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摘要]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是医学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概念,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转变之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正逐步转变人们对于医学的认知,促使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系统性地考查疾病与健康。当今社会下,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

[关键词]医学模式;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分析

医学模式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1]。医学模式的产生,必然是以医学实践为基础的,在医学模式中,包含了人类对医学的总体认知,同时医学模式也是对例如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概括[2]。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对健康与疾病认知的深化以及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转变之中。

1、医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医学模式的发展历史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远古时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与巫术文化相关,多采用诸如祈祷祭祀等神秘主义的方式,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巫术医疗模式[3];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动植物的药理作用,于是形成了以天然动植物为药物,以朴素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哲学医学模式[4],这是医学模式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生物医学模式,公元十四、五世纪以来,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之父”英国的哈维(1578—1657)创立了“血液循环说”[5]并建立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德国菲尔绍(1821—1902)创立的细胞病理学等成果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生物医学的模式也随之诞生和建立;第四个阶段既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学家恩格尔(G.L.Engel)在Science上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概念[6],这种医学模式概念既考虑了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充分考虑到了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医学模式的发展体现了两次医学发展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以感官和实地观察为手段获得对人体生命现象、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的古代经验医学,变为通过有目的地实验、进行科学论证,立足于科学实验和生物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现代实验医学;第二次飞跃是充分认识到人类除了自然的生物属性外,还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在考虑生物致病因素的同时,重视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从而产生了现代医学模式[7]。

这四种医学模式历时性的转变深刻反映出了人类对生命认识和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对医学模式的不断思考、不断完善,到现如今,虽然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当代医学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且在某些医学领域有进一步深化的倾向,但是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除生物因素之外的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影响疾病的重要性,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开始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之中。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 [8],这一医学模式被誉为“现代医学模式”,是对科学医学的补充与完善。也就是说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还包括人的心理问题、患者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因素)及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9]。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有时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但三者总是相互影响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也是当今医学界公认的较为全面反映医疗行为自身运行的模式,这一模式它既是医疗规则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医疗行为的运行规范,其综合考虑到了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系统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生物学、个人、家庭等社会系统多层次关系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并能够采用立体化、网络化和多维度对健康和疾病进行审视[1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合了新的医学发展需求,在既往医学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了现代社会的人口谱、疾病谱、死因谱和病因谱的变化,把疾病的致病原因从单一的生物因素的考量提升到从整体观点看待,突出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WHO关于健康的最新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赢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11]。健康不仅仅在于身体机能的完好无损,同时还在于心理正常、社会适应良好,这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传达出的完全贴合。在对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医疗后果进行评价时,需要在生物、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考虑,否则在对保健和医疗方案的优劣进行判断时,就会出现瞎子摸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机体无论是处于健康状况还是处于疾病状况,都会同时在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有所反映和显露,有揭示其生理状况的指标,也有揭示其心理状况和社会状况的指标[12]。这就有利于在患病之前进行健康管理,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诊断治疗,结合社会因素对疾病做出最为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为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工具,为有效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全面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了可能,且心理治疗在特定条件下能达到生物治疗达不到的效果通过健康管理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省了医疗资源,避免了疾病后期无效的治疗[13],这无论是对于医生还是病人而言都有极大的有利之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对病人需要有感情,尊重病人的尊严、权利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重视个体、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系;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即病人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同时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高危”概念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策略。健康卫生服务范围扩大为由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让医学教育更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扩充知识面,加强在职教育,保障在职医务人员知识的先进性。也使得卫生决策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但是,虽然至今为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提出有40余年,其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仍然在医学领域具有较深的影响。且在我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我国医生的治疗观念较为落后,在医生眼里,往往只能看到“病”而忽视了“人”,没有将病人当做一个“完整的人”去看待,在治疗疾病时总是重点关注病人的生化指标和药物方面的治疗,习惯性地使用生物学结论或者证据来判定疾病,缺乏心理及社会因素上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法。一个医生可以把病人治好,却往往会忽略病人的感受和心理需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大多数医生所制定的方案也显得极为概念化,并没有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状况,因人而异,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现代化检查设备的广泛使用,技术至上已成为全社会更加坚信的观念,人们更加相信客观的或由仪器表述的结果,而不愿相信主观的感受,尤其是对经验的分享[1]。

3、总结

回顾前面医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实质反映了医学的发展与人类的认识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时间的关系上来看,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与医学发展的阶段性与同步性,人类

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多维属性。医学模式发展至今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且影响力一直在不断地扩大,作为科学医学和哲学医学的综合,其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关注患者身体疾病的生物学治疗,更关注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脏器间动态辩证联系的特性,并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构建与完善医疗保健体系[1]。在现实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而非机械地理解并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而使其成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医学思想,并巧妙利用于在医学领域中,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

[1]李立,刘晓菊.医学模式再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1):54-56.

