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M-005-TCH Section 01 - Issue 1.0 轮胎制造缺陷防治手册-内衬层露线

合集下载

轮胎修补过程通用要求

轮胎修补过程通用要求

新胎修补过程基本要求1、目的保证新胎(斜交)修补后符合各种类轮胎性能:载重轮胎符合GB9744、工业轮胎符合GB/T2982、工程轮胎符合GB/T1190、越野轮胎符合轮胎符合相关企标及协议、农业轮胎符合GB/T1192要求和HG/T2177-1998外观质量要求。

2、范围采用GB/T6326《轮胎术语》中的术语。

本要求规定了新轮胎(斜交)修补用术语、设备及工具、轮胎外观问题可修补的尺寸要求、轮胎修补技术要求、轮胎修补后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胎(斜交)的修补。

包括载重轮胎GB9744、工业轮胎GB/T2982、工程轮胎GB/T1190、越野轮胎(特品)、农业轮胎GB/T1192的修补3、引用标准除标明年份的标准外,其余适用于最新版本:GB9743 轿车轮胎;GB9744 载重汽车轮胎;GB/T1192 农业轮胎;GB/T2981 工业轮胎;GB/T1190 工程轮胎;GB/T4501 汽车轮胎室内性能试验方法;GB/T519 充气轮胎物性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521 充气轮胎外缘尺寸测定方法;GB7036.1 充气轮胎第一部分:汽车轮胎内胎;HG/T2177 轮胎外观质量;HG/T2443 轮胎静负荷试验方法;Q/GL02.005 特种越野轮胎;Q/GL02.006 内支撑轮胎;GJB1260-91 军用越野汽车轮胎系列;GJB1261-91 军用越野汽车轮胎通用规范;型式检验规程外观检验规程GB/T21286 充气轮胎修补。

4、术语和定义采用HG/T2177 轮胎外观质量中的外观缺陷名称,见表一,表一是HG/T2177中的斜交轮胎使用部分,已经去掉子午线和轿车轮胎部分,总计22类缺陷,由于HG/T2177标准按部位来划分缺陷,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简化和新增了部分缺陷。

4.1 伤口预处理对缺陷部位进行消除处理,将不合格的部位,比如杂质、局部洪生、烫伤胶料、裂口等利用打磨、修剪、挖割等方法清除,创建一个适合修补的伤口(伤洞),以有利于进一步修补。

轮胎工艺培训资料 (2)

轮胎工艺培训资料 (2)
800
105
925
110
1060
120
1400
125
1650
130
1900
135
2180
140
2500
145
2900
150
3350
155
3875
160
4500
165
5150
170
6000
• 轮胎为什么是黑色? 轮胎黑色的理由是为了提高耐久性。 轮胎不是单 纯的用橡胶来制造的,而是根据轮胎的用途和特 性,合成多种物质来制造的。碳黑是燃烧炭化氢 时发生的黑色粉末状的物质,当它和高分子结合 时增大橡胶的耐久性, 这样黑色粉末碳黑的进入, 轮胎呈黑色。 • 白色突出文字的彩色轮胎 白色的突出文字是另外的采用白碳黑的橡胶粘贴 出来的, 这种白碳黑和橡胶的结合性低,磨损快, 所以只使用于一部分轮胎中
5 轮胎术语
• 总宽度 :当轮胎安装在装配轮辋上,并充气达到 适当胎压且无负荷时,轮胎的相对胎侧(包括轮 胎上所刻的文字以及保护线)之间的直线距离 • 断面宽度:不包括侧面保护线以及所刻文字的轮 胎宽度 • 胎面宽度 :在没有负荷的情况下,所测量的胎面 表面距离 • 总直径 :无任何负荷充气轮胎的直径 • 断面高度 :轮胎直径减去轮辋直径, 再除以 2 • 轮辋直径 :与轮辋边缘紧密相连的轮辋基体的直 线距离(与轮胎内径基本相同) • 轮辋宽度 :轮辋边缘内部两个相对边缘之间的距 离
• 1946年法国米其林公司发明举世闻名 的子午线轮胎 ;1948年,又发明了全 钢子午线轮胎。 • 1955年,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发明了半 钢子午线轮胎,到如今,两家公司仍 然在各自的领域内保持着领先。 • 为了平衡车与路之间的发展,民用车 轮胎的设计重点已经转为提高速度、 更好的控制和安全性。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讲义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讲义

