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井字梁楼盖施工技术的探讨
大跨度密肋井字梁楼盖施工工法

大跨度密肋井字梁楼盖施工工法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针对大跨度密肋井字梁的施工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和使用的材料以及所使用的设备,之后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可行的质控要点。
对于这种施工方法来说,首先可以搭设一个井字梁模板支撑体系,之后在悬挑结构主龙骨部位搭设一个支撑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梁板下的承重立杆具有一致的高度。
关键词:大跨度密肋井字梁楼盖;模板支设;施工井字梁这种结构受力非常合理,并且结构布置方式也较为独特,所以在很多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就分类来说,其属于交叉梁系的一种,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当中所采用的井字梁结构在梁的布置上是没有主次之分的。
就特点来看,其首先是由于各梁协同受力,所以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能,和普通梁结构相比,跨高比较高,所以适用性较为广泛,最后在这个结构当中由于降低了高度所以减轻了自重,并且截面较小,所以节约了大量工程用料。
一、施工工艺(一)密肋井字梁施工工艺原理在井字梁板模板的支撑体系当中,梁支撑体系和板支撑体系是互相分开的,所以可以实现独立传递荷载。
但是大跨度的密肋井字梁施工当中,梁间距较小,所以梁板之间搭设的支撑体系会存在高度不一致的问题,这样一来,施工难度就被增加了。
大跨度密肋井字梁模板支设主要方法是首先将肋梁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毕,然后在悬挑主龙骨的结构上搭设一个完善的支撑体系。
首先将板龙骨支设在水平钢管之上,并且采用过碗扣件将竖向钢管以及支撑钢管连接起来,短竖向钢管可以和可调托连接起来,同时可调托的位置又在井字梁梁底部的部位。
竖向钢管和可调托共同承担荷载,并且将荷载力传递到承重立杆上,保证井字梁和承重立杆具有相同的高度。
(二)关于钢筋施工(1)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有两种施工方法。
第一种可以在梁底模板支设起来,但是梁侧模板和板侧模板则不进行支,之后在两地模板上进行梁钢筋的绑扎。
这种方法直接在梁底模板上进行施工,优势就是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并且也不用临时搭架子,节约了成本。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二篇)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预应力密肋楼盖作为“九五”期间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之一,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这项技术具有降低层高、简化模板、结构刚度大、空间大、在同样高度下能增加层数等诸多优点。
越来越受到建设、设计、施工等各单位的普遍欢迎。
由杭州三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创业服务大楼工程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密肋楼盖技术,效果显著,先后被评为xx年度杭州市“结构优质工程”、“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浙江省“钱江杯”优质工程等。
下面,笔者就此谈一点体会,以提供交流。
1、工程概况创业服务大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3439m2,共16层,地下室1层,其中二~六层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密肋楼盖,楼板厚8cm,柱网9m×7.5m,多跨连续。
底层层高4.5m,二~五层层高3.6m。
设计采用低松驰无粘结预应力φj15钢绞线,fptk=1860N/mm,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fptk=1302N/mm;Ⅰ类夹片锚具,挤压锚,均为两端张拉。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2、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确定(1)现状调查及分析。
施工前,项目部有关人员考察了诸多工程的密肋楼盖施工质量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些工程的密肋梁板普遍存在着梁底不直、不平、漏浆等缺陷,并且通过运用PDCA循环分析了这些缺陷的原因:a梁底模板接头过多;b塑料模壳铺排未拉通线;c部分旧塑料模壳变形较大;d梁底模板与塑料模壳间缝隙未处理好;e由于模板支撑体系不合理造成沉降或拆模困难,破坏混凝土观感质量。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密肋梁板的整体观感质量,必须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2)技术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于是在二层密肋楼盖施工中预先采取了下列措施:梁底模板采用长4m的80mm×120mm新方木;塑料模壳全部采用全新的塑料模壳;铺排时,按塑料壳的中心线及塑料模壳边拉三条通线,以控制安放位置,并用小钉子固定;梁底铺宽窄一致的油毛毡以防漏浆。
并且对之进行重点检查。
建筑密肋楼盖设计的点体会

建筑密肋楼盖设计的点体会建筑密肋楼盖设计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备受关注和重视的一项技术。
其采用的密肋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密肋结构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制造效率,因此在建筑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密肋楼盖设计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1. 了解密肋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密肋结构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高精度的结构体系。
其基本原理是将多个薄壁结构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而成的形式,使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由于密肋结构属于新型结构,因此需要深入掌握其原理和特点,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
