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马斯·哈代的宿命论在《苔丝》中的体现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一、本文概述《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笔下的一部深刻描绘社会悲剧与个体命运纠缠的杰作。
作品以女主角苔丝为中心,细腻展现了她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大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不幸。
本文旨在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深入剖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多重因素。
文章将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道德观念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苔丝的命运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探讨,本文旨在引发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二、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之源可以追溯至她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贩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她的父母,尽管深爱着女儿,但却无力为她提供一个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苔丝能够借助婚姻改变家庭的困境,这无形中为苔丝的未来铺设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苔丝的成长环境也充满了挑战。
她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应对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偏见和歧视。
她的纯真和善良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为她日后遭遇的种种不幸埋下了伏笔。
在苔丝的成长过程中,她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引导,这使得她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家庭与成长环境下,苔丝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她的纯真和善良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使她在面对世俗的丑恶时,无力抵抗。
而她的家庭背景则成为了她无法摆脱的枷锁,使她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因此,可以说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是她悲惨命运的根源之一。
然而,尽管苔丝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的坚韧和勇敢却让人深感敬佩。
她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时,从未放弃过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虽然对个体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个体的坚韧和勇气同样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浅谈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苔丝》中的表现

浅谈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苔丝》中的表现[摘要]哈代的小说中充满了宿命论思想, 这一点在他的名著《苔丝》中描述苔丝的命运时尤为突出。
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的理论——即小说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作家自己“精神生活的冲突”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
从而说明, 由于哈代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的生活的巨大变化的不理解, 又找不到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社会巨变给社会和人们的各个方面带来变化, 从而把这些现象归结于宿命的安排, 并在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苔丝表现出来。
[关键词]宿命论苔丝必然性作家与白日梦一、哈代的生活背景和他的创作思想的形成哈代生活的时代, 正是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时期, 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了繁荣的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人民的困境, 特别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侵入农村, 使农村的宗法社会基础彻底崩溃。
”[1 ]哈代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致使农民破产的情况, 他在作品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给农村带来的灾难, 并且对农民的悲惨境遇寄予同情, 但是哈代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局限, 尽管他想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但是最终也没有成功。
