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

1.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2.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越来越多。

3.心理状态时医疗诊断的重要依据。

4.预防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6.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摘要]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是医学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概念,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转变之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正逐步转变人们对于医学的认知,促使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系统性地考查疾病与健康。当今社会下,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 [关键词]医学模式;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分析 医学模式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1]。医学模式的产生,必然是以医学实践为基础的,在医学模式中,包含了人类对医学的总体认知,同时医学模式也是对例如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概括[2]。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对健康与疾病认知的深化以及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转变之中。 1、医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医学模式的发展历史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远古时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与巫术文化相关,多采用诸如祈祷祭祀等神秘主义的方式,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巫术医疗模式[3];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动植物的药理作用,于是形成了以天然动植物为药物,以朴素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哲学医学模式[4],这是医学模式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生物医学模式,公元十四、五世纪以来,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之父”英国的哈维(1578—1657)创立了“血液循环说”[5]并建立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德国菲尔绍(1821—1902)创立的细胞病理学等成果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生物医学的模式也随之诞生和建立;第四个阶段既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学家恩格尔(G.L.Engel)在Science上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概念[6],这种医学模式概念既考虑了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充分考虑到了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医学模式的发展体现了两次医学发展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以感官和实地观察为手段获得对人体生命现象、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的古代经验医学,变为通过有目的地实验、进行科学论证,立足于科学实验和生物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现代实验医学;第二次飞跃是充分认识到人类除了自然的生物属性外,还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在考虑生物致病因素的同时,重视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从而产生了现代医学模式[7]。 这四种医学模式历时性的转变深刻反映出了人类对生命认识和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对医学模式的不断思考、不断完善,到现如今,虽然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当代医学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且在某些医学领域有进一步深化的倾向,但是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除生物因素之外的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影响疾病的重要性,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开始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之中。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 [8],这一医学模式被誉为“现代医学模式”,是对科学医学的补充与完善。也就是说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还包括人的心理问题、患者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因素)及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9]。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有时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变态心理学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对异常行为的解释 1、生物理论学家认为异常行为是脑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失调的结果。他们主要从遗传基因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行为异常的现象。 ①基因能够对行为,包括异常行为产生影响; ②无法定位哪一种特殊基因引起哪一种心理障碍; ③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并非由单一的基因造成,而是许多基因共同造成。 2、生物理论学家认为脑的功能失常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①脑部结构与心理障碍-海马控制情绪和记忆,杏仁核与恐惧有关等;亨廷顿氏病是一种典型脑部退化的疾病,表现为情绪爆发性、记忆力丧失、认知困难、自杀想法、不随意动作、以及怪异的想法。 ②神经递质与心理障碍 血清素/5-羟色胺:负责调节行为、情绪和思维过程,过低减少对行为的抑制。(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最早是Rapport等人(1941)从血清中分离出来。它是人体

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与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着认知、学习、感情、情绪等脑神经活动;在外周神经系统中,五羟色胺控制着生殖、代谢、血管收缩、骨骼发育等生理功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 γ-氨基丁酸:缓解焦虑和身体警觉状态、情绪反应。(伽马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很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氨基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促进脑的活化性,健脑益智,抗癫痫,促进睡眠,美容润肤,延缓脑衰老机能,能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促进肾机能改善和保护作用。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活化肝功能。每日补充微量的伽玛氨基丁酸有利于心脑血压的缓解,又能促进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平衡,调节免疫功能。) ③去甲肾上腺素(它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④多巴胺(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中脑的神经元物质多巴胺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3、生物学的治疗 持生物学观点的临床心理学家面对患者会了解:家族史、病程、行为产生是否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电休克疗法(主要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外科学。 药物:抗焦虑药(安定diazepam和阿普唑仑alprozolam);抗抑郁药(三氮烷fluoxetine 和舍曲林联sertraline);抗双向障碍药物(锂盐lithium);抗精神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 和氟哌啶醇haloperidol)。 4、评价 促进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但过分强调,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很多证据不可靠。 5、克雷佩林 E.Kreapelin 【德】 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认为遗传在精神疾病中起关键作用。 二、心理动力学理论 1、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2、心理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①弗洛伊德自己的一套研究、改变人格的方法,以及他学生的这些方法被称为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心理动力”(有意识)。 ②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由先天的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以性本能为主。遵循快乐原则。动力是“力比多”的性能量。 自我(ego):代表理性,帮助本我通过可接受的方式达到满足的目的。力量来源于本我。 自我在为本我的服务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很多策略,称自我防御机制。用来控制不能被接受的本我冲动,并避免或减少这些冲动引起的焦虑。

