增强,杂技更加为人们所欣赏。
我们在肯定杂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杂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虽然杂技之乡众多,但目前只有深圳欢乐谷、上海马戏城、北京保利剧院等有限的几个场所长期进行杂技演出,很多地方的杂技演出并不是长期进行的,只是根据节目的需要、节日庆典的需要等安排。
可以说,当代杂技艺术并不繁荣。
在很多杂技之乡,人才辈出,杂技流派长期传承,但人们找不到杂技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演员只能被动地接受演出邀约。
长此以往,演员的积极性会受影响,后备人才的储备会受影响。
中国杂技开拓国际市场面临诸多阻碍。
中国杂技没有合理开发利用有效资源,在国际上缺乏优势。
国际市场上竞价激烈,导致演出费用很低;中国杂技团知名度不及国际大型杂技团,这些因素也使中国杂技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杂技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杂技艺术是当代中国人的重要使命。
我们应多管齐下,推动中国杂技发展。
当代杂技应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这样才有持续开拓创新的动力和后劲。
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杂技中的精华部分,如传统杂技中的蹬技、顶技、手技、车技等,将这些技巧融入当代杂技艺术中,使杂技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 C
3. B
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 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虚无与消极”推断 不合理;C 项,“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D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 充分。故选 B。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火中取莲 张晓风 ①认识孙超这人,会使人有个冲动--想给他骂传记, 因为太精彩。先从三代前说起吧。 ②轰然一声,三进大屋的第一进炸成平地。 ③接着,第二进也倒了。 ④那是中日战争的年代,地点则在自古以来一直和“战争”连在一起的徐州城。 ⑤一家人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位老妇人不动如山,端坐在第三进堂屋里。有个日本军人 直走进来,看见她夷然自若地抽着水烟袋,啪哒_啪哒, 日本人刚入城,是这片沦陷区的新主 人,但她是这所屋子的主人,一向就是。现在屋子虽炸了,但主人还是主人,地不打算站起 身来。 日本军人心虚了,他恭恭敬敬地放了一一些东西在桌上,是罐头-一-沦陷区最实惠的札 物。老妇人用大袖一拂,所有的罐头砰砰然全落在地上。 ⑦依照当时日本军人的气焰,此刻洗劫全家,亦无不可,但那军人走开了,走到藏书的 地方,拿了几本书就走了。 ⑧那者妇人是孙超的奶奶。 ⑨地把全家赶走,说:“逃得愈远愈好。”可是她自己却留了下来。只凭一口气,跟整 个日本军比强。 ⑩逃难时,孙超和母亲冲散了,母亲被炸死, 父亲也回了老家。开始自己流浪的那一年 ,他八岁。等胜利还乡,他十六岁,在徐州女师附小读了二年半,又开始第二次的漂徙,平 生最拿得出手的资历,大约就是流浪吧! ⑪“绝不拿别人的东西!” ⑫从小离家,但从来没遭过人白眼,只因家里规矩大,教得严一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规 定免把手背到背后才准看,绝对不去碰一下。这简单而彻底的训练使孙超成为一介不取的人。 而且,日后他艺术上也一空依傍,绝不捡现成的便宜。他永远只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痕陶纯阅读答案

痕陶纯阅读答案【篇一:2014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a4】14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总分:160分;命题人:[user]一、语言文字运用()①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一堂,共商 ( ) 。
②育与健康所( ) 的。
③湖南省醴陵市一花炮厂9月22日15 )记者发稿时,已造成13人死亡、33人受伤、1a.国事必须截至b..国是必需截止 d.国事必须截止2 a 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c.吊 d.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3( )()①应当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②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dna③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④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物⑤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第1页共8页a.②⑤①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②⑤①4.下面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摘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5.用简明语言概括下面—则新闻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在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冲突”“,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唱谢应龙一季的雨水足,晒够了秋阳,地里有个好收成。
田边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蹲着,站着的抽着旱烟卷儿的是四爷,蹲着的头上罩着素边皂布头巾的是四奶。
田是村里的好田。
村里的现有的田都好。
稍差的这些年都种上了大豆、花生和红薯,行里都疯长着青草儿——种的人不愁收,播了种完事。
甭管它大豆比白米细、花生赛黄豆大、红薯藤遮不住黄土。
站在田边,可以看清整个村院。
村子里没有狗了,行路的人走得静心清闲。
蹲着的四奶对抽着旱烟、眼睛直望着村子黄土大道的四爷说:“老头子,甭等了,开镰吧!”甭等了?这几天四爷等的就是他的儿子!大儿子在恢复高考后那年上了大学,工作在城里,秋收时总要请假回来帮衬爹,原是不要等的。
直到三年前,儿子升了职,开镰时就再也未见他的影子。
春节小车回来,劝爹:这几亩田,就别在它上面想主意,穷折腾了。
四爷眼一瞪,那年春节就过得没滋没味的。
说好今年全都回来,咋还未露出脑尖顶?二儿子、三儿子,一个专科、一个本科,让村里人眼红。
四爷听了消息,好久未做声。
半晌才说:谁让他们全走了呢?说的是实话。
半个也不会回来了。
四爷的眼又朝村子逡巡了一阵后,他叹了口气才回过头来对四奶说:“开镰吧。
”开镰了,熟透的水稻沉沉地朝着镰刀挥去的方向倒下。
