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反应中两类典型的优先反应原理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反应之优先原则

初中化学反应之优先原则

初中化学反应之优先原则一、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一: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1)先:Fe+2AgNO3====2Ag+Fe(NO3)2(2)后:Fe+Cu(NO3)2====Cu+Fe(NO3)2金属Fe和Zn同时放入一份CuSO4溶液中。

Fe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生成FeSO4溶液),Zn也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但实际反应时,Zn先与CuSO4溶液反应,等Zn被反应完后,Fe才能与CuSO4发生反应。

因为Zn会把FeSO4溶液中的Fe元素再置换出来。

Fe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Zn也可以,但实际反应时,由于Zn的活动性强,等Zn全部反应完后,Fe才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小结】: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原因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优先失去电子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优先获得电子二、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二: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如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1)、(先)HCl+NaOH====NaCl+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NaOH已被完全消耗,再发生反应(2)、(后)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原因是: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Na2CO3会与Ca(OH)2反应生成NaOH。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所以只有当Ca(OH)2先反应完时2NaOH才会与CO2反应。

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初中化学5个优先原则

初中化学5个优先原则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三
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 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 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 稀盐酸反应。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四
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 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 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铜反应, 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 酸反应即: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AgNO3+NaCl=AgCl↓+NaNO3
CuO+H2SO4=CuSO4+H2O(先) 溶液变蓝 Fe+CuSO4=Cu+FeSO4 析出红色固体
Fe+H2SO4=FeSO4+H2 ↑ (后)有气泡
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
一般是先加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再通入澄清的石 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说明含有CO32-。
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验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二
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 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K,Ca,Na除外)。
如:将一定量的锌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 合溶液中,锌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锌粉有 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1)先:Zn+2AgNO3=2Ag+Zn(NO3)2
(2)后:Zn+Cu(NO3)2=Cu+Zn(NO3)2
具体方法为:取混合液少量,先加入少量的稀硝酸,若产 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含有CO32-(注意 此时不能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 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注意此时不能加入氯化钡溶液);最后再加入少量的硝 酸银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 Cl-。相关反应。

初中化学6个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6个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6个优先反应原则1.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与酸反应。

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2.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⑴先:Fe+AgNO3=2Ag+ Fe(NO3)2⑵后:Fe+Cu(NO3)2=Cu +Fe(NO3)23.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与该酸与盐的反应。

如: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产生。

⑴先: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 NaCl+H2O⑵后: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产生气泡。

2HCl+Na2CO3= 2NaCl+H2O+ CO2↑4.欲检验某混合物溶液中同时含CO32-、SO42-和Cl-,应优先检验CO32-,然后检验SO42-,最后检验Cl-。

取混合溶液少量,加入少量的稀硝酸(不能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含有CO32-;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不能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最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

⑴Na2CO3+2HNO3=2NaNO3+ H2O+ CO2↑⑵Ba(NO3)2+Na2SO4= BaSO4↓+2NaNO3⑶AgNO3+NaCl= AgCl↓+NaNO35.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才与硫酸铜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

⑴先:CuO+ H2SO4= CuSO4+ H2O(溶液变蓝)Fe+CuSO4= Cu+FeSO4(析出红色固体)⑵后:Fe+H2SO4= FeSO4+H2↑(有气泡产生)6.当酸与两种可溶性溶液混合有气体、沉淀生成时,产生“气体”优先“沉淀”。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1: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时,比较活泼的金属先与酸反应,如: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盐酸中,(1)锌+盐酸(2)铁+盐酸2:金属与混合盐酸溶液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距离远的先置换(最先置换出来最不活泼的金属)另除了钾钙钠(太活泼了,无法置换),只能左边置换右边,活泼置换不活泼的金属。

如: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1)锌+硝酸银(2)锌+硝酸铜3: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混合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如:将稀硫酸滴入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氧化铜先与硫酸反应。

(1)氧化铜+硫酸(2)铁+硫酸铜(3)铁+硫酸4:当酸与两种可溶性盐溶液混合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先于产生“沉淀”。