到 8"挤出机中。 生产胎面下面缓冲胶片的压延机由 4.5"冷喂料挤出机或开炼机供料。
所需设备: 挤出生产线,其配有 8"热喂料挤出机、355×700 mm 缓冲胶片压延机、检测、冷却、
裁断及卷取装置、为挤出机供料的破胶机和开炼机组,为缓冲胶片压延机供胶的 4.5"冷喂 料挤出机或开炼机(工艺流程图中工序 9.1)。 轮胎成型
一次法成型机,两次法成型机
硫化
硫化机
成品在线检测
均匀性试验机,静平衡试验机,动平 衡试验机,X 光试验机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名称 钢丝帘布压延生产线
锭子架(双排) 开炼机
00 带束层挤出生产线 双复合挤出机
两复合联动生产线 内衬层挤出压型生产线
内衬层压延生产线
多刀纵裁机
钢丝圈缠绕机 钢丝圈螺旋包布机
进口厂商 意大利爱克立公司 意大利鲁道夫公司
日本 IHI 公司 美国 RJS 公司
加拿大 RMS 公司 美国 STEELASTIC 公司
德国特乐斯特公司 德国克虏伯公司 意大利波米尼公司
德国特乐斯特公司 德国克虏伯公司 意大利皮列里公司
台湾鑫昌公司 日本 IHI 公司 德国贝尔斯托夫公司
一、全钢载重子午胎工艺过程要点及概述
1.子午线轮胎材料分布图胎 Nhomakorabea胶胎面下层胶
内衬层 肩垫胶 胎体
上三角胶 下三角胶 钢丝圈
胎侧胶
子口填充胶 子口耐磨胶 钢丝补强层
胶料挤出部件:胎面/胎面下、内衬层、上/下三角胶、胎侧、子口耐磨胶、 子口填充胶、肩垫胶 骨架材料:胎体、带束层、钢丝加强层、钢丝圈、纤维补强层
2.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制造工艺分为:生胶混炼,胎面、胎侧、胎肩垫胶和胶芯制造,胎体、带束层制 造,各种型胶部件制造,胎圈制造,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外胎成品的在线检测等。 子午线轮胎生产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 加工工艺简述: 如下图所示,简要说明密炼、压延和轮胎制造的全部工艺过程。 (1)混炼 混炼是制造工艺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中,生产各部件加工所需的各种混炼胶。 橡胶、碳黑、油料及其他配合剂在密炼机中混炼。多数胶料需二段混炼,而某些具有 特定性能的胶料则需多段混炼。 中段生产的胶料(不含硫磺和促进剂)叫母炼胶,最后阶段混炼出的胶料叫混炼胶或 终炼胶。 密炼机将母炼胶和终炼胶排到一带捣胶装置的压片机上,以完成混炼生产的全过程。 之后将胶料下片、冷却、浸渍防粘剂和干燥,最后装在托板上。 制造工艺及技术要求: ——母炼胶制备时需有碳黑、大用量白色填充剂和油类增塑剂用的自动称重和进料装 置。橡胶(天然、合成)及小药用另外的装置称重。 ——多批天然橡胶的混合。 ——将两种或多种母炼胶在称重时混合一起,用这种方法制备终炼胶。 ——四速密炼机的加工速度依拟加工产品的类型而定。 ——密炼过程由微处理机或类似装置进行全自动控制。 ——每次混炼周期结束时,胶料从密炼机中排出。其周期由时间、温度或能量来控制, 或由时间和温度或时间和能量联合控制。 由于技术的缘故,无论是胶料还是母炼胶,在使用前都需放置相当一段时间。 每批胶料均提取一个试样,以作物理性能的测试。 根据上述制造工艺,胶料制备需如下主要设备: ——油类增塑剂储存、分配及称重装置 ——碳黑、白色填充剂储存和称重装置 ——橡胶称重装置 ——四速密炼机 ——带捣胶装置的压片机 ——胶片接取装置 ——小药称重装置 (2)钢丝帘线挂胶 在此工序生产轮胎钢丝帘布层用的挂历胶钢丝帘线。 胎圈补强条、胎体帘布及小角度带束层所用的挂胶钢丝帘布 钢丝帘布在四辊压延机上挂胶,此压延机在钢丝帘布的每一面热贴一层薄胶片。 胶料在一组开炼机上进行热炼,此开炼机以胶条形式连续向压延机供胶。 挂胶帘布宽度为 850mm,用带双层聚乙烯垫布的大容量工字轮卷取,然后将其送到斜 角裁断线上。 挂胶的主要要求如下: ——钢丝锭子房备有空调装置以控制其温度和湿度。 ——4 个压延辊筒配有独立的温度调节装置,以保持恒定的加工温度。

