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如何改变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等,引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声音提示器、制作一个声音屏蔽器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声音实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声音的特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所学内容,巩固和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总结声音特性的关键点和影响因素,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认知框架。
3.强调声音特性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验装置,如音叉、扬声器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不同声音特性的变化。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声音特性的相关问题。例如,讨论不同乐器演奏时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原因;探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等。
2.设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意识。
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不同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激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好奇心。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手机铃声设置、音响设备调试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声音特性的应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含义。
2.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2.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 和发声的音调。
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数据记录
钢尺 振动 声音 伸出长度 快慢 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慢
最低
——有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 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 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小,音调越低.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1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 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 动的_____决定的.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 的是___.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 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猫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符号:f)(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单位:次/秒,又记作:赫兹,符号:Hz(读作赫兹)。
(4)应用:铁路工人检查铁路螺栓是否松动、判定碗等容器是否破裂、空气乐器等;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和次声:它们是声,但人们都听不见;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1)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2)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3)拓展:①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大多数能听见次声波;②次声波对人体的内部器官危害比较大;③超声波可以用作声呐、雷达等;还可以用来焊接、作手术刀、清洗精密仪器等;【例题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答案】C【解析】解:A、高歌猛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请勿高声喧哗,是让人说话声音的响度小一些;故B错误;C、女高音歌唱家,是指女歌手的音调高;故C正确;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变式1】“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解析】解:“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小,故BCD错误,A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同步课件 (共28张PPT)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新知导入
【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
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翅膀发出的声音?
要研究声 音的特性
蝴蝶
蜜蜂
新知讲解
演示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
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 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 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新知讲解
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1.发声体的振幅 2.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更大声的喊 → 增大发声的响度 喇叭 → 减少声音的分散
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越远越分散
新知讲解
【注意】(1)调节音量是指改变响度。 (2)大点声说话,是指响度。
新知讲解
如图,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果用相同的力敲击大 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音__调_不同;但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 敲击同一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响__度__不同.
新知讲解
蛋蛋同学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 同样大小的力度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1,2,3,4,5,6,7,i八个不同音调 的声音。现在问同学们,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低__(填“高”或“低”);若用同 样大小的力依次吹瓶口,则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高___(填“高”或“低”)。
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 较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新知讲解
探究归纳:观察声音的波形图可知,音调相同的 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 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2)音色 ① 定义: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 ② 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 等因素决定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通过问题导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音特性进行研究。
2.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深入研究小组所选的声音特性。
3.鼓励小组之间分享研究成果,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成果,总结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声音特性的重要性,如在音乐、通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使学生认识到声音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3.强调声音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撰写观察日记。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声音特性,提高对物理现象的敏感度。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目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乐器之间的声音差异,激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好奇心。这种生活化的导入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参与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 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声音特性的应用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 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声音特性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影响因素。
2.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特性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强调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探究声音现象。
(二)问题导向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 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思考不同声音现象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3. 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主要涉及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这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区分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征。
针对这一内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首先,我以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三个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特性的变化。接着,我安排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共同探讨声音特性的应用和影响因素。在实验环节,我指导学生进行声音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最后,我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巩固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量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 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 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100次,频率为 100HZ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2.响度
尺子音调不变,发出的声音是完全相同的 吗?
怎么让尺子发出的声音更大? 响度:声音的大小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响度
小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系在细绳上的 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 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 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响度
实验结论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 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大.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 体的远近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 波形有什么变化?
2.2声音的特性
播放动画:《各种声音》 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哪些地方不同?
音乐欣赏
蝉叫 虫子叫 大象叫 公鸡打鸣 钢琴曲
1.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为何不同)
振动的快慢不同
动手试一试: 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音调
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振动的
次数叫频率
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3.音色 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音色
实验结论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 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的.
小结
含义
音 声音 调 的高
低
决定因素
发声体 振动的 频率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 音叫做次声波 思考:为什么有时我们认为很静、没有 任何的声音,而猫却突然表现非常警觉?
提示:猫的听觉范围是:60——65000HZ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2
• 3、乐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 三个特征叫___________。
• 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 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 度大?
•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响 度大,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
课堂练习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 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 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 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C.响度
B.频率 D.音色
答案:D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 花(或碎布),做 成一个活塞。用水 沾湿棉花后插入两 端开口的塑料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 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 就会改变。你能试 着做出这样一只口 哨吗?
响 声音的 发声体振 度 强弱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 声音的 色 特色
发声体本 身的材料、
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 体的依据
• 1、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___,它由发声体振 动的频率所决定,频率越大,音调______。
• 2、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 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___,响度越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