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九十四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萧山
轻工业
继昌隆缫丝厂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整体水平落后; ③发展不平衡:在行业方面主要集中于轻工 业;在地区方面沿海地区比较发达,而内地 却非常薄弱。
出现以上总特征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P100“《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 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 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请联系《马关条约》的内容,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状况?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jiǎn)
1.背景: 《马关条约》后,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
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3)发展不平衡---地区不平衡
请在图中方格 内填出近代民 族工业比较发 达的城市名称
一、沿海沿江大
天津
武汉
上海 杭州
城市地区、内地 广大地区落后
广州
烟台
贻来牟机器磨坊
张裕葡萄酒厂
(3)发展不平衡---行业不平衡
苏州
苏纶纱厂
裕通纱厂 源昌碾米厂 公益纱厂 合义和丝厂
2.目的: 挽回中国的利益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回乡创办 3.概况: 大生纱厂等企业
4.结果: 一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展,一战后,
最后被吞并
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从张謇“实业救国”等 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 这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
张謇的大生纱厂发展状况怎样? 反映了什么?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 (3)国货运动的推动。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的陶海燕,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教学设计。
本课课标: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本课是以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为例,进而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
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实业救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饱受国内外多种势力的挤压,但始终以顽强的姿态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本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又将会对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准备。
本课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涉及历史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难度较大,历史资料多为理性分析,学生感性认识较少,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通过课堂出示材料、图片、视频等信息,配合学生的生动讲解,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也能达到极佳效果。
针对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教学重点:张謇和“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从平时的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再现历史,创设情境,借助形象思维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配合讲解达到教学目标,目的是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新课标理念。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本课导入时,从学生生活入手,提问“你知道哪些国产品牌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入课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1
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主要成就
2
近代民族工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3
局限和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遇到了哪些局限和原 因?
五、思考与总结
意义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国家的意 义是什么?
困难和问题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遇到了哪些 困难和问题?
影响和启示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今天有哪 些影响和启示?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民族工业发展是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议题,本课将深入探讨民族工业觉醒、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局限。
一、民族工业觉醒
• 1. 什么是民族工业? • 2. 民族工业的现状? • 3. 民族工业的觉醒与进步?
二、洋务运动
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的出发点与背景是 什么?
内容和成就
洋务运动期间取得了哪些重 要成就?
局限和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的局限和失败原因 有哪些?
三、戊戌变法
1 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是在什么历史背 景下进行的?
2 பைடு நூலகம்容和成果
戊戌变法取得了哪些重要 的内容和成果?
3 局限和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的局限和失败原 因是什么?
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自学提纲)

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1、大生纱厂的结局:
被列强的“倾销”所吞并。 2、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 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大 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萌芽和艰难发展 • (1)、时期: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 (2)、原因:①外商企业的刺激。 • ②洋务运动的推动。 • 第二个阶段:“黄金时代” • (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2)、原因:①辛亥革命的作用。 •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 第三个阶段:凋谢萎缩(再度受挫) • (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后 • (2)、原因:①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 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③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 1、张謇其人(了解) : 实业家,教育家。 清末状元 2、张謇提出 “实业救国” 3、张謇创办 的口号。 等企业。
大生纱厂
2、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 号。
• (1)、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 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 (2)、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感受: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 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钦佩。 •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 的“倾销”挤垮破产。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艰难曲折 2、地区、产业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总体水平落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9课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八年级上册 06-19第19课《》导学案编写人:审核:文综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知道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教学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张謇纱厂的兴衰与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荣氏家族的兴衰,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分析方法。
3.通过讲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使学生具备简单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张謇(1853—1926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
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1899年,经过数年筹办,建成大生纱厂,后相继建成大生二、三、八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
与此同时,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实业。
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
在南通以外的其他地方,张謇还倡议和资助建立了一些学校。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他任江苏咨议局议长。
民国初年,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来先后任袁世凯政府农林、工商、农商部总长。
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称帝活动辞职回籍,继续从事实业活动,但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力下,陷于窘境。
1926年病逝。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二、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民办企业创办情况表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__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pt课件(人教版)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因为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所以发展艰难曲折。
为什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而且总体落后?
状元实业家 缩 张謇 影
产生和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
代
民族工业
表
曲折 发展
黄金 时代
探究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对我们 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呢?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时间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 工业所占比重图
从行业上来看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从地区分布看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哪些阻力?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 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 人”,但自身的技术 力量还很薄弱,“发 动机系英国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 的排挤,发昌机器厂 日趋衰落。后来,被 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 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 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每天 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 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 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 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 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 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 “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 面粉厂被迫关闭。
黄金时代
外因: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 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封建 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略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一战后
再度受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原因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
张謇创办的事业 :
张謇
实业
大生纱厂
文化教育
通州师范 纺织、农业和 医校 图书馆、博物 馆、气象台、 剧场、公园、 医院
父实业 母教育
广生油厂
垦牧公司 轮船公司等
大生纱厂
——旧中国民族工业
发展的一个缩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辛亥革命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 业的最终归宿是注定悲惨的
展示成果
为了“实业救国”,张謇是怎样身体力行的? 你如何看待张骞这些举动? ① 创办大生纱厂等产业。 ② 把赚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院、 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 构,造福于人民和社会。 张謇的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 A、故宫博物院 B、南京博物馆 • C、南通博物苑 D、西安博物馆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甲午战争之后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实业救国”的思潮。
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 掠夺。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
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兼有超 经济掠夺方式。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 动人民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是爱国的、进步的、启蒙的 辛亥革命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人教版课后
辅导练习九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发展教育
B、重视国防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B、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
C、是以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近代新式企业为产生标志的
D、最初创办的企业有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纱厂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代实业第一人》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魏源
D、严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从“大生纱厂”、“实业救国”、“清末状元”这些关键词中,你能联想到( )
A、李鸿章
B、张謇
C、张之洞
D、孙中山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他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大生纱厂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是( )
A、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下列图形中,不属于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广大爱国人士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
D、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制定了许多发展实业的措施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与“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几个关键词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邓世昌
B、詹天佑
C、李鸿章
D、张謇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
B、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张謇
D、严复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自强不息、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根据下列语句写出所对应的历史人物。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______ 。
(2)“弃官从商,实业救国”______ 。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______ 。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民族资本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虽然艰难曲折,但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
1895—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哪位民族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
1914—1923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外部原因是什么?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