防止小规格航空轮胎胎侧露线的方法

防止小规格航空轮胎胎侧露线的方法
( 刊 编 辑 部 赵 本 敏)
3 0户重 点企 业 名 单 , 角 集 团榜 上 有 名 。此 次 5 三
重 点 企 业 的评 选 是 以 企 业 规 模 、 业 地 位 、 新 能 行 创
力 、 能降耗 为主要参 考指标 , 出了具 有发展 潜 节 突
力 的新 兴产业 和特色产 业 , 经综 合评 审确定 的 。
副 主任 、 总 工 会 主 席 刘 新 民到 风 神 轮 胎 股 份 省
文, 新泽 西州 的代 顿 和 田纳 西 州 的朱 丽 叶 4个 配
送 中 心 配送 。 ( 军涛摘译 田 吴 秀 兰校 )
兵驻济南 地 区军 事代表 室和 中国重型汽 车集 团有
限 公 司综 合 评 定 , 定 贵 州 轮 胎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为 指
轮 胎胎 侧 用 橡胶 组合 物 和 轮 胎
( 刊 编辑部 本 赵 敏)
进 入马来 西亚刻 花轮胎 的安全性 。
TP( www. y e r s . o ), 0 9 1 — trpes耐力 已获得 欧洲 投资 银行 ( I ) 供 的 EB 提 1 亿欧元 贷 款 , 以支 持公 司 2 1 0 2年 的研 发 项 目。 项 目包 括研 发降 低 轮胎 对 环境 的影 响 、 高轮 胎 提
集 团济 南 特种 车有 限公 司评定 为 2 0 0 9年度 质量 信 赖供应 商 。
( 州轮胎 股份有 限公 司 路 仕平 ) 贵
△2 0 0 9年 l 1月 3 日 , 东 省 政 府 出 台 了 0 山 《 于加 快 重 点 工 业 企 业 发 展 的 意 见 》公 布 了 关 ,
2 2 亿 美元 , .5 并于 2 0 年 年底 投产 , 由于受 到 09 但