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Word版

姓名: 班级:临床11班 学号: 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斗争和认识生命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其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医学观,它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研究医学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演变。研究者先后提出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科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其中前四种为传统医学模式,第五种为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死因谱和疾病谱的转变,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从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病,如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意外死亡等。这些疾病的病因已不是单纯的生物病因所能解释的了,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的运用在单纯的生物因素解释疾病的病因和控制慢性传染病的发展和发生。即使是从生物因素为主导的一些传染病,如性传播的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也明显受到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的作用,许多疾病的生物因素要通过社会和心理因素而发挥作用。疾病的变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多果发展。医学进步呼唤着更加完美的医学模式,与此相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

一,现代医学产生的背景医学发展的趋势 医学社会是指从个体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医学活动。长期以来,他局限于个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个体治疗与预防行为,限制了其他社会系统的参与,限制了卫生服务社会的进程。随着城市的发展,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社会化经常加速,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社会化作用日益明显。 二,疾病谱和死因谱转变 在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以控制传染病性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次卫生改革命,需要借助现代医学模式提供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从生物,心里和社会的角度采取综合性社会防治策略。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更加显示出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性。 三,健康需求普遍提高 为了应对人们健康的需求的变化,卫生系统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卫生服务系统的四个扩大,强烈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卫生系统不失时机的进行改革,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变化。 四,医学学科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相互渗透 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相关学科交叉,相关知识的融合渗透,才能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生不仅需掌握诊治疾病和健康维护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掌握相关科学的知识。由于人的社

异常心理学讲义!第二版

Abnormal Psychology 异常心理学 学分 3 耿文秀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偏离常态的各类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对社会适应功能的损害及其干预、矫治和预防,以建设和发展健康心理、完善人格。 目录 第一章研究和处置“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 第二章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病因学研究 第三章伦理原则与临床评估 第四章生活应激与应对 第五章焦虑障碍 第六章心境障碍 第七章与发展相关的障碍 第八章精神分裂症 第九章进食与睡眠障碍 第十章同性恋、性别认同障碍与性异常 第一章研究和处置“异常”行为的历史演变进程 第一节对“异常”行为的界定 一.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 理想模式标准(双重标准) 【“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加上“理想模式标准”是判断一个人时采用的最直观的第一依据,但这仅是单一标准,是不完全的】 超凡脱俗?怪异?精神疾患?

