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低的民众的变化。 2.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
C.轻工业 D.造船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A.东北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 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末 ②内容: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 上“实业救国”道路。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 亡图存的重任,推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3.热潮 (1)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2)概况: ①时间:辛亥革命后 ②内容: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4.短暂春天 (1)原因: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从地区上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变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概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 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及电话、电报相继传入中国。 (2)作用: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 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 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 被誉为近代中国铁路之父。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 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4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洋务企业 官办、带有封建性 民资企业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张謇 大生纱厂
官僚资本主义: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 家政权结合紧密,使 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蒋介石
宋子文
福新面粉公司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新课讲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其他事业:
(2)此时建厂原因:《马关条约》允许日本
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外国人纷纷在华办厂,刺
粉厂、油料厂、冶铁厂
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头十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6.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
) A
二次达标
1.下图是我国近代 一个著名的企业大生纱厂,它 的创办人是(A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范旭东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 。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其中一次绑架中的绑 匪,居然拥有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阻碍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荣毅仁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 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 司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副主席
“红色资本家”
1949年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 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 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 实现了新的复苏。荣德生父子加深了对共产党的信任感。 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 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 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早 期 电 报 机
近代交通管理和通 电报 讯事业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
电话
2、社会习俗的变化: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 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 掀起剪辫子
(1)剪发辫
辛亥革命以后军警为 行人剪辫
溥仪剪辫装
清朝梳辫图
近代女子发式的变化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
民国女子一字式前刘海短发
(2)易服饰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5月23日
张謇创办的事业
实业
大生一厂 大生二厂 大生三厂 通海垦牧公司等
教育
通州师范学院 农业学校 纺织专门学校 医学专门学校等
荣宗敬、
荣德生兄弟
荣宗敬 两兄弟以创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 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
三座大山
从行业上: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
从地区上: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江沿海大城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和影响。 2. 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
征,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3. 知道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
山,刺状元成激才路 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③表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 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 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相关史事: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 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 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 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 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 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 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再次受挫
①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②原因:
状元成才路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 力卷土重来,状元成民才路 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内因: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 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 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③表现: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
3.变化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 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 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 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 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 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 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情景一:张謇出生前的家庭状况,父亲在田里耕地,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鸦片战争之后就发生了变化。
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
父亲也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钱,等卖了钱,可以去洋行买洋布,给家人做洋布衣服。
情景二:在这样世代耕读传家的家庭中,张謇降生了,他自幼聪慧好学,16岁中秀才,以后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五次都未得中。
但他所撰写的政见和议论很快传到北京,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两广总督张之洞都给争相礼聘,邀其入幕,但张謇一概婉拒,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名正言顺地踏入仕途。
情景三:期间张謇了解到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等,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并且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情景四:到1894年41岁的张謇考中状元,这一年恰逢甲午中日战争,后因目睹了列强的侵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国是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救国之路。
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并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
情景五: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事业的规模,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然而此时对于我国能自己生产的日用品人们竞相购买,“洋货”无人问津,掀起了“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
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达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
总计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
此时,大生已拥有纱锭13.7万多枚,此时张謇已年近花甲,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但是好景不长,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到了1921年,大生对外负债已经400万两,危机开始出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观察下列图片:
课堂展示:(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概括A、B、C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分析出 现“A”处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 合作交流:(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师生互动:(3)分析图一、图二,概括其主题是什么?
自学课本,说出近代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及其意义,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及 其原因,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表现等。 1.新式交通通信工具的出现:19世纪 70 年代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 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 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特征 (1)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萌芽,但难以生存和发展。 (2)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4)一战后:再度受挫。 (5)抗战胜利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点击进入 训练案
家。 3.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落特后点及其原因
轻工业
(1)特点:总的来说比较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
部门,重工
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帝国主义
(2)落后原因:民族工业除了受
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
主义的摧残。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
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
(2)外因: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853年: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 1868年:考中秀才 1882—1884年:随赴朝鲜参与平定 兵变,有功无赏,决意回乡 1885—1894年:开展并主持多种乡 里活动 1894年:考中状元
弃官设厂原因 甲午战败,民族矛 盾加剧,想通过自 身创办工厂的实业 使中国强大富强起 来。
道路。
1914年— 1931年— 1946年—
1918年 1945年
1949年
“短暂 再度 受压迫 的春天” 受挫 受摧残
其中发展最 快的是纺织 业和面粉业。
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 重压迫外,还遭到官 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材料:我1894年中状元,但鉴于甲午战败,国 事日非,我做出一个惊世之举:下海经商。《马关 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内地设厂的消息,使我振兴 实业的精神受到极大推动。
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看这两幅图片,再联系前面我们看的张謇的西装照, 你觉得怎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较为合适?
