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看似已无甚价值,但其实不然。
侠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沉淀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侠文化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这从如今武侠文学、影视的高度繁荣可见一斑。
笔者以为,无论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还是针砭矫正社会时弊,抑或塑造理想人格模式,侠的当代价值都是圭璧连城的。
尽管侠文化一直是以一种反传统、反正统的文化存在,但历史已经证明一直盘踞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是脆弱不堪的。
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必然包蕴着多种面向。
侠之于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武功超凡的英雄形象甚或是舍己为人的仁人义士的典范,而早已化作融合这一切的一种独特而丰满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图腾,其所蕴涵的崇尚正义公平、自由进步、打破常规的思想价值,诚信重诺、见义勇为、不矜不傲的伦理精神,以及孤鸿烟月、断剑沧海、浊酒残阳的审美意蕴,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格,必将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
侠从一开始就具有深刻的平民性,且在历史上几乎一以贯之,这也是其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
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究其本源,乃个体文化人格的偏颇与缺失。
侠之“仗义疏财,赴人困厄,重诺守信,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正是一剂对症的良药,试想如今不少骄奢淫逸的“富二代”如果能有些许真正的侠者气概,那他们能产生的正面能量将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的散播,毕竟平民性才是其本质特点,聊可欣慰的是,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或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山西省怀仁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有内容是说有境界的审美对象具有深刻的包孕性。中国艺术以“隐”为要则,强调象外 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强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强调无画处皆成妙境。言象是外显的,是在者;言象之外是内隐的,是不在者。在在者与不 在者之间,在者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将品鉴者引入不在者的引子。不在者的世界愈广大,愈 丰富,在者的显现就愈成功。因而,在在者与不在者之间,不在者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在者。
有意思是指必须有韵味,耐咀嚼。境界是一个层深的结构,要在“曲”而“杳”,如人 从羊肠小道进入深山,慢慢领略山中的奇幻世界。第一境通过繁花绽放、落英缤纷、清晖散 落的一群意象,意在创造一个迷蒙奇妙、引人入胜的境界。如同人远远地望山,一座散发出 无穷魅力但又暂时无法弄清的美的世界,使观者无限向往。第二境所选择的意象都富有力感 和强烈的震荡感,骏马奔腾,鸢飞鱼跃,瀑布三千尺,狂风卷巨浪,象征着观者深入这一世 界,领略了无边的妙境,感受到巨大的性灵震荡,物摄我心,此乃走入物我相合境界的前奏。 第三境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清月孤圆,独鸟高飞,强调破除我执法执,解除物我之间的 界限,观者的角色消失了,一个外在的观者变成了世界的参与者,体现者,我就是白云,就 是清风,就是高飞的鸟,就是澄明的月,冥然合契也。从而进入第一义的上上之境。第一境 是远望有奇景,第二境是深入觉震荡,第三境是寄心明月自往还。第一境是我为物所吸引; 第二境是观物识馨香;第三境是我融入物中,此境就是一个包含无边妙境的深深世界,一个 非悉心领悟而不能至的无上宫殿。
我们说这样的不在者,这样的无边妙境的世界就是境界。它根源于象,又超越于象;境 就是这象背后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美学的境界理论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艺术 创造的中心既不在“引子”,也不在这个“引子”背后所展现的全部世界,因为它没有一个 终极表达对象,而在于所提供的一个想象空间。中国艺术的造境,既不是创造者所独有,也 不会被品鉴者穷尽,是一个永恒的可拓展的意韵空间。
山西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兰亭聚会上的人是“______ ,______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叠词”可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李密《陈情表》中,以______ ,______ 两句形象地写出祖母呼吸微弱、时日无多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二、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919年“五四”新文化浪潮中掀起的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距今整整一百年了。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话文才真正畅行起来,半文半白的旧文风_____.在上述两个时代白话文态势的强烈对比中,可以窥见:言语之风,在相对平稳的社会中,变化缓慢;社会急剧变革时,则变化迅速,其疾如风。
当今社会行驶在快车道上,祖国面貌_____,白话文也在快速演进。
随便翻开哪天的报纸,就会发现寻常“大白话”频频出现在报纸上,如“撸起袖子加油干”“马上就办”“像钉钉子一样”…这些口语说法,百姓一望而知。
不过,时下白话文也存在些不足之处,如长文多、套话多、引用古诗文“流行语化”。
此外,有的文章_____追求“文辞斐然”,词句雕琢太过,都不流畅、不好读了;有的文章偏好“古风”,甚至偶见通篇文言的“赋”我真想问编者:()在快马加鞭前行的新时代,应当大力提倡_____、清新的语言新风,以口语为主,杂以文言词语,让文章既不乏文采,又平易近人。
80多年前,鲁迅先生曾说: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糊涂始》这句话今天仍深刻地有着现实意义-新时代白话文追逐的目标,应该是能否让千百万群众“好懂”。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一网打尽日新月异过渡精炼B.一扫而空日新月异过度洗练C.一扫而空瞬息万变过度精炼D.一网打尽瞬息万变过渡洗练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有几个读者会把这样的文章读完?B.有几个读者不会把这样的文章读完?C.读者本来就不应该把这样的文章读完D.难道读者不应该把这样的文章读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这句话今天仍深刻地有着现实意义-新时代白话文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能否让千百万群众“好懂B.这句话今天仍深刻地有着现实意义-新时代白话文追逐的目标,应该是让千百万群众“好懂C.这句话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白话文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让千百万群众“好懂”D.这句话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白话文追逐的目标,应该是能否让千百万群众“好懂”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
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
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
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
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
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
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
