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层面的农地整理对于农用地流转影响分析--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

合集下载

农地边际化过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_刘成武_黄利民

农地边际化过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_刘成武_黄利民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4卷第12期2015年12月V ol.34,No.12December,2015农地边际化过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刘成武,黄利民(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4)摘要:认识农地边际化过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正确判断中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制订相关政策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湖北省咸宁市4县1市1区的23个村组、1252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对1981年以来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农户用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与土地面积明显下降,农户用地方式出现“省工性”变化,劳动力被农机要素替代,农业机械、化学肥料与农药等物质投入显著上升。

②主要粮食作物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与商品率分别提高了4.61%、29.69%与50.56%,但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与农户家庭平均粮食占有量却分别下降了10.49%与10.50%,区域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出现弱化。

③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的“三率”提高幅度高于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水稻总产量与家庭占有量均略有提高,但平原地区却出现了明显下降。

产粮重心在空间上出现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倾斜的现象。

④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的用地规模,促进农户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应对农地边际化作用的关键。

从事规模化与专业化粮食生产的农区与农户,应成为国家惠农政策与粮食安全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地边际化;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粮食生产DOI:10.11821/dlyj2015120061引言过去30多年来,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地边际化现象在中国开始出现,并从东部地区开始向中部与西部地区发展[1,2]。

在这一过程中,农户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人”,为应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一般会根据市场规律重新配置自己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调整自己的土地利用行为。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汉川为例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汉川为例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汉川为例摘要:通过以汉川市为例,对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分析、用地状况定量评价以及综合分析,可全面掌握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挖潜、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汉川市1项目区概况1.1中心城区范围汉川市中心城区(即评价范围),为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汉川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的所有现状建设用地,位于汉北河与汉江交汇处的西侧,东至汉北河,西至滨湖大道西侧500米处,南至汉江,北至荷沙一级公路北侧2500米处,总面积为3046.9618公顷。

是全市的行政、商业、文化、体育、科教、医疗中心。

1.2自然地理条件汉川市位于汉江下游,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紧邻特大城市武汉,距国际天河机场45公里。

东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和蔡甸区毗邻,西连天门,南邻仙桃,北与应城、云梦、孝南接壤。

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

1.3社会经济条件汉川市2017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00.1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可比价)。

其中,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432.60亿元,同比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39家,完成产值1196.72亿元,增长8.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9.02万人,城镇化率为56.91%,提高1.4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等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分析2.1用地结构分析截至2017年底,评价范围土地利用结构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占工作地域总面积比重最高,分别占37.45%、32.99%;其次是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8.84%;商业用地、教育用地、机关团体用地、广场用地等均占比较小。

可见汉川是一个以居住和工业为主导的城市。

2.2用地布局分析汉川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上呈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分布相对较为集中,教育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其他建设用地零星分布的特征。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及建议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及建议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及建议摘要:,以湖北省2021、2021年农村土地资料为依据,对湖北省农村土地现状及流转状况结合分析。

应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法规,爱惜农户流转土地的主体地位,明确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限,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效劳体系。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湖北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必要的农地流转具有使农地适度集中,知足统筹城乡用地需求,增进农人由土地实物保障向价值保障转换,爱惜农人利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功能[1]。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部署中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进展到一按时期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能够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利用权流转,土地利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利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利用权。

二、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地处我国中部的湖北省,据长江中游之优势,农业资源丰硕,农业经济发达,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2021 年,全省村民委员会25 955个,总农户1 万户,其中承包农户961 万户,农村人口4 万人;总耕地面积339 万hm2,其中家庭承包面积300 万hm2,承包农户户均 hm2。

截至2021 年6 月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万hm2,占家庭承包面积的%全省农村统计年报显示,2021年因新拓荒地、园地改耕地等方法年内增加了耕地千公顷,同时因基建占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渔等而年内减少了千公顷耕地,这一增减的变更的结果是2021年末我省耕地总资源为千公顷,其中经常使用耕地面积为千公顷,临时性耕地千公顷。

