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轻粉和白矾

合集下载

中医跟诊日记3第74天:阿魏、水银、轻粉、砒霜

中医跟诊日记3第74天:阿魏、水银、轻粉、砒霜

中医跟诊日记3第74天:阿魏、水银、轻粉、砒霜第74天,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晴元月十八日四晴。

人最痛苦的莫过于为已失去和未得到而纠结。

阿魏性温,除癥破结。

止痛杀虫,传尸可灭。

其性味辛温,辛散温通,有破血除瘀散结,消积杀虫的功效。

与雄黄,乳香,没药,血竭,肉桂配伍,治疗腹中痞块,瘀血癥瘕,并可治疗肺结核。

水银性寒,治疥杀虫。

断绝胎孕,催生立通。

因为辛寒有毒,归心肝肾经,具有杀虫攻毒的功效,适用于疥疮,梅毒,恶疮等皮肤病,具有催生,堕胎的作用,因其毒性较大,不可长期或过量使用。

孕妇忌服,以免吸收中毒。

轻粉性躁,外科要药。

杨梅诸疮,杀虫可托。

砒霜大毒,风痰可吐。

截疟除哮,能消陈痼。

同属于拔毒化腐生肌药,轻粉其性味辛寒,有毒。

内服可祛痰消积,逐水通便。

用于治疗痰涎积滞,水肿膨胀,二便不利。

外用研末可杀虫攻毒,敛疮,治疗疥疮,顽癣,梅毒,湿诊。

砒霜味辛,性大热,有大毒,内服可祛痰消积,逐水通便。

用于治疗肺有寒邪的气喘,攻毒抑癌,治疗疟疾。

外用可蚀疮,祛腐,攻毒杀虫,治疗痔疮,牙疳,瘰疬,疔毒。

因其为剧毒药,须加工制炼,才可内服。

患者的,女,二十多岁,诉头痛,一紧张头皮发麻。

老师听后说,一紧张就痛,那就不要紧张啊,平时多出门运动,把自己的体魄练出来。

最近天天和神手在一起切磋技术,现在我用神手送的按摩棒给你治疗。

老师让她把手伸出来,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内外角用按摩棒点按起来,力度由轻到重。

只见女孩的面部表情丰富,想必一定很疼,当左右手八个点按完后。

女孩说身上出了一身的汗,头皮更加发麻,到后来人反倒轻松了,现在感觉舒服多了。

老师说,平时头皮发麻,可以自己按,就用我教你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必定会治愈,关键是在坚持,对自己的手法有信心。

女孩点头,询问这按摩棒哪里有卖?老师说,这是神手送的,你自己可以借助筷子之类的工具使用,实在不行,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左手按右手,右手按左手,我们听后也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手关节处试效起来。

初级中药师 中药学 笔记

初级中药师 中药学 笔记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1.发汗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夏月解表之药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2.祛风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治风通用之品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3.通鼻窍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阳明头痛要药发散风寒药1.利咽透疹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2.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3.升阳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

少阳证之要药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4.其他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1.除烦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栀子: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三焦邪火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2.生津润燥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3.明目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

中上焦湿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泻痢之要药中焦湿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杀虫止痒。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中药学》第七十九讲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中药学》第七十九讲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中药学》第七十九讲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第七十九讲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下面介绍轻粉,轻粉是在中药当中应用比较早的(汞制剂),(是)唐代就开始使用了的一个汞的化合物。

它主要就是用水银、明矾为主要原料,还加了食盐这样制取的一种白的、这样的一个结晶的化合物,主要的成分就是二氯化二汞,又叫作氯化低汞。

轻粉因为它这个结晶体比较轻,所以有这个名称,有的叫腻粉,有的叫峭粉,那个峭壁,山坡比较陡峭(的峭)。

腻粉,滋腻那个腻,腻粉,它有很多这种不同的名称,但是轻粉是它的正名。

这个轻粉在汞的化合物当中,它的毒性仅仅是比硫化汞,就是(比)朱砂大一些,比其它的汞的化合物,比如说刚才讲的这个氧化汞,或者三仙丹(以硝酸汞为主的)那些(药),毒性就明显要小一些,那么在汞的氯化物当中,它也是毒性是最低的,比如说其它的氯化高汞,毒性就是很大的。

所以这个轻粉在临床上,也是在外科比较常用的药。

(该药在)我们书上有攻毒杀虫、止氧、收湿、敛疮,五个方面的功效,每个方面的功效,都是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