[2]潘秋予,王敏,崔小希,彭玮.医学模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01):80-83.

[3] 程乐森,徐玉梅,刁传秀 . 现代医学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契合 [J].

中国医学人文,2015,1(8):7-10.

[4] 胡岚 . 新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现状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9):255-256.

[5] 杜治政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医学整合 [J]. 医学与哲学,2009,30(17):1-5.

[6]G.L.恩格尔.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J].黎风,译.医学与哲学,1980,1(3):88-90.

[7] [期刊论文] 王忠, 师乐, 陆林, WANG Zhong, SHI Le, LU Lin -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年7期 .

[8] 张娴,杨丹,袁娜,等 . 结合新医学模式,重塑医学生人文精神[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27-29.

[9] Patemotle E,van Dulmen s,van der lee N,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cultural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 realist review[J]. Patient Educ Couns,2015,98(4):420-445.

[10] [期刊论文] 张嘉源 - 《饮食保健》2018年8期 .

[11] Nobile M.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A CRITICAL READING[J].Medicine and law,2014,33(2):33—40.

[12] 梁渊,梅桥生,田怀谷,孙奕,卢祖洵.如何正确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及其指导作用[J].医学与社会,2004(05):1-3.

[13] [期刊论文] 卞岳祺骥 - 《健康大视野》2018年17期.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摘要]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是医学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概念,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转变之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正逐步转变人们对于医学的认知,促使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系统性地考查疾病与健康。当今社会下,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 [关键词]医学模式;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分析 医学模式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1]。医学模式的产生,必然是以医学实践为基础的,在医学模式中,包含了人类对医学的总体认知,同时医学模式也是对例如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概括[2]。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对健康与疾病认知的深化以及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转变之中。 1、医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医学模式的发展历史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远古时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与巫术文化相关,多采用诸如祈祷祭祀等神秘主义的方式,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巫术医疗模式[3];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动植物的药理作用,于是形成了以天然动植物为药物,以朴素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哲学医学模式[4],这是医学模式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生物医学模式,公元十四、五世纪以来,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之父”英国的哈维(1578—1657)创立了“血液循环说”[5]并建立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德国菲尔绍(1821—1902)创立的细胞病理学等成果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生物医学的模式也随之诞生和建立;第四个阶段既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学家恩格尔(G.L.Engel)在Science上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概念[6],这种医学模式概念既考虑了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充分考虑到了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医学模式的发展体现了两次医学发展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以感官和实地观察为手段获得对人体生命现象、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的古代经验医学,变为通过有目的地实验、进行科学论证,立足于科学实验和生物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现代实验医学;第二次飞跃是充分认识到人类除了自然的生物属性外,还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在考虑生物致病因素的同时,重视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从而产生了现代医学模式[7]。 这四种医学模式历时性的转变深刻反映出了人类对生命认识和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对医学模式的不断思考、不断完善,到现如今,虽然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当代医学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且在某些医学领域有进一步深化的倾向,但是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除生物因素之外的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影响疾病的重要性,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开始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之中。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 [8],这一医学模式被誉为“现代医学模式”,是对科学医学的补充与完善。也就是说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还包括人的心理问题、患者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因素)及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9]。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有时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医学心理学-第六版-教学及学习大纲及重点

医学心理学 第六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1 / 1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Word版

