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3版) 第4章 思考题与习题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体积流量是以体积表示的瞬时流量。质量流量是以质量表示的瞬时流量。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可以用体积表示,也可以用重量或质量表示。
瞬时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积的流体数量。
累积流量:某一段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积的流体总量。
(12)某被测温度信号在4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现有两台测温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100℃,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200℃,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答:
由题可得:被测信号为12毫伏。
(7)智能温度变送器有哪些特点?简述TT302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答:
1)智能温度变送器特点为:
a)通用性强;
b)使用灵活;
c)多种补偿校正功能;
d)控制功能;
e)通信功能;
f)自诊断功能;
2)TT302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a)在结构上,它由输入模板、主电路模板和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其中,输入模板由多路转换器(MUX)、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和隔离部分组成。主板由微处理器系统、通信控制器、信号整形电路、本机调整和电源等组成,它是变送器的核心部件。显示器为液晶式微功耗数字显示器,可显示四位半数字和五位字母。
(9)两个流量控制系统如图1-4所示。试分别说明它们是属于什么系统?并画出各自的系统框图。
图1-4两个流量控制回路示意图
答:
系统1是前馈控制系统,系统2是反馈控制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5如下:
系统1系统2
图1-5两个流量控制回路方框图
(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
答:
1)不是这样。
2)传感器的基本构成:通常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电源及信号调理/转换电路组成。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c)具有数字、模拟两种输出方式,能够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d)具有数字微调、数字阻尼、通信报警、工程单位换算和有关信息的存储等功能。
2)硬件构成分为6部分:传感器部分,A/D转换器,CPU,HART通信部分,数/模转换及电压调整电路,监控电路。
(9)温度变送器接受直流毫伏信号、热电偶信号和热电阻信号时有哪些不同?
(2)什么是仪表的信号制?通常,现场与控制室仪表之间采用直流电流信号、控制室内部仪表之间采用直流电压信号,这是为什么?
答:
1)仪表的信号制是指在成套系列仪表中,各个仪表的输入/输出信号均采用某种统一的标准形式,使各个仪表间的任意连接成为可能。
2)通常,现场与控制室仪表之间采用直流电流信号:因为直流比交流干扰少、直流信号对负载的要求简单,而且电流比电压更利于远传信息。
振荡频率 :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
上升时间 :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 :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6)误差积分指标有什么缺点?怎样运用才较合理?
答:
误差积分指标存在的缺点是不能保证控制系统具有合适的衰减率。因此,通常先确定衰减率,然后再考虑使某种误差积分为最小。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控制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
答:
1)是的。
2)因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必备条件之一为:现场仪表必须设计成安全火花型。
2
(1)简述图1-6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写明每一方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1)举出你所见到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实例,并指明其被控过程、被控参数、控制参数(或控制介质)、干扰作用,画出其控制流程图和系统方框图。
略
(2)试举你所见到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的实例,画出其控制流程图和系统方框图。
略
第
1
(1)简述过程参数检测在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传感器的基本构成。
答:
1)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成分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进行。要想对过程参数实行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检测,而如何实现有效的检测,则是有检测仪表来完成。检测仪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控制精度首先取决与检测仪表的精度。检测仪表的基本特性和各项性能指标又是衡量检测精度的基本要素。
(2-1)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一般用百分数给出,记为 ,如式(2-2)所示:
(2-2)
引用误差: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它是相对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一般也用百分数表示,记为 ,如式(2-3)所示:
(2-3)
式中, 仪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 仪表测量范围的下限值。
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所出现的误差。
(2)什么是仪表的信号制?通常,现场与控制室仪表之间采用直流电流信号、控制室内部仪表之间采用直流电压信号,这是为什么?