那么攻毒,它可以外用于疮痈肿痛,更主要指它的攻毒,是在古代治疗梅毒。

汞制剂当中,因为轻粉相对来说毒性比较小一点,所以用得更多,比如说前面的这个升药,氧化汞,过去也能治疗梅毒,当然毒性就比这个轻粉大很多,所以就很不安全,所以过去治疗梅毒,在内服的汞制剂中常常使用轻粉。

尽管这样,因为梅毒需要服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很多患者还是会造成一些慢性中毒的,尤其比如说出现了口腔、牙龈的糜烂,因为它可以通过唾液腺分泌出来,对口腔里面造成一种腐蚀性,所以过去要求服这一类的汞的制剂,在治梅毒的时候,要嗽口,其实口嗽了以后,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是当时残存在口腔里面的药给嗽掉了,但是它可以通过唾液腺分泌出来再进入口腔,那不是嗽口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所以仍然会有口腔、牙龈的糜烂,所以我们在讲土茯苓的时候,这个土茯苓对梅毒本身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治疗作用,而且能够解汞毒,因为当时也是治疗梅毒常常用轻粉这一类的药物,所以土茯苓具有这双重功效。

外用药——轻粉

外用药——轻粉

【别名】⽔银粉、汞粉、峭粉(《本草拾遗》),腻粉(《传家秘宝⽅》),银粉(《本草纲⽬》),扫盆(《本草便读》)。

【英⽂】Calomel【拉丁】Calomelas【商品名】轻粉(⼜名⽔银粉、汞粉),粉霜(⼜名⽩粉霜、⽔银霜)。

【处⽅名】轻粉、腻粉、银粉等。

【性味】味⾟,性寒,有毒。

【归经】归肝、肾、⼤肠经。

【功效】外⽤攻毒,祛腐,杀⾍,⽌痒;内服祛痰,逐⽔,通便。

【考证】 出⾃《本草纲⽬拾遗》。

①《品汇精要》:“凡作粉,先要作麯,其作麯之法:以皂矾⼀⽄,盐减半,⼆味⼊旧铁锅内,以慢⽕炒之,仍以铁⽅铲搅不住⼿,炒⼲成麯,如柳青⾊。

其升粉法,先置⼀平台,⾼三尺余,径⼆尺,不拘砖?,以荆柴炭⼀⽄碎之如核桃⼤,LONG于台上,扇炽,每升粉⼀料,⽤⽔银⼀两⼆钱,麯⼆两⼆钱,内⽯⾅内,⽯杵研,不见⽔银星为度,却⼊⽩矾粗末⼆钱,三味搅匀,平摊铁鏊中⼼,约厚三分许,鹅翎遍插⼩孔,将澄浆⽡盆覆之,缝以盐泥固济,勿令太实,实则难起。

置鏊于炽⽕上,候微热,以⼿蘸⽔轻抹其缝及益,复⽤砖?⽴鏊下,周护⽕⽓,待⽕尽、盆温,揭之,勿令⼿重,重则振落,其粉凝于盆底,状若雪花⽽莹洁,以翎扫之,瓷器收贮。

其盆鏊浊滓,⼊后料再升。

”②《纲⽬》:“升炼轻粉法:⽤⽔银⼀两,⽩矾⼆两,⾷盐⼀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乌盆覆之,筛灶灰盐⽔和,封固盆⼝,以炭打⼆炷⾹,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如雪,轻盈可爱。

⼀两汞,可升粉⼋钱。

”③《纲⽬》:“黄连、⼟茯苓、陈酱、⿊铅、铁浆可制其(轻粉)毒。

” 【药源】为⽤升华法炼制⽽成的氯化亚汞结晶。

⼜名⽢贡(化学名称)。

【形态】 【产地】主产于湖北武汉、湖南湘潭、四川重庆、天津、河北安国、云南昆明等。

销全国各地。

【采收】轻粉系⼈⼯炼制品,其炼制⽅法有多种,如《纲⽬》载:“升炼轻粉法:⽤⽔银⼀两、⽩矾⼆两、⾷盐⼀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乌盆复之。

筛灶灰,盐⽔和,封固盆⼝,以炭打⼆炷⾹,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白矾的药用

白矾的药用

白矾的药用明矾又名白矾,是一种外用药,白矾、枯矾是明矾的别名,为明矾石的提炼品.产于湖北,安徽等地.生用或火煅研末用.主要功效为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服.白矾火煅除去结晶水则为枯矾。

本品性寒味酸涩,归肺,肝,脾,胃,大肠经,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近年研究证实,白矾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

