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课件(中山市海洲中学2011.04.12)

合集下载

《我的母亲胡适》课件

《我的母亲胡适》课件

结语
1 母亲给我带来的启示
母亲的经历教会了我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2 对母亲的感悟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无私付出和爱让我感恩至今。
3
家庭背景
胡适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受 到良好的教育。
考取嘉定女子师范学校
她的努力和奋斗使她成功考取了嘉定 女子师范学校。
母亲与胡适的爱情故事
相识
胡适和母亲怀着共同的理想相 遇,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
彼此相爱
他们的深厚的爱与理解使他们 的关系更加坚固。
难以成婚的原因
由于时代背景和家庭压力,他 们的婚姻遇到了许多困难。
母亲的教育理念及对我们的影响
母亲的教育理念
母亲注重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母亲对我们的影响
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激励使我们成为自信而有追求的人。
母亲的晚年生活
1
胡适过世后的生活
胡适去世后,母亲积极面对挑战,以儿女们为依靠度过艰难时期。
2
母亲的晚年
母亲度过了晚年,保持了积极乐观的态度,享受着丰富而充实的生活。
《我的母亲胡适》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我的母亲胡适》的故事,深入了解我的母亲和她对我的影 响。
背景介绍
胡适简介
胡适,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 我敬爱的母亲。
胡适与我的关系
作为胡适的子女之一,我与她有着独特的亲 密关系。
母亲的成长经历
1
学习经历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她积极向上,在学业上展现了出色的
才能和天赋。

《我的母亲胡适》课件

《我的母亲胡适》课件
胡母的性格乐观开朗,她总是能够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勤俭持家
胡母非常勤俭,她善于精打细算地 管理家庭开支,为家庭创造了一个 温馨和谐的环境。
03
胡适与母亲的关系
胡适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
胡适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母亲 对他的影响,表达了对母亲的 敬爱和怀念之情。
胡适认为母亲是他人生中的第 一位老师,对他的人格形成和 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
胡母的教育理念
01
02
03
重视教育
胡母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 的唯一途径,她鼓励胡适 努力学习,追求知识。
培养独立
胡母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 行动,她鼓励胡适要有自 己的见解和判断力。
全面发展
胡母注重培养胡适的综合 素质,包括知识、技能、 品德等。
胡母对胡适的影响
塑造性格
胡母的坚韧和乐观影响了 胡适的性格,使他在面对 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态度 。
胡适提倡慈爱、理解和宽容的家庭教育理念,认为这些是培养孩子健康 人格的重要因素。
胡适的作品中,家庭教育理念的体现常常与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相结合。
胡适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地位的探讨
胡适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女性形象,这些 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态
度。
胡适在作品中探讨了女性地位的问题, 对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提出了
胡适的母亲教会了他如何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了他 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积极的影响不仅在 胡适个人生活中得到了体现,也在他的学术和思想中留下了 深刻的印记。
从胡适和他的母亲看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通过胡适和他的母亲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 会风貌和价值观念。在那个时代,家庭教育和母爱的价值 被高度重视,这也在胡适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我的母亲》胡适ppt课件全面版

《我的母亲》胡适ppt课件全面版

胡适的家庭状况
#2022
熟读生字
文绉绉(zhōuzhōu) 穈(méi)先生 绰(chuò)号 庶(shù)祖母 摹(mó)画 轻薄(bó) 眼翳(yì) 经营调(diào)度 侮(wǔ)辱 庶(shù)祖母
我 的 母 亲
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慈母
严师
恩师
文章结构(板书)
拳拳慈母恩
知道吗?
母亲之花——康乃馨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 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自主学习
勾、画、圈、点、写。
自由阅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 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讨论交流
(1)写了母亲几个方面的事(概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一是对“我”的管教;
简约风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黎巴嫩)
有这样一位母亲, 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点明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 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呼应。