2. 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动态分析密肋结构在设计时需要进行动态分析,这是因为密肋楼盖在受到外力影响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如果这些振动没有被充分考虑,就会导致结构出现严重的损伤或甚至倒塌。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对结构的动态分析,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3. 必要时采用结构优化方法设计密肋楼盖时需要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其重量和材料消耗。
为此,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结构优化方法,如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度优化等。
通过结构优化,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自重和空气动力学负荷的要求,还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优良的保护性能。
4. 选用优质材料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密肋楼盖采用的结构材料和制造技术直接影响着其稳定性和性能。
因此,为了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应尽量选用优质的结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此外,还需对结构材料实施严格的品质检测和监控,以保证结构材料的优质。
5. 考虑环境和可持续性要求密肋結构不仅具有提高建筑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的优点,在环保和可持续化方面也有很多潜力。
在结构设计时,应注重减少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可循环利用和可再生的材料。
6. 加强安全管理和维护密肋楼盖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结构的完整性,并定期进行结构加强和保养。
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上的比较

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上的比较【摘要】:楼盖是建筑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之一,起着支承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两种钢筋混凝土楼盖,并且从设计经济方面对两者作了简要的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井字梁;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中图分类号: 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一个合理的楼盖体系是建筑总的经济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形式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而且还对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期长短及室内建筑效果等造成影响。
一个建筑物中,楼盖约占土建总造价的20%~30%甚至更多,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楼盖的自重又约占总自重的50%~60%,因此,在不同场合下,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如何合理经济地选择楼盖的类型,对于设计、建设以及施工单位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文章结合工程中的应用,对两种楼盖体系作了技术经济上的比较。
两种楼盖体系的设计技术井字梁楼盖的设计井字梁楼盖是肋形梁板的一种,它可以分为正交与斜交井字梁两种形式,是由双向板与交叉梁系共同组成的空间受力结构体系。
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的板的厚度也会随之加大,当双向板的跨度太大时,只利用增加板的厚度来增加板的承载能力,显然是不合理也是不经济的做法,这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把板的下部受拉区域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的钢筋适当的集中在几条线上,这样双向板就变为两个方向形成了井字形的区格梁,这种受力体系能满足建筑物有较大空间的使用要求,其截面高度明显低于单跨梁,受力合理,故可降低层高、节约钢材,技术经济效益比较的显著。
井字梁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有正交井字梁、斜交井字梁、三向井字梁、设内柱井字梁以及有外伸悬挑的井字梁5种,井字梁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2到3m之间比较经济,但是不宜超过3.5m。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当不相等时,则要求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在1.0到2.0之间,在实际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建筑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尽量使梁间距之比在1.0到1.5之间为宜,采用井字梁楼盖时的平面结构跨度宜在8m24m之间,两向的跨度应当相等或者比较相近,对于正交的井字梁楼盖,井字梁长向的跨度与井字梁短向的跨度比不应该大于1.5,否则应采用斜交式网格的井字梁体系,或在井字梁的长向上加设大梁而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
浅谈双向密肋梁楼盖施工

2 2在 01
中 国
水
运
Vo1 2 .1 De mb ce er
No.1 2 2 012
1 2月
Chi a n Wa ter Tr sp t an or
浅谈双 向密肋梁楼盖 施工
成 卫 国
( 通 四建 集 团有 限公 司 ,江 苏 南 通 2 6 0 南 20 0)
摘
要 :文 中 针对 双 向 密 肋 梁 楼 盖 工 程 的特 点 ,结 合 在 安 哥 拉 工 程 的施 工 实 际情 况 ,讨 论 了采 用 以 塑 料 模 壳 作 为 胎
模 的密 肋 梁 楼 盖 的施 工 要点 及 分 析 。 关 键 词 :双 向密 肋 梁 ;楼 盖 ;施 工 ;模 板
2 双 向 密 肋 梁楼 盖模 板 体 系施 工 .
分 两 步 进 行 。混 凝 土 浇 筑 一 周 时 ,将 支 撑 一 根 隔 一 根 的
拆 除周转 使用 ;其余支 撑及 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 到设计强度
的 7 %时 拆 除 ,如 采 用 早 拆 模 体 系 达 到 设 计 强 度 5 %时 即 0 0 可 拆 模 。 拆 模 时 应 严 格 按 规 范 要 求 进 行 拆 模 ,严 禁 大 面 积 一 次 性 拆 除 ,应 多人 组合 ,分 步 进 行 拆 模 。在 拆 除 塑 料 模 壳 时 , 楼 面 应 铺 垫 麻 袋 等 缓 冲 物 , 以 防跌 坏 塑料 模 壳 。 四 、 与普 通 楼 盖 的 比较 密 肋 楼 盖 在 结 构 性 能 及 技 术 经 济 上 要 优 于 普 通 楼 盖 ,特 别 在 大 跨 度 的商 场 、超 市 、 写 字 楼 等 建 筑 中尤 其 明显 。
4 混 凝 土 施 工 .