1920年张謇与梅兰芳合影
老年张謇
新旧并存 中西结合
思考: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西方 列强在不断扩大对 中国侵略的同时, 也带来了近代西方 文明,促进了中国 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 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 种政策,以适应社会 的变化,这些政策使 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 步发生变化。
民主、平等思想的传 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 发展,冲击了旧的思 想观念,促进了社会 生活的变化。
1. [盐城中考]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 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 流通
交通运输的发展:
变
近代火车 近代轮船 近代汽车 近代电车
二、近代交通管理发展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 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
三、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晚清·电话机 (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七、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总体上比较落后;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2)从行业上 —集中于轻工业; (3)从地区上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工具及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一、近代交通交通工具的出现
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 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在 中国设立的、由民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 制造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 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看书上121页的问题思考,然后回答
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社会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热力卷土重来,民族工 业再度受挫;
3、抗战期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4、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有所恢复,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动 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民族工业又走向了衰落。
观察以下图片并结合书本,总结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氏制碱法的创 始人,近代化学 工业的奠基人之 一,是世界制碱 业的权威
侯德榜
他们能在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时期不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通过大生纱厂的发展经历,概括总结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阶段
产生 发展 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经济的 化
中国百年“老字号”知多少?
中国近代创办的民族工业品牌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何为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时 期由中国人创办的 使用机器生产的工 业。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代表人物 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总体特点 比较落后、不平衡
社会生活的 化
晚清时期的移风易俗一方面受到外来习俗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来自中国内部新兴资本主义因素的驱 动,……西方的生活方式植根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 而中国内部新兴的进步力量源于本国内部新兴的资本 主义因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内部新兴进步 力量为振兴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努力,无不反映小资 本主义经济对中同传统的封建经济的冲击。
剧情重点:鲁四老爷进城后的所见所闻,要围绕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编剧,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交通、人们的穿着打扮、社交礼 仪等
二、社会生活的 化
民国上海街景
未完待续······
二、社会生活的 化
阅读课本P122--123内容,找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
领域 交通通讯
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变化
总体特点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三座大山的夹缝 中求生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自强不息
近代著名企业家代表?
状元实业家, “实业救国”, 创办大生纱厂
张謇
中国民族面粉 工业的发展立 下了汗马功劳, 成为中国有名 的"面粉大王"。
荣宗敬 荣德生
创办民生公司, 统一川江航运, 迫使外国航运势
阅读课本P120--121内容,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状元辞官,下海经商的社会背景?目的?
2、大生纱厂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什么时期?原因?
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主要的阻力?大 生纱厂结局怎样?
4、通过大生纱厂的发展经历,结合课本知识,概括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课本P120--121内容,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状元辞官,下海经商的社会背景?目的?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设厂,掠夺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生 产力,剥削中国人民。 目的:“实业救国”,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2、大生纱厂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什么时期?原因?
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内因)
二、社会生活的 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剪辫
辛亥革命后军 溥仪剪辫 警为行人剪辫 装
二、社会生活的 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劝禁缠足
清朝曾多次下令禁止缠足,中华民国 建立后,孙中山总统发布 “劝禁缠足文”。
二、社会生活的 化
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主要的阻力?大生纱厂 结局怎样?
阻力: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结局:走向衰落。
4、通过大生纱厂的发展经历,结合课本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阶段?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通过大生纱厂的发展经历,结合课本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阻力因素 代表人物 总体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 发展 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再度受挫 一战后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课本P120--121内容,绘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热潮走再--度向-迅收衰速挫落发展
请用一个关键词 产生 形容民族工业的
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电报、电话
社会习俗 剪发辫、废缠足、易服饰、社交礼仪变化
变化的实质 特点
二、社会生活的 化
交通工具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
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二、社会生活的 化
早期电报机 早期电话机
传统的摇把子电话 旋转式拨号电话机
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 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 线出现在香港到上海 之间。
发展历程
发展 热潮 短暂春天 再次受挫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通过大生纱厂的发展经历,概括总结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阶段
产生 发展 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阻力
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再度受挫 一战后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先进中国人意识到自身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
二、人社教版会八年生级上活册 的 化
小小编剧——鲁四老爷进城啦!
故事发生的背景:1926年鲁四老爷(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人生 第一次来到上海参加婚礼。进城后,他见到了······
阻力
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再度受挫 一战后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代表人物 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总体特点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活动探究:
假如你是生活在 1912 年辛亥革命 后的一位中层商人,根据当时的国情、 民情,你怀揣一颗实业救国的心,你会 选择投资哪个行业?在哪个地方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
1、比较落后 2、不平衡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通过大生纱厂的发展经历,概括总结的发展
发展阶段
产生 发展 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阻力
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再度受挫 一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