而他的思想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
“他从最初信仰上帝到抛弃上帝, 从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影响, 到后来又接受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的影响, 到最后形成了他自己的进化向善论和社会向善论。
”[2 ]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历程, 并没有让他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 却导致哈代最终成为悲观主义者, 使他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和宿命论思想。
哈代的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 在他的名著《苔丝》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尤其是他的宿命论思想, 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
二、小说中宿命论思想的分析在小说中, 哈代运用了一系列的巧合和暗示, 来说明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是早安排好的, 是无法避免的。
命运与自由的对立:《德伯家的苔丝》论析

命运与自由的对立:《德伯家的苔丝》论析介绍《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由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的小说。
该小说以19世纪英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苔丝的命运之旅,探讨了命运与自由之间的对立关系。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
命运的束缚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从小生活在贫穷的农村环境中,命运从一开始就给她带来不公与压迫。
她出身地位低微,父母去世后被亲戚收养,并被送到富有亲戚家做佣人。
无论是社会阶层还是家族背景,都限制了苔丝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机会。
自由的渴望尽管受到命运束缚,苔丝内心深处却始终渴望着自由和独立。
她勇敢地寻找机会改变命运,并追求真爱和幸福。
她努力学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裁缝。
这表明她对自由的渴望并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更加坚定。
命运与自由的冲突小说中,苔丝不断地与命运作斗争,试图摆脱束缚。
然而,在她认为可以逃离命运的时候,命运总能以各种方式将她拉回现实。
例如,当她遇到亨特一家并产生了爱情时,前任男友阿里斯特·德伯和其他意外事件却让她重新陷入困境。
这反映出命运和自由之间的永恒对立。
结论《德伯家的苔丝》通过描绘苔丝的命运旅程,探讨了命运与自由之间的对立关系。
尽管苔丝受到社会和家庭背景所限制,但她内心深处始终追求自由和幸福。
然而,命运却不断在悄悄作祟,并使她无法完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选择、社会制度以及宿命论与人类意志力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通过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对道德选择的表达,《德伯家的苔丝》提醒我们要珍视自由,并意识到命运可能成为我们面临的一种难题。
哈代的生活哲学在_苔丝_中的体现

2010年10月社科纵横Oct,2010总第25卷第10期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25NO.10一、引言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作家,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等。
哈代生活的时期,正值英国工业革命。
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的悲惨命运。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旧教条、旧思想遭到了有力的批判和冲击。
哈代的思想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从信仰上帝到否定上帝;他既受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影响,后来又受到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论的影响,最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哲学思想。
因此,哈代的哲学思想是极其复杂的,本文将从悲观主义思想、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和悲剧意识下的乐观主义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哈代的生活哲学在《苔丝》中的体现(一)小说中悲观主义思想的体现在《苔丝》中,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宿命论思想,它贯穿了整部小说。
哈代在小说中设置了一系列的巧合,并通过这些巧合构成了苔丝命运的一个个转折点,苔丝正是经过这些转折点而最终走向悲剧的深渊。
哈代所设置的这些巧合让读者感到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把苔丝引入悲剧的命运之中,而这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在哈代看来就是人们所说的命运。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兄弟姐妹多达七个,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首先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而作者似乎为了要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运用了一系列的巧合和暗示,来说明苔丝的悲剧性命运的必然性。