浅析密肋楼盖板施工及质量控制

浅析密肋楼盖板施工及质量控制[摘要]在工程建设中,密肋楼盖板不仅适用于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也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车库和大空间的单层民用和工业建筑。
适用范围较广,性能好并且经济美观。
本文讨论了密肋楼盖板的施工要点,并结合某房建项目工程实例说明密肋楼盖板的具体管控措施。
[关键词]密肋楼盖;施工;缺陷分析;改进措施1密肋楼盖板简介密肋楼盖属于是一种“T”型受力断面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其主要组成内容包括现浇顶板及现浇混凝土肋梁,具体施工中通常会用塑料模壳当做模板,这样可以确保在拆除模板后密肋楼盖表面的光滑度及平整度。
2施工工艺流程为保障密肋楼盖的质量,按设计图纸,先是用塑料模壳制成密肋槽,再往密肋槽中安设密肋梁钢筋,再接着往塑料模壳上安设预埋管线和结构钢筋,等把钢筋都绑好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直至密肋楼盖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2.1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1工艺流程(1)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底部模板满铺,找平;(2)在模板上放出主次梁控制线,膜壳安装;(3)主次梁钢筋绑扎、水电预埋;(4)隐蔽验收、砼浇筑;(5)边缝需采用填缝材料填平,并做好封堵2.1.2操作要点(1)支模。
根据设计方案布设好所有的模板支撑,接着安设框架梁模板,接着再铺一定量的方木到塑料模壳下面,同时,在双向上做1‰~2‰的起拱。
(2)主、次肋定位及模板安装。
结合图纸设计要求,先是在楼板上放好线,以明确主肋的位置,接着将主肋模板安到楼板上。
同时,结合放置好的轴线,顺着纵横两个方向放置肋梁的控制线,接着往肋梁之间安装模壳。
(3)依据常规性的钢筋安装方法进行框架梁钢筋安装。
2.1.3模壳安装(1)把模壳吊至板面上面,并且为防止集中堆放荷载过大,应将模壳分散堆放。
(2)安装模壳之前,施工人员须对模板架的牢固性进行检查。
(3)安装模壳过程中,由两个人同时进行模壳抬放,并顺着主肋边线两侧进行摆放。
安装模壳期间须做好保护措施,以防模壳损伤。
并确保模壳跟底部方木及圆钢管连接紧密,安完模壳后,用小方条进行填充,并在模壳四周粘贴胶带,避免漏浆。
浅谈高支模密肋梁施工技术

⑩ 轴 中板 厚 度 为 10m 主 梁 界 面 尺 寸 为 4 0m ×1 0 2 m, 0 m 0mm, 5 次 梁 为 10mm × 0 5 120mm, 密肋 梁 问距 最 小处 仅有 80mm, 文 取 0 本 第一块为例进行介绍 。
浅 谈 高 支 模 密 肋 梁 施 工 技 术
马 嘉
摘 要: 结合 工程 实例对 高支模 密肋 梁的施 工技术作 了简要 阐述 , 具体 就高支模模板 支撑搭设 参数及 密肋梁施 工工艺进
行 了归 纳 总 结 , 而确 保 了支模 的稳 定 与安 全 , 密 肋 梁 质 量 达到 了规 范设 计要 求 。 从 使 关 键 词 : 支模 , 肋 梁 , 工 工 艺 高 密 施
2 立体 交 叉 作业 时 要 注 意 防 止 垃 圾 、 尘 等 掉 到 防 水 施 工 作 参 考 文 献 : ) 灰 [ ] 钱毅 东. 1 建筑防水新技 术 的工程应 用[ ] J 山西建 筑,09 20 , 业面上 , 以免 造 成 涂 膜 防水 层 固化 后 夹渣 。
完毕 , 当达 到板底 位置 时再 与板 的混凝 土一 起浇 筑 , 保证振 捣 为
密实采用 3 捣棒 。 0振
本工程应用 密肋梁 , 空间跨度大 、 支撑高度 高 , 施工 稳定性 不 3 高 支模模 板 支撑搭 设参 数 由于 模 板 支 撑 高 度 达 到 了 1 .5m, 们 进 行 了 方 案 设 计 , O 4 我 编 易控制 ; 肋梁截面宽度 窄 , 钢筋 密度大 , 混凝 土不 易振 捣密 实 , 混 设计 时 选定 扣件 式 钢管 脚手 架为 模板 支撑 体 凝 土外观质量不易保证 ; 密肋梁间距过小 , 模板 支设 难度 大 , 梁顺 制专项施工方 案 , 系, 通过验算确定模板 主次龙骨 问距 以及脚手 架搭设参 数。然后 直度不易保证 。 刚度 、 定性。 稳 为确 保 支 模 的稳 定 与 安 全 , 筋 混 凝 土 质 量 内 实 外 美 , 文 验算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 、 钢 本 该方案经 当地专家组 的评审通过后 实施 , 具体 模板支撑 搭设 结 合 工 程 实 例 对 密 肋 梁 的施 工 技 术 作 简 要 阐述 。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范文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范文引言预应力密肋楼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