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 特立独行/非“中庸之道” 【超越时代会付出代价,比如说屈原,法弗勒克《家庭进化论》○1产翁制】 2. 跨文化/跨时空差异不同文化对于不同行为有不同的认定,是一个动态的, 有时空的过程【比如说同性恋在以前被认识是精神疾病的一种】 3. 性别差异对男女双重的社会标准【如男女裸奔所遭遇到的差别对待】 4.“异常”行为遭遇的羞辱/诋毁/排斥 理想模式标准 1.官方提倡/认可】 2.社会主流文化的赞赏/认可 3.绝大多数人接受/模仿 4. 自我认同/遵从 二.统计学标准 1.心理测量/标准差 2.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发作频率(关注) 3.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持续时间 4.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症状的项目多少 三.功能标准 1.生理功能:生理检测指标 2.心理功能:心理测量指标 3.社会适应功能:社会操作标准(像是人际关系、职业表现之类的) 注:正常和非正常的区分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 【界定某个个体行为的正常与否,警惕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的主观武断或者偏见歧视可能造成的错误——不遵从社会主流的理想行为模式并不一定是病态或者异常】 【绝不要轻易给他人带上“病态”或“异常”的标签】 对“异常”行为的界定存在多种标准,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再加上理想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以生物学过程解释健康和疾病,将生物学手段当作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的医学模式。 主要特点:心身二元论(body-mind dualism): 把躯体和精神割裂开来,把生命比拟为纯生物学过程。生物还原论(biological reductionism):把生命过程分解、还原为简单的元素,认为复杂的生命活动最终可以用最简单的物理、化学语言来解释。单因单果的因果模式,忽视健康与疾病过程的复杂性。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特点。 意义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促进了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认识人类健康和疾病为主要特点的医学模式。是美国纽约Rochester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

Goerge L. 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 生物医学模式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是经验医学转向实验医学的产物。这一时期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们认为每种疾病都不得是由一种确定的生物或理化因素引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病因、宿主、环境三者动态平衡概念,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最大。但其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特点,“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恩格尔)。1977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及卫生服务四大因素,深刻地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单纯的生物因素扩大到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并从医学整体出发,对疾病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情况考虑做出诊断,为医学发展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是人们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客观反映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是指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由于其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故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看作单纯的生物或是一种生物机器。即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忽视病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它认为任何疾病(包括精神病)都能用生物机制的紊乱来解释,都可以在器官、组织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变化。

医学模式的核心

医学模式的核心 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哲学概括,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和医学科学发展阶段,认识和解决医学遇见看问题的思考。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主要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古代主要是神明模式和自然哲学模式,建立了中国阴阳五行学病理学说,到后来依次经历机械唯物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1简要介绍编辑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趋于一致之处。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医学的进展越来越快,在职医生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因而医院不仅要承担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培训任务,还要组织医生的继续教育。于是现代化医院就成了集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四项任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务单位。这种有分有合、分而再合的变化正反映了医学发展的辩证法。2概念简述编辑(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2)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3)医学模式是医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实

践的指导思想。(4)医学模式既体现医学观,也体现方法论医`学教育网整理。(5)医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演变。(6)医学模式的演变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人们应当从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健康需求去把握医学的时代特征,把握住医学发展的方向。[1]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1、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5、考虑遗传,家族病史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2、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3、确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4、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1、从个人心理发育资料入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2、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3、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4、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5、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6、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7、分析有无深层主关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8、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贝克的认知曲解的几种类型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 2、任意推断; 3、选择性概括; 4、过度引申; 5、过度夸大或过分缩小 6、个人化; 7、选择性消极注视; 8、情绪推理; 9、应该倾向; 10乱贴标签。 贝克歪曲认知的七种逻辑错误 1、主观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过度概括 4、夸大或缩小 5、个性化 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7、极端思维 阳性强化法的适应症: 1、认知偏差、 2、负性情绪、 3、情感障碍。 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

1、明确治疗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1、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某种行为,以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为。 2、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 合理情绪疗法的适应症: 1、认知偏差、 2、焦虑抑郁 3、行为不良。 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来源: 1、艾理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 2、认知取向治疗方法,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 3、合理情绪疗法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和技术,也经常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原理: (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①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②B代表信念(beliefs)),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③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程序: (1)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之间关系。 (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最具特色最常用)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之中。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应及时给予强化。③家庭作业包括:RET自助表(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Rational Self-Analysis)。(4)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①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观念得以强化;②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应付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包含两层含义——(1)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改变,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具体目标)(2)完美目标: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学。(终极目标) 具体达到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纳,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敢于尝试,参与,宽容。 系统脱敏法 1、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

