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2声音的特性提升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随堂练习题:2.2 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随堂练习题:2.2  声音的特性

2.2声音的特性一、单选题1.(2019·镇江)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的()A.振幅B.材料C.频率D.结构2.(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3.(2019·陕西)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4.(2019·长春)女高的“高”是指声音的()A.速度快B.音色好C.音调高D.响度大5.(2019·徐州)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6.(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7.(2019·山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8.(2019·烟台)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9.(2019·聊城)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0.(2019·湘潭)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11.(2019·广东)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22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224)

8.D 9. 10. 11.C 12.D 13.A 14.C 15.A 16.B 17.C 18.B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9.振动 音调
20.发散 响度
21..振幅 振幅越大 振幅越小 声源到听者的距离等
22.声调(频率)响度
23.空气 距离声源的远近
24. 音调 响度
25.频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7.(2 分)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30.(5 分)小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明快满了!说话间,水真 的满了,小明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 小明不明白其 中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弄清其中的奥妙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 2.C 3.D 4.C 5.A 6.A 7.A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2.(2 分)图 1 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2 分)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1)图(a)和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些?哪个音叉的音臂较短些? (2)比较图(c)、(d)、(e)三图,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 和频率的音符? (3)假设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音符,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你可以听出它们的区别,而你怎 样从示波器的屏幕上的扫描图形来推断出这一点呢?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章声现象单元提升练习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章声现象单元提升练习

2章声现象单元提升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2.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3.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防止嗓声的产生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D.防止风吹到头部4.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C.声波能传递信息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5.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6.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8.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9.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探测深海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10.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二、填空题11.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队是国庆庆典群众游行方阵中唯一的京外队伍,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12.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由于它的频率低于_______Hz,所以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答案】次声波 2013.“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_.1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讲话时,对方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传播的.15.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 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 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 传过去的.16.如图所示,当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通过________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此处喝彩声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17.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18.小红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声音的一些知识,于是她查找了以下资料:共鸣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如果彼此相隔不远,那么,使其中一个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有趣的是:几乎随便什么容器里的空气(空气柱),都会同发声物体共鸣.拿一个发声体靠近容器,如果频率适当的话,那么,空气柱就会引起共鸣,使声音大大增强.根据声学家的研究,声音的频率越高,声波的波长越短,只要波长等于空气柱长度的4倍,或4/3倍、4/5倍……的声音,传入容器后都能引起共鸣.这就是我们把耳朵贴在热水瓶等容器口上能听见嗡嗡声的原因.(1)什么条件下空气柱会发生共鸣_____?(2)一只普通热水瓶内部高度大约是30厘米,则波长为______厘米的声音传入热水瓶,会引起共鸣.(3)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此现象?请举一例_____.19.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打电话,手机随即发出悦耳的铃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38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387)

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
14.(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打鼓人用力打鼓是为了增大响度。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5.(3 分)人们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播远些,可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 叭”,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声音的___ ____,从而使声音的___ ___更大些。 16.(3 分)如下图所示,远处山上瀑布声是通过 传到人的耳朵里在离瀑布越近的地方听
B.音色
C.音调
D. 频率
2.(2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
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
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2 分)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
C.改变拉弦的力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演奏改变的是音乐的节奏
10.(2 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
A.响度太大
B.音调太高
C.音色不好
D.曲调复杂
11.(2 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29.(5 分)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2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21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2.(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3.(2分)陈亮是江苏的优秀青年歌手,她的哥哥在北京上大学,哥哥每当从收音机中收听到陈亮演唱的歌曲时,根据歌声立刻就能判断出是陈亮在演唱.哥哥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歌词4.(2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A.响度太大B.音调太高C.音色不好D.曲调复杂5.(2分)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时,王丹和李明齐声说:“杨臣刚唱的。

”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6.(2分)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7.(2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2分)下列哪一项与的响度有关(C)A.我市实行机动车辆禁鸣B.教室内比旷野说话声音洪亮C.调节收音机音量旋钮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控制琴弦9.(2分)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10.(2分)恩施民歌“龙船调”享誉世界。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2声音的特性拓展练习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2声音的特性拓展练习