沉沉倒下的水稻在四爷的眼中闪过一道道无比绚丽的弧线,一股丰收无言的稻香痒痒甜甜地悬浮在秋日的风中了,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四爷才惊喜地发现,四爷说:“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蔸呢!”四奶接言:“我也割了好大一蔸呢!”四爷一愣,随即就笑了:“割吧。
”“割吧。
”日近当午,四爷抬头看了一下天,天穹里尽是薄薄的青云,没有一丝儿的彩色,天底下的飞鸟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上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上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西绘画皆有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他律"时代,绘画往往以其伦理、宗教、政治或者文学之外化物的身份,参与着社会文化功能的承载,其表现对象落实在内容所蕴含、所显示的价值意义上;到了"自律"时代,绘画重点关注的是绘画本身而非被画的物象,形式手段不仅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内容蕴含,并且可以同时作为内容蕴含的一部分,乃至中坚部分,而体现其自证自悟的独特存在价值。
西方绘画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以19世纪的印象派为转折的。
印象派将色彩从与物体的连结中解放出来,启发了继后印象主义追求形式自律的全面进程,五光十色的现代主义流派遂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绘画对应于西方印象派的转折点,正是由12世纪前后宋元文人画促成的。
文人画将诗意化的审美观照和书法化的形式法则,融会于绘画之中,为将纯形式的因素提高到突出超然客公众号的地位,重意趣的心理空间落实到画面的物理构成,开辟了曲径通幽的高逸之途,笔墨形式因此联骈于内容蕴含的地位,获得了"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亦即进一步自律化的可能性。
如果说,西方绘画史在印象派之前是"再现性"为主流,印象派之后是"表现性"为主流;那么,中国绘画史则因为文人画的介入而很早就拥有了"表现性"资源。
如果说,西方绘画的"表现性"更多地诉诸工具理性,更多地利用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之类分而治之的"专业化"方式成就其自律理想;那么,中国文人画则更多地诉诸价值理性,沿着"山水为上""水墨为上""写意为上"以及"诗书画三绝"之类知行合一的"品格化"道路追寻自己的艺术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
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
喧宾夺主,笔墨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
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
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可用任何手段:不择手段,即择一切手段。
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线、面,或曰笔、墨,等等,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
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
威尼斯画家弗洛内兹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
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无所谓优劣。
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果。
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
对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概大家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
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的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
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
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
但也未必变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
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与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长驻于它们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进中。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00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00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画展中,署名“夏语冰”的多幅绘画作品引起关注。
这位创造力不遑多让的“夏语冰”就是以会写诗闻名并且已出版诗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写诗、演唱、绘画、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入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成果。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
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具备人类的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与人类差别较大。
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上越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因为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是在与其他诗人诗歌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必须掌握当时其他诗人诗歌的特点,才能更好凸显徐志摩的诗歌特质。
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并非如此。
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