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被逐渐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这种医学模式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疾病,其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具有人性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看病的过程中不止满足于疾病的诊治更重要的是医生对其的态度及重视。因此以疾病为中心、把人看作是机器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看病的需求,所以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现代医学领域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及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崛起,医学模式也已由疾病为中心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点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内容。对于长期处于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要转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然而病人的需求变化却来得突然而迅猛,以至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发生冲突导致了很多的医疗纠纷。因此对于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乃至即将成为医生的我们为了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时有一个良好地医患关系是必然的。因为医患之间必须构筑一个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上的沟通交流平台,意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一致。从而,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作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医患沟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对疾病诊断的好坏,在医院里我们面对病人时往往重视其得了什么病,只考虑我们该怎么应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从而忽略了病人的感受。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每次的医院见习都会让我感到医患之间交流的问题,我们对于病人的关注在于他们的病史,我们把病人看成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个人,对于其疾病的发展我们只考虑到生物因素而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常常是以不完满结束。所以在医生的工作生涯中必须要以人为本,现代人们的疾病不仅只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经济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状况有关。我们在考虑疾病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心身疾病。 良好的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起着弥足重要的作用。医患沟通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中解决医患矛盾的润滑剂为医患间构筑一个合理的沟通平台,为医方告知医务和患方知情同意权之间搭建了一座人性化、个性化的桥梁。在沟通中让患者看到医务人员的服务、听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感到医务人员的服务,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逐步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平等、配合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模式转变。良好地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医疗质量的提高有诸多影响要素,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必须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理解、配合、合理依从及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方面支持。推行医患沟通,医生在诊疗疾病同时通过病史采集与日常沟通,努力寻找其社会心理因素,并给予说服疏导使之配合治疗,有助于疗效改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因此良好地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对医生服务的认可从而能更好的诊治疾病。除此之外,良好的医患沟通还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工作是一种双向的工作,以医生为主体,病人为客体的关系。在病人信任,认可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给予病人以尊重,通过我们的交流来缓解或消除其心理负担,以便于更好的开始医患之间的合作。在诊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护病人的隐私不被泄露,尊重和保护病人的权力,不强迫病人做一些他们不愿

心理异常

第一章心理异常概述 第一节:心理异常及其病理学模式 什么是心理异常 (一) 心理异常就是某一时期或长期的、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没有能力按照社会所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心理异常的三个特征: a)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与客观环境失去了同一性。 b)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失去了协调性。 c)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失去了稳定性。 心理咨询分为“调适性”和“发展性”两种。 调适性心理咨询的目的: 1.渲泄。 2.改变,即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和思考方向。 3.激发,即激发来访者的潜能,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提供,即提供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发展性心理咨询的目的: 1.启发来访者正确地认识自我。 2.防止和处理各种发展性问题。 3.促进来访者更好地发展自我。 (二)心理异常的类型 心理异常分为: 1.非病理性心理异常(即一般心理问题,mental block)。 2.病理性心理异常(即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是否具有情景性为这两类心理异常的区别标准,即特定的情景才能引起的心理异常,为非病理性心理异常。 病理性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又分为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精神失常,amentia),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紊乱,psycho-disturblance),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边缘状态(bordering state)。 心理疾病是各种心理障碍的症状群的集中综合体现。 心理疾病分为轻性心理疾病(主要是心理紊乱的集中的突出的体现)和重性心理疾病(主要是精神失常、边缘状态的集中的突出的体现)。 心理障碍的特殊类型分为心身障碍(psychosmatic disorders)和心身疾病(psychosmatic disease)。 (三)心理异常的病理学模式 1.生物学模式。 认为心理异常也与躯体疾病一样,都有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各种精神症状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如麻痹性痴呆,儿童多动综合征。