2021年我省耕地流转面积达千公顷,占年末经常使用耕地面积的%。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
土地租 赁市 场将 土地 从 土 地 富 裕 的 农 户 向 土地 缺 乏 的 农 户 转移 , 农业 生产 能力 差 的农 户 向生产 能力 强 的农 户 转 从
通 过 以上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 农地 流 转 是 否有 效 率 , 农 与
地 流转 市场 发育 程度 有关 。我 国地域 辽 阔 , 农地 流 转市 场
() 资本 投 入 。在 总 体 样 本 中 , 流转 农 户 对 农 地 3总 未 的总资 本 投 入平 均 为 4996 元/ ; 中 , 6 .5 l 其 帅 江汉 平 原 户 均 总资 本投 入为 5107 元 /n , 湖平 原 户均 总 资本 投 0 . 5 h1 太 2
入 为 496 6 8 .0元/ n 。 h 1 2 从 以上 分析 可 以看 出 , 在未 流转 农 户的农 地 资 本投 入
发 育程 度存 在 区域差 异性 。在 这种情 差 异性 ?对 此问题 , 目前 学 术 界还
移 , 土地 租 赁 市 场 有 提 高效 率 和 公 平 的 双 重 作用 L ; 因此 J 农地 市场 发育 促进 了土地使 用权 的集 中和土 地 规模 经 营 , 有利 于提 高 土地利 用 率 _ ; 地流 转对 转入 户 的土 地 综合 2农 产 出率有 正 向影 响【 ; 流 转有 利于 农户 增 加对 农 地 的 3 农地
作者简介 : 杨钢桥 , 博士 , 授 , 教 博导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土地经济 、 土地利用 与管理 。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资助项 目( 编号 :07 05 。 77 34 )

l4 ・ 6
杨 钢桥 等 : 地 流 转 对 农 户 农 地 投 入 影 响 的 区域 比较 农
成群 , 河川 纵横 交 错 , 如蛛 网 。太 湖平 原 是 我 国东 部 地 密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汉川市为例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汉川市为例

土地利 用 数据 ,该数据 来 源 于汉 川市 国 土资 源局 提 供 的 2 0 - 0 6年 汉川 市 土地 利用 现 状 年度 变更 调 0 120 查 资料 ,来 源 可靠 ;二 是汉 川市 人 文 因 素数 据 ,主 要 来 源 于汉 川市 2 0 一 o 6年 的统 计 年鉴 和相关 研 0 120 ・
3 汉 川 市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31 汉 川市 土地 利用 类型 变化 . 20 O 6年汉 川 市 土 地 总 面 积 为 1 60 56 m , 6 3 .1h 其 中耕 地 面 积 占 4 . %、园地 仅 占 03 、林 地 占 85 9 . % 23 %、其 他农 用 地 占 1 .8 .1 77 %、居 民点及 工 矿 用地 占 86 %、交 通运 输 用 地 占 O5 %、水 利 设 施 用地 . 3 . 6 占 23 %、未 利 用 地 占 1 . % ( l ) - 7 94 6 表 、2 。与 2 0 01 年相 比 。耕 地 、其他 农 用地 、水 利 设施 用 地 、未 利
维普资讯
云 南地 理 环 境 研 究
第2 0卷
图1
以 川 市位 置
F g 1 Th o i o f n h a i i. e p st n o i Ha c u n C t y
用地 的 比重有 所 减少 ;林 地 、居 民点 及工 矿 用 地 的
1 研 究 区概 况
汉 川市 位 于湖 北省 中部 偏 东 ,孝 感市 南 隅 。汉
川市 地处 江汉 平 原腹 地 ,大部 分 地 区地 势平 坦 ,土
地 总面积 160 51h 6 3 . m ,平 原 125 1 m ,占总 4 0 . h 8 面 积 的 8 . % ; 水 域 2 0 m , 占 总 面 积 的 58 2 270 h 1 . % ;丘 陵 8 33 m , 占总 面 积 的 O5 % 。汉 36 7 3. h 3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农业展望,2023,19(5):14-18.Agricultural Outlook张艳,凡启兵(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基于2010—2019年湖北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 模型围绕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当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非农收入也相应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会得到相应优化,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农业收入会相应降低,且对非农收入影响系数的绝对值明显大于对农业收入影响系数的绝对值。