(轮胎)质量手册

(轮胎)质量手册
JS-L81A-03 JS-L43E-01-03
4.1 0 检验和试验 检查业务规定
量产 初次 产品 管理 实施 要领
JS-L43E-01
原副 材料 关联 业务 规定
原副 材料 进口 检查 要领
BAT CH橡 胶检 查要 领
硫化 初次 产品 检查 要领
成品 定期 质量 审查 规定
产品 试验 规定
外观 检查 员认 定登 录实 施要 领
工程
FME A管 理要 领
特别 特性 管理 要领
现场 启示 物管 理要 领
STEE
L
COR D压 延工 程
特别 管理 要领 新建 设备 移交 规定
限度 样本 制作 及管 理要 领
JS-L32I-01 JS-L63B-01-01 JS-L61D-00-05 JS-L31A-01-05 JS-L43D-00-01 JS-L61C-01-04 JS-L43B-04-05
的控制
JS-L62A-01 JS-L81A-01
计量 仪管 理要 领
标准 仪管 理要 领
测定 系统 分析 要领
试验 室运 营要 领
设备 保全 要领
JS-L62A-01-01 JS-L62A-01-02 JS-L62A-01-03 JS-L43E-01-04 JS-L62C-01-01
JS-
L31
A-
半成品识别管理要领 JS-L61C-01-05
7 /9 改定编号
7
标准编号
4.9 过程控制 工程管理规定
JS-L41
设备管理规定 工程管理要领 设备保全要领
分任 组运 行规 JS-L81A-01 定 作业 环境 管理 JS-L61C-01-01 要领 管理 计划 书作 成要 JS-L62C-01-01 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检查的数据填写在表格 SEC01-005-TCH《内衬层露线缺陷分析数据检查表》上。
当检验检出或由其他途经发现内衬层露线伴随标识线下移,当同一台硫化机出现 1 条胎里露 线(或胎里露线)伴随标识线下移,操作工应立即查找原因,纠正后方可进灶,预防产生批量性露 线;如未查明原因,应通知跟班技术员按照《标识线下移的原因确认》表中方法进行原因确认,并 将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填写在表格 SEC02-005-TCH《标识线下移内衬层露线缺陷分析数据检查 表》。
B区/D区技术人员根据检查和分析的结果,每一项检查给定判定结果,对采取的措施进行效果 跟踪。
1.6 采取措施 根据每一项检查给定判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或更改措施,如整改不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参
数、更改设定参数、禁用或换一批半部件使用等等。将采取的措施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上。
1.7 效果验证 将采取的措施进行效果跟踪验证是否有效。若有效加大跟踪试验范围;若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1.3 缺陷症状分析
表 1:成品胎内衬层露线时对应的半部件、胎胚症状分析
序号
原因
成品胎表现
胎胚表现
半部件表现
1
钢丝圈对中 偏小
胎肩单侧或双侧胎里 露线,露线往往呈周向分 布
没有明显的表现
没有明显的表现
2
胎侧反包不足
胎侧反包不足的胎肩 胎里露线,露线往往与反 包不足的部位相对应
胎侧反包端点低于 第一胎面反包标示线, 可能胎侧正包偏高
可能胎侧宽 度不足
3
胎面压合展开 宽不足
胎肩单侧或双侧胎里 露线,露线往往呈周向分 布
胎侧反包端点偏 低,胎肩过渡较陡
可能胎面冠 宽不足或胎面生 胶硬度偏高
胎侧反包端点局部
4
胎面偏歪
胎肩单侧胎里露线, 露线往往呈周向分布
或周向偏低,胎肩过渡 不好,或没有明显的表
没有明显的表现