故事一开始哈代就设置了一个巧合,苔丝的父亲约翰偶然间听说他是当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嫡派子孙,约翰夫妇十分振奋,想让女儿苔丝到附近有钱的德伯老太太那里去认本家。
小说中的第二个巧合是苔丝替酗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不小心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唯一的一匹生计工具———“王子”撞死了,这让她有一种负疚感。
浅析哈代的宿命论及苔丝的悲剧命运

关键 词 :哈代 ;宿命论 ;苔丝;悲剧命运
Ab ta t Th a e o sb c n Th ma . r y’ l i a k r u da dt efr o i iigt o g t. dt e fo tea p cso o it n sr c: ep p rl k a ko o s Had S i ngb c g o n n h o m fhswrt h u hs An h n,r m s e t fs cey a d o v n h
1 哈代 的生 活 背景 及其创 作思 想 的形成 、
小就 具有 了艺术 气 息 。哈代 在校 表现 出色 ,他 精通 拉 丁文 ,广 泛 而深 入 的 阅读英 国 文学 。但 他 的家 庭供 不起 他 上大 学 ,于 l 岁时 6 辍学 。后来他 曾当 了数 年绘 图工 人 。在 此 期间 他从 未放 弃 过他 的 文 学梦 想 ,阅读 了大量 的文 学 作品 ,并 尝试 写 诗 ,失败 之 后转 向
Ke d : r y; a l m ; e s t g d y WOr s Ha d f t i a s T s ;r e y a
阶 级 的命 运 。小 说开 头崇 干牧 师 对 德北 家 的考 古发现 ,从历 史 的 托 马斯 . 哈代 生 于 1 4 年 ,老 家位 于 英 国 西南 部 多赛 特 郡 的 角度 叙 述 了苔 丝一 家 具有 古老 的 自然 基础 ,说 明了 苔丝 毁灭 的历 80 多切 斯特 小镇 附近 。他 的父 亲 是个 石 匠 ,爱好 音乐 。他 的母亲 阅 史 必然 性 。苔 丝家 族 的衰 败过 程 符合 达 尔文 生物 进 化论 ,是 生物 读广 泛 。他 承袭 了母 亲对 书 籍 的热 爱 以及 父亲 对音 乐 的热 爱 ,从 进化 规 律 在人 类社 会 发挥 作 用 的一 个表 现 形式 。在 苔 丝所 处 的 小 就 学 会 拉 小提 琴 ,孩 提 时 就 为 乡 村 舞会 伴奏 。这 一 切 使 他 从 时代 ,生 存竞 争变 得 更 为惨 烈 ,这 从苔 丝代 替她7 年 哈代 去康 伟尔 监 督圣 朱利 安 教堂 的维 修 ,在 那里 他 80 遇 见 了教 区长 的小姨 子 爱玛 , 两人 迅速 相 恋 。哈代 的 小说 《 荫 绿 下 》和 《 离 尘嚣 》 的成 功让 哈代 娶 回爱 玛并 从建 筑转 向了职 业 远 写 作 。随后 , 哈代 开始 了他 最 富创 作力 的 时期 ,完 成 了大 量 的成 功 作 品。然 而在 哈 代成 功 的背 后 ,隐藏 着 许 多不 为人 知 的痛苦 。 他 妻子 认 为 自己嫁给 了一个 地位 低 下 的人 , 因此公 开 对哈 代表 示 不 敬 ,甚 而声 称丈 夫 的大 部分 作 品都 是她 写 的 。这一 切 困扰 着 哈 代 直到 1 1年 爱玛 猝死 。1 1年 哈达 再婚 后度 过 了一 段 比较 幸福 92 94 的时 光 ,而 1 1一 9 8 所爆 发 的 第一 次 世 界大 战 极大 的打击 了 9 4 l l年 他 的理 想 ,他 并没 就此 沉 沦 ,继 续 创 作和 阅读 诗歌 。1 2 年 1 98 月 l 日,在 他准 备 出版一 本 新诗 集 以庆祝 即将到 来 的8 岁 生 目时 , 1 8
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苏莹莹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托马斯·哈代作为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文学巨匠,开启了英国20世纪小说创作的先河。
哈代的经典之作《德伯家的苔丝》,高度体现了他的宿命论思想和悲观主义。
本文通过分析苔丝的悲惨命运,探究哈代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
从而看出,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思想,更是对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的强烈批判。
【总页数】2页(P52-52,58)
【作者】苏莹莹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74
【相关文献】
1.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创作中的宿命论思想 [J], 李梅菊
2.徘徊在悲观与希望之间--评<德伯家的苔丝>及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J], 孙红艳;李锋
3.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J], 苏莹莹
4.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J], 魏梦琦
5.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 [J], 胡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苔丝》看哈代创作背后的现实意义

从《苔丝》看哈代创作背后的现实意义作者:张萃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9期内容摘要:在《苔丝》中,哈代充分通过对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孩悲剧人生的描述,来表达他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
本文首先通过描述影响哈代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社会背景来全面地阐述了这本书的内容。