《我的母亲胡适》课件

《我的母亲胡适》课件

婚姻经历
17岁时,冯顺弟与胡传结 婚,成为胡适的母亲。
家庭责任
作为家庭主妇,她承担起 照顾胡适和整个家庭的责 任,勤俭持家,任劳任怨 。
冯顺弟对胡适的影响
教育重视
冯顺弟非常重视教育,鼓 励胡适读书学习,培养了 他的求知欲和勤奋好学的 品质。
品德塑造
她以身作则,教导胡适要 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让他成为一个正直、善 良的人。
《我的母亲胡适》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胡适简介 •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 胡适的家庭教育 • 胡适与母亲的关系 • 胡适母亲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胡适母亲对后世的影响
01 胡适简介
CHAPTER
生平简介
胡适,原名胡嗣穈,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生于1891年。
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后 赴美留学,获得康奈尔大学文 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哲 学博士学位。
强调品德修养
胡适认为,品德修养是孩子未来成 功的基石,因此他注重培养孩子的 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
家庭教育方式
引导为主
胡适采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直
接告诉孩子答案。
鼓励实践
胡适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实践, 通过亲身经历来增强对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
关注心理健康
胡适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也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经
注重品德修养
胡适的母亲非常注重儿子的品德修养,她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华更重要。在她的教育下,胡适成为 了一个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人。这告诉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品德修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具备优秀的品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谢谢
THANKS
常与孩子沟通交流。

《我的母亲_胡适》ppt课件

《我的母亲_胡适》ppt课件

母爱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成吉思汗)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作者简介
胡适(1891一1962), 字适之。现代 诗人、 文学家、历史学家、哲 学家。安徽绩溪人。他 早年积极倡导白话文, 对新文化运动做出了一 定的贡献。
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 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4):追忆童年时我的性格 特点和印象深刻的往事。 第二部分(5-12):对母亲的回忆 。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 响并感谢母亲。
默读5-12段,概括这一部分回忆了关于母亲的 哪几件事,这些事分别表现 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1、每天叫我早起,催我上学。(对孩子严格要求) 2、从不在别人面前打骂我。(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子有方) 3、我说了轻薄的话受重罚得了眼翳,用舌头舔我的 病眼为我医治。(责罚严厉,爱子情切) 4、除夕夜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5、受了两个儿媳的气,总是忍着,忍不住时就轻声 哭一哭自己的命苦。(宽厚和善,有容人之量) 6、面对五叔对她的人格侮辱变现出刚气。(性格刚 强,品行正直)
怀念、感激、敬爱。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在母亲的 的严格管教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 件事,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 之情和宽厚和善的优秀品质,表达 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感激和敬爱 之情。
拓展延伸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 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 亲的影响。

《我的母亲_胡适》ppt课件

《我的母亲_胡适》ppt课件

拓展延伸
• 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 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 2、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 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 到母亲的影响。
C,熟读生字
文绉绉(zhōuzhōu) 穈(méi)先生 绰(chuò)号 庶(shù)祖母 摹(mó)画 轻薄(bó) 眼翳(yì ) 经营调(diào)度 侮(wǔ)辱 庶(shù)祖母
d,解释词语
文绉绉(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 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善。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 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 怒色。 【总结】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 心,事事格外容忍。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 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 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 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我母亲只忍耐着,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 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 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 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 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 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 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 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 的语体特点。

《我的母亲_胡适》ppt课件

《我的母亲_胡适》ppt课件
1.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装“先生样子”。 3.喜欢看书,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4.失掉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失掉了学做画家 的机会。
参考:
好比如前段时间的基地 生活,初二的学习是枯燥 的、单调的,而此时学校 组织去基地体验生活,给 因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单调、贫乏、有缺憾的。正是 紧张的学习生活加入些许 调味剂,当大家写周记回 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显得弥 忆基地生活时,往往开头 足珍贵的,让我永铭于心,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 会写以前的学习生活是如 何枯燥,再正式叙述基地 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 生活,觉得那段时光特别 快乐,特别珍贵! 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联想到„„)
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
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研读与赏析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 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 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 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 的呢?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 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品味语言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 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 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 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 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 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 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 的语体特点。
母亲率领儿子们也赴台湾,同行的还有胡传的同宗至交兼家庭
教师胡宣铎,及其幕友胡郎山,此外还有胡传的书童胡景全等 人,胡景全专门负责跟随左右,照料胡传生活。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课件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课件