姓名: 班级:临床11班 学号: 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斗争和认识生命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其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医学观,它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研究医学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演变。研究者先后提出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科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其中前四种为传统医学模式,第五种为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死因谱和疾病谱的转变,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从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病,如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意外死亡等。这些疾病的病因已不是单纯的生物病因所能解释的了,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的运用在单纯的生物因素解释疾病的病因和控制慢性传染病的发展和发生。即使是从生物因素为主导的一些传染病,如性传播的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也明显受到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的作用,许多疾病的生物因素要通过社会和心理因素而发挥作用。疾病的变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多果发展。医学进步呼唤着更加完美的医学模式,与此相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

一,现代医学产生的背景医学发展的趋势 医学社会是指从个体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医学活动。长期以来,他局限于个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个体治疗与预防行为,限制了其他社会系统的参与,限制了卫生服务社会的进程。随着城市的发展,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社会化经常加速,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社会化作用日益明显。 二,疾病谱和死因谱转变 在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以控制传染病性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次卫生改革命,需要借助现代医学模式提供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从生物,心里和社会的角度采取综合性社会防治策略。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更加显示出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性。 三,健康需求普遍提高 为了应对人们健康的需求的变化,卫生系统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卫生服务系统的四个扩大,强烈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卫生系统不失时机的进行改革,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变化。 四,医学学科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相互渗透 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相关学科交叉,相关知识的融合渗透,才能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生不仅需掌握诊治疾病和健康维护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掌握相关科学的知识。由于人的社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 第五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 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定义 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三、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四、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 一、定义 医学模式(medicine model):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二、医学心理学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 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2、调查法:晤谈法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5、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6、相关研究法: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直接推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是医学心理学相关工作普遍开展的国际大环境。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决定医学领域中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他有助于临床上“重治轻伤”“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手段,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心理学研究任务:心理行为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规律;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各种疾病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规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3、心理测量法是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研究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结果能够数量化。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身心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5、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精神分析理论:佛罗尹德 6、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 7、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 8、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再现。 1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情感比情绪更稳定。 11、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需要层次论:由人本主义家马斯洛提出的。由高到低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喝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气质的意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14、A型行为表现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为冠心病发病,其发病率比B型行为的2.37倍。 15、心理卫生一词是1943年斯惠特提出来的。 16、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功能障碍。 18、心理应激:指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9、心里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关系。 20、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8种如冠状动脉梗赛、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 21、如果生活变化过大、过多、过快和持续过久,就会造成适应新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甚至损害健康。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 5.实验法 6.相关研究法 感觉(sensation)的定义: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则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也呈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最小刺激的强度,越小,感觉越强。绝对感受性:人们在最小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值: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叫感觉后像。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1、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5、考虑遗传,家族病史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2、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3、确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4、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1、从个人心理发育资料入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2、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3、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4、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5、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6、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7、分析有无深层主关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8、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贝克的认知曲解的几种类型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 2、任意推断; 3、选择性概括; 4、过度引申; 5、过度夸大或过分缩小 6、个人化; 7、选择性消极注视; 8、情绪推理; 9、应该倾向; 10乱贴标签。 贝克歪曲认知的七种逻辑错误 1、主观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过度概括 4、夸大或缩小 5、个性化 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7、极端思维 阳性强化法的适应症: 1、认知偏差、 2、负性情绪、 3、情感障碍。 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