2.2声音的特性拓展练习一、选择题1.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2.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使之发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B.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C.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D.当塑料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它,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声音的响度太小4.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6.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7.“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8.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9.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10.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二、填空题11.声波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利用声波的波形图,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声音的一些特点,如图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则这两次发出的声音 ________相同, ________不同(“音调”“响度”“音色”).12.如图所示,成都是川剧发源地.川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堂鼓、大锣、小锣、唢呐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观众能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传播到人耳的.13.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加以辨别.14.音调是由发声体的_____决定的,_____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有关系,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有关,“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_____.15.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音调最高的是______;若用相同的力量吹气,音调最高的是______.16.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17.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三、解答题18.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_______.(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 ______ 点.19.王明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王明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1)王明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__(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_____,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________,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___(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20.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其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实验时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听不到刻度尺________发出的声音.(2)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减小时,尺子振动的频率变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________.(3)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固定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会发现用力越大,尺子振动的________越大,发出的声音________越大.(4)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塑料尺相同,拨动尺子的力也保持相同,则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不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答案1. B2. A3. D4. B5. A6. C7. B8. A9. B10. C二、填空题11.音调响度12.音色空气13.空气音色14.振动频率频率振动振幅振幅距离音调高15.A H16.下面17.振动响度18.长度a 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A B19.高信息振动频率慢快20.振动高幅度响度音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0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109)

B.振幅不同
C.音调不同
D.音色不同
9.(2 分)图 1 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0.(2 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说明声音是由于
而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
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7.(3 分)如图 a 所示,小明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 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 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 度分别如图 b、c 所示,从波形上看,这两次声音的 音调 相同, 响度 不同(选填“音 调”或“响度”)。
22.频率,振幅
23.振动,频率,音调,响度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4.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以声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用喇叭形的传声筒传声,可以使声音在传声筒所指的方向得到加强,也就能传得更远。声 音如能沿着管子传播,就更加集中了,响度减小得慢。扬声器的喇叭,医生用的听诊器就 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25.在瓶中装不同量的水,敲的声音不同 26.答: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 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27.利用了音色这一特性.如果瓷器破了,它的音色就会改变. 28.保养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音的音调 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较快的发现列车是否存在故障。 29.机器运转时振动会发出声音,运转情况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把一根金属棒的一 端放在机器的各个部位上,把另一端靠近耳朵听,这样可以更详细地听到机器运转所发出 的声音,以此判断机器运转的情况 30. (3)三种乐器虽然都在演奏同一音符,但是各自的音色是不同的。除了人耳可听出作 出区别,在示波器的屏幕的扫描图上更可清楚地加以识别:原因在于三乐器的振动波形图 完全不同,而振动图形能反映各乐器发音的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即音色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 (2)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6.(2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
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
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7.(2 分)小提琴手在舞台上倾情演出,美妙的音乐令全场为之陶醉,关于小提琴的说法错
26.(3 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
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
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
声音,这是由于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7.(5 分)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 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
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
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

22.(3 分)除夕夜,关上门窗也能听见户外的鞭炮声,因为声音能在气体和_________中传 播。在家中听音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可以将声音减轻些,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 _________(选填 “响度”、“音色”或“音调”)。
【参考答案】***试卷处Hale Waihona Puke 标记,请不要删除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 5.B 6.C 7.C 8.B 9.B 10.C 11.C 12.D 13. 14.C 15.B 16.C 17.A 18.B 19.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声音的特性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振幅B.音色
C.响度D.音调
2.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3.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C.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

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
噪声
4.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5.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

”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频率
6.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音调高B.音调低
C.响度大D.响度小
7.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8.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9.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10.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
13.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色”)
14.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
的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15.苏州是评弹的发源地.评弹常见的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17.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 拆掉了口琴外壳, 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
三、解答题
1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于是他决定与同学们一起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
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_____、②_________。

(3)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控制变量法②转换法③建模法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以上的琴弦进行实验比较合理,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_____.(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_____(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有关.
20.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
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________(填“变高”或“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时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A
3. A
4. D
5. C
6. A
7. A
8. D
9. B
10. C
11.振动响度
12.甲和乙甲和丙
13.响度音调
14.不同音色响度
15.音色音调
16.由高变低
17.音调响度
18. A、B、C A、D、F 80 1.02 ①寻找普遍规律19.发声体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空
气能传声乙一高频率
20. D 音调空气钢尺响度振动频率小于20 Hz,发出次声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