(课后研读)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 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 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 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 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 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胡适
你知道作者其人其事吗?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 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 ”文学革命著闻于世。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 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 全权大使、北京大学校长。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 革命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当时 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一九二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文是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 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 长的几件事。
(1-4) 追念自己童年往事

的 母
(5-12) 记叙母亲

对“我”(5-7) 对家庭 (8-11) 对自己 (12)
(13) 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 (概括至具体)?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中屯
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 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 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 50出头便撒手人寰(huán),抛下了孤儿寡母。 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 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 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刚气 不受人格侮辱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第4段: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第6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7段: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第8段: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第10段: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 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第12段: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 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 点人格上的侮辱。” 第13段: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 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 人——我者得感谢我的慈母。 (侧面)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 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 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 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 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 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 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 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敲响警钟:
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事业、 爱情、理想,而父母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 一个角落里。一个声音总是在说:现在还 早,等我实现了这个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 迟。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 不待,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我们有 太多的抱负要去施展,而不知不觉间曾经 是我们避风港的父母却已经老了,缓慢却 不可逆转。
5、对待除夕夜被债主追债的败家子大哥: 不露怒色、 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8) 气量大、性子好 6、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容忍 受了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哭 仁慈、温和 一场,以解心中之苦;(9-11)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12)
7、对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 要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
(1)课文写母亲的件事及体现的品格: 一、如何对“我”进行管教;(5-7)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早学;(5) 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6) 是我的严师、 3、 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7) 我的慈母。 4、她用舌头乱舔我的眼病。(7)
二、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8-11)
课后第一题(第2小题)
一、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 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 家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影响不单体现在对“我”的 “言教”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 待人接物对我的“身教”上。写她与家人相 处的情形,是在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 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可以说,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 “母亲是我的恩师”,
对胡适的教育 一、言传身教培养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 二、胡适早期的“代理启蒙教师”和“助教”,培养了胡 适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重教尊师,一切以教育孩子为重。 四、育子有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效果佳。
认识作者:
胡适(1891~1962),字适 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 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 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 世。胡适25岁就当了北京大学 教授,可算是少年得志。后任 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 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北京 大学校长。
模——漠 广模(mò) 速——束 管速 怒——恕 宽怒(shù) 邹——绉 文邹邹(zhōu) 庶(zhē )祖母 zhē——shù
〖研讨与练习〗
自由阅读,找出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请用以下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A、母亲是一个____的人。因为文中第__页第__段__行写 道“__(引用文中的话)_____” B、母亲是一个____的人。因为第__段讲(概括事件) 例如:A、母亲是一个仁慈温和的人。因为文中第18页第10 段第1-2行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 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 B、母亲是一个气量大的人。因为第10段讲我和大哥的女 儿有小争执时,母亲总是责备我叫我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着 侄女,也就是叫我不要和侄女计较。
胡适很出名的诗:
《诗与梦》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陈独秀与胡适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注解及“读一读、写一写”的字 词。 2、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 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重点)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课后第二题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 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 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 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 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 对。“一点儿”则是作者实事求是、自 谦的体现。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 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 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 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 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 “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 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 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 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 益是多么大。
4、运用: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1、P12“读一读,写一写”字词 眼翳( yì ) 责罚 气量 质问 广漠( mò) 管束 宽恕(shù) 文绉绉( zhō )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u
2、注解中的其它字词: 穈( mén )先生 庶( shù )祖母
改正下列词语中有误的注音或字形
〖归纳小结〗
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祥、教子严而有方, 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 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的人;她是我的 恩师、慈母、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怀念、感激、?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 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 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 反省“吾身”。 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 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 性。
经典 重温
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P13
胡适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中屯 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 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 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 50出头便撒手人寰(huán),抛下了孤儿寡母。 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 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 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