1、明确治疗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1、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某种行为,以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为。 2、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 合理情绪疗法的适应症: 1、认知偏差、 2、焦虑抑郁 3、行为不良。 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来源: 1、艾理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 2、认知取向治疗方法,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 3、合理情绪疗法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和技术,也经常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原理: (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①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②B代表信念(beliefs)),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③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程序: (1)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之间关系。 (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最具特色最常用)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之中。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应及时给予强化。③家庭作业包括:RET自助表(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Rational Self-Analysis)。(4)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①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观念得以强化;②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应付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包含两层含义——(1)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改变,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具体目标)(2)完美目标: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学。(终极目标) 具体达到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纳,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敢于尝试,参与,宽容。 系统脱敏法 1、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08救援 第一章绪论(注意把概念与例子之间的对应) 1.(定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⑵研究深信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⑷研究各类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变化规律;⑸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治疗。 3.(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像医学工作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注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解P5)身心分离观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观念。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 5.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认知过程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 人格倾向性 人格(个性)人格特征 自我意识系统 第一节认知过程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2.感觉的特征(注意与例子的对应):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其间成反比关系; ⑵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停留现象,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⑶感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现象最强,听觉和痛觉的适应现象较为少见,痛觉无适应现象; ⑷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⑸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如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 3.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如看到红红的苹果、听见动人的歌曲等。 4.知觉的特性:⑴只觉得相对性⑵知觉的整体性⑶知觉的理解性⑷知觉的恒常性(恒定、正常)视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如看五星红旗从不同角度都是红色,雪是白的等都属恒常) 5.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6.错觉:是指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按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被逐渐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这种医学模式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疾病,其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具有人性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看病的过程中不止满足于疾病的诊治更重要的是医生对其的态度及重视。因此以疾病为中心、把人看作是机器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看病的需求,所以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现代医学领域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及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崛起,医学模式也已由疾病为中心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点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内容。对于长期处于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要转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然而病人的需求变化却来得突然而迅猛,以至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发生冲突导致了很多的医疗纠纷。因此对于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乃至即将成为医生的我们为了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时有一个良好地医患关系是必然的。因为医患之间必须构筑一个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上的沟通交流平台,意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一致。从而,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作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医患沟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对疾病诊断的好坏,在医院里我们面对病人时往往重视其得了什么病,只考虑我们该怎么应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从而忽略了病人的感受。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每次的医院见习都会让我感到医患之间交流的问题,我们对于病人的关注在于他们的病史,我们把病人看成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个人,对于其疾病的发展我们只考虑到生物因素而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常常是以不完满结束。所以在医生的工作生涯中必须要以人为本,现代人们的疾病不仅只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经济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状况有关。我们在考虑疾病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心身疾病。 良好的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起着弥足重要的作用。医患沟通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中解决医患矛盾的润滑剂为医患间构筑一个合理的沟通平台,为医方告知医务和患方知情同意权之间搭建了一座人性化、个性化的桥梁。在沟通中让患者看到医务人员的服务、听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感到医务人员的服务,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逐步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平等、配合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模式转变。良好地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医疗质量的提高有诸多影响要素,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必须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理解、配合、合理依从及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方面支持。推行医患沟通,医生在诊疗疾病同时通过病史采集与日常沟通,努力寻找其社会心理因素,并给予说服疏导使之配合治疗,有助于疗效改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因此良好地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对医生服务的认可从而能更好的诊治疾病。除此之外,良好的医患沟通还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工作是一种双向的工作,以医生为主体,病人为客体的关系。在病人信任,认可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给予病人以尊重,通过我们的交流来缓解或消除其心理负担,以便于更好的开始医患之间的合作。在诊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护病人的隐私不被泄露,尊重和保护病人的权力,不强迫病人做一些他们不愿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四川大学华西临床

.医心复习070801ECL 医学心理学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的应用范围:1.防治心身疾病,2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3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 4.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病因和治疗学的研究问题2.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3?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的医患,护患及其他人际关系.4.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心理与生理统一原则(医心研究要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 依据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全面分析个体的心身状况,坚持心理与生理 统一的原则.)2?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定性对研究对象有质的认识,定量为定性提供可重复操作和检验的依据)3系统原则4?客观性原则.5?发展原则 研究方法: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心理行为规律)2.调查法(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方式)3.心理测验(常作为评定心理或行为变量的工具和主要定量手段)4.实验法(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起对心理,生理,行为的影响规律) 疾病谱变化: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与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人类健康 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指医学中的一种主导思想,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 映. 生物医学模式: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种原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把人看成是生心社三方面协调 统一的整体.其特点为:1.指出人同时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强调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2.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内部因素(遗传,自身免疫力,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 外部(各种病原)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 三.人的心理学活动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知。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 心理过程。 意识的特征:1)存在性,即意识的发展总是取决于每一时刻的当前社会环境。2)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够能动的作用于自身和周围环境。3)统一性,指人在对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 2.序量化 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表情: 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都称为挫折。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 问题。医学模式:我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方法、对象、范畴和基本对策。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的防治。 医学模式及其主要思想:1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采用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手段探索人体奥秘,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到现在的分子水平,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医学临床和疾病预防。这一时期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加推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医疗活动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而是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 调。恩格尔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的医学模式,他要求医学把人看成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1.描述2.序量化3.间接定量4.直接定量 二.心理学基础 心理活动: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2)情绪过程3)意志过程 2人格 1)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2)人格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我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研究的方法、对象、畴和基本对策。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围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的防治。 医学模式及其主要思想:1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采用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手段探索人体奥秘,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到现在的分子水平,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医学临床和疾病预防。这一时期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加推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医疗活动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而是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恩格尔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的医学模式,他要求医学把人看成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1.描述2.序量化3.间接定量4.直接定量 二.心理学基础 心理活动: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2)情绪过程3)意志过程 2人格 1)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2)人格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容抽象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种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来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系统把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的特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就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围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1感觉记忆(瞬间记忆):0.25-2s,编码形式感觉后象,容量9个字母。 2短时记忆:20s-1min,编码形式;形码、音码、意码,容量5-9个记忆单位。 3长时记忆:1分钟-一生,编码意码,容量无限。 思维:是人脑概括的、间接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基本功能是对信息的选择)。 注意的品质:适当的围、比较稳定、善于分配和主动转移。 情绪与情感联系: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展过程中常常蕴含着情感。区别: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人特有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冲动性较少,比较隐。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意志:意志是指人们自觉的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 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明确目的性(前提),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意志的品格: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最新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