如向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1)盐酸+碳酸钠(2)氯化钙+碳酸钠5: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碱反应优先于其他反应(1)氢氧化钠+稀盐酸(2)碳酸钠+稀盐酸6: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硫酸+氢氧化钠(2)硫酸铜+氢氧化钠能够溶于酸,不能在酸存在的情况下生成,所以必注:产生的沉淀为Cu(OH)2,须先把酸反应完才能产生存在。

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和硝酸钡同时反应,注: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可以在有酸的情况下产生。

中考链接1.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c 点溶液的溶质有3种C.ab 段(不包括a 点)有沉淀生成D.d 点溶液的pH>72.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 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 段反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B.BC 段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C.CD 段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钙D.CD 段溶液PH 大于7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3.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溶液的pH 为2,向该溶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可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A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 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4.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中优先反应的原则有哪些

化学反应中优先反应的原则有哪些

化学反应中优先反应的原则有哪些?
化学反应里的反应顺序是由化学物质的活动性决定的,活动性越强的物质会越先反应。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若同时存在酸,那么活动性最强的会首先反应,第二强会在第一强反应完后才会与酸反应。

比如把Al和Fe同时放在盐酸中,则活动性较强的Al先与盐酸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其中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顺序是“先远”、“后近”。

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例如: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铁,按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离银的位置远,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只有硝酸银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

锌、铁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按金属活动性顺序,锌离银远,则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只有锌反应完,铁再与硝酸银反应。

盐与盐之间的反应顺序:要看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沉淀越是难溶,就越容易生成。

比如溶液中含有Cacl2 和Mgso4 加入Ca(OH)2 ,Mg(OH)2的溶解度要小于Ca(OH)2。

所以先生成Mg(OH)2,后生成Ca(OH)2。

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的反应。

基本顺序是先反应酸碱中和,然后是酸与金属氧化物,最后是与金属单质反应。

比如Fe和Fe2O3一起放进稀硫酸里,则Fe2O3优先与酸反应。

化学反应优先原则

化学反应优先原则

化学反应优先原则
化学反应优先原则指的是在多个反应过程中,某些反应会优先进行,从而导致其他反应的进行受到限制。

这种优先顺序是由反应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反应速率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化学反应中,存在着不同的优先级别。

比如,有些反应物能够更快地反应,使得它们在反应中更具优势,而另一些反应则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进行。

此外,反应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反应优先级别的变化。

在某些情况下,化学反应的优先级别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比如温度、压力等,来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从而确定不同反应的优先级别。

总的来说,化学反应优先原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某些反应优先进行,从而影响其他反应的进行。

这种优先顺序由多种因素决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实验。

初三化学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初三化学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初三化学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
初三化学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当同时存在多种反应物时,应根据反应物的强弱选择优先发生反应的物质。

具体来说,就是优先选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的反应物进行反应。

例如,当盐酸和硫酸同时与铁反应时,由于硫酸的酸性强于盐酸,因此应先选择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而盐酸则只能与剩余的铁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如果同时存在多种碱或酸,应根据它们的强弱选择优先反应的物质。

例如,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同时加入水中时,由于盐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钠,因此应先选择盐酸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水,而氢氧化钠则只能与剩余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初三化学酸碱盐优先反应原则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高考考点总结—化学中的优先原则

高考考点总结—化学中的优先原则

高考考点总结—化学中的优先原则1、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 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和F-。

即位于前边的还原性强的微粒优先失去电子。

只要有水,含氧酸根离子和F-就不能失去电子。

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即位于前边的氧化性强的微粒优先得到电子。

只要有水,一般H后面的离子不能得到电子。

例1、用铂电极电解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2+、Fe3+、H+的混合溶液时,优先在阴极上还原的是()。

A、Cu2+B、Fe2+C、Fe3+D、H+ (选C)2、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

例2、向l00ml含0.005moI/LKI和0.005mol/LK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 256m1,生成物为()。

A、KCl和Br2B、KCl和I2C、KCl和Br2、I2D、Br2解:因为还原性I->;Br-,所以优先氧化I-,nI-=0.005* 0.l=0.00 5mol,nCl2=56/22400=0.00025mol,由2I-+Cl2 =I2 +2Cl-知I-和Cl2刚好反应完。

Br-末反应,选B。

3、优先还原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氧化性物质,则加入一种还原剂时,优先还原氧化性强的物质。