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山西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山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美术源自社会劳动生活和创造,与节日、习俗、信仰、禁忌等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民间美术活动的主体往往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非常了解,集中反映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对民间美术传承主体保护的实质就是注重“人”的价值。
任何一项文化遗产都凝结着传承人的技艺和智慧,解决传承问题,首要是解决传承人的问题。
对民间美术传承主体的保护,除了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之外,还可以使传承关系变得更为开放和主动,使传统手艺所体现的人性受到关注和彰显,提高民间美术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认同,从而激发传承人对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持久积极性,以及整个社会对优秀文化遗产的尊崇和喜爱。
“一方水土一方人,十方喷响十片天。
”这句从农业社会流传下来的谚语告诉我们,大地是生命的温床,也是文化的摇篮。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宗教、民俗及生产、生活习俗等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地缘性对民间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及其他特性差异。
例如,就自然环境而言,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离不开浮梁县高岭村的高岭土,福建寿山石雕离不开寿山石,浙江嵊州竹编离不开嵊州的竹子。
各个地区社会人文环境也不尽相同。
例如,同样是民间剪纸,由于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河北蔚县剪纸的技艺与作品风格便与陕西安塞剪纸大不相同;以年画为例,天津杨柳青年画与山东高密扑灰年画也大异其趣。
强调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不是要建立“封闭”的生态保护空间,而是要通过合理规划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在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的基础上,出于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突出文化基因的目的,寻找手工艺文化在当代合理再生的可能性,发展可持续的艺术生产方式。
过度“脱域化”的价值介入,终会导致文化特性衰减和文化趋同。
目前的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要求遗产按照传统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的不变性,保持其“原生态”的特点;另外一种是要求遗产按照消费社会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的可变性。
山西省怀仁县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

山西省怀仁县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肇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具有300余年历史,因其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
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
清康熙年间,无为的几位著名画家悉心研究,经多次,反复实验,最终了色纸和玻璃,()。
所谓剔墨,即在绢纱画框上,手工艺人用笔勾勒出精心的拟画轮廓,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干后再在胶面上描画、着色、晕染、勾线,以工笔绘制。
纱为丝织品,轻薄透明。
灯中燃烛,闪映画面,人影婆娑,栩栩如生。
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多项工艺制作而成,。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精美绝伦革故鼎新摒弃独辟蹊径B . 美轮美奂推陈出新抛弃独辟蹊径C . 美轮美奂推陈出新抛弃别开生面D . 精美绝伦革故鼎新摒弃别开生面(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独创“剔墨”技法,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B . 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上画,并运用“剔墨”技法C . 运用“剔墨”技法,并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D . 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并独创“剔墨”技法(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在轮廓以外部分上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B . 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C . 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用墨把轮廓以外部分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D . 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下·邵阳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动漫缺什么?中国动画在历史上有过颇具特色的创作,比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水墨风格、剪纸风格的作品,在一代人的生命记忆中长久存在。
山西省怀仁市2020-202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或者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
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己经相当多了.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同时,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己有两三万人.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
山西省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山西省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匀称(chèn)羸弱(léi)旸谷(yáng)抖擞精神(sǒu)B . 奇葩(pā)炽热(zhì)腼腆(diǎn)谆谆教诲(zhūn)C . 稽首(qǐ)勾当(gōu)粗犷(guǎng)广袤无垠(mào)D . 玷污(diàn)蓦然(mù)两栖(qī)强聒不舍(guō)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河岸上是曲曲折折的长廊,廊边有木椅,坚实而温和,那木头的容颜在岁月的抚摸下日渐光滑,清晰的文理,显露出岁月的沧桑。
B . 抗战期间,梅兰芳身居沦陷区,却不畏淫威,蓄须明智,罢歌罢舞,即便生活逐日困窘,也不改初衷,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骨气。
C . 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灵秀旖旎的青山碧水,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D . 鲁迅总是独具匠心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他特有的幽默才能,出奇不意地使词语闪烁出动人的艺术的光芒。
3. (2分)(2017·海安模拟) 在下面两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每年正月十五,来夫子庙观赏花灯的市民,消防官兵在现场各处待命,,给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的赏灯环境。
②有读者认为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违背了原作者曹雪芹的创作初衷,只能说是之作。
对此评价,红学家。
A . 不绝如缕防患未然虎头蛇尾莫衷一是B . 不绝如缕防微杜渐狗尾续貂不置可否C . 络绎不绝防患未然狗尾续貂莫衷一是D . 络绎不绝防微杜渐虎头蛇尾不置可否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