它通过在混凝土构件中施加预应力,增加了构件的抗弯强度和刚度,提高了整体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探讨预应力密肋楼盖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一、梁柱基础施工梁柱基础是预应力密肋楼盖的支撑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楼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施工前的准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要求,对基础进行定位和测量,并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强度达到要求。
2. 钢筋的加工与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对梁柱基础进行钢筋加工,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布置。
在布置过程中,应注意钢筋间距和梁柱连接处的扎制,确保钢筋的稳定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3. 混凝土浇筑:采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浇筑,确保梁柱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防止混凝土中出现空洞和缺陷。
二、预应力工艺施工预应力工艺是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的核心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楼盖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和张拉,确保钢束的位置和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
在布置和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钢束的断裂和错位,并严格控制钢束的张拉力。
2. 预应力损失的控制:预应力损失是指预应力力对混凝土施加后,由于混凝土收缩、初始应力损失和松弛等原因而导致的力量减少。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小预应力损失,如合理控制混凝土强度、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采用适当的预应力张拉工艺等。
3. 预应力锚固和固化:预应力钢束在张拉后,应进行锚固和固化。
锚固过程中,应确保锚固件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固化过程中,应注意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楼盖板施工楼盖板是预应力密肋楼盖的主要构件,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楼盖的使用功能和整体的承载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模板的安装与调整: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侧模 板上 、 道 内楞分别 与模 板上 下 该技术是 利用 满 堂钢 管脚 手 架与 主 、 龙 骨将 竹 胶 板满 铺 木与梁轴线平行侧 立设 置 , 次 下边齐平 , 对拉 螺杆间距不大于 7 0m 梁侧模板 竖 向外 楞采用 0 m, ( 以下 称大底板模 ) 支控在 密肋 井字梁梁底 , 然后 在大底板 模上弹 短钢管配合扣件设置 , 外楞钢管下端 紧靠 内楞并与 梁底承 重支架 线控制井 字梁 位置 , 绑扎 主 、 次梁 , 密肋 井 字梁 钢筋 , 再将 预 制好 上端与现 浇板底钢管 承重支架 水平 的与井字梁高度一 致的箱模 套装在井 字梁间 的空格 中 , 最后 绑扎 上部水平小横杆用扣件 紧固 , 顶板钢筋 , 一次性浇筑墙 、 、 的施工 技术 。 梁 板 钢管用扣件紧 固 , 形成稳 固的梁模 板支撑体 系 。e 梁模板 由一块 . 底模板和两块侧模板制作 , 每块模板 由胶 合板面板 和方木按 设计