基于此,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完善转移人口人地脱离制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等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DIF-GMM 回归模型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Hubei province from 2010to 2019,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on farmers'income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DIF-GMM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scal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expands,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non-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will also increase correspondingly,and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will be optimized accordingly.However,as the scal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expands,agricultural income will correspondingly decrease,and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impact coefficient on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n agricultural income.Based on this,in order to further increase farmers'income as a whole,optimize the level of rural labor transfer,and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measures to increase farmers'income should be taken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such as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separating the transfer population from land,promot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innovating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models,so a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region.Hubei province;rural labor transfer;farmers'income;DIF-GMM regression model收稿日期:联系方式:Impac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Farmers 'Income—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Hubei )Zhang Yan,Fan Qibing2022-09-23张艳,E-mail :*****************。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作者:任怡龚梦曹月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6期摘要结合2014—2016年调研数据,从实证角度对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就此提出了推动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有序推行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问题;政策建议;湖北省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301-02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在对已有的关于湖北省土地流转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本课题组于2014—2016年对湖北省武汉、襄樊、宜昌、枝江等4市10镇38个行政村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力图把握现阶段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态势,以为政府制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通过调查发现,与以往研究相比,湖北省土地流转的参与率、组织化、市场化、合同化程度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有序推行。

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次问卷发放采用分阶段随机发放的方式,累计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46份,有效率为89.2%。

其中在武汉市共走访11个行政村,有效问卷127份,占总收回有效问卷的28.5%;枝江市10个行政村,有效问卷107份,占24%;宜昌市8个行政村,有效问卷116份,占26%,襄樊市9个行政村,有效问卷96份,占21.5%(表1)。

数据分析和处理,由SPSS20和Excel辅助完成。

2 湖北省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2.1 土地流转“非粮化”倾向明显调查发现,在走访的38个行政村中有32个行政村参与过土地流转,其中16个行政村的流转土地被全部或部分挪作它用而未用于粮食生产,所占比率为50%。

对村民的访谈显示,有6个村的流转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用于修建宅基地、道路、工厂、监狱、墓地等;5个村的流转土地被用于林木、果蔬种植;3个村的流转土地被用于畜牧业生产、渔业养殖等;还有2个村的流转土地则被用于药材、花卉培育。

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

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实例分析

Ⅳ级潜力区
包括黄石市的黄石港区、石灰窑区、下陆区、铁山区、 率州管理区;襄樊市的襄城区、樊城区;荆州市的公 安县;宜昌市的远安县、枝江市、宜都市、五峰县、 秭归县、草埠湖区、猇亭区、中心城区;十堰市的茅 箭区、张湾区;孝感市的云梦县、大悟县、应城市、 安陆市;荆门市的屈家岭;黄冈市的黄州市、红安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 神农架林区;沙洋农场等地区。
土地复垦补充耕地7625ha,
土地开发补充耕地19700ha。 通过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ha。
附表八 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
第三节
地域差异性
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方向
地形地貌:中南部为平原湖区,北部为丘陵岗地区,东 部为丘陵低山区,西部为山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形地貌 有密切关系,呈现出由平原区到丘岗区到山地区递减 的趋势; 资金和政策:平原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西部 开发政策提供机遇。 由于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 面的差异,各地区土地整理的优先类型、整理目标、 整理策略均有所不同。
第二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
潜力分析内容及方法 耕地整理潜力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土地复垦潜力 土地开发潜力 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潜力
一、潜力分析的内容
基础数据的来源:
各县(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上报数据;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00年)数据;
湖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大调查数据。
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从长远看,农地整理将是土地开
耕地内部统一规划
大幅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推动 我省农村产业化发展。
第二节
一、总体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S t u d y o n t h e i mp a c t o f r u r a l l a n d c o n ol s i d a t i o n f o r he t b e h a v i o r t h a t f a r me st r r a n s f e r f a r ml a n d i s s i g n i i f e a n t me a n i n g o n p e fe r c i t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n d t r ns a f e r s y s t e m a n d p r o mo t i n g t h e e c o n — o my o f r u r a 1 .Ba s e d o n t he d a t a o f 2 4 8 h o u s e h o l d s u r v e y q u e s —
— —
以湖北 省 汉川 市为例
流转 , 使农地适度集 中, 是统筹城 乡用地需求 、 满足城 市化 、 工业化发展 的必要条 件 , 是实 现农 民由土地实 物保 障向价值保障的转换 , 加强农 民利益保护和农村 社会稳定的时代前提【 l 】 。国家 为了改善农村农用地合 理 利 用 , 以及 规 模 化 生 产 采 取 了一 系列 的制 度 和 措 施, 其中就包括农地整理。农地整理是在综合 自然 、 社 会 经 济 和工 程 措 施 多 方 面 的基 础 上 , 对 农 地 资 源 进 行 调整、 整理 , 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提 高农 民生 活 水 平、 促进土地利用合理 有序化 、 调 整 土 地 权 属 关 系 的
国 土 与 自然 资 源 研 究