1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被3 逐渐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这种医学模式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疾病,其比生物医学4 模式更具有人性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看病的过程中不止满足于5 疾病的诊治更重要的是医生对其的态度及重视。因此以疾病为中心、把人看作6 是机器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看病的需求,所以生物心里社会医学7 模式的出现是必然的。 8 在现代医学领域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及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崛9 起,医学模式也已由疾病为中心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点的10 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给医务工作者11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内容。对于长期处于生物医学模12 式下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要转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然而病人的需求变化却来13 得突然而迅猛,以至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发生冲突导致了很多的医疗纠纷。因此14 对于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乃至即将成为医生的我们为了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更15 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时有一个良好地医患关系是必然的。因为医患之间必须16 构筑一个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上的沟通交流平台,意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17 一致。从而,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18 作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医患沟通的好坏在一定程19 度上决定了你对疾病诊断的好坏,在医院里我们面对病人时往往重视其得了什20 么病,只考虑我们该怎么应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和治疗疾病,21 从而忽略了病人的感受。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每次的医院见习都会让我感到医患22 之间交流的问题,我们对于病人的关注在于他们的病史,我们把病人看成是一23 种疾病而不是一个人,对于其疾病的发展我们只考虑到生物因素而忽略了社会,24 心理因素。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常常是以不完满结束。所以在医生的工作生涯中25 必须要以人为本,现代人们的疾病不仅只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经济情况,

医学心理学重点整理

1.医学心理学概念: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其本体学科是心理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①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问题②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③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的医患、护患和其他人际关系,减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应激等④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的各种心理学问题⑤涉及许多医学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研究。【★】 3.近年疾病谱变化特点: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猝死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和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4.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①防治心身疾病②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 ③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④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5.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心理与生理统一的原则②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③系统原则④客观性原则⑤发展原则【★】 6.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够从生物学的角度找到一种原因(如感染)。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明确指出人同时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强调心理和生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8.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生物学因素(内部和外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 9.医学模式概念:是指医学中的一种主导思想,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影响着医学工作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必然对医学工作的结果产生影响。 10.意识:是一个包含多种概念的名词,其涵义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意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心理过程。 11.意识的特征:意识的存在性,能动性,统一性,界限性。【★】 12.感受性:我们将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感觉的灵敏程度)称为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感受性的高低与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 13.感觉,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是人对刺激的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其基本特征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特征】 14.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大脑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其基本特征是: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组织性。【★特征】 15.思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感知觉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 16.思维的过程包括:①对感觉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②对分析、综合以后的信息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③在比较、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得出概念的过程④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又得出新的概念的过程。 17.思维方式分类:根据思维方式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聚敛性思维;扩散性思维。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18.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或回忆)。【★】 19.记忆过程:①识记:指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②保持:指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系统化、概括并掌握它们的过程③再认和重现(回忆)④信息处理过程(编码,存储,检索或提取)。【★】 20.记忆的分类:按记忆内容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感知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 22.注意的基本品质: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之中的特性,保持的时间越长,表明注意的稳定性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