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 花开堪折直须折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赏析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全诗赏析出自中唐诗人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此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
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
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
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
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
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
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
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哲理

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哲理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句话以花为载体,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机会和时光,抓住生命的瞬间,不要留下遗憾。
不仅如此,还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不要在不值得的事物上费神,让人生更有价值。
花开堪折直须折,这里的“直须折”是在提醒我们,在心灵饱经劫难时,不要忘记时间的无情,花是美丽的,但终究要凋谢。
生命之美在于不断变化,时间箭头只指向前,我们要像“折花”一样滋养塑造自己,趁着鲜花未凋谢时,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
若不折,则留下的不是美丽,而是寂寞和遗憾,也许此花将永无再开之时。
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话是一句提醒,告诫我们不要在无头无脑的事物上浪费时间,找不到任何意义。
折枝表示痛失一分收获,浪费了重要的机会。
人们在探寻自己存在的目的时,应当注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对于那些不能为自己创造收益的事情去经历,只会让我们折断一片又一片的枝条,白白浪费光阴,只有把握好时间,抓住一切值得的机遇,我们的人生才能焕发光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追逐多余的事物和财富,却失去了时间和机遇。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青春的短暂,珍惜和把握
每一天,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不断开拓自己的天地,做出更有价值
的事情,向着成功迈进。
当我们坚持这种品质,克服自卑的心态和惧
怕难事的心理,成为自己的关键人物,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生命总是不可预测的,但是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哲理,却告诉我们,在
短暂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勇敢前行,把握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中留下自己真正的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杂诗唐代: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一作:有花)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愿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今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二.求一首诗:花需杜秋娘《金镂衣》劝君莫惜金镂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肯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花开堪折直须莫待无花空折枝意思

花开堪折直须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古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歌》。
这句诗意味深长,道出了人生中不能等待时机错过,要及时把握机会的道理。
在生活中,这句诗也可以引申为“珍惜眼前人”,“把握时机”,“遇事勇往直前”等诸多意涵。
1. 诗歌背景及含义解析这句诗出自孟郊的《登科后歌》,当时孟郊因功名未中而感慨失意,但是他并没有绝望,而是写下了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诗人通过“花开堪折”的比喻,表达了“把握时机”的含义。
人生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及时把握住它,否则待花谢时,一切就太迟了。
“无花空折枝”则表达了因为错过了时机而遗憾的心情。
这句诗意味深长,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2.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句诗所表达的“把握时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深刻的应用。
比如在事业上,做人要有远见,及时把握机会,抓住每一次能够改变命运的机遇。
在个人成长上,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等珍贵的人际关系更要好好把握。
3. 事例分析许多成功人士在事业上往往都是抓住了机遇,敢于冒险,勇敢拼搏,最终取得了成功。
比如乔布斯在创办苹果公司时,正是抓住了当时计算机产业的黄金时代,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又比如在学业上,一些学生也能够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勤奋努力,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
这些成功者都是抓住了时机,及时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机智。
4. 怎样把握时机有人说,成功是偶然,但成功者必然。
抓住时机,把握机遇并非是偶然的,而是需要我们有一颗敏锐的洞察力,有一颗不折不抠的勇气,更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自己在面对时机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我们在把握时机的时候,需要做到:- 敏锐的洞察力。
要善于发现机会,洞察时机,及时抓住。
- 勇气和决心。
要有充分的勇气和决心去迎接挑战,不被困难所吓倒。
- 足够的准备。
要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使自己能够在机遇来临时做好准备。
5. 结语“花开堪折直须莫待,无花空折枝”,古诗词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金缕衣》作者:杜秋娘原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4、莫待:不要等到。
诗意:奉劝你不要怜惜那华丽的金缕衣,还是多多珍惜青春时光吧。
花儿既已盛开,那么就要能够折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折下来,别等到花谢了才去攀折那空无一物的树枝。
赏析: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
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
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
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
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莫待无花空折枝全诗《金缕衣》作者:杜秋娘原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4、莫待:不要等到。
诗意:奉劝你不要怜惜那华丽的金缕衣,还是多多珍惜青春时光吧。
花儿既已盛开,那么就要能够折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折下来,别等到花谢了才去攀折那空无一物的树枝。
赏析: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
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
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可比非平章的意思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可比非平章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诗人以梅花与雪花相争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下面是这句诗的全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可比平章事。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中,“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指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与飘雪相争,不肯轻易屈服。
诗中的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扬和敬佩。
“骚人可比平章事”则是指自己作为一个有才情的文人,他的作品和才华可以与平章(指官僚文人)相媲美。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对文人身份的肯定。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味着花虽美丽,但最好折下来欣赏,不要等到花谢了才折下来。
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把握的态度。
整个诗句通过梅花与雪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唤醒人们要及时把握美好时光的意义。
表示没珍惜眼前人的诗句

表示没珍惜眼前人的诗句
1、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杜秋娘(唐)
译文: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2、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晏殊(宋)
译文:看到风雨催洛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
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李商隐(唐)
译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解析。
1。
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
堪:可。
3。
直须:不必犹豫。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题作者为杜秋娘。
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
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
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
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
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
然而字面背后。
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因此。
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
作珍惜时光看。
便摇曳多姿。
耐人寻味。
此诗含意很单纯。
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
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
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
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
重复而不单调。
回环而有缓急。
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
二句式相同。
都以劝君开始。
惜字也两次出现。
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
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
莫与须意正相反。
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
无花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
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
却劝君莫惜。
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
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
诗句未直说。
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
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
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
可是。
世人多惑于此。
爱金如命。
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
一再劝君。
用对白语气。
致意殷勤。
有很浓的歌味。
和娓娓动人的风韵。
两句一否定。
一肯定。
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
似分实合。
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
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
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
单就诗意看。
与一。
二句差不多。
无花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
这样。
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
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
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
上联直抒胸臆。
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
是比义。
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
三。
四没有一。
二那样整饬的句式。
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
上句说有花应怎样。
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
下句说莫怎样。
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
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
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
似分实合。
反复倾诉同一情愫。
是劝君的继续。
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
热烈。
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
力度极强。
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
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
这里的热情奔放。
不但真率。
大胆。
而且形象。
优美。
花字两见。
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
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
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
句与句的反复。
联与联的反复。
使诗句琅琅上口。
语语可歌。
除了形式美。
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
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
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感叹。
有一种歌词。
简单到一句两话。
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
反复重唱。
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
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
有往复。
有变化。
一中有多。
多中有一。
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
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
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