答:
1)仪表的信号制是指在成套系列仪表中,各个仪表的输入/输出信号均采用某种统一的标准形式,使各个仪表间的任意连接成为可能。
2)通常,现场与控制室仪表之间采用直流电流信号:因为直流比交流干扰少、直流信号对负载的要求简单,而且电流比电压更利于远传信息。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

第1章(P15)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第三版 课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 ~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图1-2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图1-3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1y 与最终稳态值y (∞)之比的百分数:1100%()y y σ=⨯∞ 最大动态偏差A :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 :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 (∞)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 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调节时间s t :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2%±)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振荡频率n ω: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上升时间p t :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p t :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体积流量是以体积表示的瞬时流量。质量流量是以质量表示的瞬时流量。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可以用体积表示,也可以用重量或质量表示。
瞬时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积的流体数量。
累积流量:某一段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积的流体总量。
(12)某被测温度信号在4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现有两台测温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100℃,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200℃,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b)具有温度、静压补偿功能,以保证仪表精度;
c)具有数字、模拟两种输出方式,能够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d)具有数字微调、数字阻尼、通信报警、工程单位换算和有关信息的存储等功能。
2)硬件构成分为6部分:传感器部分,A/D转换器,CPU,HART通信部分,数/模转换及电压调整电路,监控电路。
(9)温度变送器接受直流毫伏信号、热电偶信号和热电阻信号时有哪些不同?
b)软件分为系统程序和功能模块两大部分。系统程序使变送器各硬件电路能正常工作并实现所规定的功能,同时完成各部分之间的管理;功能模块提供了各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8)1151智能式差压变送器有哪些特点?它的硬件构成有哪几部分?
答:
1)1151智能式差压变送器具有如下特点:
a)测量精度高,基本误差仅为±0.1%,而且性能稳定、可靠;
答:
由题可得:这两台仪表均不能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13)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补偿方法常采用哪几种?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使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过程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4章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执行器(1)执行器在过程控制中起什么作用?常用的电动执行器与气动执行器有何特点?答:执行器是过程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接受来自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来改变调节阀的流通面积,以改变被控参数的流量,控制流入或流出被控过程的物料或能量,从而实现对过程参数的自动控制,使生产过程满足预定的要求。
电动执行器能源取用方便,动作灵敏,信号传输速度快,适合于远距离的信号传送,便于和电子计算机配合使用。
但电动执行器一般来说不适用于防火防爆的场合,而且结构复杂,价格贵。
气动执行器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能源的执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能稳定、输出力大、成本较低、安装维修方便和防火防爆等优点,在过程控制中获得最广泛的应用。
但气动执行器有滞后大、不适于远传的缺点,为了克服此缺点,可采用电/气转换器或阀门定位器,使传送信号为电信号,现场操作为气动,这是电/气结合的一种形式,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2)执行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又称为调节阀)两个部分组成执行机构是执行器的推动装置,它根据控制信号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推力,推动调节机构动作。
调节机构是执行器的调节部分,在执行机构推力的作用下,调节机构产生一定的位移或转角,直接调节流体的流量。
(3)简述电动执行器的构成原理,伺服电机的转向和位置与输入信号有什么关系?答:电动执行机构由伺服放大器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