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哈代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本文主要通过进一步阐述《苔丝》中体现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来从符号学的角度揭露它们背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苔丝宿命论悲观主义符号学一.内容介绍《苔丝》的作者哈代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
他常常被认为是传统的作家,是批评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一。
《苔丝》是哈代无情批判现实社会的代表作。
《苔丝》这部小说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可怜的农村女孩苔丝的悲惨命运。
其情节非常简单,不外乎是爱情三角恋。
苔丝被逼着去有名望的徳伯家认亲,但却被房子的主人阿莱克强奸。
苔丝因此不得不毫无颜面的回家。
苔丝生下一子,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就夭折了。
之后她在农场里做苦工,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牧师的儿子,安琪尔·克莱尔。
他们彼此相爱,订下婚事。
在结婚的当晚,苔丝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的过去。
克莱尔第二天就离开了她去了巴西。
迫于生计苔丝不得不再找工作。
不久她的父亲去世了,而她们家也被赶了出来。
因此,她不得不向阿莱克寻求帮助。
阿莱克已经成为了牧师。
苔丝迫于无奈选择了和阿莱克在一起。
但是不久克莱尔回来了,想和苔丝重归于好。
但是苔丝发现她无法和克莱尔生活在一起,因此她杀了阿莱克。
她很快就被逮捕了,最终判了绞刑。
尽管在表面上看来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但小说中充满了编码。
其背后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与苔丝的悲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对《苔丝》的深层分析一百年前的维多利亚是个保守的时代。
大不列颠统治着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村手工业的解体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建立。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发生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旧的社会体系逐渐地解体。
探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决定论在苔丝悲剧命运上的体现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探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决定论在苔丝悲剧命运上的体现杨春泽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1840-1928)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其中女主人公德伯维尔•苔丝被认为是“托马斯•哈代最喜欢的女主角”,也被称为 是“最纯洁的女人”,但为何小说中苔丝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呢?哈代赋予苔丝命运的悲剧性体现了他的决定论(Determinism)思想。
因此这篇论文将要从三个方面研究这部小说中决定论在苔丝悲剧命运上的体现。
第一部分:苔丝的悲剧是由家庭决定的;第二部分:苔丝悲剧是由个人决定的;第三部分:苔丝的悲剧是由社会决定的。
关键词:决定论;悲剧;《德伯家的苔丝》作者简介:杨春泽(1992.9-),女,蒙古族,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朝阳人,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92-02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初世纪著名的诗人及小说家。
他是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过渡时期作家。
托马斯•哈代出生英国的多塞特郡,后来这个地方在他的多个小说中成为了“威塞克斯”,也成为研究哈代小说的一个方向。
哈代在年轻时其实是一名著名的建筑师,但是后来当他的两部小说《绿荫下》(1871)和《计出无奈》(1871)等相继发表成功,他就成功转型为一名小说家。
1987年《远离尘嚣》出版之后,他在以后的二十年里一共发表了将近20部小说。
直到1985年,哈代以两部最负盛名的 小说结束了自己作为小说家的身份,这两部小说分别是《无名的裘德》(1985)和《德伯家的苔丝》(1891)。
由于这两部小说当时在评论界争议很大,从此以后哈代再一次将文艺创作投入到诗歌当中,写诗才是哈代一直的梦想。
哈代一共创作了诗8集,共918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列王》。
哈代的小说的写作有着自己的特色。
首先,就是他的写作兼具过去与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丛 笑
(武 汉 市 纺 织 学 校 ,湖 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本 文 从 哈 代 生 活 的 历 史 背蒂 和 家 庭 背 景 以 及 当 时 的 社 会 主 要 思 潮 — — 达 尔文 的 进 化 论 、叔 本 华 的 悲观 主
义等 入 手 ,论 述 了哈 代 宿 命 论 思 想 体 系 的 形 成 原 因 和 特 点 。 作 者 认 为 ,哈 代 小 说 的 写 作 目的 并 不 是 一 种 悲 观 主 义 的 宣
哈代 的 “宿 命 论 ”思 想 与 家 庭 背 景 也 有 关 系 。 哈代 于 1840 年 7月 2 日出 生 于 英 国 西 部 一 个 田 园 式 的 小 山 村 — — 多 塞 特 。 幼 年 时 ,他 身 体 很 不 好 ,主 要 在 家 受 教 育 ,他 沉 醉 于 家 乡 小 乡