3 8・
TERRI TORY & N ATURAL RE S0URCES S TUDY
2 01 5 No . 4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7 8 5 3 ( 2 0 1 5 ) o 4 一 o o 3 8 — 0 4
基于农户 层面的农地整理 对 于 农 用 地流 转 影 响分 析
目的 的活 动[ 2 1 。
现阶段 ,很 多学者研究 了对农地 流转 的影 响 因 素, 其 中农户受 教育 水平 、 就业情 况 、 家庭人 口数 、 收 , 对于政府投资 的农地整理与农用地流转关 系 摘要 : 研 究农地 整理 对农 户农 用地流 转行 为的影 响 , 对 于完善 入等 1 研究较少。 刘琼 、 欧名豪从分析农用地流转行为发生背 我 国农 地流 转制度 以及促 进农村 农地 经济发展 意义重 大。 依据 湖 北省 汉川 市 1 0个 乡镇 的 2 4 8份 农 户调 查调 查 问卷数据 , 运 景和农地整理作用出发 ,认为农地整理可 以通过实现 用L o d c 回 归模 型 ,定量分析 农地整 理对农 户农地 流转行为 农地集中化 、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降低受让方土地利 用 的影 响。研 究表 明 : 农 地整理项 目的 实施对 对农 户农 地流转行 成本和保障转让方权利等方面促进农用地流转 l o l 。屠
The i m pa c t o f Rur a l La n d Co n s o l i da t i O n f 0 r t h e Fa r ml a nd Tr a n s f e r ba s e d o n
Fa r me r s i n Ha n c hua n
HU J u n e t a l
(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 W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Wu b a n 4 3 0 o 7 9 , Ch i n a)
t i o n n a i r e s f r o m 1 0 t o w n s i n Ha n c h u a n ,w e u s e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mo d e l t o a n a l y s i s t h e i mp a e t o f r u r a l l a n d c o n s o l i d a i t o n o n he t
( 1 武 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 科学学 院 , 武汉 4 3 0 0 7 9 ; 2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武汉 4 3 0 0 7 9 )
为 产生一 定的影响 , 其 中农地整理 状况 的农 田亩均灌 溉成本对 帆 以嘉 兴 市 为 例 , 利用实地 调研数据 , 分 析 开 展 土 地 农 地转入 和转 出行 为具有 负向显著影 响 , 可顺畅排 水的农 田比 重 对农地 转入转 出行 为具有 正向显著影 响 ; 农田道路 的通车情 况对农地 流转行为有 正 向影 响 , 但 影响 不显 著。 关 键词 : 农地 整理 ; 农地 流转 ; 农 户; 影响 因素
中图分类 号 : F 3 0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胡 军 , 熊 华 , 金 彬 婕
Hale Waihona Puke 整 理 活 动 之 后 与整 理 前 相 比 , 认为 土地整理 后 , 农 用 地 流 转 的规 模 更 大 、 流转的效益更 高 、 流 转 行 为 更 规 范、 农 户 对农 用 地 流转 的认 识 有 提 高【 l l 】 。 陈荣 清 以成 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