中医主要用于止血止泻,解毒杀虫,近年来研究已扩大了本品的用途,广泛用于临床各科。

1、治疗高脂血症。

用白矾,郁金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每次6克,日服3次,饭后口服,20天为1疗程,可连服2-3疗程。

2、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用枯矾粉500克,海螵蛸(水浸漂2天去净盐)375克,延胡粉125克,密糖200克,共调匀制成药片,每片3克,每次服5片,日服4次,3个月为1疗程。

3、治疗肺结核咯血。

取白矾25克,儿茶30克,研末混合,置有色瓶中备用。

每次0.1-0.2克(最多用0.5-1克),装入胶囊,日服3-4次。

连续服于咯血停后2-3天。

4、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用白矾50克,雄磺45克,冰片3.5克,共研细末,用75%酒精调成糊状于患部。

每天2-3次,治愈为止。

5、治疗鞘膜积液。

用枯矾、五倍子各10克,加水约300毫升,每日1剂,煎半小时,待适量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泡,每日2-3次,每次约30分钟。

6、治疗宫颈糜烂。

取枯矾粉5克,猪胆粉1克,加适量滑石粉,以蜂蜜为丸,如枣核大,每晚塞入阴道深处1个,连用3晚为1疗程,隔3天再行第2疗程,治愈为止。

化脓性中耳炎>>枯矾【来源】外治方【原料】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制法】共研细末。

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

【用法】【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俗名]明矾、生矾。

[性味]性寒,味酸涩。

[功效]消痰涎,止泻痢。

外用药及其他:轻粉

外用药及其他:轻粉

外用药及其他:轻粉为水银、明矾、食盐等用升华法制成的汞化合物。

亦名汞粉(《本草拾遗》)、水银粉(《嘉祐本草》)、腻粉(《传家秘宝方》)等。

味辛,性寒,有毒。

入肝、肾经。

功能:杀虫、攻毒、利水、通便。

主治:疥癣、瘰疬、梅毒、下疳、皮肤溃疡、水肿、臌胀、大小便闭。

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

内服:研末,0.1~0.2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轻粉主要含氯化亚汞(Mercurous chloride, Hg2Cl2)。

天然产者,名角汞矿(Hornquic- ksilver),但平常都用人工制备。

化学上又名甘汞。

本品毒性虽小,但与水共煮,则分解而生成氯化汞及金属汞,后二者均有剧毒;在曝光时,甘汞颜色渐渐变深,亦起同样变化而具剧毒。

药理作用:1. 抗真菌作用轻粉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泻下作用轻粉内服适量能制止肠内异常发酵,且能通利大便。

甘汞口服后在肠中遇碱及胆汁,小部分变成易溶的二价汞离子。

二价汞离子能抑制肠壁细胞的代谢与机能活动,阻碍肠中电解质与水分的吸收而导致泻下。

3. 利尿作用二价汞离子吸收后,还可与肾小管细胞中含巯基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影响其再吸收功能而有利尿作用。

【临床运用】临床报道:1. 治疗无名肿毒、疖肿轻粉、黄连各50g,蜈蚣1条,75%乙醇200ml,混装瓶中,密封浸泡1周,涂患处,每日2~3 次。

治疗60余例,一般1~3次可见痛减、肿消;4~6次即可痊愈。

〔湖南中医杂志1975;(4):63〕2. 治疗化脓性疮疖轻粉10g,雄黄10g,滑石25g。

上药共研极细末。

先用淡盐开水洗净疮面,取上药适量以茶油调糊涂于患处,日1次。

治疗18例,痊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广西中医药1984;(5):20〕3. 治疗慢性下肢溃疡轻粉25g,铅丹25g,铜绿15g,炙乳香15g,炙没药15g,血余50g,共研细末,与蜂蜡50g、香油100g 制成膏状,敷患处,治疗39例,效果卓著,7天治愈。

《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砒石和石灰

《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砒石和石灰

《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砒石和石灰砒石【药用】本品为砷华矿石。

本品为天然砷华Arsenolite矿石,或为毒砂Arsenopyrite、雄黄Realgar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

研细水飞用或绿豆水煮后用。

砒石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与归经】辛、酸,大热。

有大毒。

入肺经。

【功效】外用蚀疮去腐。

内服截疟,劫痰平喘。

【临床应用】1.用于痔疮、瘰历、牙疳。

砒石外用有去腐拔毒的作用,现在常合枯矾、乌梅肉等用以蚀痔;又可合枯矾、朱砂、石膏等用于瘰历等症。

此外,本品合红枣同研末,可治走马牙疳。

2.用于寒喘气促,不得平卧。

砒石性温,能劫寒痰,以奏平喘之功,常合淡豆鼓,研制成丸,内服以疗寒性哮喘、咳嗽、痰多清稀等症。

【处方用名】白砒、白信、砒石、信石、砒霜(均为白信石,质较纯而为较强)。

红砒、红信(均为红信石,含有杂质)。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每次一毫至二毫,每日一次,入丸剂。