100多 年 前 的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是 一 个 漫 长 又 保 守 的 时 期 , 大 英 帝 国 处 于 不 断 强 盛 的 阶 段 ,号 称 “日不 落 帝 国 ”。 到 了 19 世 纪 晚 期 和 2O世 纪 初 ,农 村 手 工 业 的 解 体 、资 本 主 义 的建 立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和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爆 发 导 致 旧 的 世 界 分 崩 离 析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的 风 起 云 涌 带 来 社 会 局 势 动 荡 和 新 思 潮 的 涌 现 。很 多 作 家 忠 实 地 再 现 了这 一 段 历 史 ,并 且 对 宗 教 、信 仰 、社 会 和 旧 的 传 统 习俗 进 行 了 深 刻 而 广 泛 批 判 。作 为 后 现 实 主 义 作 家 ,哈 代 广 泛 吸 收 众 家 之 长 ,研 读 了大 量 的 作 品 。 在 哲 学 方 面 ,古 希 腊 的 柏 拉 图 、亚 里 士 多 德 ;罗 马 的 卢 克 莱 修 、西 塞 罗 ;18世 纪 的 启 蒙 主 义 哲 学 家 卢 梭 、伏 尔 泰 ;近 代 的 康 德 、黑 格 尔 、休 姆 、斯 宾 塞 、赫 胥 黎 、孔 德 等 人 的 哲 学 著 作 ,他 都 有 所 涉 猎 。 同 时 ,哈 代 非 常 重 视 达 尔 文 、赫 胥 黎 、穆 勒 、孔 德 等 人 的 学 说 。广 泛 的 研 读 加 上 深 入 的 思 考 ,逐 步 形 成 了哈 代 独 特 的 思 想 体 系 ,一 般 称 之 为 “宿命 论 ”。
穷 人 的 命 运 ,无 情 地 批 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 世 界 ,揭 露 社 会 的 黑 暗 深 的 影 响 。两 位 女 性 都 生 活 在 “超 自然 主 义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偏 远
面 ,特 别 是 他 的 代 表 作 《苔 丝 》被 称 为 “现 代 人 的 创 痛 ”[2 (P180)。 尽 管 他 的 小 说 聚 焦 于 一 个 小 地 方 —— 威 塞 克 斯 ,小 说 中 的 人 物 也 多 是 不 见 经 传 的 小 人 物 ,但 他 独 具 匠 心 的 作 品 风 格 ,精 巧 完 善 的 作 品 构 造 为 他 赢 来 了 高 度 赞 扬 。然 而 ,即 使 到 了 现 代 ,托 马 斯 ·哈 代 仍 然 是 一 位 有 争 议 的 作 家 。有 人 说 他 的 文 章 中 有 太 多 的 超 自然 主 义 的 描 写 和 宿 命 论 思 想 ;独 特 的 风 土 人 情 ,怪 异 的 风 俗 习 惯 ,有 时 使 得 文 章 晦 涩 难 懂 。但 是 .当 我 们 深 入 了 解 一 些 当 时 的 时 代 背 景 和 他 本 人 的 经 历 ,我 们 就 会 找 到 一 把 解 读 他 的 文 章 的 钥 匙 。
第 22卷 第 5期 2002年 9月
中南 民族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1 11 1 兰! ! 二 ! ! |ve rsity 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Vo1.22 NO.5
Sep.2002
托 马 斯 ·哈 代 的宿命 论 在 《苔 丝 》中 的体 现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oO~ 5439(2002)05—0084—03
1 利亚时托马代最斯后·哈代(184O一1928)是19世纪英国维多 村 的 山 山水 水 之 中 ,听 到 了很 多 民间传 说故 事 、音 乐 和诗 歌 。 一 位 杰 出 的 现 实 主 义 作 家 ,他 非 常 关 注 他 特 别 喜 爱 听 关 于 他 家 族 的 奇 闻 轶 事 。 祖 母 和 母 亲 给 了 他 很
泄 ,而是 “为 了 生存 而 战 ”的 呐 喊 。他 的 代 表 作 《苔 丝 》颂 扬 了这 种 抗 争 精 神 ,批 判 了虚 伪 而 陈 腐 的 资 本 主 义 道 德 观 。
关 键 词 :托 马 斯 ·哈 代 ;宿 命 论 ;超 自然 主 义 ;内在 意 志 ;抗 争
中 图 分 类 号 :1561 074
的小 乡 村 ”【1 (P203)。同 时 ,她 们 个 人 的 生 活 经 历 也 非 常 坎 坷 , 使 她 们 成 了 信 奉 超 自然 力 量 的 人 。
哈 代 “宿 命 论 ”思 想 的 形 成 也 与 当 时 的 历 史 、社 会 背 景 不 可 分 割 。在 求 学 期 间 ,他 本 来 主 修 建 筑 学 ,但 是 他 对 文 学 更 感 兴 趣 ,研 读 了 大 量 希 腊 悲 剧 、莎 士 比亚 悲 剧 。同 时 ,受 到 叔 本 华 悲 剧 意 识 及 达 尔 文 “物 竞 天 择 ”理 论 的 影 响 ,便 逐 步 摆 脱 了 基 督 教 的 影 响 ,对 人 生 产 生 了 独 特 的 认 知 体 系 。他 认 为 人 类 文 明 无 论 发 展 到 何 种 地 步 ,人 类 始 终 无 法 摆 脱 宿命 的 捉 弄 。他 把这 种 超 自然 力 量 称 为 “内 在 意 志 ”(inside wil1),但 他 并 没 有 给 它 下 一 个 明 确 的 定 义 ,他 只 是 用 “意 志 ”这 个 词 表 达 这 样 一 个 意 思 —— 一 种 预 先 的 、没 有 方 向 的 、朦 胧 而 又 无 情 的 推 动 力 (P312)。“意 志 ”又 分 为 宇 宙 意 志 和 自由 意 志 。 宇 宙 意 志 指 的 是 有 规 律 的或 必 然 的 客 观 运 动 过 程 ,它 是 自 动 的 、自 由 的 、不 受 人控 制 的 。 而 自 由意 志 是 个 人 意 志 ,是 不 自 由 的 ,要 受 宇 宙 意 志 的 控 制 。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为19世纪后期英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他的悲观宿命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作为一个勇敢的斗士无情地揭露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对穷苦人民表现出充分的同情和热情的讴歌不愧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鼻祖他为世界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