人工智能只有具备了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了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有徐志摩风格的诗来。
没有人生,我们便无法理解诗和艺术。
人工智能正是在这里遭遇滑铁卢。
据研究,尽管人工智能具有令人炫目的高超技能,却很难模仿人类基本、无意识的直觉,这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
它可以轻易学会下棋,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痕陶纯(1)那是一座6积不大的街心公园,栽种着一些随处可见的树木和花苹,园子中间矗立着一尊大理石雕塑,是一个手擎和平鸽的女人,有几张石凳散置在树下和甬道边。
(2)二十年前,这里并没有这个街心公园。
刘汉泰清清楚楚地记得,二十年前,这里是一片杂乱的居民区,道路狭窄,污水四溢,路灯很少有亮的时候。
二十年后,这里却大变样了,周围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中间,这座绿意盎然的街心公园十分醒目。
(3)刘汉泰每天都路过这里。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他常常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孔。
起初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终于辨别出来了,那个久久枯坐在一张石凳上闭目养神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差点置他于死地的刑警老马。
(4)二十年前,刘汉泰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人物,他既偷且抢,屡屡得手,本地好几桩有名的案子都与他有关。
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安局拿他毫无办法。
即便是黑道中人十分惧怕的刑警老马,也是奈何他不得,他像一条狡猾的章鱼,数次从老马的枪口下滑脱。
(5)但最终,他还是栽在了老马手里。
(6)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席卷了一家小商店,快速逃离,逃到这片杂乱无章的地方来。
他正陶醉在又一次得手的喜悦中时,老马却从一条小巷子斜刺里杀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心说不好,扭头就跑,老马跑得比他还快,不一会儿就追上了他。
他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见没有退路,他凶相毕露,突然掏出腰间的牛耳尖刀,猛地刺向老马。
老马闷哑地叫了一声,倒在地上。
但是,他仍然没有逃脱在他跑出几米远时,老马手中的枪响了,他觉得左腿一软,瘫倒在地。
(7)乃后来,他被判处死缓,由于他在狱中表现尚可,死神才没有降临在他的头上。
(8)春天里,他服刑期满,每天蹬着三轮车,到这座街心花园前面不远处的一家集贸市场摆摊卖海产品。
挣了些钱后,就在市场边租了两间房,开了个海产品公司,专门倒腾海货,生意居然很红火。
因此,他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
既然不担风险又能挣到票子,也就用不着再去偷再去抢了。
(9)秋末的一个傍晚,他打的离开公司回家。
由于刚刚做成一笔生意,狠狠赚了一家伙,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路过那座黄叶飘舞的街心花园时,他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
于是他大声吩咐司机停车。
(10)对于这位曾经给过他致命一击的刑警老马。
刘汉泰是不会忘记的。
时至今日,他左腿上的那个枪眼还赫然在目,并且走起路来一玻一玻的,老马留给他的纪念一辈子都抹不掉了。
老马微眯着眼,枯坐在大理石像不远处的一张石凳上,双手撑着一根拐杖。
园子里除了几个刚放学归来在此玩耍的孩子外,没有别的人。
(11)刘汉泰估计老马也就是六十出头,但看上去却要苍老得多。
老马满脸刀刻般的皱纹,呼吸声像一架老式风箱发出的声音,站在五米之外的刘汉泰听得清清楚楚。
没出来时,刘汉泰常常听到那些栽在老马手下的弟兄扬言,出狱后要找老马算总账。
他也曾有过这种隐秘的念头。
(12)但现在.刘汉春抽动着嘴角,无声地笑了。
现在,他刘汉泰不是过得好好的吗?而老马,那个身手敏捷得像一只豹子,黑道中人畏之如虎的刑警老马,已经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刘汉泰开心极了。
(13)刘汉泰以为老马睡着了,仔细看时,却发现老马微眯着的眼睛里,依然有光线漏出,在他身上萦绕。
他的笑容随即凝固在嘴角,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刘汉泰问,你你还认识我吗?老马一动不动,喘着粗气说,很多人像你这样问我,太多了,我记不清了。
(14)刘汉泰挽起裤脚,露出左腿上那个醒目的疤痕。
老马摇摇头,说腿上吃过我枪子儿的人太多了,我记不清了。
刘汉泰报出家门,老马眼睛一亮,表示想起来了。
然后,他松开拐杖,掀起衣衫,指着左肺部的一条刀疤说,这是你给我留下的,再往这偏一点点,我就没命了。
刘汉泰愣怔着,他看到老马身上有许多疤痕,各种形状的疤痕。
老马又说,你那个疤不算啥,我身上有十一处,不信,你过来数数。
(15)刘汉泰只觉得眼花缭乱。
他听到老马又咕哝道,要是每次我枪口再往上抬半寸,很多人脑壳就碎了,你也是。
老马闭上眼睛,边说边抬起右手,食指做了个搂枪机的动作。
(16)在夕阳的余晖里,刘汉泰突然感到眼睛一阵眩晕,仿佛他的脑壳真的被老马击碎了。
(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有删改)12.小说第一段对街心公园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1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分)(1)但现在,刘汉泰抽动着嘴角,无声地笑了。
(2)刘汉泰突然感到
眼睛一阵眩晕,仿佛他的脑壳真的被老马击碎了14.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匠心独运,特点鲜明,请简要分析其结构特点。
(6分)15.小说标题痕意蕴丰富,试作探究。
(6分)参考答案12.小说开篇写街心公园绿意盎然,祥和宁静,既交待了人物的活动环境,(2分)又暗寓小说的主题:这样的环境是老马他们的努力换来的。
(2分)13.(1)表现了刘汉泰看到了昔日死敌晚景如此狼狈而幸灾乐祸的心理。
(2分)(2)既写出刘汉泰对当年之事心有余悸,又写出此时他对老马的敬畏。
(2分,每点1分)14.①运用了倒叙。
先从如今的街心公园写起,然后写到二十年前。
②以时间为顺序。
从寒冷的冬夜写到春天里,再写到秋末的一个傍晚,层次井然,而且富有象征意义。
③以刘汉泰为视角来写主人公刑警老马。
刘汉泰反衬了老马的高大形象,而且使老马这一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每点2分,共6分)15.痕具有多重意蕴:①表面上是写刘汉泰等犯罪分子和老马身上的伤痕;②老马身上各种形状的伤痕,突显了老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③刘汉泰腿上的伤痕既是对犯罪分子的警醒,也是老马宽厚仁慈的体现;
④老马等人浴血奋斗的精神也将被人们所铭记,在人们的心中留痕。
(每点2分,答出任3点得6分,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