外用适量。

【按语】本品有剧毒,内服都须用绿豆或豆腐同煮后应用,不能多服或持续久服,以防中毒。

孕妇忌用。

【方剂举例】紫金丹《本事方》砒石,豆肢。

治寒喘。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疗诸疟,风痰在胸隔,可作吐药;不可久服,伤人。

」《本草纲目》:除[鼻句]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历、蚀痈疽败肉,枯痔杀虫。

石灰【药用】本品为石灰石类矿物烧而成的块状物,或再经吸取水分而得的粉状物。

【性味】辛,温。

有毒。

【功效】解毒,止血。

【临床应用】外用于汤火烫伤,创伤出血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解毒和止血作用,用风化石灰一斤,加水四碗,浸泡,搅拌,澄清后,吹去水面浮衣,取中间清水,每水一份加麻油一份,调成乳状,搽涂汤火伤处;又陈石灰研末,可作刀伤止血药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以腐蚀赘疣、黑痔。

【处方用名】生石灰(用以腐蚀赘疣、黑痔)。

熟石灰、陈石灰(用于烫伤)。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不作内服。

【方剂举例】桃衣散《外科正宗》:风化石灰、生大黄。

轻粉的中药学应用

轻粉的中药学应用
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1 8 期

2 8 9
中医 中药 ・
轻粉 的中药学应 用
刍 德并 0 ,文 4 旭
( 黑龙江 中医研究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简述轻粉的 中药学应用。方法 查 阅文献 ,总结分析。结论 本品毒性甚烈 ,以外用为主 ,但 亦不可过 量和 持 续使 用;对 药物 易于过敏者 ,应避 免使 用。因其 对粘膜有一 定刺 激 ,服后 要及 时漱 口,以免 口腔糜烂及损伤 牙齿。
辛 ,寒 。有大 毒 。归 大肠 、小肠 经 。
1 0 现 代 研 究 1 0 . 1 化 学成分
本 品主含氯 化亚汞 f H g 2 C 1 2或 Hg C 1 ) 2 。
6 功效
外用 : 攻 毒 ,杀虫 ; 内服 : 利水通 便 。
1 O . 2 药理作 用
轻粉 外 用有 杀菌 作用 ,内服适 量 能抑 制肠 内异 常发 酵 , 并 能通 利 大便 。水 浸 剂 ( 1: 3 ) 在试 管 内对 皮 肤 真菌 有 抑 制 作用 。 甘汞 口服后 在肠 中遇碱及 胆汁 ,小部分 变成易溶 的二 价 汞 离子 。二 价 汞 离子 能 抑 制肠 壁 细胞 代 谢 与机 能 活 动 ,阻 碍肠 中 电解质 与 水分 的吸 收 而导 致 泻下 ; 且 可 抑制 肠 中细 菌将 胆 绿 素 变 为胆 红 素 ,又 因肠 内容 物 迅 速排 出 ,影 响 了 胆 绿素 的 转变 ,故服 药 后 大便 可 成绿 色 。二 本 品服 后 经 肾 脏排泄 ,刺 激 肾脏 而促进排 尿 ,过量能 引起急性 肾炎 。
末用。
8 用 法 用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轻粉和白矾
轻粉
《本草拾遗》
为水银、白矾、食盐等以升华法制得的氯化亚汞(Hg2Cl2)粉末。

避光保存。

研细末用。

【性味归经】辛,寒。

有大毒。

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与应用】
1.攻毒、杀虫、敛疮,外用于梅毒、疥癣、疮疡溃烂。

本品药性毒烈,攻毒力强,治梅毒,可以本品与大风子肉等分为末外涂,亦可合槐花、胡桃肉等内服。

治疥疮,可合硫黄等研末,油调涂。

治疮疡溃烂,可合血竭、当归、紫草、白蜡、麻油等制成药膏外贴,如生肌玉红膏。

2.利水通便,内服用于水肿臌胀,二便不利。

本品内服有通利二便,逐水退肿之功。

合大黄、牵牛、甘遂、大戟、芫花等同用,可治水肿便秘,如舟车丸。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制膏外贴。