例3、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lmol 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A、铁溶解;析出0.01molAg和0.005molCuB、铁溶解,析出0.0lmolAg并放出H2C、铁溶解,析出0.01molAg,溶液中不再有Fe3+D、铁溶解,析出0.0lmolAg,溶液中不再有Cu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中两类典型的优先反应原理
一. 优先置换原理
1.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则加入一种金属时,优先置换出金属活
动性弱的金属的离子。

〖例1〗、在盛有AgN0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

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是( )
A. Cu
B. Ag
C. Zn 和Ag
D. Zn 和Cu
解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 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03 反应,只有AgN0 3完全反应后,锌粉才能与Cu(NO3)2反应,否则不反应。

“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的AgN0 3尚未反应完,故Cu(NO3)2 不可能反应,证明锌量不足,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B。

〖例2〗、向含AgN03、Cu(NO3)2、Zn(N0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是可能存在的是(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 滤纸上有Ag、Fe,滤液中有Zn2+、Fe2+
D. 滤纸上有Ag、Zn、Fe,滤液中有Zn2+、Fe2+
解析:铁粉加入混合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Fe+ 2AgNO3= Fe(NO3)2+ 2Ag①;Fe+ 2Cu(NO3)2= Fe(NO3)2+ Cu②,根据溶液中的优先置换原理,反应①优先于反应②进行。

因此,A选项中,滤液中有Ag+证明反应①未完成,自然反应②还未进行,正确;B选项中,滤纸上已经有Cu,说明反应②已经发生或已经完全发生,则反应①应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可能有Ag+,不正确;C选项中,滤纸上有Fe,说明反应①②都已完全,但滤纸上没有Cu,不正确;D选项中,滤纸上由Zn,不正确。

2. 若某一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加入多种金属单质时,活动性强的金属优先发生置换。

〖例3〗、在盛有AgN0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

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
A. Cu 和Ag
B. Ag
C. Zn 和Ag
D. Zn、Cu 和Ag
解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 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03 反应,只有锌粉完全反应后,铜粉才能与AgN03反应,否则不反应。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锌粉尚未反应完,故铜粉不可能反应,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D。

小结:某金属能同时与多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或者多种金属能同时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一般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相隔越远的越优先发生置换反应。

二. 优先中和原理
如果在溶液中能同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和其他复分解反应时,一般是酸碱中和反应优先于其他复分解反应而进行。

〖例1〗•在含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则下列表示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溶液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之间关系图正确的是( ) 解析:NaOH 应优先与HCI 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待 HCI 被反应完全后,才会继 续与MgCl 2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生 Mg(OH )2沉淀[因为Mg(OH )2不能与HCI 在 溶液中共存]。

所以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一开始不会有沉淀。

答选 C o
〖例2〗.在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则下列表示 所加稀盐酸和溶液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之间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稀盐酸应优先与 NaOH 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待 NaOH 被反应完全后,才 会继续与Na 2CO 3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生 CO 2气体[因为CO 2气体不能与NaOH 在溶液中共存]。

所以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一开始不会有气体。

答选 C o 〖例3〗.在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则下列表示所 加碳酸钠溶液和溶液中产生的沉淀和气体的质量之间关系图正确的是( )
解析:因为Na 2CO 3溶液显碱性则Na 2CO 3应优先与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 生CO 2气体,待稀HCI 被反应完全后,才会继续与 CaCl 2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 生CaCCb 沉淀[因为CaCO 3沉淀不能与稀HCI 在溶液中共存]。

所以逐滴加入 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一开始不会有沉淀。

答选 A 和C o
〖例4〗.某溶液由NaOH 、稀HCI 、稀H 2SO 4、和Mg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 )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 )2溶液的体积的关 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理由是
气 气。

一疋存在的物质是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向该溶液中刚加入Ba(0H)2溶液时,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说明开始加入的Ba(0H)2优先与另一种物质反应且不产生沉淀,根据优先中和原理,该物质应为酸,但不能是H2SO4 (因为H2SO4能与Ba(0H)2反应产生BaSO 沉淀),因而是稀HCI;又因为盐酸与NaOH不能共存,因而NaOH不存在。

所以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OH、稀H2SO4, —定存在的物质是稀HCI、MgCl2
小结: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