第二节 近代医学与医学模式

第二节近代医学与医学模式 一、文艺复兴至18世纪的医学 二、19世纪的医学 【一、二、谈近代医学的发展,它们又可看作生物医学模式形成的基础。在此归纳如下。】 生物医学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14世纪后,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在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了近代实验医学,并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的进展。16世纪,比利时的医生维萨里以大量人的尸体解剖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人体解剖学。17世纪,英国的哈维通过动物实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生理学的基础。18世纪,意大利的摩干尼结合病人尸检,提出了疾病的器官定位学说,建立了器官病理学。19世纪,德国的魏尔啸借助于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学说,进一步建立了细胞病理学。法国的巴斯德通过加热实验证实了细菌在食物发酵中的作用,建立了微生物学,使人们对外界致病因素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关于神经生理学、人体代谢过程和高级神经活动等方面的研究也开展起来。基础医学的进步直接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寻找局部病灶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诊断技术,促进了药物治疗和以消除病灶为目的的外科手术及消毒法、麻醉法等的发展。(见下图)【经概括】

维萨里 创立人体解剖 学哈维发现血液的 体循环创立了 生理学 魏尔啸 创立细胞病理 学 巴斯德 创立微生物学 外科手术的兴起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史教研室提供) 上述成果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生物学属性进行的研究,都属于生物科学的范围也就是说医学更多地借鉴和得益于生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由此逐渐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经概括】 三、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 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内,人们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取代了直观、猜测和思辨,加深了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的科学认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并且在防治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及地方病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取得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胜利。【经概括】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侧重从生物学的角度,运用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即借助于物理学和化学,在细节上深入考察人体生命和疾病的机制,形成了关于疾病的局部定位思想和特异性病因观念,认为:人体的每一种疾病都具有相应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的形态

新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改革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医学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医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我们医生的要求。我们需要改革医学教育把学生培养为优秀的医学人才,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改变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医学的教育的现状,完善人文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加强人文社会实践、丰富人文教学方法、改革人文考核形式等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医学模式文人教育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医疗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疾病研究的深入,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人类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经势不可挡。新世纪的医疗卫生工作将面临着变革的挑战,为了加快变革的步伐,培养推动医学模式变革的年轻医学人才,如今的医科院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当的心理素质、有爱心、同理心,责任心,良好的沟通技能,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医学教育改革,重点是加强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沟通学知识方面的能力。 一、新的医学模式对医生提出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广博的知识,对已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并且有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通过预防和治疗疾病,减轻人们生命过程中的痛苦,延长人类的寿命。医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命体,。因此,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注,既要关注人的生物性,也要关注人的社会性,特别是人的心理。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被当成是一个没有思维和情感的生物体,医生只看症状,只根据症状用药和决定手术方式,而很少考虑患者对医疗方式的认同以及病因背后的社会因素或是心理因素,仅仅是在生物学水平上,缓解了病人的症状,却不懂得关心病人,帮助病人解决社会上、心理上的问题[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如何了解患者的认知和情绪障碍,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是每一位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以及心理辅导能力,并且要从大学阶段开始培养。医学教育,也要从重点教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转变到教会学生掌握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且熟练地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医学教育方法的不足 现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以学科为中心,分科教育为方法,逐阶段地施教。现在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大三学生,一名亲历者,我觉得由

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每个人都很喜欢Hennie Robinson的神秘小说(推理小说),并盼望着他的下一部。但是再没有出现。尽管Hennie很成功,但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对自己一直都不满足。对自己的很成功的书,他打了折扣说是?°那是去年的工作?±,并且责备自己说:?°我最近都作出什么了?±?近来,他努力写作,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价值,食欲很差,睡眠很成问题。在每个人的眼里,他都是一个很成功的人。 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抑郁状态呢? 引起抑郁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大脑里生化物质的不平衡导致的吗? ?抑郁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冲突所致? ?是由于强化的历史决定的吗? ?是由错误的观念引起的吗? ?是繁重而持续的选择的压力造成的损伤,还是由于其自我意识的障碍和混乱,丧失了选择的能力导致他的抑郁? 本章内容 一、医学或生物学模型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三、行为学习模型 四、认知模型 五、人本主义模型 六、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型 一、医学或生物学模型 ?心理障碍的症状是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 ?生物医学模型确认心理障碍可能的原因是大脑的缺陷、感染、生物化学失衡、以及遗传素质。 ?麻痹性痴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都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麻痹性痴呆是一种躯体性疾病,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梅毒的感染所致。 (一)脑结构与心理活动 ?a额叶 ?a颞叶 ?a顶叶 ?a枕叶