第3 7卷 第 3 6期
20 11年 1 2月
S HAN ARCHI C UR XI TE T E
山 西 建 筑
Vo . 7 No 3 13 . 6
De . 2 1 c 0 1
・8 ・ 3
文章 编 号 :0 9 6 2 (0 )6 0 8 —2 10 - 8 5 2 1 3 -0 3 0 1
关 键词 : 密肋 井 字 梁 , 艺 流程 , 工 要 点 , 量控 制 工 施 质
中图分 类号 :U 4 T91
文献标识码 : A 于 1 0 m, 0 m 两侧立杆纵 向间距 不大于 1 0 0 0mm, 0 支撑立 杆与现
0 引言
商 品社会 中 , 衡量一个建 筑物 的经济效 益不能 只看楼 盖的造 浇板排架立杆布置基本相协调 。 4 密肋井字 梁底 板模板排架 : 间房 间的现浇板支撑排架立 ) 每 价, 而要着眼于整个 建筑 物 的综合 经济指 标 和使用 功能 , 何能 如 周边距墙 4 0m 中间按纵模间距不大于 1 0 11 0 m, 0I1均匀排列 。 0 ' I 1 够合理地 选择楼盖 方案 , 以适 应市 场经 济发展 的需 要 , 成为 下一 杆 , 水平杆按设置步距纵横向布 置 , 交叉处用扣件与立杆连接固定 。 步完善建 筑使用功能 的新课题 。密肋 井字梁楼 盖体 系双 向受力 ,
. 梁肋 间距 小 , 以高度 比一般肋 梁楼盖小 , 所 适用 于跨度 大 、 建筑 3 3 模 板 工 程 对 为 了达到清水混凝 土的效果 , 模板全部采用竹胶板 。 高度要求严 的场所 , 可达 到很好 的建筑艺术效某 住宅 小 区地 下 车库 , 南北 总宽 6 . 东 西 总长 1 5 m, 8 总建筑面积 634m , 9m, 1 平时为汽 车库 , 战时 为二等人 员掩蔽 所, 主要用于小型 车辆 的停放 , 下 1 , 高 4 3m, 地 层 层 . 框架 结构 。
1 劳动力确定 。在 施 工前 , ) 对多 个木 工班组 进行 考察 , 择 便安装 。 选
2 方案确定 。编制专项施工 方案 , 材料 、 ) 对 工艺 、 方法等 进行 1 大跨 主 、 ) 次梁 板安装 。a 工艺 流程 : . 搭钢 管承 重支 架 一复 明确 , 组织施 工技术人 员进 行针对 性 的学 习 , 对不 同工 种 的班 核标 高一安装梁底模一绑 梁钢 筋 ( 留井字 梁梁 口) 安装 梁侧 针 预 一
模板背面木楞采用 5 0mm× 0m 9 m方 木侧 立与梁轴 线平行设 置 ,
底模板宽度与梁截 面宽度相 同 , 梁底模 边方木遮盖 住梁侧 模板 与 梁底模板的拼缝 ( 梁侧模 板与梁底模板的拼缝 向下 ) 梁 底方木排 ,
列间距不大于 2 0m 5 m。b 梁 侧模板 内楞采用 5 m × 0m 方 . 0m 9 m
2 工 艺流 程
要求用铁钉钉制 而成 , 梁模板 配制 时 , 应考 虑梁底模 板搁 置 于柱 工艺 流程 为 : 绑扎 独立 柱钢筋 并合模 板 一 支设 大跨 主 、 次梁 模板上 , 现浇板 底模 板搁置于梁侧模板之上 。 梁底模板一 主、 次梁梁侧模板一满铺 密肋井 字梁大底 板模一 浇筑 2 大底板模 板 。使 用全新 的竹 胶板 , 图纸设计 拼 接 图, ) 按 尽
顶板梁断面尺寸为 5011X 5 l, 5 11 0in井字梁断面尺寸为 10ln× 1 8 n 1 5 l q r 50mm, 板厚度为 10 m 0 楼 2 m。
3 3. 模板设计与制作 . 1
1 顶板大跨主 、 ) 次梁 模板 。a梁 模板 采用 竹胶 板模 板 , . 梁底
3 操 作 要点
3 1 施 工 准备 .
施 工经验丰富 、 实力较强 的班组 , 并签 订劳务合 同。
图。b 充分利用主楼 上使 用过 的竹胶 板边 角料 制作 箱模 。按照 . 箱体 标准图形提前 下料制 作 , 将预 先制作 好 的箱体分 类 堆放 , 以
3. . 3 2 模板安 装
独立柱混凝土一在 大底板模 上弹 出井 字梁控制线 一绑 扎大跨 主、 量不要随便裁锯 。 次梁钢筋 ( 按线 预 留井字 梁梁 口) 绑扎井 字梁钢 筋 一在大 底板 一 3 密肋 井字梁方格模板 ( ) 以下简称箱模 ) . 。a 箱模设计 : 按照 模上钉装箱模定位 木方 一将箱 模套 装在 定位木 方上 一 绑扎 顶板 图纸设计各种规格 的箱模 , 验算箱模 和箱 内支撑木 龙骨框 架 的 并 钢筋一浇筑墙 、 、 梁 板混 凝土 。 强度 、 刚度及稳 定性 。图 1为井 字梁格箱体 其 中一 种规格 的大样
密 肋 井 字 梁 楼 盖 施 工 技 术 的 探 讨
尹 强
摘 要: 以某住 宅小区地下车库工程为例 , 讨 了密肋井字 梁楼 盖施工技 术 , 别介绍 了密肋 井字 粱楼 盖工 艺流程及操 探 分
作要点 , 并阐述 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 对今 后 同类项 目工程具有 一定指 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