5
辅鼓周长/胎胚
胎肩双侧胎里露线,
周长偏小 露线往往呈周向分布
没有明显的表现
没有明显的表现
胎肩单侧或双侧胎里
6
半部件问题
露线,厚度或重量不足时 露线往往呈周向分布,长 度不足或接头开时露线往
没有明显的表现
尺寸或重量 不满足要求
往局部分布
胶囊漏或装错胎胚胎
肩往往双侧胎里露线,露
线呈周向分布;胎面标识
7
硫化问题 线标识下移造成的露线分
没有明显的表现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PSM-005-TCH
轮胎制造过程缺陷防治手册
章节号 Section: 01
页码 Page No. 3 OF 4
发行号 Issue 修订日期 Date:
内衬层露线控制
Rev 2007.09.24
产生原因 溢流阀压力偏小
溢流阀无动作
溢流阀坏
活络模水缸内漏
活络模伸出无暂 停动作或活络模 伸出暂停高度过 低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PSM-005-TCH
轮胎制造过程缺陷防治手册
章节号 Section: 01
页码 Page No. 2 OF 4
发行号 Issue 修订日期 Date:
内衬层露线控制
Rev 2007.09.24
图 1:内衬层露线的主要原因分析图
GTC–Radial Truck Plant 贵轮载重子午胎分公司
GTC–Radial Truck Plant 贵轮载重子午胎分公司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PSM-005-TCH
轮胎制造过程缺陷防治手册
章节号 Section: 01
页码 Page No. 4 OF 4
发行号 Issue 修订日期 Date:
内衬层露线控制
Rev 2007.09.24
1.5 判定分析导致本批缺陷产生的原因
成品轮胎胎里有可见线痕或有钢丝帘线暴露的症状称为内衬层露线;露线往往出现在胎里胎肩 的单侧或双侧,有时呈周向分布,有时呈局部分布。
常见的内衬层露线有:胎侧接头开、肩垫接开、内衬层接头开造成的局部露线、胎面厚度不 足或钢丝圈对中偏小等原因造成的周向或局部的露线。
1.2 导致缺陷的主要原因分析 采用因果分析图列出导致缺陷的主要原因(见图 1)
有边伸边合动作;
观察硫化后的轮胎标
活络模伸出时压倒胎胚上胎肩。
识线的位置
1.4 收集数据 当检验检出或由其他途径发现内衬层露线,一个班组内单个机台/规格内衬层露线的数量超过
2 条时,B 区技术人员必须对缺陷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缺陷特征有针对性地对成型机设备参 数、半部件进行核查。
检查按如下顺序对产生露线的原因进行排查: 露线特征分析→胎胚外观形状检查→钢丝圈对中参数检查 →半部件检查→成型设备状况检查
表 2:因硫化问题造成标识线下移的原因确认
原因检查
处理方法
1、 观察溢流阀压力表值(标准 0.38~0.40MPa) 向维修人员报修,等
2、 溢流阀压力表坏,在调节溢流表时指针没有 维修处理好后再进灶
变化或不能回 0。
观察硫化后的轮胎标
3、 控制气源泄漏:阀上泄漏和铜管接头泄漏 识线的位置
4、 进灶观察二次定型继续往下合模时活络模在
未接触底座就往回收缩
1、在合模过程观察溢流阀阀芯保持和溢流时动 向维修人员报修,等
作:原因:A、控制起源压力不足(或有泄漏); 维修处理好后再进灶
B、控制电磁阀坏。
观察硫化后的轮胎标
2、进灶观察二次定型继底座就往回收缩
1、溢流阀提前溢流
向维修人员报修,等
2、进灶观察二次定型继续往下合模时活络模在 维修处理好后再进灶
GTC–Radial Truck Plant 贵轮载重子午胎分公司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PSM-005-TCH
轮胎制造过程缺陷防治手册
章节号 Section: 01
页码 Page No. 1 OF 4
发行号 Issue 修订日期 Date:
内衬层露线控制
Rev 2007.09.24
1. 内衬层露线控制 1.1 缺陷定义
则按《缺陷技术分析循环图》的规则进行新一轮的分析,直到解决问题。
特征分析
收集数据
效果验证
原因分析 采取措施 缺陷技术分析循环图
未接触底座就往回收缩
观察硫化后的轮胎标
识线的位置
观察活络模伸缩动作有卡的现象,左右两边动作 向维修人员报修,等
不一致等,可能是活络模水缸内漏,一般动作慢 维修处理好后再进灶
的一边水缸内漏
观察硫化后的轮胎标
识线的位置
合模过程观察当活络模伸出前应先暂停后伸出, 向维修人员报修,等
直到活络模完全伸出后才能继续往下合模,不能 维修处理好后再进灶
没有明显的表现
布在上胎肩周向,下胎肩
往往胎里不平,同时伴随
有有轻微花纹圆角。
根据缺陷的症状分析,结合胎胚、半部件的表现,进行初步判定导致本批缺陷产生的原因。若
为成型原因,根据第 4 点的要求收集相应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解决问题;若为标识线下
移的硫化问题,根据表 2 进行原因确认。
GTC–Radial Truck Plant 贵轮载重子午胎分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