伺服放大器是由前置磁放大器、触发器,可控硅主回路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执行机构又包括两相伺服电动机、减速器和位置发送器。
伺服放大器综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并将该结果信号加以放大,使之有足够大的功率来控制伺服电动机的转动。
根据综合后结果信号的极性,放大器应输出相应极性的信号,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运转前置级磁放大器是一个增益很高的放大器,来自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和位置反馈信号在磁放大器中进行比较,当两者不相等时,放大器把偏差信号进行放大,根据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减后偏差的正负,放大器输出电压,控制两个晶体管触发电路中一个工作,一个截止。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课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控制器r(t)执行器被控过程检测变送装置y(t)_f(t)e(t)u(t)q(t)z(t)图1-1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 ~0.1MPa ;电动Ⅲ型:4~20mADC 或1~5V DC 。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ACAT燃油PTPCTCTT引风机烟气热油入口热油出口火嘴图1-2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TCPC给定值阀管道加热炉热油出口温度PT燃油压力_TT_干扰2干扰1图1-3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1y 与最终稳态值y ()之比的百分数:1100%()y y 最大动态偏差A :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 ()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 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调节时间s t :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2%)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振荡频率: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n数称为振荡频率;t: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上升时间pt: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10.4
5.1
2.8
1.1
0.5
矩形脉冲幅值为 2(无量纲) ,脉冲宽度 t 为 10min。 (1)试将该矩形脉冲响应曲线转换为阶跃响应曲线; (2)用二阶惯性环节写出该温度对象传递函数。 答: 1)将脉冲响应转换成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
t(min) Y(℃) 1 0.46 0.46 20 33.5 59.9 3 1.7 1.7 25 27.2 - 4 3.7 3.7 30 21.0 80.9 5 9.0 9.0 40 10.4 91.3 8 19.0 19.0 50 5.1 96.4 10 26.4 26.4 60 2.8 99.2 15 36.0 - 70 1.1 100.3 16.5 37.5 - 80 0.5 100.8
(4-11)
图 4-8 液位过程方框图
3) 消去式(4‐11)中的 q2 q3 q12 有 h1 h1 h12 d h1 q R R R C1 dt 2 12 12 h h h 1 2 2 C d h2 2 R3 dt R12 R12 在上述方程中消去 h1 有
Y1(t)
t(min) Y(℃)
Y1(t)
2)绘出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4‐4 所示:
图 4-4 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K0
y ( ) y (0) 100.8 50.4 x0 2
由图 y(t1)=0.4y(∞),y(t2)=0.8y(∞)处可得:t1=14min,t2=30.5,t1/t2≈0 ( s ) K0 (TS 1) 2
通过阶跃响应曲线查找得: T0 2 48 , T0 97 , 2T0 192 ,故可得: T0 96 (6)有一流量对象,当调节阀气压改变 0.01MPa 时,流量的变化如下表: 0 1 2 4 6 8 10 t/s 98 0 9.5 18 33 45 55 63 q /( m 3 / h ) 若该对象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试确定其传递函数。 答: 一阶惯性传递函数如式(4‐4)所示:
G (s) K0 T0 s 1
(4-4)
又 u 0.01,可得 放大系数 K
y ( ) 180 18000 ,达到稳态值 u 0.01
63%的时间 T=6s,
所以传递函数如式(4‐5)所示:
G( s ) K0 18000 T0 s 1 6s 1
(4-5)
(4-12)
第 4 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129
C1C2 R12
d 2 h2 CR C R d h2 R2 R3 R12 (C1 1 12 C2 2 12 ) h2 q1 2 dt R3 R2 dt R2 R3
(4‐13)
对上式进行拉式变换可得:
G0 ( s )
(7)某温度对象矩形脉冲响应实验为:
t / min
1 3 4 5 8 10 15 16.5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第 4 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126
T /℃
0.46
1.7
3.7
9.0
19.0
26.4
36
37.5
33.5
27.2
H 2 (S ) 1 Q1 ( s ) C C R S 2 (C C1 R12 C C2 R12 ) S R2 R3 R12 1 2 12 1 2 R3 R2 R2 R3
(4-14)
(3)有一复杂液位对象,其液位阶跃响应实验结果为: 0 10 20 40 60 80 100 140 180 250 300 t/s 0 0.2 0.8 2.0 3.6 5.4 8.8 11.8 14.4 16.6 h / mm 0 1)画出液位的阶跃响应标么值曲线;
第 4 章 思考题与习题