入丸散服,每次0.1~0.2 g。

【处方用名】轻粉、汞粉、腻粉(研细应用)。

【方剂举例】疯油膏(经验方):轻粉,东丹、朱砂、黄蜡。

外用治鹅掌风、神经性皮炎、皮肤皲裂,干燥作痒者。

【文献摘录】
《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历,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


《本草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鼓胀,毒疮。

」《纲目》:"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盐矾炼而为轻粉,加以硫黄升而为银朱,轻飞灵变,化纯阴为燥烈,其性走而不守,善劫痰涎,消积滞,故水肿风痰湿热毒疮,被劫涎从齿龈而出,邪郁为之暂开,而疾因之亦愈。

若服之过剂,或不得法,则毒气被蒸,审入经络筋骨,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亡,筋失所养,营卫不从,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皲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废涸,其害无穷。

陈文中言,轻粉下痰而损心气,小儿不可轻用,伤脾败阳,必变他证,初生尤宜慎之。

"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均不可过量及久用。

服后须及时漱口,以免口腔糜烂,损伤牙齿。

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本品主成分为氯化亚汞,内服有泻下作用,并能利尿,但过量能引起急性肾炎。

其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白矾(即明矾)
《本经》
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的结晶,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生用或煅用。

煅后称枯矾。

【性味归经】酸、涩,寒。

归肺、肝、脾、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
1.解毒、杀虫、止痒,外用于疥癣、湿疹、湿疮。

治疥癣、湿疮,常配硫黄、雄黄同用;治湿疹,可配伍冰片、煅石膏等研末外撒;合胆矾为末吹喉,可治喉痹、乳蛾。

2.清热化痰,用于风痰证。

本品内服能清化痰涎,可用治风痰及痰热所致之昏厥、癫痫、癫狂等。

治癫痫,常合细茶研末,制蜜丸服。

治癫狂,常合郁金为丸服。

治昏厥,常与半夏,猪牙皂同用。

3.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如合诃子为散,粥汤调服,治老人久泻不止。

4.收敛止血,用于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

治便血、崩漏,常合五倍子、地榆等同服。

治创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此外,本品能清热去湿退黄,可用治湿热黄疸,单用研末内服即效。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化水洗。

内服1~3 g,入丸散。

《纲目》: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痢,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痈疽,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硫酸铝钾,体外有抗菌、抗阴道滴虫作用。

外用有收敛作用,能止汗、止血、硬化皮肤。

矾石矿尘可明显导致大鼠肺纤维化。

《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铅丹、毛茛和魔芋
铅丹
【药用】本品为纯铅加工而成的四氧化三铅。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

有毒。

入脾、肝经。

【功效】外用拔毒生肌;内服杀虫,截疟。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多脓。

本品主要外用于散剂及膏药中,能与植物油化合,为制膏药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

如经验方红油膏,即用本品配合九一丹(熟石膏九钱、升丹一钱),调入油膏内,有防腐生肌作用,可治溃疡不敛。

此外,内服小量可坠痰截疟,又可用于虫积腹痛,因本品有毒,故目前临床上极少应用。

【处方用名】铅丹、黄丹、广丹、东丹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一分至二分,入丸散。

不可过量,以防中毒。

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
《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


《药性本草》:「煎膏用止痛生肌。


《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本草纲目》:「坠痰杀虫。


毛茛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

【性味】辛,温。

有毒。

【功效】截疟,退黄。

【临床应用】1、用治疟疾。

本品有毒,临床上一般作为外用。

用鲜草少许,洗净,打烂,在疟疾发作前6小时敷于大椎穴,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2、用治黄疸:用本品治肝炎黄疸,亦可采用外治法(用法同上),贴于寸口或内关上(也可垫薄姜片一块),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3、用治哮喘。

用法同上,敷大椎穴;或取鲜叶少量,揉烂,用纱布包,塞鼻孔内,喘平后即除去。

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一般不作内服;外敷数小时后皮肤可引起发泡热痛,发泡后,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处方用名】毛茛、老虎脚爪草(鲜草,洗净,打烂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草拾遗》:「恶疮痈肿,疼病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内令肉烂;又患疟人,以一握微碎,缚于臂上;……和姜涂腹,破冷气。


魔芋(蒟箬)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蒟箬的球茎。

【性味】辛,寒。

有毒。

【功效】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痈疗肿毒等症。

本品有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痈疗肿毒,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连翘等配合应用。

或单用本
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但不可过久,以免发泡。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瘰历结核等症;近年来临床上有入用本品治癌肿、脑瘤等病。

【处方用名】蒟箬、魔芋、鬼蜡烛、蛇六谷(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八钱,煎服(本品有毒,须煎三小时以上,滤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