(二)脑神经化学与心理异常 1、神经元与神经递质 2、几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氨等 ?神经化学物质对维持人们正常精神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三)基因 基因遗传不仅仅影响人的身体特点,而且也影响行为。 研究方法: ?家庭研究 ?双生子研究 ?领养研究 (四)评价与总结 ?诊断:医学诊断系统 ?病因:遗传(基因缺陷)、神经系统(器质性精神病,如脑损伤)、生物化学因素(神经递质)等 ?治疗:医学治疗方法(药物等) ?生物学观点明确了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疾病,都有生物学上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对心理异常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科学的了解。?只看到人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一面,忽略了人同时受社会条件制约的一面。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一)无意识论:意识、前意识、无(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二)人格结构论:本我、自我、超我(三我论) 本我:快乐原则,其活动是无意识的; 自我:现实原则,部分意识的; 超我:理想原则,少部分意识的。 三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人格。 (三)焦虑与防御机制 (四)病因与治疗 ?病因 ?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 ?防御机制的过分运用或运用失效 ?三种力量是否平衡 ?治疗 ?心理分析治疗-自由联想、释梦、解释等 (五)评价 ?首次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异常现象

第二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

第二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 教学目标: 1、掌握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认知模型的主要内容 2、熟悉变态心理的人本主义模型、社会文化模型的主要内容。 3、了解变态心理的心理应激理论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主要内容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医学模式对心理异常原因的解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的解释、行为认知模型的主要内容、人本主义模型对心理异常的解释及社会文化模型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的解释、行为认知模型的主要内容及人本主义模型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说明法、PPT演示 教学时数:9学时 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引言: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式,是指对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发展规律和诊断治疗原则进行解释的各种理论或假设。有关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很多,本章将围绕目前影响最大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讨论,包括医学模型、心理动力模型、行为认知模型、社会文化模型等,同时对近年来兴起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型给予介绍。 第一节医学模型 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型是由希波克拉底和盖伦发展起来的。希波克拉底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盖伦则认为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这种把

心理异常归为躯体因素的解释称为医学模型或生物学模型。 克雷佩林最早、最系统地应用医学模型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他本人也成为公认的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 列举:克雷佩林对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贡献。 1、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精神病学家,生于1856年,殁于1926年10月7日,终年70岁。 2、他通过精神科临床观察,发现精神症状的综合也可表明为某一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状的存在表示精神分裂),因此他按照此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诊断。他提出的这一精神疾病分类系统,被发表在1883年的《精神学教程》(第一版)中。 3、克雷佩林把整个精神病分为三大类: (1)伴有精神障碍的已知的躯体疾病(包括脑疾病、躯体病、中毒等); (2)未见病理解剖所见的内因性精神病(真性癫痫、早发性痴呆、躁狂抑郁症等); (3)人格的偏离和反应状态(包括病态人格和心因性反应等) 4、克雷佩林确信精神病的原因是具有纯粹的器质性基础的,他最初考虑的是遗传与心理异常的关系,后来又重视代谢过程的因素以及心身关系各方面的变化。他始终主张并实施以实验和测验来探讨病理问题。如今人们强调的精神病生物学基础(遗传、神经病理形态、生化、免疫等)的研究是与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分不开的。 5、克雷佩林还提出了疾病单元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疾病单元都具有同一病因、同一基本心理结构(基本症状)、同一病程、同一转归和同一病理解剖的特征。不过,目前持这一固定疾病单元概念的精神病理学家巳不多见。 6、此外,克雷佩林还是—个实验变态心理学的先驱,他以一个精神病临床工作者的身份进人冯特的心理实验室,从事心理病理学和精神药理学的研究工作,因此,克雷佩林也是