1.基本练习题 (1)什么是被控过程的特性?什么是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什么要研究过程的数 学模型?目前研究过程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答: 1)过程控制特性指被控过程输入量发生变化时,过程输出量的变化规律。 2)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描述被控过程在输入(控制输入与扰动输入)作用下,其 状态和输出(被控参数)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3)目的: 1 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 2 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 3 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 4 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 5 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 4)机理演绎法和实验辨识法。 (2)响应曲线法辨识过程数学模型时,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合理地选择阶跃输入信号的幅度,幅值不能过大以免对生产的正常进行产生不利 影响。但也不能太小,以防其他干扰影响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影响试验结果。一般取正常输 入信号最大幅值的 10%; 2)试验时被控过程应处于相对稳定的工况; 3)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试,消除非线性; 4)分别做正、反方向的阶跃输入信号试验,并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以衡量过程的 非线性程度; 5)每完成一次试验后,应将被控过程恢复到原来的工况并稳定一段时间再做第二次 试验。 (3)怎样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小二乘的一次完成算法与递推算法有何区 别? 答: 1)最小二乘法可以将待辨识过程看作“黑箱” 。利用输入输出数据来确定多项式的 系数利用 y(k ) h T (k ) e(k ) 来确定模型参数。 2)区别:一次完成要知道所有的输入输出数据才能辨识参数,即只能离线辨识。递 推算法可以只知道一部分数据即进行辨识,可用于在线辨识。
G0 ( s )
H (S ) 1 Q1 ( S ) CS 1 1 R2 R3
100 63 150 78 200 86 300 95
(4-2)
(5)某水槽水位阶跃响应的实验记录为: 0 10 20 40 60 80 t/s 0 9.5 18 33 45 55 h / mm 其中阶跃扰动量 为稳态值的 10%。 1)画出水位的阶跃响应标么化曲线;
T0
(4-3)
有题意知: 则K0
y 10 x0
x 0 0 .1 * 9 8 9 .8
又 y T 0 2 y 3 9 % 3 8 .2 2
y T 0 y 6 3 % 6 1 .7 8 y 2 T 0 y 8 6 .5 % 8 4 .7 7
Matlab 程序 clc;clear; t=[0 10 20 40 60 80 100 140 180 250 300 400 500 600]; h1=[0 0 0.2 0.8 2.0 3.6 5.4 8.8 11.8 14.4 16.6 18.4 19.2 19.6]; h=h1./19.6; plot(t,h,'b') xlabel('t/s') ylabel('h') title('液位的阶跃响应标么化曲线')图如下
98
2)若该水位对象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试确定其增益 K 和时间常数 T。 答: 1)水位阶跃响应标么化曲线如图 4-3 所示:
第 4 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125
图 4-3 水位阶跃响应标么化曲线图
2)一阶无延时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如式(4‐3)所示:
y t K 0 x 0 1 e t
128
1)列写过程的微分方程组; 2)画出过程的方框图; 3)求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 G 0(s ) H (s ) / Q 1(s )。
图 4-7 综合练习题(2)液位过程
答: 1)过程的微分方程组如式(4‐11)所示: q1 q2 q12 C1 dh1 dt dh q12 q3 C2 2 dt h1 q2 R2 h h2 q12 1 R12 h q2 2 R3 2)方框图如图 4‐8 所示:
第 4 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127
2.综合练习题 (1)如图 4‐6 所示, q 1 为过程的流入量, q 2 为流出量, h为液位高度,C 为容量系 数。若以 q 为过程的输入量, h为输出量(被控量) ,设 R 、 R 为线性液阻,求过程的传
1 1 2
递函数 G 0(s ) H (s ) / Q 1(s )。
(4-10)
(2) 已知两只水箱串联工作 (如图 4‐7 所示) , 其输入量为 q 1 , 流出量为 q 2 、q 3 ,h1、
h 2 分别为两只水箱的水位,h 2 为被控参数,C 1 、C 2 为其容量系数,假设 R 1 、R 2 、R12 、R 3
为线性液阻。要求:
第 4 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4-7)
(4-8)
传递函数如式(4‐9)所示:
W0 ( s ) H (s) R2 Q1 ( s ) CR2 S 1
(4-9)
如果考虑管道长度 l, 即出现纯时延,由于管道流量恒定,所以
其传递函数如式(4‐10)所示: W0 ( s )
Q l
S
R2 H ( s) e Q1 ( s ) CR2 S 1
答: 1)过程的微分方程组如式(4-1)所示:
d h q1 q 2 q 3 C dt h q 2 R2 h q 3 R3
(4-1)
图 4-1
基本练习题(4)液位过程
2)过程控制框图如图 4‐2 所示:
图 4-2 过程控制框图
3)传递函数如式(4‐2)所示:
(4-5)
t1 t 2 2.16 10.3 2 故可得二阶系统数字模型为:
W0 ( s ) K0 50.4 2 (TS 1) (10.3S 1) 2
(4-6)
(8)已知某换热器的被控变量为出口温度T ,控制变量是蒸汽流量 q 。当蒸汽流量 作阶跃变化时,其出口温度的响应曲线如图 4‐31 所示。试用计算法求其数学模型。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