生物医学模式

浅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传染性疾病认知中的作用 吴顺华钟彦伟 (解放军302医院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 生物医学模式是从纯生物学角度理解疾病和健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普通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解释不通,因为它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而出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从医学整体论出发,分析了自然、社会、生理、心理诸因素对健康的综合作用,但其核心是强调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人只要处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并互相协调运动,便是健康,否则即为疾病。该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更正与补充,它不仅重视生物个体本身,更重视影响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精神因素。尽管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但目前对于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还有一些争论,尤其是对把环境生态因素是否纳入该新医学模式众多学者仍持有不同观点。疾病特别是未知疾病的到来总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这种新医学模式转变使得人们在疾病的认知方面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同时也有错误的理解,如片面考虑了生物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从而造成一些疾病的延误或更大的社会危害。因此,本文就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在传染性疾病认知中的作用做如下阐述,以期为有效的控制传染病提供正确的防治策略。 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学科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疾病表现形式的认识,已由传统的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以及多因多果的深层次发展,因而对疾病的认识已不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众所周知,美好的生活享受和待遇只有靠劳动才能获得,而劳动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由此,每个人对健康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体会。有了健康才能享受生活;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这不仅包括因患病失去的健康,也包括因精力不足、体力不支、食欲减退、思维不能集中而致工作效率下降的亚健康。人们懂得不健康就意味着获得财富的能力下降,意味着生活水平和两个文明的享受程度的下降。目前因为亚健康而求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健康要求普遍提高,对医生、对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二、医学模式转变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调节作用 目前我国传染病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万多例。2002年全国共报告性病74万多例,患者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居第3位。我国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其他乙类传染病防治形势也不容乐观。2002年报告新发结核病患者58万多例,80%在农村。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数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关于病毒性肝炎,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余万例,每年支付医疗费用约500亿元。因此,当前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情况从整体上看,防治工作的力量还不够,力度还不大,重点不够突出,许多工作还不到位,难以适应疾病预防控制的新形势,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引发心理问题的三大原因归类

第一单元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一)生理功能的改变与心理活动的改变的相互关系(身心反应) (二)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1.感染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2.肺性脑病;3.肝性脑病;4.心源性脑病;5.肾性脑病;6.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7.代谢疾病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8.手术后精神障碍;9.艾滋病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心理变化: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接受期)。 (三)生物年龄对心理行为活动的影响 (四)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注意事项: (一)家长、教师可能对少年儿童正常的行为给予夸大的描述和歪曲的解释,给其带来心灵上的伤害。 (二)注意躯体疾病早期症状,及时转诊。 第二单元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工作程序 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2、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3、确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相关知识 1、当发现求助者的问题是由社会性原因引起的,应当重点就经历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情况进行查询,并分析其与求助者问题的因果关系。 2、心理应激(见“基础知识”部分的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3、个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同上) 4、社会支持系统对应激的作用(同上) 5、跨文化心理学(见“基础知识”部分的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注意事项 (一)除了注意负性社会生活事件的消极作用外,也要注意某些看起来是正性的社会事件(如喜庆之事),也会成为应激源。 (二)注意生活事件的发生频度。 (三)注意一个人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方式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第三单元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知、情、意、行、动机、个性、需求等) 1、从个人心理发育史资料入手,查看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2、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3、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 4、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5、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6、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7、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8、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钟友斌认识-领悟疗法)。 相关知识 认知因素致病是指由于对事物的理解、概念的使用、推理的逻辑和包括自我认知在内的偏差与失误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认知因素致病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